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常見急性併發症,是體內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酮症酸中毒最常發生於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發生。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以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特點。
01酮症酸中毒是怎麼造成的?
為什麼糖尿病會引起酮症酸中毒呢?這還得從血液裡面的葡萄糖和胰島素說起。我們知道,胰島素是我們身體裡面胰島分泌的一種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可以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到各個需要能量的組織、細胞中,從而被分解利用。
而我們的身體裡還有另外一些激素,它們可以拮抗胰島素的作用而升高血糖。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和這些激素的作用可以達到動態平衡,使得血糖維持在正常的水平,身體裡各個需要能量的組織器官,尤其是「耗能大戶」——大腦,也能獲得充足的能量供應。
但是,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包括胰島的破壞導致不能分泌胰島素,還有感染、手術的重大應激等),導致身體裡面的胰島素缺乏,或者對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水平太高,使得血液裡面的葡萄糖不能進入組織器官中被利用,問題就來了。
不能被利用的葡萄糖就在血液裡面堆積起來,造成血糖飆升,甚至有些情況下血糖能夠升到30毫摩爾/升甚至更高,一般的指尖血糖儀都沒法測定了。葡萄糖不能被利用,組織器官就要動員其他能量供應來源了。這時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因而會產生大量的我們稱之為「酮體」的物質,包括β-丁酸、乙醯乙酸和丙酮。
如果繼續缺乏胰島素、血糖繼續升高,酮體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是「酮症」了。有些組織器官能利用酮體,但是大腦幾乎只能單純利用葡萄糖來供應能量,這時候大腦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而且,因為酮體中的β-丁酸和乙醯乙酸都是酸性的,它們的逐漸堆積會破壞體內的酸鹼平衡,使得血液和組織液呈現酸性,並影響正常代謝的進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酸中毒」。
隨著代謝紊亂的加重,身體也會產生有毒有害的酸性代謝產物,使得酸中毒進一步加重。更糟糕的是,血糖升高,血液的滲透壓隨之變高,使得排尿增加;排尿增加,身體水分流失,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則會出現脫水、血液濃縮,這意味著血液裡面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進一步升高。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到了這一步,患者的情況就非常嚴重了,此時患者會有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表現,如果不及時處理,患者的病情會迅速加重,甚至陷入昏迷,以致危及生命,而旁人則會從患者的呼吸中聞到一種「爛蘋果」的味道——這是酮體的氣味。
02酮症酸中毒如何防治?
如果懷疑是酮症酸中毒,必須立刻到醫院就診,儘快確診並開始治療。治療的主要手段是注射胰島素和積極補液。
在1921年胰島素作為藥物用於治療糖尿病之前,許多糖尿病患者就是死於酮症酸中毒的。即使在今天,有了胰島素和相對成熟的酮症酸中毒的治療方法,酮症酸中毒仍然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非常兇險的併發症之一。因此,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發生酮症酸中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體內缺乏胰島素。導致胰島素缺乏的常見原因我們都知道,是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發生了病變。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胰島功能雖有障礙,但沒有完全喪失;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相當早的階段,胰島功能的受損就已經非常嚴重了,自身幾乎不能分泌胰島素。
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相對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尤其是在第一次發病時,以及起病後沒有應用足夠的胰島素的時候。那麼,是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使用了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就不會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感染、手術等重大應激時,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會顯著增加,這也會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想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廣大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到:
●遵從醫囑,監測血糖,儘量使血糖控制達標。尤其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需要依賴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切勿隨意停用胰島素。如有任何不適或血糖控制不佳,應該儘快就診,由專科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在診治其他疾病時,應第一時間主動告知接診醫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醫生調整用藥,以及在需要手術的時候調整手術前的準備,以適應糖尿病的特殊需要。
●儘量避免感冒、外傷等可能誘發感染的情況,維持身體健康,保持血糖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