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萬隻水鳥青海湖畔越冬

2020-10-30 西寧晚報社

本報訊(記者 芳旭)金秋十月,正是青海湖水鳥南遷此往的忙碌時節。10月22日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環湖地區開展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000餘只。

據了解,此次監測的水鳥主要以赤嘴潛鴨、紅頭潛鴨、綠翅鴨等鴨類為主,佔監測總量的84%,冬候鳥大天鵝的美麗倩影也如期而至,到達青海湖的數量達330餘只。

青海湖作為水鳥重要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世界水鳥遷徙的重要節點,還是水鳥重要的越冬地。此次巡護監測是9月份以來水鳥遷徙期的再次調查,9月份環湖巡護監測共計監測到水鳥36種122000餘只,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5%;10月份水鳥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大天鵝是青海湖主要的冬候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雁形目鴨科,春秋兩季在我國北方、俄羅斯西伯利亞等地繁殖,每年10月份從繁殖地遷至青海湖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青海湖解凍後北遷至繁殖地,此次調查監測的大天鵝數量與上年同期持平。

此次巡護同步開展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全國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管理平臺》下發的2020年第三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點位核查任務,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4處人類活動點位,經現場核查均無需整治。

相關焦點

  •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水鳥達16.2萬餘只
    新華網西寧10月29日電(汪曉青)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22日至27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開展入冬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工作,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萬餘只,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
  • 青海湖畔又添新成員灰頸鵐
    青海湖畔又添新成員灰頸鵐 來源:西寧晚報    發布時間:2017-07-17 11:09    編輯:馬燕燕
  • 近3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 新紀錄鳥類11種
    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那麼,每年在鄱陽湖越冬的水鳥究竟有多少呢?2 月28 日,記者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獲悉,2018-2019 年鄱陽湖同步調查結果已出爐,近30 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這也是我省連續第19 次在鄱陽湖區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進一步查清了鄱陽湖區越冬水鳥種類、數量、空間分布及棲息地現狀。
  • 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視界網 張曉紅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蒲雲海)千湖之省,水鳥樂園。9月8日,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我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計劃中的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1月12日開始了,這是四川觀鳥人與越冬水鳥一年一度的「約會」。9個小時、30多個點位的調查中,大家發現,這次觀察到了水鳥65種29987隻,和去年相比多了近萬隻,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也有十種水鳥為本次調查新增記錄——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 鄒滔 攝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30多個點位同時進行1月12日,農曆臘月十八,成都市氣象臺預報,這天氣溫2~13℃。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17年裡首次發現普通秧雞
    1月16日上午,調查人員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打根塘附近發現普通秧雞,這是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活動開展17年以來,首次發現這種習性隱蔽的水鳥。1月16日,調查員在會文鎮灘涂開展越冬水鳥調查。記者 李昊 攝17年來,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活動培養了一批鳥類愛好者,從原先單一由專業人員組成,變成如今「專業人員+公眾愛好者」模式;調查組也從最初的3組,發展為8個小組。
  • 越冬水鳥齊聚長白島
    12月5日上午,在長白島附近,越冬水鳥時不時翩翩起舞。據護鳥人任建國介紹,目前有三四千隻越冬水鳥聚集在這裡,主要有綠頭鴨和赤麻鴨,並夾雜斑嘴鴨、秋沙鴨和鵲鴨等,最多時候能有五千多隻越冬水鳥飛來長白島覓食。
  • 東洞庭湖越冬水鳥超過13萬隻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湖南日報4月2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張脫冬 易朗朗)4月1日,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了《鳥類監測公報》:截至2015年3月,該保護區共記錄到鳥類18目64科3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44種。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隻
    2020年8月在青海湖南岸保護站拍攝的普氏原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華社西寧8月26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隻,小羊家族正在逐步壯大。
  • 內丘: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
    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內丘縣鵲山湖畔驚現水鳥群
  • 四川冬季水鳥調查結果公布 63種水鳥來川越冬
    四川冬季水鳥調查結果公布 63種水鳥來川越冬 2016年03月15日 05:47:54 來源:四川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成棟)近日,省林業廳公布全省首次冬季水鳥調查結果:來川越冬的水鳥有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292種,全國1/4的野生鳥類在青海都有分布;  46種,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眾多;  從瀕危時的22隻增長到200多隻,經過多年努力,在我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擴大;  今年3月22日至28日,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
  • 青海湖鴴鷸類水鳥增加至千餘只 同比增長四倍左右
    7月7日,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隨著青海湖區域生態明顯向好,1300餘只來自東南亞、澳大利亞的鴴鷸類水鳥停留在青海湖繁衍生息,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增加四倍左右。  6月25日至7月5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了青海湖水鳥繁殖期資源監測和普氏原羚繁殖前期種群調查工作。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來源標題: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3女2男,5名調查員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肩挎相機,手拿望遠鏡,苦苦尋找越冬水鳥。這是1月16日下午2點,記者在文昌市會文鎮南興村海邊看到的一幕。
  • 今年新記錄到6種水鳥在成都平原越冬,數量多了4000多隻
    今年新記錄到6種水鳥在成都平原越冬,數量多了4000多隻 2021-01-11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逾2萬隻
    東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逾2萬隻△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的小白額雁(姚毅 攝)隨著氣溫降低,來自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北方地區的首批越冬候鳥,近日到達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監測顯示,截至11月1日,初步測算首批抵達東洞庭湖的候鳥為2萬餘只,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白琵鷺、灰鶴,雁類中有國際瀕危物種小白額雁 9000 餘只。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見習記者龍易強  A  特殊生境類型利於水鳥棲息  下塘水鳥溼地保護小區位於海口市演豐鎮境內,毗鄰海南東寨港保護區,南連龍頭村,北與長寧尾村,西至後六村,東至星輝村,總面積約為3000畝,屬熱帶季風區海洋性氣候,該地以越冬水禽、水禽棲息地及溼地生態系統為主。
  • 越冬水鳥過境 黃河口變身「鳥類國際機場」
    黃河入海口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鹹淡水交匯的特殊環境,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實施生態補水和溼地修復工程,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功能顯著增強,區內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再現了「鳥類國際機場」的壯美景觀,保護區每年觀測到的遷徙、越冬
  • 青海卓乃湖畔產仔藏羚羊開始回遷 料成活率30%
    青海卓乃湖畔產仔藏羚羊開始回遷 料成活率30%   中新社西寧7月22日電 (趙帥)7月22日,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可管局)獲悉,7月21日,經過1個月左右的休養後,在青海卓乃湖畔首批完成分娩的數十隻母藏羚羊帶著20餘只新生的小藏羚羊從五北大橋遷徙通道回遷棲息地。
  • 南漳縣越冬水鳥調查發現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近日,按照省林業局《關於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要求,南漳清涼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專家、南漳縣觀鳥愛好者和本單位專業人員對溼地公園轄區內越冬水鳥開展同步調查,發現鴛鴦、紅隼、白尾鷂和普通等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