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首次冬季水鳥調查 來川越冬鳥類有63種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王成棟)記錄到水鳥個體33540隻,共63種,分屬8目12科。3月3日,四川省林業廳公布了全省首次冬季水鳥調查結果。所有水鳥中,種類最多的是雁形目鴨科,共25種,其次為鸛形目鷺科。水鳥個體數量最多的是骨頂雞,有9475隻,其次為綠頭鴨、赤麻鴨。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黑頸鶴。
-
四川秋季遷徙水鳥調查 共記錄61種共17731隻水鳥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4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該廳組織了一次秋季遷徙水鳥調查,分別於今年10月23日和11月6日對23個遷徙水鳥集群分布點開展了兩次實地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兩次調查共記錄到水鳥61種,隸屬8目18科,水鳥個體數量17731隻。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計劃中的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1月12日開始了,這是四川觀鳥人與越冬水鳥一年一度的「約會」。9個小時、30多個點位的調查中,大家發現,這次觀察到了水鳥65種29987隻,和去年相比多了近萬隻,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也有十種水鳥為本次調查新增記錄——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 鄒滔 攝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30多個點位同時進行1月12日,農曆臘月十八,成都市氣象臺預報,這天氣溫2~13℃。
-
第三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結果出爐 少見綠鷺現身彭州
1月26日,第23個「世界溼地日」來臨前夕,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市溼地保護中心、洪雅縣國有林場、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會、綿陽愛鳥協會、雅安觀鳥會、四川自然學堂共同發起,在成都、德陽、眉山、綿陽、自貢、雅安等廣義成都平原所屬範圍內的江河湖泊,開展了第三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
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視界網 張曉紅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蒲雲海)千湖之省,水鳥樂園。9月8日,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我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17年裡首次發現普通秧雞
1月15日,由海南觀鳥會、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等單位牽頭組織的2021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活動在海口下塘溼地保護小區舉行。自從2003年12月首次舉行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活動以來,17年間,關於海南越冬水鳥的大調查從未間斷,陸續發現多種珍稀越冬水鳥。
-
近3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 新紀錄鳥類11種
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那麼,每年在鄱陽湖越冬的水鳥究竟有多少呢?2 月28 日,記者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獲悉,2018-2019 年鄱陽湖同步調查結果已出爐,近30 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這也是我省連續第19 次在鄱陽湖區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進一步查清了鄱陽湖區越冬水鳥種類、數量、空間分布及棲息地現狀。
-
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組織完成環鄱陽湖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1月13日,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組織完成了2020—2021年度環鄱陽湖區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江西省自1998年冬季開始組織實施鄱陽湖區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迄今已持續21年,是鄱陽湖區域水鳥調查覆蓋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專業隊伍最強的水鳥調查項目。
-
南漳縣越冬水鳥調查發現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近日,按照省林業局《關於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要求,南漳清涼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專家、南漳縣觀鳥愛好者和本單位專業人員對溼地公園轄區內越冬水鳥開展同步調查,發現鴛鴦、紅隼、白尾鷂和普通等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156種水鳥戀上膠州灣 丹頂鶴等每年都來過冬
市民胡維華攝 鳥網網友高手攝 鳥網網友羽衣甘藍攝 生來就是黑嘴巴的國際特別保護鳥類黑嘴鷗、長著修長雙腿的黑翅長腳鷸、生性羞怯的大杓鷸……這些國際瀕危的稀有水鳥,在膠州灣內可能已偷偷安家。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B 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每年一月,下塘溼地都會開展「海南越冬水鳥調查」。 調查發現,該溼地內有鳥類127種,其中有7種是海南特有亞種。鳥類種數約佔我國的10%,海南的32%。其中留鳥41種,候鳥86種。共有85種鳥類被列入不同的珍稀鳥類保護名錄,佔鳥類總數67%。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1種;省級保護動物78種;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級別1種(黑臉琵鷺)。
-
今年新記錄到6種水鳥在成都平原越冬,數量多了4000多隻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記錄的地點距離回龍地鐵站僅3公裡近日,第五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成都、綿陽、自貢、德陽、樂山、雅安、眉山等7個地級行政區的27個縣級行政區(以及涼山州的西昌)內全面展開。
-
16.2萬隻水鳥青海湖畔越冬
本報訊(記者 芳旭)金秋十月,正是青海湖水鳥南遷此往的忙碌時節。10月22日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環湖地區開展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000餘只。據了解,此次監測的水鳥主要以赤嘴潛鴨、紅頭潛鴨、綠翅鴨等鴨類為主,佔監測總量的84%,冬候鳥大天鵝的美麗倩影也如期而至,到達青海湖的數量達330餘只。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來源標題: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3女2男,5名調查員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肩挎相機,手拿望遠鏡,苦苦尋找越冬水鳥。這是1月16日下午2點,記者在文昌市會文鎮南興村海邊看到的一幕。
-
南洞庭湖冬季水鳥知多少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李劍志)1月9日,由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沅江市林業局和沅江市環保志願者協會聯合開展的首次南洞庭湖冬季水鳥調查順利結束。歷時5天的調查,調查人員克服天寒地凍、起早貪黑、開車行船等困難,對南洞庭湖重要冬季水鳥棲息地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基本摸清了南洞庭湖冬季水鳥的種類和數量。本次調查共記錄到水鳥39種29843隻。
-
越冬水鳥齊聚長白島
12月5日上午,在長白島附近,越冬水鳥時不時翩翩起舞。據護鳥人任建國介紹,目前有三四千隻越冬水鳥聚集在這裡,主要有綠頭鴨和赤麻鴨,並夾雜斑嘴鴨、秋沙鴨和鵲鴨等,最多時候能有五千多隻越冬水鳥飛來長白島覓食。
-
99種467686隻 這裡水鳥分布新記錄
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
-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水鳥達16.2萬餘只
新華網西寧10月29日電(汪曉青)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22日至27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開展入冬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工作,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萬餘只,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
-
[嶽陽]男子毒殺63隻水鳥被拘 稱醃製野味過年
東洞庭湖水域,執法人員發現63隻被毒殺的水鳥,包括12隻小天鵝。 圖/高大立 已經僵硬的腳爪,不再伸展的羽毛……當63隻水鳥從8個蛇皮帶裡翻出,悽慘場面令人不忍直視。這些被毒殺的候鳥,包括12隻小天鵝、5隻白琵鷺。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