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檢查報告嚇著了:肝臟佔位病變不一定是肝癌!

2021-01-11 騰訊網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的管理。定期體檢,及時發現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早期診斷、早期幹預、早期治療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但就是因為定期體檢,卻給一些人帶來了不小的驚嚇。

比如有人剛進公司進行體檢,當拿到腹部B超結果時,卻傻了眼,報告結果上赫然寫著「考慮肝血管瘤,請結合臨床診斷" ,明明自己沒有任何明確的症狀,怎麼就得「瘤"了呢?於是慌慌張張的拿著結果去找醫生,經過醫生的一番診治,這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常見的肝臟良性佔位性病變—易發現,又不容忽視的那些"小事"。

肝實質性佔位病變一定是肝癌嗎?

肝臟佔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中的專門名詞,通常出現在B超、CT、磁共振檢查結果中,它泛指被檢查的肝臟有一個「多出來的東西」,而不涉及病因,包括腫瘤(良性或惡性的)、寄生蟲、結石等不同性質疾病,並不是肝癌的代名詞,通常用於影像學檢查難以確診時的診斷。

肝臟佔位性病變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惡性佔位性病變良性佔位性病變

1、惡性佔位性病變主要包括肝癌、肝肉瘤等,其中常見的是肝癌。肝癌又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肝轉移性癌。

2、肝良性佔位性病變遠比惡性佔位性病變少見,約佔原發肝臟佔位性病變的5%~10%。

常見的肝良性佔位性病變

肝良性佔位性病變從大體上可分為囊性佔位實質性佔位兩種類型。

1、囊性佔位主要包括肝囊腫、肝膿腫、肝包蟲病等,其中先天性肝囊腫(即通常稱肝囊腫)較常見。

2、實質性佔位主要包括肝血管瘤、肝細胞腺瘤、局灶性結節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肝瘤樣增生等,其中以肝血管瘤最為常見。

肝血管瘤

▲▲▲

肝血管瘤有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兩種,後者居多。典型的血管瘤CT診斷有以下幾個重要指標:(1)平掃低密度;(2)增強掃描早期(45~120s)病灶邊緣呈結節狀高密度強化,密度與主動脈接近;(3)延遲掃描(5~15min)造影劑進行性向心性充填。

較大的血管瘤中心區域常不能完全充填,主要是由於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所致。

肝細胞腺瘤

▲▲▲

肝細胞腺瘤也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良性腫瘤,常見於服用避孕藥的婦女,部分胚胎發育不良的嬰幼兒也可發生。

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礎上發生的結節性增生性病變統稱為腺瘤樣增生(adenomatoushyperplasia,AH)。

病理特點是有或無包膜,血供較豐富,較大的腫瘤內部可以有出血,肝細胞的異形性不明顯,肝細胞中間的門脈分支及膽管分支少,並缺乏竇狀間隙,AFP常陰性,部分病例可以惡變成肝癌或腫瘤破裂出血而致死。

治療方面主要是停用避孕藥以及手術切除病變。

局灶性結節性增生

▲▲▲

局灶性結節性增生是網狀內皮細胞、肝細胞和血管構成的良性腫物,多無包膜。

14%~44%的腫物中央可伴有星狀瘢痕,其中有小動脈、小靜脈和膽管。

目前多認為局灶性節結性增生無惡變趨勢,是局部肝細胞對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反應性增生,而非真正的腫瘤,局部切除後預後良好。

局灶性脂肪肝

▲▲▲

局灶性脂肪肝是脂肪肝的一種特殊類型,屬於良性病變,是肝臟中局灶性脂肪聚積,多見於有潛在代謝性疾病的個體,如糖尿病、肥胖、酒精中毒、服用類固醇藥物及過度營養等。

肝臟炎性假瘤

▲▲▲

肝臟炎性假瘤是一種以肝臟局部非肝實質性細胞成分炎性增生形成瘤樣結節為主要病理特徵的病變,多認為是一種良性病變,預後良好,尚無癌變報導。

肝瘤樣增生

▲▲▲

肝瘤樣增生是肝臟在長期慢性損害的基礎上(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發展而成的結節性增生病變,是一種瘤樣病變,目前已被證實是肝細胞癌的癌前病變。

如何對待肝佔位性病變?

若查出為肝佔位性病變,首先是需要進一步確診,判斷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或者還是因為其他原因造成的。通常需要結合多種檢測項目分析,如肝功能檢測、B肝五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若是腫瘤較小,其他數據也在正常範圍內,那麼良性的可能較大,可定期複查肝膽彩超及腫瘤標誌物,若是有明顯異常可再考慮惡性腫瘤。

若是惡性腫瘤,就需要積極治療,可根據據腫瘤大小及是否轉移選擇適合的手術,如切除、射頻或微波消融等治療手段。

所以發現肝佔位性病變要冷靜對待,切勿胡亂猜測,當然,平時做好肝臟保健與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End

【重要提示】本公號【家屬說】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李亞磊院長普及 如何通過B超檢查發現肝硬化
    由於B超具有無創傷、無痛苦、安全性高可以反覆檢查的優點,很受患者的歡迎。尤其對於肝臟疾病,可以協助明確肝臟、脾臟的形態、肝內重要血管情況及肝內有無佔位性病變,可以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在做B超檢查時,醫生也會對肝臟進行測量,根據所得數據來判斷病情,因此,掌握和了解常見的超聲聲像對於B超診斷結果的解讀,自己也能明白一二。
  • 肝功能檢查報告,主要看哪幾項指標?3個數字「透露」肝臟狀態
    接診後,醫生給小林做了血常規、B肝病毒DNA、甲胎蛋白AFP、肝膽胰脾B超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B肝病毒DNA活動、AFP十萬多、右肝巨大佔位。憑藉多年的經驗,主任立即召集專家會診,並建議小林進行磁共振檢查。最終結果證實了醫生的想法——右肝後葉巨大腫瘤,且病灶多發。為什麼肝功能正常,3個月後還會得肝癌?
  • 一家三口相繼患上肝癌,醫生嘆息:與1種涼菜有關,別不當回事!
    吳先生今年55歲,在十一月初的時候一家三口相繼查出肝癌,目前仍在配合治療中,情況不太樂觀。 十月份,吳先生一家三口腹部出現了頻繁腹瀉的症狀,開始以為是吃壞了什麼食物,不過在檢查吳先生廚房以及冰箱食物時並沒有發現過期食物,隨後買了一些治療腹瀉的藥服用,吃過症狀稍有減輕。
  • 【健康闢謠日曆】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如果是良性的就...
    【健康闢謠日曆】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如果是良性的就不用管它了?28293031______每日一則健康謠言 :B超時發現有個「肝佔位性病變
  • 肝功能檢查報告,主要看哪幾項指標?
    接診後,醫生給小林做了血常規、B肝病毒DNA、甲胎蛋白AFP、肝膽胰脾B超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B肝病毒DNA活動、AFP十萬多、右肝巨大佔位。憑藉多年的經驗,主任立即召集專家會診,並建議小林進行磁共振檢查。最終結果證實了醫生的想法——右肝後葉巨大腫瘤,且病灶多發。
  • 肝腫瘤是肝癌嗎 腫瘤如何區分你知道嗎
    好多人在B超單子上發現了肝上有一個腫瘤,這讓很多人害怕不已,那麼這個肝腫瘤是不是就是我們所稱的肝癌呢?這些腫瘤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呢?這些腫瘤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肝腫瘤是肝癌嗎肝惡性腫瘤才是俗稱肝癌,在B超單子上常常寫成「肝臟內實性佔位」,分為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
  • 肝肝異常,身體2處可能會「發癢」,別以為是過敏,或是肝臟病變了
    光明(化名),今年35歲,是一名裝修設計師,在一次檢查中,查出肝癌晚期。其實光明在確診肝癌晚期頭1個月裡,皮膚出現過敏一開始以為是被蚊蟲叮咬後都會出現皮膚癢的感覺,後來顏色一天比一天重,在此期間光明多次認為是皮膚過敏的問題,也塗抹了不少藥膏,但都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
  • 男子確診肝癌,三個月離世,專家:乙醛物質直接殺死肝臟細胞
    小郭在前幾天被確診了肝癌,但是本就心情低落的他仿佛並沒有特別意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幾個月前,小郭的女朋友和他提出了分手,之後小郭就非常消沉低落,每天也不好好幹活,就躲在屋子裡,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有時自己感覺情緒堅持不下去,就喝酒來麻痺自己,過得渾渾噩噩,就這樣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 為什麼體檢肝功能正常,3個月後還會得肝癌?別被蒙在鼓裡了
    接診後,醫生給小林做了血常規、B肝病毒DNA、甲胎蛋白AFP、肝膽胰脾B超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B肝病毒DNA活動、AFP十萬多、右肝巨大佔位。  憑藉多年的經驗,主任立即召集專家會診,並建議小林進行磁共振檢查。最終結果證實了醫生的想法——右肝後葉巨大腫瘤,且病灶多發。
  • 甲胎蛋白「爆表」,除了肝癌,你還能想到啥?
    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胎兒發育早期,由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血清糖蛋白,出生後不久即逐漸消失,1963年Abelev首先發現患肝細胞癌的小鼠存在AFP,為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肝癌輔助診斷血清標誌物。
  • 明明體檢肝功能正常,為何肝癌還會找上門?你可能忽略這個細節
    但是,沒過多長時間,自己卻出現了肝癌症狀,比如消瘦、腹痛、消化不良等。而就醫進行下一步檢查時,卻被突然告知患上了肝癌,甚至是進入了肝癌晚期! 這不禁讓患者懷疑:是肝癌發展太快,還是肝功能篩查報告不準確呢?
  • 經常放屁不一定是胃腸道疾病,也有可能是肝臟病變,要注意了
    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尷尬場景,當眾放屁一定算其中的一件。在公共場合,一個臭屁猝不及防地蹦出來,真是尷尬得讓人恨不得直接挖個地縫鑽進去。放屁雖然時常讓人覺得尷尬、不雅,但卻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
  • 警惕肝癌早期7大信號
    近日,小吳到醫院做了腹部CT,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肝多發佔位,考慮肝癌!經複查CT後,確診小吳的肝臟上長有一顆巨大腫瘤,伴肝內轉移、肺轉移。  在臨床診療時,筆者遇到過許多像小吳一樣的患者,他們多是因為上腹部疼痛到醫院就診,最終被診斷為肝癌,其中大多已是中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肩負著排解體內毒素的重任。
  • 肝癌是有預兆的,肝癌到訪後,頭部或會出現異象,儘早檢查別拖
    並且肝臟在出現損傷時起出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但是後期隨著病情的加重就會出現比較疼痛感,但是一般此時再進行調整,已經為時尚晚。一、肝癌是有預兆的,肝癌到訪後,頭部或會出現異象,儘早檢查別拖1、面部發黃正常人的面部應該是紅潤並且有光澤的,一旦肝臟出現問題之後,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就會影響到多數在面部積存影響到面部的膚色。
  • 以為是皮膚過敏,卻查出肝癌!當身體出現異常癢痛,快檢查肝功能
    35歲的金先生,因皮膚瘙癢,起了很多異常的紅斑,來做檢查,他本以為是皮膚問題,但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是肝癌!所幸還是早期,經過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和緩解。由於肝臟沒有末梢神經,多數肝病在早期,往往都沒有疼痛這種明顯的症狀,等到感覺到疼痛時,肝臟的病變程度多已比較嚴重了。
  • 女子2個月消瘦15斤,確診肝癌晚期,醫生提醒:1個習慣害了她
    今年28歲的小敏(化名)於7月中旬被送往醫院,檢查肝臟內有佔位,確診為肝癌晚期,目前仍在醫院配合治療。在五月中旬的時候,小敏總覺得自己的食慾減退了很多,而且一天比一天瘦,2個月竟瘦了15斤,同事看到她都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 肝不好,懷疑自己得了肝癌,做什麼檢查能判斷?4項檢查或能查清
    由於飲食習慣的變化,加上不規律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的身體負擔越來越重,很多的疾病也陸陸續續出現在我們身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肝癌。而且這種疾病的病發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出現很多人談癌色變的現象,肝癌在來臨的時候,症狀一般都不是很明顯,前期可能只是懷疑,最終的確診還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去醫院做病理性的檢查尤為重要,那一般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 2個症狀提醒你同一件事:肝臟受損了,別等到了肝癌才發現
    所以,肝癌在臨床上也素有「癌症之王」之稱,只要是肝癌有明顯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肝臟缺乏末梢神經、代償功能較為強大,所以肝癌的早期症狀也不夠明顯,再加上其涉及的功能較廣泛,所以即便有症狀,也可能會與其他疾病混淆!
  • 「眼部」會出現4個異常,十有八九肝臟病變了,切莫忽視
    「眼部」會出現4個異常,十有八九肝臟病變了,切莫忽視 1、黑眼圈 如果平時沒有熬夜等不良習慣,黑眼圈卻怎麼也緩解不了,這可能是肝臟受損的表現。
  • 經常喝酒的人,身體出現4種異常,或肝臟已發生病變,應儘快戒酒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易傷肝,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喝酒為什麼會傷害肝臟。經常喝酒的人肝臟會受到損傷,得肝病的機率會大幅度增加。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後,可能是肝臟已發生病變,應儘快治療。下面我們來普及一下,喝酒為什麼傷肝,傷肝後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喝酒為什麼傷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