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和移民管理警察——邊境線上的一家人

2021-01-09 環京津網

「他們為我們守護家園風雨無阻,我們為他們送個早餐也算不得什麼。」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夏村牧民嘎瑪次仁說,自從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宗嘎邊境派出所成立以來,只要民警們來夏村執勤,他就會為民警們送去早餐,一日不落,而執勤民警一天的執勤生活便是從這份每天準時到達的暖心早餐開始的。

圖為牧民為宗嘎邊境派出所夏村執勤點民警送去早餐

清晨的宗嘎鎮夏村,天邊還微微亮,太陽還未升起,執勤點的民警們早早地打掃好衛生,準備巡邏時需要的裝備,此時,牧民嘎瑪次仁準時為他們送來了美味的早餐。這已經成為他們「一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圖為宗嘎邊境派出所夏村執勤點民警們在巡邏路上翻越山梁伴著初升的朝陽,民警們的巡邏工作正式開始了。

高原上的巡邏路,大風凜冽,道路顛簸,他們需要艱難跋涉10餘公裡、登高望遠數個山頭。一路上,他們認真觀察分析著路上的腳印、糞便、生活垃圾等一切異物,看是否有偷渡越境人員,遇到牧民需要幫助,便上去搭把手,讓當地牧民感受到貼心的溫暖。於是,牧民們也慢慢成為了執勤民警的「千裡眼」,哪裡有可疑動向就第一時間聯繫執勤民警。

圖為宗嘎邊境派出所夏村執勤點民警們在巡邏途中享用午間「大餐」

不知不覺已臨近中午,民警們席地圍坐,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吃起了「大餐」。因為高原上體力消耗大,每天10餘公裡的來回奔波,他們必須補給能量才能更好地開始下一段路程。午餐時間就是他們展示才藝、溝通感情、吐露心聲的最佳時刻。在茫茫高原上,他們沒有被日復一日的枯燥執勤生活打敗,他們學會了戰勝寂寞,學會了在其中尋找樂趣。

吃飽喝足,民警們再次帶上沉重的裝備翻過一道又一道山梁,他們的身影融入了邊境線的茫茫天地之中……

夜幕逐漸降臨,執勤點簡易的板房傳來幾聲狗吠,家犬「老黑」搖著尾巴重重地撲在民警阿旺的懷裡,那親暱的樣子,令人頓覺家的溫馨,疲勞也隨之消散大半。

圖為宗嘎邊境派出所夏村執勤點民警執勤完畢後和當地牧民一起吃飯

卸下重重的裝備,大家一股腦地衝進臨時搭建的簡易廚房,迅速就位,忙活了起來,「廚神」阿旺掌勺,祁環興洗菜,桑布切菜,很快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就端上桌子,等到牧民們放牧歸來,大家一起共進晚餐,一桌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此刻,在高原深處,他們就是一家人。

相關焦點

  • 他們與狼、雪豹為伴 把巡邏足跡刻在邊境線上
    9月16日,記者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出發,兩小時後來到駐地海拔3060米的博州邊境管理支隊安格裡格邊境派出所莫斯吾邊境警務站。站長李軍飛迎上來說:「如果你們早半個月上來,就遇上棕熊和狼了。」3月1日17時30分許,李軍飛帶領民警、巡控隊員在牧民吾順·買買提家走訪時,該牧民反映在凌晨6時許,發現一隻雪豹在房頂旁的巖石上,自家一隻羊被咬死。19時30分許,李軍飛等人走訪牧民阿依肯別克·阿扎提別克家時,該牧民反映2月19日18時許,其趕羊回家路上,一隻雪豹竄出咬死一隻羊。
  • 移民管理警察妻子的一句話讓我們心碎
    遺體告別儀式上,陳陸烈士的妻子王璇痛哭送別,給丈夫敬了一個禮。 王璇是國家移民管理局安徽邊檢總站的一名民警,她和丈夫都曾是現役軍人,無論身份崗位如何變化,兩人始終愛崗敬業、默默奉獻。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您,叫我們如何不難過?
  • 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邊境線上的中國石
    守邊員麥爾幹攙扶著母親布茹瑪汗用排筆蘸著紅油漆認真地描著界碑上的「中國」二字。白雪映襯下的遠山近嶺,巍峨壯觀!  冬古拉瑪山口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境內,是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隘口,這裡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有著長達一千多公裡的邊境線,沿途有大小250多處通外山口,僅靠邊防官兵守防,力量遠遠不夠。
  • 守點、守線、守夜:他們「釘」在祖國邊境線上
    新華社昆明1月10日電(記者曾維 謝麗勳 楊佳林)守點、守線、守夜……這是在雲南4000餘公裡邊境線的1300多個「哨位」上,一群「藏青藍」真實的生活寫照。多年來,他們用忠誠和信念,「釘」在祖國的邊境線上,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雲嶺雄關」。「微型堡壘」——臨近邊境的執勤點深夜,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勐卡邊境派出所5名民(輔)警仍在工作。
  • 美國移民律師:遇警察盤查搜包 移民有權拒絕
    美國移民律師:遇警察盤查搜包 移民有權拒絕 2017-04-2624日提醒,若遇警察盤問身份或搜查包內物品,民眾有權拒絕配合。
  • 這裡的移民和警察玩「貓捉老鼠」:被抓住的話就再碰運氣!
    據路透社報導,一群移民衝過街道,爬過柵欄進入希臘的Patras港,四處尋找能藏身的卡車。據悉,一次就有幾十個移民翻過長達兩公裡的圍欄,與警察玩起貓捉老鼠的遊戲。警察抓住並將他們遣送回來,幾個小時後,這些移民又會再次翻越欄杆。
  • 許甘露:努力開創新時代移民管理機構文化建設新局面
    許甘露在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文化工作會議上要求堅定文化自信 堅持文化育警 努力開創新時代移民管理機構文化建設新局面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文化工作會議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出席會議並講話。
  • 高原上的幼兒園:牧民園長和他的38個孩子
    他50歲上下,身材壯實皮膚黝黑,戴著墨鏡和牛皮帽,臉頰因長期日曬而布滿紅血絲,看起來不苟言笑的樣子讓人很難聯想到是一個幼兒園的園長,硬要說的話,倒是和動畫片「蠟筆小新」中雙葉幼稚園園長長相有幾分相似。園長盤腿坐在草坪上,看著孩子們課間活動出來玩跳格子。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是這樣,遠遠的坐著,看著孩子們打鬧奔跑,並不參與上課和管理。
  • 內蒙古移民管理警察查獲一起非法獵捕百靈鳥案
    5月27日,內蒙古呼倫貝爾邊境管理支隊東烏珠爾邊境派出所查獲一起非法獵捕百靈鳥案件,繳獲百靈鳥雛鳥4隻,扣押摩託車1輛,抓獲違法嫌疑人1名。 當天上午,這個派出所接到額爾敦烏拉嘎查牧民電話舉報稱:有人在他家網圍欄內抓捕百靈鳥。接警後,該所立即組織警力前往查處,執法人員喬裝進入草原深處,與非法捕獵者進行周旋,終於將正在實施抓捕百靈鳥的違法嫌疑人玉某抓獲。
  • 青海三江源頭,牧民為何搬出帳篷住進能發電的「陽光房」?
    甘德縣隆亞村的牧民周巴今年38歲。他生活的村子有800餘人,貧困人口超四分之一。 甘德,藏語意為「吉祥寧樂」。但四處漂泊、生活貧困,這裡的人們難以「吉祥寧樂」。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和我國淡水資源重要補給地,是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 牧民造句和解釋_牧民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牧民(mù mín)。 [碧野《雪路雲程》:「我們的小汽車離開蒙族牧民居住的和靖縣…飛奔在依山傍河的新開闢的烏庫公路上。」] 牧民參考例句: 1、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處處可見牧民策鞭驅趕牛、羊的景象。
  • 中俄邊境上的小鎮:住著俄羅斯族後人,嫁給了中國人安居於此
    攝影:九日環球旅行攝影師,去驢行專欄攝影師俄羅斯與中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主要集中在我國內蒙古和東北邊境一帶。因為遠離主要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不夠便捷,絕大部分人對生活在邊境上的城鎮鄉村十分陌生。不過在旅遊業的影響下,類似恩和這樣的小鎮古村也漸漸走出草原,逐漸被外界所知。恩和鎮位於內蒙古額爾古納河邊上,是一座以俄羅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小鎮。在額爾古納河的正對面,就是俄羅斯的奧洛奇小鎮,站在中國界線的這一邊只要高聲呼喊,對面就能夠聽到中國人的聲音,而歷史上這兩座小鎮原本就是一家人。清朝時期,中國領土大約有1316萬平方公裡。
  • 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12)
    新華社照片,長春,2020年6月26日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結束訓練和執勤任務後,緝毒犬「黑颯」趴在犬舍內休息(6月22日攝)。史賓格犬「黑颯」是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長川邊境檢查站的一隻緝毒犬,它和訓導員江楓一起訓練、生活已有半年時間。別看「黑颯」平時萌態可掬,但在日常執勤巡邏中可是雷厲風行,一如它的名字,英姿颯爽。「黑颯」等11隻警犬與11名警犬訓導員組成了吉林白山邊境地區的首支緝毒防暴警犬隊。
  • 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1)
    新華社照片,長春,2020年6月26日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緝毒犬「黑颯」和訓導員江楓在訓練間隙玩耍,「磨合」感情(6月22日攝)。史賓格犬「黑颯」是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長川邊境檢查站的一隻緝毒犬,它和訓導員江楓一起訓練、生活已有半年時間。別看「黑颯」平時萌態可掬,但在日常執勤巡邏中可是雷厲風行,一如它的名字,英姿颯爽。「黑颯」等11隻警犬與11名警犬訓導員組成了吉林白山邊境地區的首支緝毒防暴警犬隊。警犬隊的主要工作包括緝毒、巡邏、追蹤、搜尋重點可疑物品等。
  • 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10)
    新華社照片,長春,2020年6月26日吉林:邊境線上的「萌犬奇兵」緝毒犬「黑颯」和訓導員江楓(前)在進行體能訓練(6月22日攝)。史賓格犬「黑颯」是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長川邊境檢查站的一隻緝毒犬,它和訓導員江楓一起訓練、生活已有半年時間。別看「黑颯」平時萌態可掬,但在日常執勤巡邏中可是雷厲風行,一如它的名字,英姿颯爽。「黑颯」等11隻警犬與11名警犬訓導員組成了吉林白山邊境地區的首支緝毒防暴警犬隊。
  • 國家移民管理邊境管理機構視頻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硬體採購項目招標...
    國家移民管理邊境管理機構視頻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硬體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國家移民管理局邊境管理機構視頻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硬體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計算機設備及軟體/計算機設備/伺服器,貨物/通用設備/計算機設備及軟體
  • 車臣、北非移民法國連打三天,各方兄弟來支援,AK47都用上了,警察呢?
    16日,法國內政部長屬下國務秘書努涅斯(Laurent Nuez)趕到第戎,表示政府面對「流氓」將絕不手軟,並將增派150名警察和憲兵維持第戎治安。▲內政部長屬下國務秘書努涅斯表示,面對「流氓」將絕不手軟。
  • 新疆牧民撿兩隻雌雄雪豹幼仔 誤當斑貓養(組圖)
    可幾個月後,細心的張培偉一家人卻發現兩個小貓崽居然越長越像雪豹!目前,它們的體重也達到了15公斤,而且讓張培偉一家人難以承受的是兩個小傢伙一天要吃4至5公斤的鮮肉。  據了解,不久前經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相關專家鑑定,認定它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作為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既不能出售,又不宜放歸自然,這張偉培進退兩難。
  • 狼來了,一晚上咬死146隻羊 內蒙古達茂旗草原狼多為患牧民遭殃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9日電(白冰)在幅員遼闊的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草原上,牧民們談狼色變,隨著草原生態的改善,狼群成為當地畜牧業的一大隱患。  達茂旗查幹淖爾蘇木(鄉)蘇木長依拉塔告訴記者,近幾年草原上的狼明顯比以前多了,它們經常在晚上成群結隊襲擊牧民的羊群,而且狼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有時白天見到了正在放羊的羊倌也不跑,直到咬死幾隻羊吃飽了才會走。  說起狼患,牧民蘇木亞一家損失最慘重。今年1月3日凌晨3點,蘇木亞聽到自家羊圈裡發出一聲聲慘叫,他慌忙披上衣服衝向羊圈,只見幾隻狼跳出羊圈消失在黑暗中。
  • 【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青海玉樹:禁牧減畜集中養殖 牧民變身「管...
    在玉樹州玉樹市上拉秀鄉加橋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村裡121戶牧民的1200多頭犛牛在這裡進行集中管理,平衡草畜,減輕草場壓力,合作社日常10個人就可以完成管理,勞動力得到解放,牧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了。 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上拉秀鄉黨支部書記 吉松保:成立合作社以後,主要目的還是禁牧減畜,集中養殖以後一部分的草場閒置下來,開展了一些黑土灘的治理、種草,生態修復非常好。禁牧減畜後的牧民參與到國家公園的保護與管理,從「放牧員」到「管護員」,從「草原上的人」到「國家公園的人」,有了穩定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