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陽丨透過文物,看看古人對福壽的追求

2020-12-05 騰訊網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今天的重陽節,除了是傳統佳節,還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我國於1989年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又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規定,重陽節成為了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中國古人對於福壽一事極為重視,從歷代文物中,也可窺見一斑。

「三老登高」竹雕筆筒

這是一件民國初期的三老登高竹雕筆筒。筆筒高15.7釐米,口部直徑為10.8釐米,底部直徑為9.7釐米。取竹的根部和底節為材,下窄上寬,各個節間自然形成崎嶇皺摺,借取其隨形抽象意境。筒身上兩位老者長髯飄飄,持杖而行。童子牽著其中一位老者的長袖,緊隨其後。還有一老側臥於山石之上,手握酒囊,暢懷痛飲,似有醉意。竹雕以寫意的手法,方寸間山石寥寥,古樹幾株,人物四個,突出主題,意境悠遠。全器造型獨特,刀法凌厲,雕刻精細入微,足見功力。

「九·九」重陽節徽章

「九·九」重陽節徽章。「九九」諧音「久久」,寓意老人長壽,故常在九月初九當日祭祖並推行敬老活動,演變至今又被稱老人節。此枚銅質徽章正面鑲嵌水晶玻璃,內嵌圖案清晰可見松林之間仙鶴怡然自得,寓意「松鶴延年」。而「九·九」寓意「長久」,蘊含生命長青之意。

「龜鶴齊壽」民俗錢

這是一枚用宋徽宗「瘦金體」書寫的「龜鶴齊壽」民俗錢,錢幣直徑近10釐米,錢體厚重,錢文筆畫高挺,視覺衝擊力極強。在中國文化中,松鶴相提,龜鶴並論,如「龜年鶴壽」「松鶴延年」等。民俗錢古代稱「壓勝錢」,是一種做成錢幣形狀的物品,但不作為錢幣來「花」,而是古人特別鑄造出來的「靈物」,藉助它祈求神靈達到驅邪降福的目的。宋代民俗錢上還有一個特徵是長生長壽與生肖星官的融合,這源於宋人多以本命星官、本命元神為護佑之神,故以之護佑長生長壽就很自然了。

會昌九老圖玉山

作品完成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山間的文人雅士有的在小橋上交談,有的在亭臺內對弈,有的在撫琴,有的極目遠望,還有的策杖攀登。小童子們或燒火煮茶,或捧包跟隨,或在一旁洗耳恭聽。玉山正面頂部有陰刻篆體「古稀天子」四字,左面有隸書「會昌九老圖」五字,亭子下部有「乾隆丙午年制」款。背面頂部陰刻乾隆御題七言詩一首。

「會昌九老圖」描繪的是唐代會昌五年(845年),白居易等九位著名文人和士大夫會聚於河南香山遊宴的故事。九老,亦稱「香山九老」、「洛中九老」、「會昌九老」,包括:胡杲、吉玫、鄭據、劉貞、盧貞、張渾、白居易、李元爽、禪僧如滿等九位七十歲以上老人。

象牙雕群仙祝壽塔

群仙祝壽,指八仙,他們分別是鍾離權、李鐵拐、張國老、呂洞賓、韓湘子、藍採和、曹國舅、何仙姑。

塔高102釐米,長98釐米,寬54釐米。象牙塔為前牌坊、金水橋和後樓閣、寶塔兩部分銜接而成。牌坊雕龍立柱,樓臺殿閣與曲池拱橋玲瓏剔透,樹木花草鑲珠嵌寶,穿插掩映,閣後正中13層六方形寶塔一座,塔冠飾蜜蠟葫蘆式寶頂,每層簷脊下墜風鈴,鏤花圍欄,每層花紋各異,以龍鳳、福壽、寶相花等紋飾交替應用,美奐美倫,別具匠心。金水橋前後,樓閣與寶塔內外,群仙各持法器或行或立,鶴、鹿等祥獸間雜其間。塔後浮雕組合拼鑲銜接成仙山一座,環樓閣、寶塔半周,山間階梯蜿蜒曲折,直通山頂,又有亭榭點綴,奇石錯落,松柏蒼秀,藤蘿虯結,翠竹、芭蕉、靈芝叢生。

鎏金銀竹節銅燻爐

秦漢時,方士神仙之說非常盛行,從皇帝至普通百姓,都希冀求得長生不老之術,貴族府中之物也多寓意長生,比如漢代的博山爐。這種燻爐爐蓋聳起,鏤空做山雲圖案,象徵海上仙山「博山」。使用時,當香料在爐內燃起,青煙從鏤孔溢出,盤桓而上,營造出山間雲霧繚繞,山景朦朧的效果,如真的仙山一般。博山爐的出現正是長生不老的觀念在藝術中的體現。陝西歷史博物的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就是這個時期最為精湛的博山爐之一。

桃形忍冬紋五足銀燻爐

蓋面上鏤刻三層如意雲紋表祥瑞,器身上鏤刻的桃形忍冬紋則寓意長壽。桃子代表長壽的含義自是不必多說。

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

忍冬又名金銀花,因在冬天也不枯萎而得名忍冬,《本草綱目》中有「久服輕身,長年益壽」的記載。在唐代,忍冬作為長壽的象徵頻頻露臉,如這件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

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

唐代文物中與福壽相關的極多,比如這件精美的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其上的鸞鳥代表祥瑞吉祥,綬帶則通「壽」,寓意長壽。這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金銀平脫鏡。

沉香木雕壽星

對於長壽的期望,是人生來就有的美好追求與嚮往,也因此衍伸出許多和長壽、慶壽等題材相關的文物與藝術品。壽星佬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喜神形象之一,比如這件清代沉香木雕壽星。

《仙人賀壽山子》

古人認為鶴、鹿是長壽與美好的動物,讓它們常伴壽星左右,也漸漸成為長壽、吉祥的化身。遼金時代《仙人賀壽山子》中就有著它們的形象,寓意著天下皆春、萬物欣榮、長青長春的「鹿鶴同春(六合同春)」也漸漸成為中國傳統吉祥題材的一個典型代表。

瑪瑙俏色福壽仙鶴花插

5枚碩大的桃實和兩隻正在歡快飛翔的蝙蝠,在粗壯的樹幹下仲立一隻白色仙鶴,紅白兩色相映,異常美麗。蝙蝠諧音「福」,桃為「壽」,仙鶴象徵著長年,該器取福壽長年之意。

封面新聞 胡麗蘋 綜合人民網、新華網、西安晚報、山西日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博物館等

相關焦點

  • 重陽說「九」 古人眼中的神奇數字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古代數字有什麼特殊含義  一為開端三為多 九為「至尊之數」  《素問·三部九侯論》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和「九」一頭一尾,是天地之間最為重要的兩個數字了。古人對「一」的崇拜,很可能是出於原始混一的觀念,與「一」有關的神話,往往都與「開創」之地位有關。
  • 古人重陽節不僅插茱萸,還要頭戴重陽花,寓意深刻
    每每到重陽佳節,都能想起來小時候學的這一首古詩,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九乃數之極,因此這一天在古人的心目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九九又和久久諧音,因此這一天也有人們對健康長壽,生命得到持久的祈願。一到重陽佳節,人們就會登高、賞菊、還有就是王維詩中說的插茱萸,等等。菊花又名重陽花,其實除了插茱萸,人們頭上佩戴菊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
  • 【陝西文物探探探】古人傳遞書信是如何保密的?來看看2000年前的...
    而晚清金石學家、文學家劉鶚,真正對封泥的性質作出了比較具體的結論,認為封泥是古人用以封緘包裹並加蓋印章的泥,初步揭開了古代封泥使用方式的謎團。此後的一百多年間,很多學者利用封泥展開了卓有價值的研究,對古代官制的考證、古代文字的考釋、古代藝術的考察作出了重大貢獻。
  • 今日端午節願君開懷幸福如意 身體健康福壽綿長
    今日端午節願君開懷幸福如意 身體健康福壽綿長時間:2020-06-27 08: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端午節願君開懷幸福如意 身體健康福壽綿長 1、萬水千山粽是情,一聲問候送給您!偶爾的繁忙,不代表遺忘。
  • 遍插茱萸又重陽
    賞菊賦情、以酒會友,用插滿山頭的茱萸遙寄對親人的思念,古人將重陽節的意義詮釋得浪漫而又溫情。  在這個網際網路向縱深挺近的時代,領先的通訊技術讓任何人之間的聯通變為可能。然而事與願違,玩手機繞過情感交流本身成為探親訪友時的主菜,這些現象讓我們不禁感嘆,當代人的交際圈是否已經被完全禁錮在一個巴掌大的屏幕之中了?
  • 2020重陽節北京市屬公園31項金秋遊園活動一覽
    【陶然亭公園】圍繞菊花節慶展擺,推出品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重陽特色活動。  傳統活動中,景山公園、香山公園是歷年老年人重陽登高的熱點。今年,景山公園舉辦重陽主題書法作品展示。北海公園將在瓊華島景區開展「登高祈福銀齡送福」活動,為登高賞菊的老人贈送300份紀念品。
  • 茱萸還是菊花 "重陽之花" 您選哪個?
    &nbsp&nbsp&nbsp&nbsp關於重陽風物,古人寫過不少詩,有「九月九日風色嘉,滿頭爭插茱萸花」,也有「與客攜壺上翠微,菊花須插滿頭歸」,那麼到底哪一個,才當得起「重陽之花」的美譽?
  • 佳節又至,共迎重陽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01登高重陽節風俗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漢字與文物的故事》: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在最近出版的《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化學工業出版社)中,甲骨文專家許進雄從40多個博物館篩選了近800件文物,挑選了121個漢字,通過一個個故事,解析考證文字與器物的關係,從文物中尋找漢字的源頭。在這些流傳有序的文物背後,呈現出古代漢字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一次次革新。在許進雄看來,文字的意義有多種形態與結構,每一次演變,都代表著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與改變,背後具有文化的深意。
  • 晶哥聊古玩:充分體現了文物之多和古人玩文物的精髓,多寶格!
    #多寶格#中國歷史悠久,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的正規文物數不勝數。  其中,在家具門類裡,有一類叫做多寶格,就充分體現了中國文物之多和古人玩文物的精髓。  過去,多寶格是皇帝的最愛。
  •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已至,古人用詩歌與歲月道別
    霍俊其 重陽沈鵬 行書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同樣是重陽離別,孟浩然的《秋登蘭山寄張五》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許。在他看來,戍邊的人們之所以能安心度過重陽,是因為天下太平,邊關沒有戰事。作為一位邊塞詩人,他的著眼點果然與眾不同。周元亮 何鏡涵 滿江紅葉近重陽 蘭臺雲閣圖 (二幅) 立軸 設色紙本胡汀鷺 王韻樓 重陽話舊 楷書七絕詩 (二幀) 扇片4.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相比於岑參的心繫天下,晏殊的詩詞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 四川農民挖出的文物有驚人發現
    四川農民挖出的文物有驚人發現文丨溫馨說史古代先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僅有珍貴的文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然而有一本書是兼具兩者,它就是上古奇書《山海經》。這本書由於流傳的時間久遠,目前並不清楚它是何人所著。但是裡面記錄了了眾多國度、山川地脈和珍禽異獸。
  • 白天開飯店,深夜挖洞盜文物!這23人在陝西盜竊數十件珍貴文物被判刑
    白天開飯店,深夜挖洞盜文物!古人建塔,往往會在塔頂或地宮裡放置珠寶、佛像、佛經甚至舍利,衛永剛等人瞄準的就是這些文物。2011年七八月間,衛永剛安排趙現華(在逃)租下興平市北街一處離清梵寺塔不遠的民房,安排被告人衛淑軍以「打餅子」為掩護,找人在屋內打了一個通向清梵寺塔的地洞,最終在塔的地宮裡盜掘了一個銀質阿育王塔、一座石塔、一個銅棺、一個琉璃瓶(裝有疑似舍利、佛金骨)、疑似瑪尼餅、銅錢數枚等文物。
  • 蒙元古寺赤峰康寧寺:佛佑國民,福壽康寧
    原錦山陽坡康寧寺大黑天宮殿舊址(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正應了風水學:前有照為前程似錦,後有靠為福壽延年,中有摩尼寶為「財祿豐登」,天意自然的風水玄關,奇哉!真乃風水佑人之福地。東廂房為福壽之相,適合招迎禮送,為寺院客堂。西廂房為存福生財之相,適合居安增福,為寺院居士宿舍。中有大雄寶殿(內供釋迦牟尼佛(覺悟佛),等身九米;阿彌陀佛、藥師佛、文殊菩薩、綠度母,等身六米,皆為合金鎏金,法像莊嚴),大殿左右兩側供有千佛閣,殿內立有鎮殿之寶,古老而神奇的通天大鼓,距今已有五百餘年。
  • 今日大雪丨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今日大雪丨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2020-12-07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缺腿蛤蟆為何被譽為國寶級文物?看看它作用、材料、寓意
    難怪這隻蟾蜍被譽為國寶,看它結構和材料,才知道古人的智慧曾有人說,世界上文字的種類的很多,但是只有中國的文字能賣錢,能作為藝術,無論是甲骨文、金文還是行草楷書,都可以,只要你能寫好,作為國寶也有可能。沒錯、書法是中國文字才有的,為了彰顯書寫之珍貴,古人還把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13期:古人如何認證汗血寶馬?
    西安文物資源豐富,在校園內挖掘到文物很平常,有人因此戲稱西安的高校屬於「古墓派」。那麼你知道在陝西高校中歷史最為悠久、考古專業和北大一樣有名的西北大學,在校園考古中發現了哪些寶貝?9月10日,「陝西文物探探探」走進了西北大學博物館歷史館。
  • 中國金魚與金魚主題文物聯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
    1月17日傍晚,中國金魚與金魚主題文物聯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共展出30個品種、400餘條中國金魚,還有精心挑選的26件金魚題材文物藏品。展覽從即日起將一直持續至2月底。黃宏宇和他的鵝頂紅金魚。水族箱展區內較為常見的一種是國產蘭壽金魚,產地福州也被稱為福壽,虎頭虎腦,身材微胖,但是遊動起來則顯得雍容華貴、體態端裝。琉金金魚俯視魚則被裝在木海內,白色魚身、頭頂紅帽的鵝頂紅象徵著鴻運當頭。
  • 復古「大澎袖」再成新時尚流行 看看古人袖裡藏的中華文化
    花俏又誇張的袖子再次成為服飾焦點,回頭看看中國古代傳統服飾,也有各式各樣充滿美感的袖子。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特色,民眾多半會說出寬大而垂墜的衣袖、搖曳的長裙襬。那有沒有好奇如此寬長的衣袖,究竟有多古老的歷史?其實在小篆,就有「袖"這個字了。不過當時寫作 「褎"(音袖),是衣字與「坩"字組合而成。坩是穗的古字(音同穗),在這個字是作為褎字的讀音,此字後來演變成 「褏"。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go hiking 登高 fly kite 放風箏 eat Double Ninth cake 吃重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