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梁傳松
名片
產品:陽新(屯鳥)
產地:陽新縣
做法:烹製方法多種多樣,但以煲湯最能體現原汁原味,因此最為有名。
特點:陽新(屯鳥)肉質好、脂肪少,瘦肉多,蛋白質含量高。因味道鮮美,被視為補壯身體的珍品,因其營養豐富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在陽新縣農村,有一種似鵝非鵝,似鴨非鴨的家禽,據說有300多年的飼養歷史,陽新人稱它為(屯+鳥,讀tun音)。1992年,湖北省畜牧局組織專家進行考察後,一致認為陽新(屯鳥)是一個具有獨特特性的地方品種;2002年,湖北省畜禽品種志編輯委員會認定,「陽新(屯鳥)」屬番鴨,並正式命名為「陽新番鴨」;2017年,當地人稱之為(屯鳥)的「陽新番鴨」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趕赴陽新採訪時了解到,當地政府從1958年開始,便對陽新(屯鳥)進行了保種繁育。
尋找陽新(屯鳥)的尷尬
關於陽新(屯鳥)的來歷,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其一是陽新(屯鳥)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地區,由傳教士引進我國,後在陽新繁殖發展成為地方特色品種。另一種說法則稱,300多年前,陽新有人在福建為官,告老還鄉時,這名官員帶了幾隻臺灣進貢的(屯鳥)回到陽新,因當地特殊的山水環境和氣候條件,迅速養開了。
「沒有,一隻都找不到,好多年都沒人養了。」記者在陽新白沙鎮潘祥村,詢問了多個組的村民,但均表示沒有人家養(屯鳥)。採訪中,這些村民都贊陽新(屯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湯香甜可口,是佳餚珍品。既然是美味,卻為何沒人願意養殖?
一些村民告訴記者,(屯鳥)喜歡在門前屋後棲息,而現在農村都蓋起了樓房,村民都注重生活環境,(屯鳥)在門前的排洩物影響環境衛生,所以大多數人家都選擇棄養。
記者從方打聽,獲悉在陽新龍港鎮有一個大型的陽新(屯鳥)養殖基地。當日上午,記者趕到龍港鎮石下村,終於找到了這家養殖基地。
在該村後面的一處山頭,全是桂花樹,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桂花樹下就是陽新(屯鳥)」該基地負責人鴻輝介紹,自己很早以前在北京做家具生意,2014年底回鄉探索養殖技術,成立合作社推廣陽新(屯鳥),已建成1200畝陽新(屯鳥)養殖基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白色的陽新(屯鳥),在樹下或悠閒地覓食,隨風飄落的桂花掉在地上,它們伸長脖子在啄食。
該基地另一名負責人董興武告訴記者,「我們這是循環種養,樹上的桂花和地上的草可以供(屯鳥)食用,而(屯鳥)的排洩物可以為桂樹提供有機肥料。」
「tun」字鬧出的美麗誤會
儘管2002年就被命名為「陽新番鴨」,但在陽新人們仍然習慣稱之為「(屯鳥)」。2015年,《楚天時報》報導大冶一教師身患絕症,當地人認為(屯鳥)肉和血有抗癌的效果,這名教師便養了9隻(屯鳥)給自己救命,但由於被小偷盯上,一夜之間全部被盜。
報導見報後,湖南常德桃源縣一黑豚養殖戶獲悉後,通過長途客車將「豚」從湖南一路轉運到黃石。收到貨時,這名教師傻了眼,原來對方折騰一路,輾轉送來的卻是長得像老鼠一般的黑豚。
原來,在陽新很多餐飲店在工商註冊和菜譜中,都用的是「豚」字代替。這個tun字到底應該怎麼寫?
「應該是用屯+鳥,但這個字打不出來,字典裡也沒有。」陽新一餐飲店老闆介紹,由於電腦中打不出(屯鳥),所以一般都用「豚」代替了。
這名老闆介紹,陽新人愛吃(屯鳥),各大酒店、餐館都將(屯鳥)湯作為主打菜品之一。他在陽新開了兩家(屯鳥)湯店,每天平均銷售70隻左右的(屯鳥)。據他介紹,乾隆南巡經過興國州(陽新古稱)時,突然患上一種怪病,鼻血流個不停。隨從太醫對此束手無策,只得四處張貼告示,求問天下名醫。當地一鄉野村民帶著自家飼養的番鴨,揭了告示。他熟練地給番鴨放血,當場讓乾隆皇帝飲用,果然次日病痛全無,精神百倍。從此,興國州產的番鴨成為皇宮貢品。
記者查閱到,1998年在中央電視臺在報導陽新「屯鳥」時,用的字也是「屯+鳥」。
一個保護了61年的品種
「現在陽新農村很難覓到(屯鳥)了」陽新農業農村局副科級幹部潘際文感慨地告訴記者,在陽新縣政府改制前,他是原畜牧局副局長,對陽新(屯鳥)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由他一手經辦的。
提起陽新(屯鳥),潘際文如數家珍:「(屯鳥)肉性涼,是上乘保健滋養食品。對食欲不振、脾胃病、肺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疾病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潘際文說,陽新(屯鳥)藥用價值高,(屯鳥)內經能消食化氣和治脾胃病;(屯鳥)血肯有活血化瘀解毒之用;(屯鳥)蛋具有除胸隔腸胃伏熱清熱降逆之功效,全(屯鳥)煨湯可抗腫瘤;(屯鳥)肝富含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是製造多種藥物的重要原料,屯鳥羽絨柔軟光潔,是珍貴的輕工業原料。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品種,陽新縣早在1958年開始便對陽新(屯鳥)選優去劣進行了保種,2017年,在陽新興國鎮雙港建成了一處標準化保種基地。目前每年能向市場供應幼(屯鳥)20萬餘只左右。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保種基地有40多個家系的(屯鳥)種,每個家系有一至兩隻公(屯鳥)和四至六隻母(屯鳥)。
陽新農業農村局種畜廠廠長張細興介紹,陽新(屯鳥)蘊含著無限的商機,但目前卻是「有市場沒品牌」,為了保護這一品種,陽新縣正在努力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進行發展。
「為了讓陽新(屯鳥)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我們在北京、上海、成都和深圳都開了實體餐飲店。」張鴻輝透露,目前他們在武漢漢口的一家實體店正在籌備,11月初便可開業。屆時,武漢人便可以品嘗到美味的陽新(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