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的起源與馴化

2021-01-10 博古致知

廣義上的家畜是指馴化的動物,包括各種畜禽,還包括家蠶、蜂、家魚等。狹義的家畜是指馴化的哺乳動物,一般的六畜是指:馬、牛、羊、雞、豬、狗。

舊石器時代,以狩獵採集經濟為主,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先民很難產生馴養動物的意識,隨著生產性經濟的發展,狩獵採集經濟成為輔助性經濟,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剩餘產生之後,家畜馴養才開始發展起來。可以說家畜飼養與私有制和人類的定居生活密切相關,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家畜的起源

在我國,家畜的起源當在農業起源之後。在距今約10500-9700年的徐水南莊頭遺址發現了數量較多的水、陸生動物遺骸,有雞、鶴、狼、狗、豬、鹿等,狗和豬可能是家畜,其他都是野生動物。

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家畜飼養已經發展起來,如大地灣文化時期,在白家村出土的12種動物骨骼中,豬、水牛、狗、雞都是家養動物,豬最多。當時家豬的飼養規模較大,僅次於家豬的是水牛,從骨骼的尺寸、形狀上看,與野生水牛有明顯區別,當是家養水牛。

《史記·夏本紀》中有「豢龍氏」、「御龍氏」的記載,《周禮》中有「服不氏掌教擾猛獸」的記載,《淮南子》亦有「拘獸以為畜」等說,這些都反映了動物的馴養活動。在新石器時代中期,雞、狗、豬、羊等動物已被馴化成家畜家禽,成為史前時期農業經濟的重要補充。

二、考古學實證

武安磁山遺址發現雞骨較多,狗和豬的骨骼亦有發現,經鑑定,狗和豬已是家畜,並確認磁山雞是中國目前最早被飼養的家雞。

舞陽賈湖遺址、北辛莊遺址,都發現雞骨,應當都是家禽。

皂市下層文化的石門皂市遺址、胡家屋場遺址都有家豬遺存,胡家屋場有許多反映肉食來源的動物遺骸,年代越早數量越多,經鑑定有水牛、羊、豬、鹿、鼠等陸生動物和魚、螺等水生動物,牛、羊、豬可能是人工飼養的,其餘皆為狩獵和捕撈對象。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各地常見以大量的豬作為獻祭用牲或陪葬生靈,飼養業的規模變大,飼養水平進步。

牛骨在黃河流域的磁山遺址、裴李崗遺址和賈湖遺址中都有發現。磁山是小型黃牛,賈湖遺址是黃牛和水牛,都不能肯定是家畜,但肯定處於半馴化階段。在彭頭山遺址、皂市下層遺址、胡家屋場、城背溪遺址等地,都發現水牛骨。在當時,黃河流域可能以飼養黃牛為主,華南地區則基本上都是水牛。

磁山遺址出土狗骨較多,還有較完整的狗骨架,狗骨體形不大,當是已被馴化成家畜。在裴李崗文化中,也發現狗骨。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黃河流域,狗成為主要的飼養對象,飼養的規模較大,技術有所進步,常見用狗陪葬的墓葬。

裴李崗遺址發現羊骨和陶塑羊頭,元君廟遺址的灰坑裡出土羊骨,皂市下層文化的皂市遺址、胡家屋場等出羊骨,但目前學術界不認為它們是家畜。

三、家畜的發展

新石器時代末期,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飼養業的發展,使之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組成部分,主要的家畜有雞、狗、豬、牛(黃牛、水牛和西藏地區的家犛牛)、羊(綿羊和山羊),六畜除馬外,都已出現,有些成為肉食的主要來源。

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家庭飼養業隨著稻作農業的發展而發展,主要家畜有豬、狗、水牛和雞,豬和雞是主要的肉食來源,水牛用來耕田,以從事漁獵和採集等輔助經濟部門。

相關焦點

  •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馴養家畜的,狗是第一個被馴化的嗎
    世界各文明起源地區的考古發現證實,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古人在狩獵謀生時,發現史前的狗比其他動物更善於交際,不那麼兇猛,性情好,聽話,於是開始了漫長的馴犬過程。狗被認為是人類最親密的動物「朋友」。但是人類什麼時候開始養狗的?
  • 《我的起源》寵物怎麼馴服馴化 寵物馴服馴化攻略
    導 讀 我的起源手遊中寵物要怎麼馴服馴化?
  • 全新揭秘家雞家鴨的起源馴化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家畜研究所畜禽牧草遺傳資源聯合實驗室教授韓建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介紹。 地方品種雞到底從何而來?近兩個世紀以來,生物學家也一直在探索野生原雞是如何演變成家雞的。 達爾文研究發現,紅原雞可能是家雞的祖先,早期的形態學和遺傳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紅原雞是原雞屬的一個物種,原雞屬下還有綠原雞、灰原雞和錫蘭原雞。
  • 全新揭秘家雞家鴨的起源馴化—新聞—科學網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家畜研究所畜禽牧草遺傳資源聯合實驗室教授韓建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介紹。 地方品種雞到底從何而來?近兩個世紀以來,生物學家也一直在探索野生原雞是如何演變成家雞的。 達爾文研究發現,紅原雞可能是家雞的祖先,早期的形態學和遺傳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紅原雞是原雞屬的一個物種,原雞屬下還有綠原雞、灰原雞和錫蘭原雞。
  • 《我的起源》怎麼馴化寵物 馴化寵物的步驟介紹
    導 讀 我的起源馴化寵物的步驟操作及工具用途介紹,玩家在這個遊戲裡會在艱苦的環境中生活下去,該遊戲有各種寵物這些寵物是都是玩家好夥伴
  •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斑馬在古代沒有被馴化,在近代歐洲人嘗試馴化斑馬,但都失敗了。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的選育,才能將野生動物變成家禽家畜。開始馴化野生動物的地區,就是最早誕生文明的地區,而斑馬生存的非洲大陸文明歷程非常緩慢。
  • 研究揭示羊駝和美洲駝馴化起源機制
    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重要的物種馴化搖籃之一,許多馴養動物起源於此,其中包括羊駝(Vicugna pacos)和美洲駝(Lama glama)這兩個具有經濟價值的駱駝科馴化物種。它們對於安第斯地區的經濟和生活十分重要,羊駝毛可作為優質毛織品的原料,美洲駝是當地的主要馱畜之一。
  • 吉羊西來:中國家羊的起源
    吉羊西來:中國家羊的起源 2019年06月14日 09: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志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我的起源:起源世界馴化大師,教你如何馴化起源星球中的原始生靈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又給大家帶來一款超級好玩的遊戲——我的起源。在我的起源這款遊戲中,寵物是大家的好夥伴也是大家的貼身保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期寵物篇。
  • 動物所等揭示羊駝和美洲駝馴化起源機制
    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重要的物種馴化搖籃之一,許多馴養動物起源於此,其中包括羊駝(Vicugna pacos)和美洲駝(Lama glama)這兩個具有經濟價值的駱駝科馴化物種。然而,羊駝和美洲駝究竟由哪些物種如何馴化而來,國際上存在爭議:基於考古或形態學的研究認為,羊駝馴化自原駝(L. g. guanicoe)、駱馬(V. v. vicugna)、或美洲駝和駱馬的雜交,美洲駝則馴化自原駝,而基於少量分子標記的一些研究表明羊駝馴化自駱馬,美洲駝馴化自原駝。
  • 昆明動物所家養動物起源與馴化研究取得進展
    家養動物的馴化是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促進了人類生活方式從狩獵向畜牧的轉變。闡述家養動物的起源與馴化相關問題,對有效保護和利用家養動物,了解人類自身的進化歷史和疾病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 863個基因組揭示家雞的起源和馴化史
    然而,家雞在何時、何地起源這一基本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的定論。為系統解析這一問題,國內外研究人員通力合作,通過解析多年獲得的863個基因組,終於搞清家雞源自哪裡、哪個亞種,還澄清了以前的一些錯誤認識。   紅原雞(圖源:科學你我他)   「弄清家養動物的起源與馴化相關問題,對家養動物的保護和利用,以及了解人類自身的進化歷史和疾病發生都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西南地區為全世界苦蕎起源馴化中心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牽頭,聯合國內外10餘家科研機構,對來自14個國家的510份苦蕎核心資源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構建了苦蕎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了苦蕎的起源和傳播馴化路徑
  • 知道牛是怎麼來的嗎,帶你去了解牛的起源,不妨一看
    從而掌握和應用這些規律,以提高家畜的經濟品質和繁殖品質,是現代家畜育種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培育符合於人們需要的家畜品種,研究家富的形成原因,黑積更多的進化過程中的資料,這將會給今後的育種工作,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徑。牛的起源人類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但是我們祖先遺留給我們有關家畜起源的資料是非常少的。
  • 「六畜」中誰最先被馴化?從一隻豬的馴化過程,窺探古代人的生活
    「六畜」起源及馴化歷史關於「六畜」的起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生活在遠古時期的古代先民,主要以採集、狩獵、漁獵作為生存方式。他們在狩獵的過程中發現,如果能夠將自然界中的動物馴服,那麼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而且也可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筆者認為這其實也是古代先民,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實際需求,以及對大自然的認知與探索,最終形成的一種原始飼養經濟模式。
  • 動物園的老虎在幾百年後會被徹底馴化成家畜嗎?
    狗馴化於狼,本身可能是一類食腐較多的狼亞種,由於生活在人類的居住區,可以得到人類吃剩的殘羹冷炙,在被人類接納後,迅速地融入了人類的圈子,配合人類打獵,為人類看家護院,馴化的歷史並不長,在1萬年前的時候就已經被人類飼養了。除此之外還有牛、羊、大象、駱駝、犛牛、駝鹿等大型動物,跟著人類它們的生活環境可比在野外強太多了。
  • 人類可以將狼馴化成狗,為何不能馴化老虎和獅子?
    對於狗的起源,人們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不過目前比較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此外,狗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狼是一種非常兇猛而又狡猾的動物,而原始人類竟然可以馴化狼,顯然這個過程一定十分艱辛。
  • 馴化最成功的10種動物
    偉大的自然科學家達爾文將其物種進化的結論運用到家畜起源的問題上,認為家畜是經人馴養的野生動物而產生的。 雞是最常見的家畜之一,雞已經成為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地區的烹飪藝術,雞肉可以根據地區和國家的不同口味製作。根據美國的估計,地球上有超過190億隻雞,數量超過了人類。這些物種可以用24種發音來交流,每種聲音都有不同的含義,其中包括對其他動物發出警告。
  • 家雞是從哪兒起源怎麼馴化的?全基因組DNA測序揭開謎底
    家雞是當今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飼養數量最多的家養動物,但其起源和馴化過程仍存在巨大爭議。自達爾文以來,這個問題一直頗受關注。問:在家雞馴化起源問題上,考古學都有哪些發現?答:進入20世紀後,有關家雞馴化的考古學證據得到了快速積累,這類研究有助於人們理解史前人類是如何涉足動物馴化的;認識過去地理、地貌、氣候條件以及其他環境因素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用史前動物骨骼還可輔助相關遺存材料的年代判斷。
  • 探秘發現:我國畜牧業的起源是從拿起石頭開始的
    一、我國畜牧業的起源1萬年前左右就發現了我國馴化和飼養家畜的痕跡,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遺址中可發現李氏野豬、北京斑鹿、德氏水牛、三門馬等動物的骨骼化石,說明人類很早以前就開始飼養動物。二、人類馴養家畜的目的我國畜牧業的源起有它必然的結果,人類是雜食動物,吃植物,也會狩獵野獸為食。野獸不但為人類提供優質的蛋白營養,補充體力,而且味道鮮美,是絕佳的美食,而火的使用為人類狩獵帶來了更大便利。火的使用是人類發展進化史舉足輕重的一步,火的力量它為人類創造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