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身體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7℃,這個溫度剛剛好,說明人體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而隨著新冠肺炎的來襲,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想,37℃已經不再是人體的正常體溫了,現在的溫度基本都是在36.5℃。
低溫的情況,以前多數都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因為女性體寒,體溫有降低也正常,而現在不再是女性專屬,男女都一樣了,有不少人的體溫還會低於36度,若是一直保持體溫過低,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體溫為什麼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體溫會出現下降,跟現在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全球的氣候也在發生變化,而人體因為平時的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作息的不穩定,使得身體受到傷害,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出現低溫的情況。
還有一個因素是身體中溫度上升,也就是出現發燒的情況,都是身體在抵抗細菌,將細菌殺死後,溫度就會恢復正常。而現在的醫療設備比較先進,身體有什麼問題,很快就處理,那麼體內也不需要上升了,就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久而久之,體溫就會下降了。
體溫過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體溫恆定,說明身體穩定,一旦過於低下,損害就大了,或許比發燒的危害還大。當體內的溫度下降1度時,身體中的代謝率就會下降12%,免疫力也會下降30%左右。體溫太低之後,免疫力不足,身體會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體內的各個部位都會受損,腸胃、肝腎的能力下降。
此時的身體中因為代謝力的下降,就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情況,對於女性而言,會影響到雌激素的分泌,卵巢和子宮都會出現問題,有下降的情況,月經開始變得紊亂,周期、經期持續時間以及經血都出現改變,對身體造成直接損害。而且還會加重身材變形,皮膚長斑的情況。
對於男性來說,全身的精力會下降,手腳不再像之前那樣一直處於溫暖的狀態,並且身體中的肝腎受損程度會加重,因為男性平時就喜歡喝酒抽菸,會使得腎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現男性方面的問題,並且還會影響到體內「小蝌蚪」的數量以及質量,出現不孕的情況,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體溫過低,對心臟以及血管的負擔大,還會影響到血液的流通,四肢的末端因為低溫的原因,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血管收縮異常,會有僵硬、抽筋的情況,若是出現次數頻繁,需要警惕心血管問題,尤其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注意一些。
體溫下降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若是一直過低,對身體的危害大,需要注意調理,平時吃點熱性的食物,並且注意飲食的規律,提高免疫力,每天還可以泡泡腳,促進血液的循環,幫助提高體溫,每天的運動不能少,特別是久坐或者是久站的人,一定要增加活動量,減少損害,讓體內的溫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