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溫度不再是37℃?體溫過低意味著什麼?對身體影響有多大?

2020-12-05 三九養生堂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身體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7℃,這個溫度剛剛好,說明人體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而隨著新冠肺炎的來襲,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想,37℃已經不再是人體的正常體溫了,現在的溫度基本都是在36.5℃。

低溫的情況,以前多數都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因為女性體寒,體溫有降低也正常,而現在不再是女性專屬,男女都一樣了,有不少人的體溫還會低於36度,若是一直保持體溫過低,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體溫為什麼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體溫會出現下降,跟現在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全球的氣候也在發生變化,而人體因為平時的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作息的不穩定,使得身體受到傷害,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出現低溫的情況。

還有一個因素是身體中溫度上升,也就是出現發燒的情況,都是身體在抵抗細菌,將細菌殺死後,溫度就會恢復正常。而現在的醫療設備比較先進,身體有什麼問題,很快就處理,那麼體內也不需要上升了,就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久而久之,體溫就會下降了。

體溫過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體溫恆定,說明身體穩定,一旦過於低下,損害就大了,或許比發燒的危害還大。當體內的溫度下降1度時,身體中的代謝率就會下降12%,免疫力也會下降30%左右。體溫太低之後,免疫力不足,身體會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體內的各個部位都會受損,腸胃、肝腎的能力下降。

此時的身體中因為代謝力的下降,就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情況,對於女性而言,會影響到雌激素的分泌,卵巢和子宮都會出現問題,有下降的情況,月經開始變得紊亂,周期、經期持續時間以及經血都出現改變,對身體造成直接損害。而且還會加重身材變形,皮膚長斑的情況。

對於男性來說,全身的精力會下降,手腳不再像之前那樣一直處於溫暖的狀態,並且身體中的肝腎受損程度會加重,因為男性平時就喜歡喝酒抽菸,會使得腎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現男性方面的問題,並且還會影響到體內「小蝌蚪」的數量以及質量,出現不孕的情況,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體溫過低,對心臟以及血管的負擔大,還會影響到血液的流通,四肢的末端因為低溫的原因,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血管收縮異常,會有僵硬、抽筋的情況,若是出現次數頻繁,需要警惕心血管問題,尤其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注意一些。

體溫下降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若是一直過低,對身體的危害大,需要注意調理,平時吃點熱性的食物,並且注意飲食的規律,提高免疫力,每天還可以泡泡腳,促進血液的循環,幫助提高體溫,每天的運動不能少,特別是久坐或者是久站的人,一定要增加活動量,減少損害,讓體內的溫度上升。

相關焦點

  • 37度就是正常體溫?標準溫到底是多少?體溫過高或過低意味什麼?
    多數人認為體溫的正常值就是37度,超過37度就意味著發燒。其實人的體溫正常值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恆定的範圍。受到晝夜因素、性別年齡、季節氣候,飲食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的體溫會在37度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不至於太大。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怎麼提高免疫力?
    而正常狀態下的人類體溫,此前公認的看法是不超過37℃。我們使用的體溫計上,37℃處都有一個明顯的標記(通常是紅色),意在提醒用戶,超過37℃意味著你的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 此前確有科學家做過實驗,模擬人體具有30℃—40℃之間的體溫,計算怎樣補充能量,才能維持身體的運轉。實驗結果顯示,人體在37℃左右的時候,能夠使用最小的動力來維持身體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說,人類體溫在37℃時通過獲取最少量的能量,就能達到最大的行動力。這可以理解為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如果地球持續升溫或者降溫,環境發生巨變,我們的體溫也會隨之變化。」龐莉認為。
  • 基礎體溫是多少 體溫過低怎麼辦
    基礎體溫是多少許多人都以為正常人的體溫是恆定的,但事實上,體溫在人體的各個部位都不一樣,並且每天的早晚也不一樣。那么正常的基礎體溫是多少呢?正常體溫:體溫的正常值是一個範圍,口腔舌下溫度為37.0(範圍在36.3到37.2),直腸溫度為36.5到37.7(比口腔溫度高0.3到0.5),腋下溫度為36.0到37.0(比口腔溫度低0.3到0.5)。
  • 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人體開始變涼了?
    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他(溫德利希)幾乎找到了所有他能找到的人,無論他們身體健康還是正在生病。然後,他寫了一本關於疾病引發人體溫度變化的大書(large book)。」帕森內特說,37℃的標準體溫就這樣被課本收錄,也成為了人們的常識。「他記錄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正確的。」
  • 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越來越低,意味著什麼?
    01 37℃已經成為歷史,體溫下降並非好事 1851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 37℃體溫已成為歷史:目前人類體溫普遍偏低,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持續中,口罩、消毒液、量體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現在無論出入哪裡都需要測量體溫,但是有時體溫在37攝氏度左右,有時候卻只有35度多,這是為什麼呢?體溫低的原因有是什麼?體溫的高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 體溫過低對身體的危害!
    1、肥胖 比起體重與體內脂肪的變化,體溫才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只要體溫升高,就能擁有即使不限制飲食、不劇烈運動也能自動燃燒脂肪的能力。因為體溫上升1℃,新陳代謝也會上升12%。因而不限制飲食就能夠輕易瘦下去。 2、癌症 人體體溫35℃時是癌細胞繁殖的最佳溫度。
  • 漲知識|人體的正常溫度為什麼剛好是37℃?
    圖片來源:Veer圖庫人體的正常溫度為什麼剛好是37℃?人體無時無刻不在代謝產熱,運動產熱,並向環境中散熱,二者協調維持體溫的恆定。但包括人在內的恆溫動物都有通過大腦體溫中樞調節溫度的能力,這個體溫中樞位於人腦部的下丘腦區域。因此,一個人的平均體溫是多少,並不由細胞代謝、肌肉運動等決定,而是事先被自然「設計」好的。人的體溫是37℃?
  • 體溫越低(<37℃)免疫力就越差?
    體溫越低, 免疫力越差。 疫情期間, 很多人把一輩子需要量的體溫, 都量完了。但你知道嗎,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就越差。那麼, 我們體溫普遍降低, 對我們的免疫力意味著什麼?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記得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更我們說,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現在我們很多人在測體溫的時候都是在36.6℃左右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人類的體溫從37℃下降到36.6℃僅僅用了不到200年的時間,有人會好奇了不就是下降0.4℃而已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蝙蝠為什麼百毒不侵了,很有可能它們的體溫過高了,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
  • 人體正常溫度已不再是37度?使用額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是發燒?
    其實,發燒並非壞事,它是人體免疫系統抵禦入侵病毒的表現,但每個人的身體溫度各不相同,人們對「發燒」溫度的定義也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多少度才是發燒呢?發燒時,我們通過吃退燒藥等手段降溫是否有效果呢?為什麼會發燒?
  • 人類體溫在下降,而全球在變暖,這意味著什麼?是好是壞?
    除了體溫下降,我們還知道全球的氣溫在升高,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溫室效應的加劇,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那麼下降了體溫和變暖的氣候之間有什麼關係?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好是壞呢?而且按以往的記錄來看,這個溫度確實很標準,可以很好的判斷人體是不是溫度過高,或者過低了。而且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也沒有人在對此進行過多的研究,直到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3.5萬個人的口腔溫度低於之前的標準。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為什麼我不到37℃?體溫越低越健康嗎?
    機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以新陳代謝為基礎的,正常體溫是進行新陳代謝最適宜的溫度,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人體代謝的正常運行,使人體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嚴重時可導致死亡。體溫過高就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發熱」,對於體溫過低現象較少見,那我們來了解下它。01什麼是正常體溫?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出於好奇,於是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來看,原來已經有研究發現,現在人類的平均體溫在不斷的下降,已經從37℃下降到了36.6℃。同時還指出人類的體溫下降並不是好事,這意味著免疫力也在隨之下降。為什麼說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人類平均體溫37℃已經成為歷史,隨著平均體溫的不斷下降,人類的免疫力也變得越來越差。由體溫的變化能看出身體免疫力的強弱,主要是因為體溫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直接相關,體溫低則意味著代謝不好。
  • 涼涼|「37℃」成了歷史,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比一百年前低了?
    37℃是個美妙的溫度,人類在這樣的平均體溫下,活蹦亂跳地生存著。但是如果超出或低於這個溫度太多,那你可能就要面臨「生命危險」啦!為什麼「37」能從無數個數字中脫穎而出,和我們的身體健康緊緊聯繫在一起呢?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
    1 37℃已經成為歷史,體溫下降並非好事 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 正常體溫本來是37度,為什麼大家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
    人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體溫?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37度,以37度為標準,如果超過了,就覺得是發燒了。正常的體溫是37度嗎?但為什麼我們在測量的時候,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在正常的範圍內,體溫是低一點好還是高一點好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像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帶你詳細了解體溫。
  • 37度就是發燒?體溫低容易患癌?有關體溫的6個問題,醫生告訴您
    不過,人們對發燒的溫度,似乎有不一樣的說法,甚至不同測體溫方式,得到的結果也不同。那麼究竟什麼是正常體溫,而多少度才是發燒呢?為什麼會發燒?發燒即身體溫度比正常高,是一種生病症狀,也可能是接受免疫注射後的一種反應,這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一切正常,通過發熱等一系列措施來對抗外來的病菌,一般認為發熱的原因有三類:1、感染:當身體或者某些部位感染細菌和病毒,導致的炎性反應。
  • 人體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是多少?看完漲知識了
    人體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是多少?看完漲知識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一直都在尋找人體所能承受的各種極限,例如心跳速度的極限、分辨氣味的極限、聽到聲音的極限等。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人體所能承受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的極限值分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