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所立御碑,正反都是親筆書寫的詩歌,卻被人破壞,萬分可惜

2021-01-16 小珏說歷史

在清朝,皇帝們除了住在紫禁城之外,還有個極為重要的居住場所,那就是著名的承德避暑山莊。尤其是在康熙、乾隆時代,皇帝一年之中有一半時間在此度過。因此避暑山莊在當時也成為了實際上的陪都,地位非常重要。

避暑山莊的文物非常豐富,至今仍然是我們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寶庫。今天小珏單獨說一說著名的《綠毯八韻》碑,不光是為了和大家一同了解文物,更是共同探討對待珍稀文物的態度。

這座石碑,位於承德避暑山莊的萬樹園南端、澄湖北岸。它是一座製作華麗精美的臥碑,碑身是南北朝向,其中南面的額首雕刻著祝壽圖,碑趺上有為人熟知的八仙,碑身南面刻一首七言詩《綠毯八韻》,此碑也以此得名。在北面的額首上刻有蝙蝠,也是寓意著五福臨門,吉祥如意,碑趺上則刻有麋鹿,碑身的北面還刻有一首五言詩《平旦》。

整個的雕刻技術,都是細緻入微,精美絕倫,顯然是出自當時的名家之手,也展現了乾隆時期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文字,線條流暢,形象生動,讓人過目不忘。

臥碑的南北面上所刻的《綠毯八韻》和《平旦》,都是乾隆的御製詩。雖然現在網絡上很多人抨擊乾隆附庸風雅,所寫的詩歌並不盡如人意。但是不得不承認,乾隆周邊的老師、大臣以及御用文人,都是當時清王朝的頂級人才,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乾隆本人的詩歌水平其實不會差到哪裡去,一生作詩四萬多首,相當於整個《全唐詩》的數量,再怎麼說也是勤能補拙,總還是有佳作的。《綠毯八韻》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欣賞一下:

山莊土美草豐,連岡遍野,而以鹿多恣食,不致蔚長。鋪地不過寸餘,誠綠毯也。對而引興,用成八韻。綠毯試云何處最,最為避暑此山莊。卻非西旅織裘物,本是北人牧馬場。雨足翠茵鋪滿地,夏中碧罽被連岡。鶴行無礙柔叢印,鹿齧乞容密剡長。度不尺盈剛及寸,聞殊香爇乃饒芳。奢哉溫室氍毹漢,刺矣白家絲線唐。奚必鄭元書作帶,偶同李賀句歸囊。莎羅小坐因成什,示儉因之緬訓良。

其實,這首詩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是比較高的。乾隆在詩中,先是描繪了此處的優美風景,萬樹園、試馬埭一帶的風光,既具有草原的豪情,又具有中原的柔美。在這一方淨土之中的生靈,也過著恬淡安逸的生活。接下來,乾隆則發表自己的感慨,那就是要珍惜美好時光,繼續節用愛民、與民間樂的儉德。

這件石碑,因為它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被歷代文人所欣賞。尤其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此臥碑也經過了精心的保護,比較完好的留到了現在,成為了一件精美絕倫的文物。

然而在早幾年,它卻被人「潑墨」,最開始發現的遊客還嚇了一跳。後來調查發現,這是書法愛好者對其拓印所留下的。

拓印是指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複製,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這座石碑因為價值很高,所以也成為愛好者的目標。這本來也並非存心破壞文物,只是因為拓印者的水平過低,導致墨水浸透在石碑之上,造成了損失。

其實,愛好書法藝術,愛好文物,本沒有什麼錯,只是不光只想著自己,更要考慮到公眾利益。文物相關部門,不僅要做好文物的保管工作,更要多渠道推廣文創作品,比如相關機構,完全可以製作拓片印刷品,滿足需要。

相關焦點

  • 頤和園裡的三座崑崙石,清代乾隆朝時期北京獨有的一類御碑!
    崑崙石,是清代乾隆朝時期北京獨有的一類御碑,僅在乾隆時期的皇家園囿中出現,而且數量不多。相傳,崑崙石因象徵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崑崙山而得名。皇家園林中的崑崙石不僅僅是山水風光的點綴,也代表大清皇帝對於仙境的追求以及江山永固、天下統一的願望。崑崙石的外觀有著統一的規制,均用一塊整石雕鑿而成。碑身頂部呈半圓形,象徵露出海面的紅日。
  • 漱芳齋 乾隆的「私人影院」
    乾隆親筆繪畫《多祿圖》。壹漱芳齋的戲臺 有先進的「升降舞臺」  成博民俗文物部王苒瀅分析,淑芳齋實際上的功能跟影視劇裡展示的完全不一樣,那裡壓根兒不住人,更不可能住著一位還珠格格。  淑芳齋是在乾隆當了皇帝以後,和重華宮一塊進行改造的。重華宮是乾西五所之二所,乾西在西六宮以北的地方,靠近神武門,一共有五個所。
  •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留宿宿遷,這裡擁有全國最大的行宮
    縱觀大清300年的歷史,乾隆皇帝可能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前大熱的《延禧攻略》、《如懿傳》講述了乾隆皇帝的後宮風雲。作為大清,甚至上下五千年中最長壽的帝王,乾隆的在位達到60年,立即退二線做太上皇,國家大事還是由他來訂正,他誇耀「十全老人」,我們知道乾隆是個非常自戀的人,自己是千古一帝,功勳卓蕭。
  • 故宮中的匾到底是誰所寫?其中有什麼含義呢?一般人都沒注意過
    相信很多人都曾在故宮中旅遊過。而不知道大家注意過很多宮殿中的匾額沒有?他們位於什麼殿,又是何人所寫呢?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看看,這七塊經典的匾額吧。第一個,正大光明。由順治帝親筆所寫,之後一直掛在乾清宮之中。乾清宮一直就是皇帝們居住的地方,並且還在這裡處理政務。
  • 僅見過一面乾隆,為何康熙敢定他為隔代接班人?只因乾隆八字太好
    中國人十分講究命理,從生辰八字到姓氏筆畫,從面相到掌紋,都被運用到命理學中以卜算未來。歷史上的乾隆帝弘曆之所以在年僅12歲時就被康熙以一面之緣就定為隔代接班人,就是因為命理。當年,康熙在雍親王胤禛的邀請下,前往圓明園散心,在牡丹園中飲酒作樂、好生開懷。雍親王趁此良機將兒子們帶到康熙面前刷刷存在感。
  • 坐擁後宮三千,乾隆獨愛富察皇后,原來愛新覺羅家各個都是情種
    甚至連一直發糖的《延禧攻略》都有點讓人看不下去。乾隆和富察皇后這對史書公認CP,正在一點點生出嫌隙。富察皇后隨著身體越來越弱,過不了幾日註定要去領盒飯。而乾隆勢必也過不了於正劇,「所有男的都只會圍著女主轉」的定律,正在慢慢被魏瓔珞吸引。
  • 乾隆的詩為什麼爛|大象公會
    ▍乾隆晚年朝服像對於這樣的成就,乾隆自己頗為得意。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驕傲的宣稱:「餘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埒(相等),可不謂藝林佳話乎?」只可惜,乾隆的「藝林佳話」在當代徹底破產。今天談起乾隆,無論談論者是否真的具有文學鑑別能力,其詩作與品味都已淪為笑柄。乾隆的詩到底有多爛?主要問題出在哪?怎樣以正確的姿勢把他批判一番?
  • 乾隆最寵愛的兒子,雍正親自給他取名字,乾隆用八個字評價他!
    導讀:提到乾隆的兒子,大家印象深刻的要數五阿哥永琪了,因為永琪不但是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重要角色,歷史上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大清皇子,備受乾隆喜愛。然而,乾隆最寵愛的兒子卻另有其人,他便是皇次子永璉,可惜永璉只活了九歲。
  • 乾隆一生著詩四萬餘首,多數毫無看點,唯獨這首值得所有人記住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詩歌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那些優美古詩的出現,我們才能夠對歷史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每一個人小的時候,或多或少都背過一些古詩,而通過我們所學習的古詩,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那些詩人們過人的文採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 她是乾隆的真愛,去世後帶走了乾隆的心,讓乾隆念念不忘
    她是乾隆的真愛,去世後帶走了乾隆的心,讓乾隆念念不忘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無論是在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中,富察皇后都是乾隆內心深處最為疼愛的女人。每一部關於乾隆時期的影視劇,富察皇后與乾隆皇帝的愛情都是特別濃烈的筆墨。
  • 洛陽關林:慈禧、光緒、王鐸、乾隆書法熠熠生輝
    王鐸親筆題寫的關林二字 王鐸是我國的大書法家,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王鐸的書法「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
  • 庫頁島發現漢字石碑,中國專家趕往,稱碑文內容是清朝乾隆所留
    不過在當年的歷史中,也有一些讓人驚訝的歷史事件,例如當年俄羅斯專家在庫頁島上發現了漢字碑文,中國專家急忙趕往,稱碑文內容是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所留。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甄嬛竟然是乾隆的生母?她一生榮華富貴史無前例
    她在乾隆盛世當了四十一年皇太后,享年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列第一位,在中國封建歷史上也是極為少見。那麼,乾隆又是如何對待孝聖皇太后的呢?他們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呢?眾所周知,乾隆是深度詩歌愛好者,一生留下了四萬餘首詩,成功奪得詩歌數量榜冠軍。
  • 李賀所寫的詩歌,究竟是熱愛還是憎恨?是讚揚還是諷刺?
    本文由作者世界之大人潮洶湧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李賀所寫的詩歌,很大一部分是具有雙重含義的。它的表面現象與內在真相,不但兩不一致,性質各異,而且互不相容,正反對立。究竟是熱愛還是憎恨?是擁護還是非議?
  • 審視文學中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
    「當代外國文學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專題研討會近日在線舉行。國內十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與會學者深入探討了當代外國文學所表徵的人與河流、人與地理、人與自然環境等關係,以挖掘文學內蘊的應對環境挑戰和生態危機的思考及其涵蓋的思想特徵。與會學者提出,在新時代,我國文學理論研究者要深入研究文學中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探討其如何回應時代變遷與孕育新的話語機制。
  • 乾隆時期青花瓷器真器仿品辨識技巧
    而且乾隆皇帝十分喜歡將自己所寫的詩詞燒制在青花瓷器上,這一點也是幫助鑑定乾隆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徵。三、乾隆時期青花瓷器的鑑定技巧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器可以說是清代制瓷業的巔峰時期。無論從數量、品類、質量和工藝上,乾隆工都是有目共睹的瓷器主角,即繼承了前代的傳統風格,又有自己的創新發展,對後世的青花瓷器影響頗深。由於收藏愛好者的收藏重點以收藏乾隆時期的瓷器為主,因此市面上仿品不斷,給廣大藏家帶來諸多困擾,學會鑑定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器也是迫在眉睫。
  • 趙風平賞讀名家易人詩歌《牆》
    風平賞讀 易人老師的壯美詩篇《牆》,顯示了詩歌的底蘊和厚重,賦予了現代詩歌的人文內涵,表現了作者的人文素養,體現了古典美和現代美的和諧統一。詩意馳騁,文思飛揚,給人一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暢快淋漓之感,令人震撼不已。通篇沒有一個「牆」字,卻給讀者詩意哲理地展現出跨躍時空、跨躍文化領域的「有形的牆」和禁錮思想的「無形的牆」。
  • 乾隆最寵愛的女兒是紫薇和小燕子嗎?其實乾隆最寵愛的是她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還珠格格》系列是瓊瑤根據北京的一座公主墳杜撰出來的小說,雖然故事發生不是真實歷史,但是總是會有歷史的痕跡。紫薇和小燕子無論闖了多大禍,最後都會獲得乾隆的原諒。
  • 在閉關鎖國的清朝:乾隆等三位皇帝為何還對外國東西十分喜愛
    在今天的故宮博物院裡還保留著乾隆把玩過的西洋物件,其中包括西洋鐘錶、望遠鏡甚至顯微鏡等等。據說,在乾隆小的時候,他就被一架可以在整點蹦出一隻小鳥或者走出一個小人報時的西洋鐘錶所吸引,並一直十分喜歡。到了他自己當上皇帝後,他還曾經專門下旨兩廣總督和廣東海關提督,要他們大量搜集並進貢西洋鐘錶,可見他確實十分喜歡。
  • 乾隆嗜玉成癖:故宮博物院藏玉一半是他所藏
    真正說到中國歷史上的愛玉之人,恐怕每個人都要提到乾隆皇帝。雖歷代帝王多以玉為美,但真正做到嗜玉成癖、樂此不疲的當首推乾隆。乾隆皇帝對玉極度喜愛,他對中國玉器史的貢獻也是很大的,故宮博物院藏玉三萬多件,其中一半為乾隆所藏。乾隆時玉雕藝術達到頂峰玉,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6000—前5000年)晚期即有玉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