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葦杭在做揚州炒飯。視頻截圖
站在爐灶前,一手握鍋鏟,一手扶鍋柄,一臉認真地炒菜……你能想到這是一個8歲娃下廚房的情景嗎?疫情下,許多人在家學做飯,這其中就有梅嶺小學二年級學生繆葦杭。
從2月11日起,繆葦杭啟動了「廚房小達人」計劃,跟著爸爸在廚房苦練廚藝。經過70天的努力,如今的繆葦杭煎炒烹炸都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小達人」。繆葦杭的廚藝視頻還被央視頻APP選中,在保加利亞媒體集團網站、Facebook同時發布,所有平臺總瀏覽量突破45萬。
21天,他勵志成為「烹飪小達人」
繆葦杭平時喜歡看書和動手實踐,最喜歡做菜。做飯,對很多孩子來說,只是一項寒假實踐作業,對很多家長來說是一個負擔,但對繆葦杭來說卻是一種享受。
聽說任何一件事堅持21天就會成為習慣,於是,在這個加長版的寒假裡,繆葦杭為自己制定了一個「烹飪小達人」計劃。「他每天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是傍晚5點多,作業寫得又快又好。」繆葦杭的媽媽說,他寫完作業就可以跟著爸爸進廚房做菜了。
「一開始做的是最簡單的煮餃子、煮麵、煎雞蛋,漸漸地難度升級,學炒菜,現在還會做紅燒魚等等。」繆葦杭憨憨地說。他在日記裡寫道:「第一次煎雞蛋時,心怦怦地跳,手抖得厲害,腿都站不穩了,就害怕把雞蛋煎糊掉。」
不僅做菜用心,繆葦杭還特別重視擺盤,比如,紅燒魚上放點菜葉當水草,荷包蛋上用番茄醬畫笑臉等等。
他邊炒菜邊學習「物理知識」
為啥男孩子會這麼熱衷於做菜?繆葦杭的媽媽告訴記者,兒子從小就喜歡廚房玩具、樂高積木、科學實驗等各種探索性動手實踐。為了鼓勵繆葦杭嘗試,他的爸爸主動請纓當老師和助手。
「一開始他是依葫蘆畫瓢,我把食材配好,他負責炒,我在旁邊提醒放糖、放鹽。」繆爸爸告訴記者,為了全力支持兒子的「小達人」計劃,他們還專門給他配了一個鍋。兒子喜歡嘗試,比如,他會觀察用電和用燃氣灶的區別。
爸爸在做菜的時候,還會和杭杭聊廚房裡的物理知識,比如「熱油鍋沾水為什麼會炸?是因為水高溫下氣化。」「菜要翻炒,一是為了食材受熱均勻,二是為了食材和調味品充分混合,便於入味。」等等。
他的揚州炒飯登上「央視頻」
得知揚州舉行了「世界美食之都」的揭牌儀式,繆葦杭也要貢獻自己的力量,全家總動員拍攝了一集「揚州炒飯」的微視頻。他的這份炒飯除了米飯、雞蛋、玉米、香腸等常見食材,還腦洞大開地加了羊肚菌、韭菜薹、毛豆、茶幹和口蘑。
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份「揚州炒飯」在央視頻APP、保加利亞媒體集團網站、Facebook這三個平臺同時發布,總瀏覽量破45萬。繆葦杭的班主任張靜說,加長版寒假正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生活技能。「做菜有成就感,有樂趣,也能讓孩子初步學會統籌安排。」張靜說。 記者 田文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