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炎黃女媧、太上老君,到「術業有專攻」的助產神、床神、廁神……足足一百位。
全文6265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春節期間,對於不少地方的人來說,拜神祈福都是最重要的儀式之一。那麼,拜什麼神?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
從歷史上,中國就不是一個有統一宗教信仰的國家,但在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中,本土誕生或從外來文化引入了各種各樣的民間信仰。神話佛經,天地風雨,文官武將,都是神的來歷,都有其廟宇和香火。畢竟,說到底,人們在幾千年來向神像祭拜,是為了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在各自多災多難的生活中,尋求一點希望和撫慰。
我們雖然對民間眾神了解不多,卻在前不久發現了一套十分有趣的書——「中國民間崇拜文化叢書」,並抓緊時間讀了其中《民間百神》這一本。作者徐徹是晚清史學家,他用詳盡的考證梳理和生動的文字,在書中展開了一個豐富多元的神仙世界。從炎黃女媧、太上老君,到「術業有專攻」的助產神、床神、廁神……足足一百位。
今天的內容,是新京報編輯從書中找到的一些不那麼「聲名顯赫」,但又與人們的生活有種種親密關聯的神仙——
喜神
喜神,到底是什麼神?
喜神又稱吉神。嚴格地說,喜神是個抽象神,而不是具體神;是個概念神,而不是血肉神。但是喜神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定向性,具有方位性。到後來,喜神也有了自己的形象,有了具體的神名。
開始,民間祭祀喜神都是抽象的沒有具體喜神形象。農曆春節和婚慶典禮是喜神出鏡率最高的日子。春節大年初一迎喜神的習俗,流傳至今。春節祭祖趨吉避兇喜神是遠古祖先崇拜的餘韻。祈求祖先陰靈護佑,降福於己,自然要把祖先看作「喜神」了。長江流域各地,元旦拜神敬祖後,視曆書今年喜神的方位,點燃燈籠,燒起火把,鳴響爆竹,開門出行,面對吉方跪拜,稱為「出大方」或「出行」,以迎喜神。四川人稱之為「出行」,上海人稱為「兜喜神方」。人人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上,燃起香燭,禮拜菩薩。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一年吉祥。
婚慶典禮膜拜喜神,很有講究。新娘的坐臥立行,都要面對喜神。入屋後,新娘要根據陰陽先生所指示的喜神方位,面向神或坐或立。只有這樣,新娘的一生才能喜事連綿不斷。但這喜神的方位是變幻無定的,每天每時都不相同。某天某時的喜神在什麼方位上,只有請陰陽家指示才能知道。
據《破除迷信全書》卷十引清乾隆皇帝指示編撰的《協紀辨方書》云:
「喜神於甲己日居艮(gèn)方,是在寅時(3–5時);乙庚日則居乾(代表天)方,是在戌時(19–21 時);丙辛日居坤(代表地)方,是在申時(15–17時);丁壬日居離(代表火)方,是在午時(11–13時);戊癸日居巽(代表風)方,是在辰時(7–9時)。」
▲市面上常見的老黃曆上,往往有「喜神方位」這一項內容。圖片來自網絡。
推定喜神所在的方位以後,新娘子上了轎,轎口必須對準該方向,稍事停留,叫做迎喜神,然後才能出發。當然,這些都是迷信。
隨著時間的推移,喜神也找到了自己的形象。最初的喜神是借用天官賜福的形象,沒有什麼創造。後來,和合二仙也成了喜神。舊時民間舉行婚禮時,常掛和合像,取「和諧好合」之意,以圖吉祥喜慶。
劉海
啊……原來他叫劉海。
劉海是中國民間喜聞樂見的歡樂神。他在民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說是一個神仙明星。戲曲有《劉海戲蟾》《劉海砍樵》;年畫有《劉海戲金錢》《 劉海戲金蟾》。這些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得劉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麼,劉海到底是何許人呢?
▲劉海戲金蟾年畫。
這得先從一個傳奇故事說起,這是一個清代的筆記小說裡談到的。蘇州有一個大商人貝宏文,家貲富有,樂善好施。康熙年間,有一男子,自稱阿保,登門自薦當傭人。貝宏文見他無依無靠,就爽快地答應了。阿保很勤快,只幹活,不收工錢。有時一連幾天不吃飯也不餓,貝家感到很奇怪。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手很有功夫,他刷洗尿壺時,竟然能將其外翻洗刷,刷完後還可以再翻回來。陶瓷在他的手裡,如同羊肚子一樣柔軟。還有奇怪的事。元宵節時,阿保抱著小主人去逛燈會,半夜未歸,家裡人很著急。直到三更才回來,主人責怪他,他說:「這兒的燈不熱鬧,我帶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省城,那裡的燈才好看呢。主人何必著急呀!」主人嚇了一跳,但又細想,這是瞎說,省城這麼遠,他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個來回呢?不料,小主人從懷裡掏出一把鮮荔枝,讓父母品嘗。貝家人才恍然大悟,阿保是個奇人。
阿保還有更加讓人奇怪的事。有一天,阿保從水井裡釣上一隻三足大蟾蜍,並用數尺彩繩紮好,扛在肩上,興奮地對人說:「這個傢伙一旦逃走,誰也別想得到它。我不費事就得到它了!」蟾蜍而三足,十分罕見。這個消息不脛而走,都認為神仙海蟾子來到了貝家。人們爭搶著到貝家一睹海蟾子的風採,擁擠得走不動了。此時,人們驚異地看見,肩扛蟾蜍的阿保從庭院裡,冉冉升空而去。
這個阿保,就是神仙劉海的化身。其實,劉海不是他的真名。據明王士禎著《列仙全傳》記載,劉海,原名劉海蟾。劉海蟾,名劉玄英,號海蟾子,初名操,一說名哲。五代時燕山(今屬北京)人。遼朝進士。燕主劉守光的宰相。好黃老之學。
某日,劉操遇到了一件奇事。忽然一個道士貿然來訪,自稱正陽子,劉操熱情接待。道士落座後,讓劉操拿出十個雞蛋和十文銅錢。然後,先將一文銅錢置放到桌子上,再把一個雞蛋平穩地放到銅錢上。以此類推,一文銅錢,一個雞蛋,逐漸地累疊成一個類似寶塔的形狀。顫顫巍巍,危如累卵。劉操見狀,大驚道:「太危險了!」道人趁機說:「人身居榮祿之場,足踏憂患之地,其遭遇的危險比這個大多了!」聽到這句飽含人生哲理的話語,劉操震驚了。他大震撼,大醒悟。從此,遁跡於終南山,在山中潛心修煉。終於煉出了道教仙丹,服用後,屍體化解。有一股白色氣體,從腦門噴出,幻化成了一隻白鶴,翩翩飛上了天堂。這是關於劉操出家的一個版本。
其實,還有劉操出家的一個真實的版本。後梁太祖朱溫於開平三年(909)封劉守光為燕王。過了兩年,後梁末帝乾化二年(912)劉守光僭稱燕帝。劉操極力勸諫,劉守光不聽,劉操託疾掛印離去。並改名劉玄英,取道號海蟾子。從此,遊歷名山,遍訪道友。後巧遇呂純陽,受其真傳,得其仙道,並遁跡於終南山、華山之間。道教全真道奉其為北五祖之一。全真道尊奉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為四大祖師。加上全真道的創始人王重陽,合稱北五祖。元時,劉海蟾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元太祖忽必烈封其為明悟弘道真君。至元武宗時,劉海蟾被加封為帝君。
至於劉海戲金蟾的說法,是劉海蟾一名的析離和訛傳。據清褚人獲著《堅瓠五集》記載,劉海蟾十六歲中進士,五十歲當宰相。得道出家後,他應該是一個白髮老者。但是,流行的劉海圖像,卻是一個翩翩少年。劉海的形象,是笑逐顏開的,是樂觀向上的。這是一個給人帶來歡樂的喜慶神。
窮神
「晦日送窮神」,聽這個名字,就應該送走?
所謂窮神,是指舊時北京槓房夥計供奉之神,是窮人的保護神。一說是高陽氏子瘦約;一說是姜子牙夫人葉氏。
高陽氏就是五帝之顓頊,瘦約是其子。瘦約雖生於帝王之家,但生來喜歡穿破衣爛褲,吃剩飯稀粥,所以人稱「窮子」。他死於正月晦日,故有晦日送窮子之說。窮子後來演變為窮神,人們就在晦日送窮神了。晦日,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不過,送窮神的日子並非局限於晦日。如今,有些地方在正月初六或正月二十九等日送窮神。
另一位傳說中的窮神是姜子牙夫人葉氏。姜子牙在封神時,封葉氏為窮神,命令她有福的地方不能去。從那以後,人們在過年時便紛紛在家中貼福字,窮神就不敢來了。
窮神是窮人的保護神,自然得到社會底層人們的信仰。槓房是喪事儀仗店,是出租喪葬用具和代辦喪葬事宜的店鋪。槓房夥計,就是出殯時抬棺槨的槓夫。槓夫生活在舊社會的底層,處於極貧狀態。他們過著乞丐似的日子,穿著漏洞的衣裳,戴著破口的氈帽。無事時,擠在街道旁等活幹;有事時,風裡來,雨裡去,十分辛苦勞累。他們希冀神仙的庇佑,因此供奉窮神。
窮神廟裡的窮神,頭戴破氈帽,身穿破衣裳,手拎破酒壺,一副看破紅塵、自得其樂的模樣,很像槓夫的自畫像。
泗州大聖
是的,還可以求婚戀。
泗州大聖又叫泗州佛。泗州民間有許多關於泗州大聖的離奇傳說,有的說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十分靈驗,求財得財,求子得子。又說,當年泗州屢鬧水患,泗州大聖施用功法,並建造靈瑞寺,降伏了妖魔水母,使得泗州永絕水患。因而,人們多年來從沒有忘記他。
▲重慶市大足區大足石刻之泗州大聖像。
其實,泗州大聖還是婚戀受挫者的保護神。這裡流傳著一個故事。話說有一條洛陽江,流經福建的惠安和晉江兩縣的交界處。江水湍急,過往不便。相傳宋朝時,大書法家蔡襄的母親懷他時,有一次渡江,因江上無橋,只得船渡。江水翻滾,小船顛簸,蔡襄之母吃盡了苦頭。登岸後,她便自言自語:「我兒誕生後,若能擔任一官半職,千萬別忘了在這裡造一座橋,便利行人。」這話讓未降生的胎兒蔡襄聽得真切。後來蔡襄果然當上了泉州太守,他不負母望,來洛陽江上造橋。
不料,造橋遇到了困難,因江水過猛,用於打橋基的大條石都被江水衝跑了。太守蔡襄陷入了困境。忽然一天,洛陽江上遠處漂來一隻小船,船後端坐著一個划船的白須老翁,船前站著一位妙齡女郎。雖然江水怒吼,水流急迫,但小船卻穩穩地停在了江心。只見老翁向岸上圍觀的人們大聲喊道:「吾女待字閨中,今特來此。有能將銀子銅錢投到吾女頭上者,吾即將吾女許配於他,絕不食言。」竟有這等好事?於是,許多年輕人都跑到岸邊來投錢,但沒有一個投中的。銀子銅錢紛紛掉落在滾滾洪濤之中,落入了江底。
原來,這父女並非常人。老翁是土地爺幻化,女郎是觀世音變成。他們清晨來到,傍晚划走。日復一日,幾個月過去了,落在江心的銀子銅錢鋪了厚厚的一層,成了河橋的奠基石。但是,人們久投不中,不得要領。恰在此時,有一個聰明的泗州漂亮小夥,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暗自思忖,如果手握一把散碎銀兩,作扇形狀投將過去,也許能夠成功。他就按照此法,將大把散碎銀兩作扇形狀投了過去,還真靈驗,其中果然有一塊輕輕地擊中了女郎的頭部。大家為他的成功齊聲歡呼。殊不知,這是觀世音感到橋基已經奠成,而且她也相中了投錢的小夥,就暗使法力,將一小塊銀兩放到了自己的頭上。
老翁不食前言,讓小夥子到涼亭去見面。但令小夥子沒有想到的是,他往凳子上一坐,就永遠地站不起來了。原來他的靈魂被觀世音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他的肉身如泥塑般僵坐在了亭中,變成了民間頂禮膜拜的泗州大聖。但是,在世俗人的眼中,泗州大聖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在人間並沒有得到愛情,是婚姻受挫。為此,泗州大聖就成了人間婚姻愛情受挫者禮拜的對象。
▲泗州大聖。
這個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得到了民間的認同。於是,在惠安、晉江一帶,老百姓修造了許多供奉泗州大聖的涼亭。戀愛中的情侶、婚變中的夫婦,就常到涼亭中來,在他們信奉的泗州大聖的腦後,挖上一點泥巴,以求泗州大聖的保佑。
床神
床神,分公母。
床神是中國民間禮拜的吉祥神。床神最初也是個概念神,不是形象神。人們禮拜的是他自己心中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客觀的具體形象。由於人們一生在床上待得時間很長,男女之歡,養兒育女,全離不開床,所以對床就產生了一種敬畏的心理。
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據說,床公喜茶,床母好酒。祭祀時,要分別對待。民間祭祀床神,大體有三個目的:一是保佑小孩平安;二是保佑全家安寢;三是保佑夫妻和美。
先說保佑小孩平安。婦女生孩子,小孩出麻疹,都要祭拜床神。小孩生下第三天,用糕點祭拜床神, 叫「洗三」。七夕也是女兒節。從前的傳說中,樹有樹神,床有床神。床神是兒童的保護神。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歲以前都要拜床母。尤其是女孩子在七夕的時候,要拜床母。這樣就會有一雙巧手,會做許多巧事。
▲床神貼紙。
次說保佑全家安寢。民間有供奉茶酒於臥室的習俗,以祈求床神保佑終年安寢。祭拜床神大多在年底,也有在陰曆每月初一、十五祭拜的。平時的祭拜,床神要求不高,不用大魚大肉,瓜果糕點亦可,甚至在一個碗裡插上一炷香也行。看來,床神是好說話的。
三說保佑夫妻和美。舊時,新人入洞房時,都要祭拜床神。祭拜時,也有一套儀式。目的是祈求床神保佑夫妻和美,子孫滿堂,族屬興旺。祭拜床神之俗,南方比北方盛行,至近代已逐漸衰微。
床公床母一般沒有塑像和畫像。後來,出現了一種紙質的床神,如剪紙模樣,一男一女,構圖簡單,剪裁方便,好像就是人們私下剪裁的。將這種紙質床神貼在床上,就可以保佑平安了。
廁神
廁……也有神。
廁神是跟廁所有關的神明,是供人們佔卜休咎之神。
有意思的是,廁神皆為女性形象。細分起來,廁神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屈死鬼,如紫姑,有人說她是唐朝屈死的何媚,有人說她是漢朝屈死的戚姑;一類是英雄女,如武力廣大無邊的三霄娘娘。
▲廁神像。
先說屈死鬼廁神。這個廁神是唐朝山東萊陽人,名何媚,字麗卿。武則天稱帝期間,何媚命苦,其夫叫山西壽陽刺史貪官李景給害死了。何媚被李景霸佔為小妾。李景的大老婆見何媚年輕美貌,十分妒忌,時時想要害死她。於是,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趁何媚入廁之時,大婦將何媚害死在廁中。何媚屈死,冤魂不散,在廁中遊蕩。李景每每入廁,都會隱隱聽到啼哭聲和刀兵聲,令刺史十分恐懼。此事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很是驚異。她查明了事情的原委,對屈死的何媚非常同情,當即下旨,晉封何媚為廁神。就這樣,何媚當上了廁神,叫紫姑。也算給何媚一個說法了。
屈死鬼紫姑還有一個說法。有人認為紫姑不是唐朝的何媚,而是漢朝的戚姑。戚姑是漢高祖劉邦的妃子,後遭到呂后的陷害,施以酷刑,砍掉了四肢,成為「人彘」,死在廁所裡。戚姑的慘死得到後人的同情。因此,人們就說紫姑神的原型是漢高祖的妃子戚姑了。
以上說的是屈死鬼廁神的類型。
次說英雄女廁神。英雄女廁神是指三霄娘娘,即雲霄、瓊霄和碧霄三位仙姑。她們是《封神演義》裡的三仙島的三位女俠的藝術形象。她們的兄長是著名的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幫助商王打周王,不幸戰死。三霄娘娘為其兄報仇,也投入了殘酷的廝殺。她們個個武藝高強,功夫超人。最要命的是她們握有兩件稀世法寶,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鬥。這兩件法寶將她們的敵人都打敗了。所有的神仙在這兩件法寶面前,都喪失了法力,一概被擒。到最後,驚動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這兩位元老親自出馬,才輕而易舉地要了三霄娘娘的命。
最後,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封神時,三霄娘娘被封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具體內容如下:「今特敕封爾三姑執掌混元金鬥,專管先後之天,凡一應仙凡人聖天子諸侯貴賤賢愚,落地先從金鬥轉劫,不得越此,為之位。」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藉此發揮道:「雲霄娘娘、瓊霄娘娘、碧霄娘娘,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鬥即人間之淨桶,凡人之生育,俱從此化生也。」這就是說,三霄娘娘就是坑三姑娘,坑是指北方的茅坑、糞坑。並進一步說明,混元金鬥不過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淨桶罷了。總之,英雄的三霄娘娘就是廁神。四川峨眉山曾有一座著名的三霄娘娘廟。三霄娘娘的塑像是娘娘模樣,三人合祀,神態莊嚴,表情穩重。
這才講了幾個故事,《民間百神》書中的神仙還有九十多位來不及介紹,且挑目錄中的一些念叨一下吧:
文章之神魁星、文昌帝君文昌星、文財神比幹、武財神趙公明、中國愛神和合神、生育神月光菩薩、助產神順天聖母、保生大帝名醫吳夲、兒童護法神鬼子母、赤松子黃大仙、喜慶歡樂神八仙、門神神荼鬱壘、灶神、井神、匠神、酒神、蠶神、獄神、娼妓神……
不知道你的家鄉都有哪些拜神傳統呢?不妨留言聊一聊?
文/徐徹 整合 小鹽 編輯 西西 校對 李立軍 (本文內容整合自《民間百神》,由上海三聯書店授權使用)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