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神、廁神、喜神、劉海……中國民間都拜的神有多複雜

2021-01-08 新京報

從炎黃女媧、太上老君,到「術業有專攻」的助產神、床神、廁神……足足一百位。

全文6265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春節期間,對於不少地方的人來說,拜神祈福都是最重要的儀式之一。那麼,拜什麼神?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

從歷史上,中國就不是一個有統一宗教信仰的國家,但在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中,本土誕生或從外來文化引入了各種各樣的民間信仰。神話佛經,天地風雨,文官武將,都是神的來歷,都有其廟宇和香火。畢竟,說到底,人們在幾千年來向神像祭拜,是為了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在各自多災多難的生活中,尋求一點希望和撫慰。

我們雖然對民間眾神了解不多,卻在前不久發現了一套十分有趣的書——「中國民間崇拜文化叢書」,並抓緊時間讀了其中《民間百神》這一本。作者徐徹是晚清史學家,他用詳盡的考證梳理和生動的文字,在書中展開了一個豐富多元的神仙世界。從炎黃女媧、太上老君,到「術業有專攻」的助產神、床神、廁神……足足一百位。

今天的內容,是新京報編輯從書中找到的一些不那麼「聲名顯赫」,但又與人們的生活有種種親密關聯的神仙——

喜神

喜神,到底是什麼神?

喜神又稱吉神。嚴格地說,喜神是個抽象神,而不是具體神;是個概念神,而不是血肉神。但是喜神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定向性,具有方位性。到後來,喜神也有了自己的形象,有了具體的神名。

開始,民間祭祀喜神都是抽象的沒有具體喜神形象。農曆春節和婚慶典禮是喜神出鏡率最高的日子。春節大年初一迎喜神的習俗,流傳至今。春節祭祖趨吉避兇喜神是遠古祖先崇拜的餘韻。祈求祖先陰靈護佑,降福於己,自然要把祖先看作「喜神」了。長江流域各地,元旦拜神敬祖後,視曆書今年喜神的方位,點燃燈籠,燒起火把,鳴響爆竹,開門出行,面對吉方跪拜,稱為「出大方」或「出行」,以迎喜神。四川人稱之為「出行」,上海人稱為「兜喜神方」。人人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上,燃起香燭,禮拜菩薩。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一年吉祥。

婚慶典禮膜拜喜神,很有講究。新娘的坐臥立行,都要面對喜神。入屋後,新娘要根據陰陽先生所指示的喜神方位,面向神或坐或立。只有這樣,新娘的一生才能喜事連綿不斷。但這喜神的方位是變幻無定的,每天每時都不相同。某天某時的喜神在什麼方位上,只有請陰陽家指示才能知道。

據《破除迷信全書》卷十引清乾隆皇帝指示編撰的《協紀辨方書》云:

「喜神於甲己日居艮(gèn)方,是在寅時(3–5時);乙庚日則居乾(代表天)方,是在戌時(19–21 時);丙辛日居坤(代表地)方,是在申時(15–17時);丁壬日居離(代表火)方,是在午時(11–13時);戊癸日居巽(代表風)方,是在辰時(7–9時)。」

▲市面上常見的老黃曆上,往往有「喜神方位」這一項內容。圖片來自網絡。

推定喜神所在的方位以後,新娘子上了轎,轎口必須對準該方向,稍事停留,叫做迎喜神,然後才能出發。當然,這些都是迷信。

隨著時間的推移,喜神也找到了自己的形象。最初的喜神是借用天官賜福的形象,沒有什麼創造。後來,和合二仙也成了喜神。舊時民間舉行婚禮時,常掛和合像,取「和諧好合」之意,以圖吉祥喜慶。

劉海

啊……原來他叫劉海。

劉海是中國民間喜聞樂見的歡樂神。他在民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說是一個神仙明星。戲曲有《劉海戲蟾》《劉海砍樵》;年畫有《劉海戲金錢》《 劉海戲金蟾》。這些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得劉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麼,劉海到底是何許人呢?

▲劉海戲金蟾年畫。

這得先從一個傳奇故事說起,這是一個清代的筆記小說裡談到的。蘇州有一個大商人貝宏文,家貲富有,樂善好施。康熙年間,有一男子,自稱阿保,登門自薦當傭人。貝宏文見他無依無靠,就爽快地答應了。阿保很勤快,只幹活,不收工錢。有時一連幾天不吃飯也不餓,貝家感到很奇怪。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手很有功夫,他刷洗尿壺時,竟然能將其外翻洗刷,刷完後還可以再翻回來。陶瓷在他的手裡,如同羊肚子一樣柔軟。還有奇怪的事。元宵節時,阿保抱著小主人去逛燈會,半夜未歸,家裡人很著急。直到三更才回來,主人責怪他,他說:「這兒的燈不熱鬧,我帶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省城,那裡的燈才好看呢。主人何必著急呀!」主人嚇了一跳,但又細想,這是瞎說,省城這麼遠,他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個來回呢?不料,小主人從懷裡掏出一把鮮荔枝,讓父母品嘗。貝家人才恍然大悟,阿保是個奇人。

阿保還有更加讓人奇怪的事。有一天,阿保從水井裡釣上一隻三足大蟾蜍,並用數尺彩繩紮好,扛在肩上,興奮地對人說:「這個傢伙一旦逃走,誰也別想得到它。我不費事就得到它了!」蟾蜍而三足,十分罕見。這個消息不脛而走,都認為神仙海蟾子來到了貝家。人們爭搶著到貝家一睹海蟾子的風採,擁擠得走不動了。此時,人們驚異地看見,肩扛蟾蜍的阿保從庭院裡,冉冉升空而去。

這個阿保,就是神仙劉海的化身。其實,劉海不是他的真名。據明王士禎著《列仙全傳》記載,劉海,原名劉海蟾。劉海蟾,名劉玄英,號海蟾子,初名操,一說名哲。五代時燕山(今屬北京)人。遼朝進士。燕主劉守光的宰相。好黃老之學。

某日,劉操遇到了一件奇事。忽然一個道士貿然來訪,自稱正陽子,劉操熱情接待。道士落座後,讓劉操拿出十個雞蛋和十文銅錢。然後,先將一文銅錢置放到桌子上,再把一個雞蛋平穩地放到銅錢上。以此類推,一文銅錢,一個雞蛋,逐漸地累疊成一個類似寶塔的形狀。顫顫巍巍,危如累卵。劉操見狀,大驚道:「太危險了!」道人趁機說:「人身居榮祿之場,足踏憂患之地,其遭遇的危險比這個大多了!」聽到這句飽含人生哲理的話語,劉操震驚了。他大震撼,大醒悟。從此,遁跡於終南山,在山中潛心修煉。終於煉出了道教仙丹,服用後,屍體化解。有一股白色氣體,從腦門噴出,幻化成了一隻白鶴,翩翩飛上了天堂。這是關於劉操出家的一個版本。

其實,還有劉操出家的一個真實的版本。後梁太祖朱溫於開平三年(909)封劉守光為燕王。過了兩年,後梁末帝乾化二年(912)劉守光僭稱燕帝。劉操極力勸諫,劉守光不聽,劉操託疾掛印離去。並改名劉玄英,取道號海蟾子。從此,遊歷名山,遍訪道友。後巧遇呂純陽,受其真傳,得其仙道,並遁跡於終南山、華山之間。道教全真道奉其為北五祖之一。全真道尊奉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為四大祖師。加上全真道的創始人王重陽,合稱北五祖。元時,劉海蟾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元太祖忽必烈封其為明悟弘道真君。至元武宗時,劉海蟾被加封為帝君。

至於劉海戲金蟾的說法,是劉海蟾一名的析離和訛傳。據清褚人獲著《堅瓠五集》記載,劉海蟾十六歲中進士,五十歲當宰相。得道出家後,他應該是一個白髮老者。但是,流行的劉海圖像,卻是一個翩翩少年。劉海的形象,是笑逐顏開的,是樂觀向上的。這是一個給人帶來歡樂的喜慶神。

窮神

「晦日送窮神」,聽這個名字,就應該送走?

所謂窮神,是指舊時北京槓房夥計供奉之神,是窮人的保護神。一說是高陽氏子瘦約;一說是姜子牙夫人葉氏。

高陽氏就是五帝之顓頊,瘦約是其子。瘦約雖生於帝王之家,但生來喜歡穿破衣爛褲,吃剩飯稀粥,所以人稱「窮子」。他死於正月晦日,故有晦日送窮子之說。窮子後來演變為窮神,人們就在晦日送窮神了。晦日,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不過,送窮神的日子並非局限於晦日。如今,有些地方在正月初六或正月二十九等日送窮神。

另一位傳說中的窮神是姜子牙夫人葉氏。姜子牙在封神時,封葉氏為窮神,命令她有福的地方不能去。從那以後,人們在過年時便紛紛在家中貼福字,窮神就不敢來了。

窮神是窮人的保護神,自然得到社會底層人們的信仰。槓房是喪事儀仗店,是出租喪葬用具和代辦喪葬事宜的店鋪。槓房夥計,就是出殯時抬棺槨的槓夫。槓夫生活在舊社會的底層,處於極貧狀態。他們過著乞丐似的日子,穿著漏洞的衣裳,戴著破口的氈帽。無事時,擠在街道旁等活幹;有事時,風裡來,雨裡去,十分辛苦勞累。他們希冀神仙的庇佑,因此供奉窮神。

窮神廟裡的窮神,頭戴破氈帽,身穿破衣裳,手拎破酒壺,一副看破紅塵、自得其樂的模樣,很像槓夫的自畫像。

泗州大聖

是的,還可以求婚戀。

泗州大聖又叫泗州佛。泗州民間有許多關於泗州大聖的離奇傳說,有的說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十分靈驗,求財得財,求子得子。又說,當年泗州屢鬧水患,泗州大聖施用功法,並建造靈瑞寺,降伏了妖魔水母,使得泗州永絕水患。因而,人們多年來從沒有忘記他。

▲重慶市大足區大足石刻之泗州大聖像。

其實,泗州大聖還是婚戀受挫者的保護神。這裡流傳著一個故事。話說有一條洛陽江,流經福建的惠安和晉江兩縣的交界處。江水湍急,過往不便。相傳宋朝時,大書法家蔡襄的母親懷他時,有一次渡江,因江上無橋,只得船渡。江水翻滾,小船顛簸,蔡襄之母吃盡了苦頭。登岸後,她便自言自語:「我兒誕生後,若能擔任一官半職,千萬別忘了在這裡造一座橋,便利行人。」這話讓未降生的胎兒蔡襄聽得真切。後來蔡襄果然當上了泉州太守,他不負母望,來洛陽江上造橋。

不料,造橋遇到了困難,因江水過猛,用於打橋基的大條石都被江水衝跑了。太守蔡襄陷入了困境。忽然一天,洛陽江上遠處漂來一隻小船,船後端坐著一個划船的白須老翁,船前站著一位妙齡女郎。雖然江水怒吼,水流急迫,但小船卻穩穩地停在了江心。只見老翁向岸上圍觀的人們大聲喊道:「吾女待字閨中,今特來此。有能將銀子銅錢投到吾女頭上者,吾即將吾女許配於他,絕不食言。」竟有這等好事?於是,許多年輕人都跑到岸邊來投錢,但沒有一個投中的。銀子銅錢紛紛掉落在滾滾洪濤之中,落入了江底。

原來,這父女並非常人。老翁是土地爺幻化,女郎是觀世音變成。他們清晨來到,傍晚划走。日復一日,幾個月過去了,落在江心的銀子銅錢鋪了厚厚的一層,成了河橋的奠基石。但是,人們久投不中,不得要領。恰在此時,有一個聰明的泗州漂亮小夥,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暗自思忖,如果手握一把散碎銀兩,作扇形狀投將過去,也許能夠成功。他就按照此法,將大把散碎銀兩作扇形狀投了過去,還真靈驗,其中果然有一塊輕輕地擊中了女郎的頭部。大家為他的成功齊聲歡呼。殊不知,這是觀世音感到橋基已經奠成,而且她也相中了投錢的小夥,就暗使法力,將一小塊銀兩放到了自己的頭上。

老翁不食前言,讓小夥子到涼亭去見面。但令小夥子沒有想到的是,他往凳子上一坐,就永遠地站不起來了。原來他的靈魂被觀世音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他的肉身如泥塑般僵坐在了亭中,變成了民間頂禮膜拜的泗州大聖。但是,在世俗人的眼中,泗州大聖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在人間並沒有得到愛情,是婚姻受挫。為此,泗州大聖就成了人間婚姻愛情受挫者禮拜的對象。

▲泗州大聖。

這個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得到了民間的認同。於是,在惠安、晉江一帶,老百姓修造了許多供奉泗州大聖的涼亭。戀愛中的情侶、婚變中的夫婦,就常到涼亭中來,在他們信奉的泗州大聖的腦後,挖上一點泥巴,以求泗州大聖的保佑。

床神

床神,分公母。

床神是中國民間禮拜的吉祥神。床神最初也是個概念神,不是形象神。人們禮拜的是他自己心中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客觀的具體形象。由於人們一生在床上待得時間很長,男女之歡,養兒育女,全離不開床,所以對床就產生了一種敬畏的心理。

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據說,床公喜茶,床母好酒。祭祀時,要分別對待。民間祭祀床神,大體有三個目的:一是保佑小孩平安;二是保佑全家安寢;三是保佑夫妻和美。

先說保佑小孩平安。婦女生孩子,小孩出麻疹,都要祭拜床神。小孩生下第三天,用糕點祭拜床神, 叫「洗三」。七夕也是女兒節。從前的傳說中,樹有樹神,床有床神。床神是兒童的保護神。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歲以前都要拜床母。尤其是女孩子在七夕的時候,要拜床母。這樣就會有一雙巧手,會做許多巧事。

▲床神貼紙。

次說保佑全家安寢。民間有供奉茶酒於臥室的習俗,以祈求床神保佑終年安寢。祭拜床神大多在年底,也有在陰曆每月初一、十五祭拜的。平時的祭拜,床神要求不高,不用大魚大肉,瓜果糕點亦可,甚至在一個碗裡插上一炷香也行。看來,床神是好說話的。

三說保佑夫妻和美。舊時,新人入洞房時,都要祭拜床神。祭拜時,也有一套儀式。目的是祈求床神保佑夫妻和美,子孫滿堂,族屬興旺。祭拜床神之俗,南方比北方盛行,至近代已逐漸衰微。

床公床母一般沒有塑像和畫像。後來,出現了一種紙質的床神,如剪紙模樣,一男一女,構圖簡單,剪裁方便,好像就是人們私下剪裁的。將這種紙質床神貼在床上,就可以保佑平安了。

廁神

廁……也有神。

廁神是跟廁所有關的神明,是供人們佔卜休咎之神。

有意思的是,廁神皆為女性形象。細分起來,廁神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屈死鬼,如紫姑,有人說她是唐朝屈死的何媚,有人說她是漢朝屈死的戚姑;一類是英雄女,如武力廣大無邊的三霄娘娘。

▲廁神像。

先說屈死鬼廁神。這個廁神是唐朝山東萊陽人,名何媚,字麗卿。武則天稱帝期間,何媚命苦,其夫叫山西壽陽刺史貪官李景給害死了。何媚被李景霸佔為小妾。李景的大老婆見何媚年輕美貌,十分妒忌,時時想要害死她。於是,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趁何媚入廁之時,大婦將何媚害死在廁中。何媚屈死,冤魂不散,在廁中遊蕩。李景每每入廁,都會隱隱聽到啼哭聲和刀兵聲,令刺史十分恐懼。此事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很是驚異。她查明了事情的原委,對屈死的何媚非常同情,當即下旨,晉封何媚為廁神。就這樣,何媚當上了廁神,叫紫姑。也算給何媚一個說法了。

屈死鬼紫姑還有一個說法。有人認為紫姑不是唐朝的何媚,而是漢朝的戚姑。戚姑是漢高祖劉邦的妃子,後遭到呂后的陷害,施以酷刑,砍掉了四肢,成為「人彘」,死在廁所裡。戚姑的慘死得到後人的同情。因此,人們就說紫姑神的原型是漢高祖的妃子戚姑了。

以上說的是屈死鬼廁神的類型。

次說英雄女廁神。英雄女廁神是指三霄娘娘,即雲霄、瓊霄和碧霄三位仙姑。她們是《封神演義》裡的三仙島的三位女俠的藝術形象。她們的兄長是著名的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幫助商王打周王,不幸戰死。三霄娘娘為其兄報仇,也投入了殘酷的廝殺。她們個個武藝高強,功夫超人。最要命的是她們握有兩件稀世法寶,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鬥。這兩件法寶將她們的敵人都打敗了。所有的神仙在這兩件法寶面前,都喪失了法力,一概被擒。到最後,驚動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這兩位元老親自出馬,才輕而易舉地要了三霄娘娘的命。

最後,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封神時,三霄娘娘被封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具體內容如下:「今特敕封爾三姑執掌混元金鬥,專管先後之天,凡一應仙凡人聖天子諸侯貴賤賢愚,落地先從金鬥轉劫,不得越此,為之位。」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藉此發揮道:「雲霄娘娘、瓊霄娘娘、碧霄娘娘,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鬥即人間之淨桶,凡人之生育,俱從此化生也。」這就是說,三霄娘娘就是坑三姑娘,坑是指北方的茅坑、糞坑。並進一步說明,混元金鬥不過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淨桶罷了。總之,英雄的三霄娘娘就是廁神。四川峨眉山曾有一座著名的三霄娘娘廟。三霄娘娘的塑像是娘娘模樣,三人合祀,神態莊嚴,表情穩重。

這才講了幾個故事,《民間百神》書中的神仙還有九十多位來不及介紹,且挑目錄中的一些念叨一下吧:

文章之神魁星、文昌帝君文昌星、文財神比幹、武財神趙公明、中國愛神和合神、生育神月光菩薩、助產神順天聖母、保生大帝名醫吳夲、兒童護法神鬼子母、赤松子黃大仙、喜慶歡樂神八仙、門神神荼鬱壘、灶神、井神、匠神、酒神、蠶神、獄神、娼妓神……

不知道你的家鄉都有哪些拜神傳統呢?不妨留言聊一聊?

文/徐徹 整合 小鹽 編輯 西西 校對 李立軍 (本文內容整合自《民間百神》,由上海三聯書店授權使用)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相關焦點

  • 中國民間都拜什麼神?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嚴格地說,喜神是個抽象神,而不是具體神;是個概念神,而不是血肉神。但是喜神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定向性,具有方位性。到後來,喜神也有了自己的形象,有了具體的神名。開始,民間祭祀喜神都是抽象的沒有具體喜神形象。農曆春節和婚慶典禮是喜神出鏡率最高的日子。春節大年初一迎喜神的習俗,流傳至今。春節祭祖趨吉避兇喜神是遠古祖先崇拜的餘韻。
  • 古代居然有廁神?床神?盤點無處不在神背後的悽美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中有非常多的神明,這在科學文明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並不奇怪……然而諸神中居然還有廁神、床神、牆神……這是讓小編始料未及的……更讓我震驚的是,這些神仙背後都有著悽美的故事……(又來讓大家漲知識啦,嘻嘻嘻~)廁神
  • 廁神是誰?拜了有什麼用?
    大至大界、人間、陰間、山嶽、湖海,小至門、床、井、灶乃至茅廁,都有神靈所主。有些位置,還不是一個神靈,會有多位神靈共主,比如茅廁。茅廁雖為汙穢之所,但廁神的影響在舊時還是很大的。廁神主要有紫姑、坑三娘娘和三霄娘娘。所謂「漢高祖劉邦寵妃被奉為廁神」,只是廁神傳說中一種。廁神紫姑紫姑神,相傳是唐時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山東萊陽人氏。自幼知書達禮,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唱戲的。
  • 古代民間祭祀廁神紫姑的習俗
    中國古代有正月十五夜祭祀廁神紫姑的習俗。這一習俗據說是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顯異錄》記載:「紫姑,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夜,陰殺於廁間。上帝憫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於廁間迎祝,以佔眾事。」
  • 民間傳說故事之——廁神
    紫姑的職責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廁,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兇和與人一起遊樂了。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每當上元節的時候,居家婦女便要迎廁神。說起來風俗很奇怪,節前的一天,鄧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同時,另設供案,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 民間兩大廁神:後帝、郭登
    開篇語在民間的所有神祗之中,廁神之所以排在五祀最後,不是其地位卑賤,而是如舞臺上大官出場總在最後,更形其身份尊貴。平生五件事,吃喝拉撤睡,唯一不能稍忍須臾的就是此事,駕到便須恭奉,勝於馬屁精之伺候上司,可見其威風八面。時人常稱如廁為「蹲大官」,大約也出於同解。
  • 民間祭祀的家宅神,有些正在漸漸消失
    在中國古代的民間,老百姓們祭拜著各種神明,祈求他們可以保佑著自己在方方面面的事情上都順順利利的。而這些習俗也一直流傳到了現今,不過關於其中有些神明祭拜,卻是漸漸的越發的少了。比如井神、床神和廁神。根據《白虎通·五祀》:五祀者,謂之門、戶、井、灶、土。
  • 床神是什麼神?來了解下!
    多神崇拜的中國社會,俗信萬物皆有靈!在古時流傳下來的民間信仰裡,家裡除了有門神、灶神、井神外,還有床神——掌管世人的安寢。02拜床神的意義所在床神在婚姻嫁娶禮俗中,是新人祭祀和膜拜的神靈,婚禮禮拜床神,是希望新婚夫妻如膠似漆,生活幸福美滿。
  • 舉頭三尺有神明——廁神
    ‍‍民間習俗舊時民間對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許多地方都有「迎紫姑」的活動。不過迎請的方式各不相同。《異苑》《齊諧記》皆稱:於正月十五日夜,作其形,衣以敗衣, 於廁間或豬欄邊迎之。《 稽神錄》云:「正月望夜, 江左風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插 著為嘴,使畫粉盤以卜。」《 遊宦紀聞》云:「請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畫之。」
  • 中國廁所裡的神仙——廁神「三姑夫人」
    中國本土神仙數量多的驚人。縱向來說,有的神仙廟宇遍布大江南北,有的神仙確只在兩三省份中接受供奉,再小範圍來講,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社神,每家每戶有自己的家神;橫向來講,儒釋道三教並立,各自存在著完整的神仙體系,而且偶有重合,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例如我們熟知的觀音菩薩,在佛教中是由正法明如來現化而來,西方三聖之一。
  • 多子多福敬床神,你了解床公床母嗎
    我國漢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許是由於婦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間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稱,而「床公」之稱則少見。對床公床母究竟是誰,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床公床母是周文王夫婦,他們生有一百個兒子,有旺盛的生育能力,因而被人敬奉。有的則認為是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及九天衛房聖母元君。床公床母是保護房幃的神,職責範圍較廣,凡夫婦安寢、婦女生育、兒童健康,他們都要管。
  •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廁神——紫姑神
    紫姑(廁神)廁神,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主要供奉有紫姑、戚姑、後帝和三霄娘娘等。紫姑神即坑三姑。紫姑的職責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廁,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兇和與人一起遊樂了。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
  • 元宵節說廁神,都有誰成為了廁神?三霄娘娘的混元金鬥是何物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民間有「迎廁神」的習俗。關於廁神是誰,各種說法不一,但主要存在為這三位,分別是紫姑何媚、戚夫人和三坑娘娘。從對於廁神的認定為這三位,其實開業梳理出是我國神仙信仰的模式——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小說演義。
  • 中國神話之失眠拜什麼神?
    每個人都怕掉隊似的,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密密麻麻的擠在一條高速路上,等自己的華麗出場,這就不得不帶來一個很大的副產品:失眠。說起失眠,就要說起我們和床的關係,許多宅男宅女們成天宅在家裡,可能覺得床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物件,有什麼必要和它產生關係。其實我們和它的關係一直很密切,只是快生活讓我們來不及思考自己和床的關係。
  • 民間故事:廁神宴伯召
    夥計聞言笑道,客人不知,本鄉有祭祀廁神的習俗,這紫姑乃就是司廁之神!夥計言辭戲謔,似乎有嘲笑他的意思。伯召聽了很生氣,呵斥道,簡直無稽之談,荒繆至極,我聽聞山有山神地有土地家有家神,卻未曾聽聞這世間還有司廁之神。言罷一腳踢翻香臺,拂袖而去,夥計大驚,慌忙跪地向紫姑謝罪!伯召回房後倒頭便睡,至夜深,忽有兩黑甲人前來拜訪,曰:茅將軍請赴宴!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熟練掌握了拜老爺的各種習俗可能都不知道拜的是什麼神明很多人詬病潮汕的迷信其實,每個民族、地方都有自己的信仰潮汕人的信仰,更多是一種感恩,一種對世間美好的嚮往也正是潮汕人廣泛的信仰,將很多民族的文化故事傳承下來 潮汕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神潮汕,地處南海邊陲自古與中原相隔甚遠
  • 古代廁神傳說
    中國古代民間供奉的神明,可謂多種多樣,連家家戶戶都有的茅廁,也供有神明;主管茅廁的神明叫「廁神」,而且還是位女性。   傳說中的女廁神,名叫紫姑,唐代人,本姓何,名媚,字麗卿,自幼聰明好學,讀書著文,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唱戲的伶人做媳婦。   唐代武則天垂拱年間,壽陽刺史李景害死了何媚的丈夫,然後把她納為侍妾,何媚年輕漂亮,在李景家中遭到原配妻子的嫉妒。
  • 正月十四迎「廁神紫姑」,她的名字叫什麼?這個神靈如何認定的
    但是大多數民間所迎的俗事神及道教神,都會在除夕之前迎接。尤其是與家宅六神中,門神、戶尉、土地神、灶神、井神這五位,在臘月二十三之前就會敬奉,為何唯獨「家宅六神」中的廁神,要到正月十四才迎接?(有的地區是正月十三或十五,也算是元宵節習俗的一部分)這還要從廁神的來歷和她的神職說起。
  • 道教神話:床神——床公好茶,床母貪杯
    中國民間認為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靈之一,同灶神、土地神那樣,有公婆兩位,稱之床公、床婆。舟山地區的床神信仰十分盛行。
  • 【閩南習俗】神通廣大的閩南床母神,你是否拜過?
    管新婚夫婦生孩子 床神信仰在中國的文化裡由來已久。傳說床神分男女——床公喜茶、床母好酒,兩公婆一起坐鎮床頭照管嬰孩的一切事宜。不過床幃到底是私密之所,有位男士在一旁總叫人不那麼舒服。於是,臉皮薄的閩南人對床神信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只留下一位床母,而將床公悄悄略去了。 自打小夫妻結婚起,床母便開始盡心竭力地為新人的後代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