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思維繫列——名詞的抽象和具象表達

2021-01-09 inTalk櫻桃英語

#託福寫作#

英語表達重在「簡明」,「簡」指的是能用一個詞確切說明意思,那就不要用兩個詞,「明」即「清晰明了」,能讓讀者理解。簡練、清晰、開門見山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在進行英文寫作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經常使用一堆「贅詞」呢?(即能用一個詞表達清楚的意思,卻用了多餘的詞。)

這樣的文章累贅冗長,缺乏簡明帶來的美感,降低了文章的可讀性。

前面幾期我們逐步學習了如何「從理解到表達」的基本方法,從這一期開始我們開始進入具體的詞語的表達,教你如何寫出「簡明英語」。

我們首先從名詞開始,談一談名詞的抽象表達和具像表達。

一、名詞的抽象表達

抽象表達就是把較為具體的中文名詞,用抽象的英文名詞表達出來,使英語表達簡潔明了。

一般來說,中文裡名詞傾向於具體,常常用實的形式表示虛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內容;而抽象名詞的大量使用,是現代英語的一個特點。

中文裡常使用「態度、現象、問題、作用、活動」等,在進行英文表達的時候,通常可以省去不表,而使用英文的抽象名詞表達,既能達意又很簡練。

1. 詞彙實例

暴力事件 violence

混亂狀態 confusion

解決方法 solution

安全性 safety

冷漠態度 indifference

謙虛態度 modesty

傲慢態度 arrogance

過敏反應 allergy

越軌行為 irregularity

緊張局勢 tension

嫉妒心理 jealousy

轉化過程 transformation

不公正的現象 injustice

吹毛求疵的做法 fault-finding

輕鬆愉快的心情 light-heartedness

2. 句子實例

(1) 我們要重視貧富差距的問題。

【版本1】We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版本2】We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問題」與「差距」組合在一起,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很符合語言習慣的。但是對於英語母語者來說,按照他們的思維,既然有「差距」,肯定就存在「問題」,不需要贅述。並且從上述兩個版本的表達可以看出,是否加上「the problem of」對句意毫無影響。因此,表達過程中要對「差距問題」進行抽象化處理, 表達為「gap」,更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

(2) 不嘗黃連苦,怎知蜂蜜甜。

【版本1】 Who has never tasted Chinese goldthread which is bitter will never know honey is sweet.

【版本2】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ness knows not what is sweetness.

中文中「黃連「和「蜂蜜」這兩個具體的形象,代表「苦」與「甜」,而在版本2中只是用了抽象的表達,表達為「bitterness」和「sweetness」。如果像版本1那樣把「黃連」和「蜂蜜」都照搬過來,不僅顯得冗長,而且外國讀者也很難理解句子的意思。

下面還有一些例子供大家參考。

(3) 你必須提出一些解決方案。

You must figure out some solutions.

(4) 想起他年輕時的一些事情,他心裡感到安慰。

It was the memoriesof his youth that gave him comfort.

(5) 我知道我會碰到嚴寒酷暑。

I knew I would encounter extremes of weather.

(6) 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明白她也有脆弱的一面。

In that moment, I understood for the first time her vulnerability.

抽象名詞在英語中的使用相當普遍,詞義多變,搭配靈活,在很多文體中都適用。中文裡有很多表示具體意義的名詞,在表達過程中進行抽象化處理,這是從目的語的表達習慣上去考慮的。建議大家平時閱讀時,要多注意英語的抽象表達,提高自己對語言的敏感度。

二、名詞的具像表達

上一部分講了由「實」轉「虛」,但有時後我們也需要由「虛」轉「實」,即名詞的具體化表達。

這是指在表達過程中,把中文裡較抽象的意義轉化成英語習慣了的形象說法,從而使表達生動形象、易於理解。

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1) 評論家和讀者之間,也就是理智和情感之間的這種分歧如何解釋呢?

How do we explain this split between the critics and the readers, the head and the heart?

(2) 他知道不論境遇如何,他都可把家庭作為靠山。

He knows he can depend on his family, rain or shine.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具體化表達往往會使用英語習慣了的形象說法,來表達中文中類似的抽象概念。

類似的還有,比如中國有句老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或是「人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可以表達為:

Life is not roses all the way.

花通常是代表美好的的事物,一路玫瑰想必是令人嚮往的場景。roses all the way這個意象來源於英國詩人白朗寧(Robert Browning,1812-1889)寫過的一首詩:

It was roses, roses all the way

With myrtle mixed in my path like mad.

白朗寧這兩行詩被人們廣為傳播,以致後來,人們就用roses all the way來比喻一帆風順或一切順利。

小結:

總的來說,抽象化表達就是,把中文裡比較具體累贅的詞用英文的抽象名詞表達,使表達簡潔明了。具象化表達是指,把中文中抽象的概念用英文慣用的形象說法來表現,使表達生動形象。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中國藝術抽象畫的由來,抽象藝術和具象同時並存著
    「抽象」這個名詞來源於哲學,它的本意是:從許多具體的事中,捨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我以為無論對於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都是合乎客觀實際地。只不過前者形成概念後者凝為形象。比如「人」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他是從張三、李四,李五等許多具體的人中抽取出來的。
  • 中英思維繫列 冠詞的「妙用」
    或是想要表達一些抽象概念,卻不知如何下筆,本期就來帶你巧妙使用冠詞,助力英語寫作。 冠詞(article)是英語特有的詞類,分定冠詞(the)、不定冠詞(a/an)和零冠詞(zero article)等三種形式,是英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虛詞(function word)。
  • 【大眾國學】立象盡意,漢民族獨特的思維與表達方式
    這段話討論的是語言、具象與意義的關係,他認為,語言表達形象,形象表達意義,語言與意義的中介就是「象」,「象」成為了語言表達意義的關鍵和核心。中醫正是通過這整套的虛擬具象將人體的結構、功能及生理病理進行玄而又玄的高度抽象。只有進入到這個虛擬具象系統,才能弄懂。西方最為抽象的數學,在中國卻很少使用抽象概念,而是通過「算籌」的形式具象化了。《九章》中關於形的命名,基本上是象形命名。據統計,《九章》及劉徽所用數學概念,具象用詞近90%,而剩下10%的抽象用詞,也大多借用具象詞。秦漢以後的其他數學著作也大致如此。
  • 產品三大法寶:分類、本質、抽象與具象
    這些年的產品工作,讓我習得產品人的三大法寶:分類、本質、抽象與具象。分類解構分類是要我們解構事物而不是混為一談,要求我們結構化和多視角的看等事物。常見的就是你的一些優秀同事,在描述一件事情時會從多個層面來闡述,一下就簡單化、清晰化。
  • 英語中160多種常用的抽象名詞
    Abstract Nouns: 160+ Common Abstract Nouns in English 摘要名詞:160多種英語常用抽象名詞Learn useful list of 160+ Common Abstract Nounsin English with picture
  • 避開文案自嗨的坑,你得有具象化思維,具體操作方法都在這裡了
    具象化思維其實和消費者認知掛鈎,就如同小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一樣,於他們而言,電影電視劇的精彩程度遠遠比不上動畫片,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較差,而動畫片剛好符合他們的需求。轉接到文案之於消費者而言,也是一個道理,我們需要儘可能的降低一些認知成本,爭取讓消費者一眼就能夠看懂、一句話就能夠洞悉,進而沉浸到場景和語言中,在你所靜心勾勒的畫面和具象中,認同你、信任你,從而達成購買。
  • 抽象畫,不被人所理解的世界
    另一說法,抽象即是「具象」的相對概念,從多個事物種總結提取出相同之處,並加以糅合成一個新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藝術,也即是不描述世界的藝術,而是通過形狀和顏色來主觀上的表達。在20世紀初期,卻主要是指表達自然世界的藝術,例如未來派藝術和立體主義。
  • 英語10大詞類和名詞的可數,鈺全民英語第3節
    3小節英語10大詞類和名詞的可數不可數名詞的複數形式及讀音前兩節說了英語的音標,音節和讀音等。現在說一下英語的詞類,詞類有實詞,虛詞之分,共有10大類。1名詞:人和事物的名稱。English life2代詞用來代替名詞的詞。
  • 只需將話題分成三類九項,你就變得思維開闊,自如表達
    但反過來看,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商販,說啥都是一套一套的,表達能力很強。 為什麼講,知識不豐富的人,對陌生話題都可以自如地發表自己的思想主張呢? 這重點在於說話的思維方式。有的人思維開闊,能夠不被話題所限制,隨時都能發表自己的思想;有的人思維狹窄,陷入自己的專業知識裡出不來,遇到與專業不相干的話題,就不知道從何說起。
  • 抽象到底是什麼?你真的可以看懂抽象藝術嗎?
    抽象到底是什麼? 你可以看懂抽象藝術嗎? 抽象是相對具象世界而言的,「藝術並不仿造可見的東西,而是把不可見的東西創造出來。」
  • More名其妙的中英混合表達竟慘遭詬病?
    最近在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斯坦福學霸王驍因其一開口就是老凡爾賽人被送上熱搜,其中英文混合的表達方式更是讓人詬病。為什麼有些留學生在語言表達的時候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體驗?怎樣的表達才會得體引起舒適?
  • 具象元素如何用?
    文/朱騰芳 具象標誌是對客觀存在的物象進行模仿性的表達,特徵鮮明、生動,其創作素材主要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因貼近生活而具有親和力。圖形元素在標誌設計中無處不在,具象型圖形作無疑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相對抽象圖形具象型標誌更加形象逼真、更具視覺震撼力和感染力,可以更加精準地傳達企業文化。
  • 經典的高效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模型——金字塔原理
    我們經常遇到思考問題的時候頭腦裡一團亂麻,寫文章的時候越寫越亂,或者說話演講時,說了半天不知道在說什麼,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思想缺乏合理的組織和結構。麥肯錫公司的首位女諮詢顧問芭芭拉 · 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介紹了金字塔結構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層次分明、結構化的思考和溝通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高效地思考和表達。
  • 中考英語名詞考察: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關於名詞的考查要求是: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用法;可數名詞的單、複數形式;名詞所有格的用法。重點考查名詞的複數形式和名詞所有格。考生們一定要掌握名詞的單、複數形式的變化規則和名詞所有格的用法。 1. 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英語的名詞可以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 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講解-下,看完別再混淆了
    01 承接上篇的內容——英語中的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知識點解析(上):英語語法丨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講解(上),學英語必學 首先,先來總結上期文章的內容。
  • 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講解及練習
    1用法講解一、名詞的概念: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稱的詞。二、名詞的分類:名詞分為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一) 普通名詞包括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可用作單數,也可用作複數。可數名詞包括個體名詞(表示一類人或物的個體,如:girl;desk;dog;window;book;pen等)和集體名詞(由若干個體組成的集合體,如:family;class;people等)。
  • 中高考基礎英語語法講座 5 不可數名詞的用法
    其實呢,簡單的說,不可數名詞和漢語裡基本一樣,漢語裡的不可數名詞,英語也基本是不可數名詞。那麼簡單的說,一. 不可數名詞名詞有兩類:1.抽象名詞具體化(1)具有某種特性、狀態、特點、情感、情緒的人或事,表示變化了的詞義時,這一抽象名詞可作為可數名詞。
  • 英語語法詳解——不規則名詞的複數形式及不可數名詞
    昨天我們分享了名詞的分類和可數名詞複數的規則變化。今天,我們繼續講講名詞其他語法。eg.a woman-doctor——women-doctors女醫生d.boy和girl在名詞前時,只要變後面的名詞。
  • 從寫實到抽象,透過宗教發展與思想變遷,看歐洲抽象繪畫的起源
    雖然基督教也曾拒絕過於寫實的刻畫提倡抽象思想,但這本質與歐洲傳統科學思維相違背,最終還是以寫實派成為了主流。與阿拉伯是繪畫不同,歐洲的抽象藝術更多表現在啟蒙運動上,特別是對封建主義的破除,而它也在側面強調了科學的具體性,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人重新思考世界的價值觀和組成觀,由此抽象派藝術也成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個隱藏在深處的藝術交融性產物。
  • 抽象大師的天價名畫,你能欣賞多少?
    美術史上,中外畫派繁多,隨著繪畫的發展,開始了一個具象到抽象的發展過程。在二十世紀前後,擺脫模仿自然的傳統繪畫風格開始萌芽、風行,進而形成規模,形成了抽象畫派。抽象畫派對現代藝術影響深遠,而且這類繪畫作品也距離普通大眾的欣賞水平很遠,就是常常說的畫的什麼鬼,看不懂。下面來看看這些看不懂的賣出天價的名畫,你能欣賞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