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晚年頻繁搬家背後真相,張愛玲晚年被「蝨子」纏身而亡
張愛玲當然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小說家。作為一個足以精神不朽的女人,她的人生卻又是極其不幸的。尤其是晚年,風塵驅人,遠託異國,飽霜飫雪,老景悽涼,每每讓喜歡她的讀者都感內心惶惶,倍覺壓抑。「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它的大意是:人若太聰慧,反而會受傷;用情若太深,往往傷身、活不長久。
天才作家張愛玲的一生,大約可以用「慧極必傷」四字形容。主張「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在18歲時寫的《天才夢》裡曾寫到:"生命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讓張愛玲沒有想到的是,她竟一語成讖:晚年的她,一直在受一種類似於蝨子的蟲子的困擾,這困擾,甚至將晚年的她折磨得幾近入魔。
張愛玲晚年,老覺得自己的住處有跳蚤蝨子什麼的,這種敏感到了別人無法想像的地步。比如說她看見信箱裡有一隻蟲子,就立即要搬家。她自己也知道「三搬當一燒」,很多東西不得不丟棄,但是,沒辦法,她寧可拖著羸弱之軀四處奔波流離,也不能夠與跳蚤共存。
即使不搬家,她也是沒完沒了地跟跳蚤蝨子們鬥爭,她不停地剪頭髮,怕頭髮稍長日光燈照不進去,看不到蝨子,後來乾脆把頭髮剃掉,遺物裡就有好幾頂假髮。這些蝨子甚至一路追擊她,她寫臺灣印象時,也特別提到了跳蚤,引得當地文人小小地不滿。有醫生認為,張愛玲晚年所患的皮膚病是「妄想性蟲爬」,這是一種精神病。
1995年9月1號或者2號,張愛玲洛杉磯羅契斯特街的一所公寓裡病逝了,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她的遺體是在9月8號被發現的,據法醫推斷去世時間在一周之前。一代風光無限的才女就如此悲涼離世了,她的手拎袋裡還有一部未完成的手稿《小團圓》。
張愛玲去世之前好像就已經有了大限將至的感覺,她將重要的證件歸置在一個袋子裡,放在門口,自己身穿一件紅褐色的旗袍,下面墊著一張灰藍色的毯子,安然的躺在床上,出奇的瘦。張愛玲還有一份遺囑,是在1992年便立好的了:
1992年2月14日,張愛玲在美國洛杉磯立了一份遺囑,內容十分簡單,只有三項:「第一,我去世後,我將我擁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給宋淇夫婦。第二,遺體立即焚化——不要舉行殯儀館儀式——骨灰撒在荒蕪的地方——如在陸上就在廣闊範圍內分撒。第三,我委任林式同先生為這份遺囑的執行人。
」林式同是一位土木工程師,當時生活在洛杉磯,受朋友文學評論家莊信正之託照顧張愛玲,他並非文學圈中人,對張愛玲幾乎不知,這種隔膜反而讓他成為了張愛玲去世前接觸最多的一個人。張愛玲離群索居,晚年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幾度搬家,也都是通過林式同的援手,讓他做遺囑執行人似乎理所應當。
1995年9月19日,張愛玲的遺體於洛杉磯玫瑰崗火化。9月30日,也是張愛玲75歲的生日,林式同依從遺囑的要求,和三五友人將她的骨灰與紅白玫瑰花瓣撒向了太平洋。一代文學大家就此長眠於太平洋的海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