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政最冷夜救助流浪露宿17人,發放禦寒衣物食品48份

2021-01-08 澎湃新聞
北京民政最冷夜救助流浪露宿17人,發放禦寒衣物食品48份

@北京晚報  圖

@北京晚報 1月7日消息,昨天夜間,北京最低氣溫降至-17℃左右,堪稱近年來北京最冷的一夜。全市民政系統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出動巡視車53臺次,巡查覆蓋70個重點點位,救助流浪或露宿人員17人,現場發放禦寒衣物食品48份。

(原題為《暖心!北京民政最冷夜救助流浪露宿17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京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面對「王炸級」寒潮 濟南民政走上街頭救助流浪人員溫暖過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1月6日晚,氣溫已逐漸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當晚,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義洪到市救助管理站,與工作人員一同開展極寒天氣流浪乞討救助街面巡查工作,查看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對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
  • 寒夜救助裡的東莞溫度:他們街面巡查為流浪者送溫暖
    從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寒潮來襲,東莞迎大幅度降溫,東莞市救助管理站組織工作人員、社工,聯合相關鎮街社會事務局(辦)及「讓愛回家」志願者等,在全市範圍內共開展了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共開展救助114次,救助529人次,派發衣被、口罩等保暖衣物和防疫物資共1153件,食物835份,幫助5名流浪乞討人員找到了家屬。
  • 廣州搜救隊救助街頭流浪露宿者 遭乞討者嫌囉嗦
    昨晚, 廣州開展2014年全市冬季街面聯合救助專項行動,民政部門首次聯合社會力量救助街頭流浪露宿者。據初步統計,截至昨晚10時30分,共成功勸導護送6名街頭流浪、露宿人員到救助站,護送1名成年人、兩名未成年人到派出所,向不願進救助站的群眾發放禦寒棉被216張、防寒衣服75套、食物418份、救助指引卡約430張。由於勸導、搜救進展緩慢,進入深夜,搜救工作隊依然冒著寒風在街頭忙碌著。
  • 北京民政局開展集中救助專項行動 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尹星雲)入冬以來,北京氣溫持續走低,為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北京市民政局以流浪乞討救助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名義於11月中旬向全市救助機構印發了《關於做好流浪乞討人員冬季救助工作的通知》,確定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開展「寒冬送溫暖
  • ...站冬季街頭救助方案出臺 巡查小分隊出動 上街勸導救助流浪人員
    根據貴陽市政府關於流浪乞討人員街頭救助的有關文件精神,貴陽市救助站將組織巡查小分隊,配合各區(市、縣)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門,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可能露宿的重點地段,如繁華街道、各大廣場、火車站、汽車站、過街天橋、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房屋、各大公園等處開展巡查、勸導和救助,發現一例,救助一例。
  • 嶗山區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人員救助行動
    1月6日晚,氣溫已降至零下12攝氏度,為做好極端寒潮天氣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嶗山區及時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區民政局、各相關部門及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地下通道、公園廣場、橋梁涵洞、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巡查,為露宿街頭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實時救助、幫扶,切實防範流浪人員凍傷亡等極端事件發生。當晚,在海爾路一處高架橋下,巡查人員發現一名男子衣著單薄並蜷縮在牆角,地上僅有一床被褥。
  • 珠海市救助站為流浪乞討人員送溫暖
    近日,珠海市救助站積極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為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送上溫暖和關愛,確保他們順利過冬。據了解,為應對寒冷天氣,珠海市救助站增添了毛毯、棉被等防寒物資,製作了街頭流動救助巡查路線圖。
  • 寒潮再襲 極寒天氣下溫暖救助流浪人員
    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20多位工作人員,帶著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資,即將對這裡的流浪人員進行救助。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
  • 寒潮洶湧,普陀的這群「夜行者」為流浪露宿人員守護溫暖
    程某入住區救助管理站   12月28日下午5點,上海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普陀區民政局立即部署,區救助管理站與各街鎮開展了流浪無著人員聯合巡查。    分發給流浪人員救助物資  車行至江寧路橋,工作人員在靠近宜昌路附近的綠化帶裡找到了正在睡覺的露宿人員周某。工作人員周某倒上了熱水,一起勸他去救助站。
  • 寒意化在暖意中 海口救助站工作人員為流浪人員送禦寒物資-海口...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告別倪老漢後,謝克雄告訴記者,2020年11月24日以來,該站持續開展「送溫暖」活動,將工作人員分組,每組各負責一個區的巡街救助工作。除此之外,當日值班領導也會帶隊去重點區域巡街。「我們一般都在晚上七八點鐘去巡街。這個時間段,流浪人員一般都在。」謝克雄解釋道。在大同路的臨街店鋪門口,也躺著幾名流浪人員。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北京民政對象可免費領民政一卡通 持優待卡免費乘公交地鐵
    近日,由市民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交通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北京通-民政一卡通」管理辦法》正式發布。今年內,北京享受政策性津貼、補貼、救助或優待的民政對象將免費領取「北京通—民政一卡通」。民政一卡通分為「民政優待卡」和「民政普通卡」兩種,其中,持民政優待卡可免費乘坐公交地鐵。
  • 上海民政啟動高溫保障措施:救助避暑場所24小時響應
    上海民政啟動高溫保障措施:救助避暑場所24小時響應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李星
  • 慰問困難群眾 救助流浪人員 冬日送溫暖 未央在行動
    連日來,未央區開展系列活動為困難群眾和流浪乞討人員冬日送溫暖。24小時值守確保困難群眾溫暖安全過冬據介紹,為保障慰問活動順利開展,未央區民政局今年以來協調調撥專項資金共計372.88萬元,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慰問金301.87萬元;為187名6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9.35萬元,為25名8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2.5萬元;為471
  • 威海市救助站全城尋找、救助流浪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苗潤鵬攝影報導7日,威海持續低溫,威海市救助站收到熱心群眾提供線索,初村昊山路及長峰十八超市樓後有流浪人員滯留,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前往排查。上午10時,記者跟隨救助人員來到初村,發現滯留此地的流浪者已經帶著自己的被褥轉移,線索所指房屋破舊不堪,且沒有門窗。「昨晚連降大雪,心裡特別擔心流浪者凍壞凍傷,看到人沒在這個小破屋裡,心裡踏實多了」工作人員說道。隨後,大家前往長峰十八超市樓後。此時,一個流浪者躺在樓洞底層、步梯下,鋪了一床褥子、裹了幾層被子,正在睡覺。將他喊醒後,他當即表示不去,還說自己已經找到工作。
  • 速凍北京:極寒天氣下的城市打工人
    當來自極地圈的冷空氣經過西伯利亞地區,抵達中國東北部,北京人的大衣裹得更緊了些。元旦的寒潮剛剛離去,新一波很快抵達。1 月 6 日至 7 日,北京連續氣溫接連打破 2000 年、 1969 年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7 日凌晨,以 -19.5 攝氏度的低溫,北京人迎來 55 年來最冷早晨。2020年12月28日,北京,在團結湖公園結冰的湖邊的遊人。
  • 山東:寒潮來襲,繼續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吳兆慶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維護其基本權益,1月5日,省民政廳下發《關於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我市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  截至目前已發放棉被2378床、棉衣...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切實做好防寒禦寒工作部署,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連日來,市民政局等市直機關單位和各鎮黨委、政府積極行動起來,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切實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真正將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棉被2378床、棉衣1240件,為495戶2022人發放臨時救助金93.79萬元。
  • 深圳擬分類救助流浪乞討者勸返職業乞丐
    此次條例增加了「流浪乞討人員生活救助」和「災民生活救助」兩章內容。根據規定,救助站應向乞討人員提供必需的食物、住處以及醫療救治等等。同時,災民每人每天可領取20元的基本生活費,投靠親友解決住宿的每人每天可領取50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