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開弓」,炒房客有了「回頭箭」?購房者「騎驢看唱本」

2021-01-18 鐵口斷房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做房東」。作者鐵口斷房口佔一絕,以饗老鐵們。話說,為能夠打拼出個未來,湖北老鄉「人傑」的項羽,來到更大城的市求發展,到最後,不但媳婦沒保住,創業大計也失敗了。原本人財兩空的想法,大不了返鄉置業,以待捲土重來。但是,項羽性子太鋼,你說回湖北不行嗎?能夠平平安安回到湖北,一輩子安安靜靜當個寓公也比擔驚受怕,身死道消要好的多吧?可是,項羽偏不!

一覺兩千年,這兩天還有一個消息和湖北有關係。那就是金豬剛走玉鼠來,原本按部就班的春節卻被一場疾病攪得有點突如其來。沒了年味,多了肅殺。項羽可以不過江東,不做房東,但是,一定要祈福湖北,加油武漢。風險雖然不離左右,但是困難總會過去。就和疾病終歸還是會被戰勝的一樣,我們的房子終歸還是要有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是時間。

年終歲尾,耳邊又響起誰的聲音:「今年不買房,一年又白忙」的呢喃,仔細一聽,卻又變成:「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哽咽。2019年的620次房地產樓市調控,把一個牽一髮而動全局的十多萬億的房地產市場,從一個說漲,立刻就漲得比聽詠嘆調還讓人喘不上氣來的全國一盤棋,變成了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細分市場錯位化管理。你在看著深圳豪宅幾千萬眼饞,我早已住上鶴崗的幾萬塊新居。誰忙誰哭全看顏值和運氣。

往大了說,全國「一城一策,因城施策」都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往小了說,單是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鄭州市,其房價也都感覺跟做了「過山車」似的,去年鄭州曾一度以房價的高漲幅,成為全國房價漲幅屈指可數的城市之一。等到盤點2019年的鄭州樓市表現卻忽然發現,鄭州樓市在開盤、成交、銷售金額上跌了三成。

繡花枕頭的表面光鮮,掩蓋不了本質上的胸中草莽。要知道,房子和票子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票子越流通,市場越繁榮,而房子卻是市場上越沒房子價格就越高。炒房客就是這樣一種人,他們把票子花出去,把房子囤手裡,把消耗品變成了投資品,甚或是奢侈品,造成奇貨可居。

人們對炒房客早就心存憤懣,一直盼著在頂層每年一度的大會上,會把房產稅當作「房住不炒」的一個法寶祭出來,可是,事與願違,相關信息顯示,今年那麼多會議議程裡沒有房產稅相關審議的安排。

購房者無疑是有點小失落的,為啥樓市調控已經「開弓」了,為什麼就不能再給加點作用力呢?就在關於房產稅的感嘆還未平息的時候,另外一個消息,卻讓炒房客感覺到了在樓市調控「開弓」「指哪打哪」的風向變了——「開弓」硬是有了「回頭箭」。

雖經歷三年1200多次樓市調控,除了受冷落卻始終未觸動根本的炒房客,這回卻從被拍在沙灘上的「鹹魚」角色,又有了劇情「翻轉」的希望。這條讓「鹹魚翻生」的消息就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言人說,2020年,我們要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城鎮落戶,完成一億人落戶目標!

這條消息被有些人解讀為,是繼「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之後的二連擊,再往後是否有三連擊四連擊還不知道。但是,炒房客是心情是愉悅的,剛需的「血都涼了」。

2015年不買房,你說房子蓋得多,賣不出去,等等價格降得再低點時再買房,結果「忠言逆耳」樓市沒有聽到,從2016年開始,房價進入加速度上升期;2016年不買房,你說棚改貨幣化來了,拆了舊房子,開發商會再蓋一批新的,房價高的情況肯定會有所轉變,結果樓市和你「鬧彆扭」,你說東,他偏往西,從2017年至今,許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翻了一番;時至今日,你還在說,要買房,再等等,再看看。結果,三年1200多次房地產樓市調控也沒拴住房價這批脫韁的「野狗」,奔馳而去,一騎絕塵。目前,全國房價均價近萬元!

之前不買房的藉口是沒有時間對房地產思辨,坊間流傳的許多的猜測和遐想。這下好了,沒有想好的,這段時間在家好好想一想,還在猜測的,給你時間,盡情猜個夠。海晏河清,天下平安的時候,你要大聲說:「買房,我們是認真的」,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左右搖擺的你,買房的行動也還是一句空話。

樓市調控對購房者的二連擊,打擊不可謂不大。一二線千萬人口級的城市屬於高精尖的高端人群,人們削尖了腦袋想進去,可是,一二線城市的「綠卡」太難辦。三四線城市省會還好,一旦沒有特色和優勢,城市也不是資源和資金的窪地,其作用頂天也就是個大點的縣城,但是,縣城也是城,這和方向不矛盾。

一二三四,不管去哪,首先滿足的肯定是住的需求。「一億人落戶,也就意味著一億人進城,也就意味著大量的購房需求。需求就在那兒,房價還會跌嗎?」我們閉上眼睛仿佛都能夠聽見炒房客的打得噼裡啪啦的算盤響。

但是,鐵口想說,現在的樓市,誰敢說一眼看透,那他就已經迷失了。一如許多堅信房價沒有上漲空間的購房者就表示,即使是頂層會議裡沒有安排房產稅的議程,即使頂層發布了2020年農業轉移人口進城的目標,這也不能說明,頂層是在對樓市進行託市。甚至,可以說,以上的種種,就不屬於房地產樓市調控的範疇。

理由如下:首先,在頂層表態上,「房住不炒」始終是房地產樓市調控主基調;其次,在以資金「高周轉」著稱的房地產業內,開發商和炒房客融資閘口依舊緊閉;再次,落戶和樓市是兩條線。一條是戶籍政策,一條是經濟調控措施。落戶開放和樓市鬆綁壓根不是一個意思;最後,城裡的人都買不起房子,你指望進城的村裡人買得起?

其實,所有的理由都是浮雲,只有最後一條最實在。高房價已然是讓居民收入的六成以上都交給了房子,此後二三十年都要在單位和銀行之間單曲循環,不敢拒絕領導的加班要求,不敢購物,現在,尤其是不敢生病。房奴的生活只有房奴知道。按照購房者的理解,房價漲不漲,咱還需要「騎毛驢看唱本」。

我是對樓市敢說不敢為的「鐵口斷房」,文章可以讀,但是,最好不要照著辦,因為本身也是紙上談兵,實在沒資本練手。今天的文章不為自己求關注,求點讚,求評論,只希望藉助大家的力量,向湖北、向武漢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以及無限的支持。祈福湖北,加油武漢!

相關焦點

  • 樓市新政調查問卷:董先安
    被冠以「史上最嚴厲調控」標籤的樓市新政再次給高溫樓市下了一劑猛藥。恐慌性購房、「一天漲4千」瞬間演變成了恐慌性拋售、投資客出逃。市場急轉直下,新房忙打折、二手房房源猛增,報價下跌。但也有部分開發商和投資客面對新政捂盤以待,靜觀其變。
  • 樓市調控豈能頭髮都短了,還說不理頭
    ( 5月31日《經濟參考報》)近來,「穩增長」的政策信號語境之下,不少地方的微調樓市政策頻頻出鏡,也被媒體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當中,有的尚在滾滾波瀾之中,比如揚州新政,有的猶如浪峰上的泡沫,至多也僅有一天的光景,比如日前的廈門、湖南微調「謠言」。看來,這一段時間以來的關於樓市調控的消息猶如天上浮雲,令人無所適從,普通公眾也難以分清即將下雨的出自哪個雲層?
  • 樓市出現「掩耳盜鈴」現象,炒房客開始捂住耳朵,地產商嘗到苦果
    有一個故事,想必是人人都應該耳熟能詳的。春秋時期,有個人跑到一個大戶人家裡去偷東西。他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價值不菲的大鐘偷回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想到一個他認為的好辦法,那就是敲碎鍾,然後一片一片偷出去。
  • 又一城樓市 「原形畢露」,房價從2萬降到9千,炒房者有苦難言
    比如,樓市投資熱點城市深圳房價漲幅超過14%,可同樣作為大城市的天津和鄭州房價同比下跌超過4%。 當前,樓市分化的趨勢是否有跡可循?當然是有的!從區域上來看,房價上升較快的城市多數位於華東和華南地區;房價下跌的城市則多數處於北方區域。從背後原因來看,房價漲幅高的城市多數產業和人口流入的「典範」,這些城市產業發達、人口流量快。
  • 長沙樓市是全國樓市調控模範生,長沙房價三年不漲
    長沙樓市近兩年數據出爐。從2018年3月到2020年12月月底,長沙樓市五個主城區裡面,嶽麓區的二手房掛牌價上漲1000元,天心區的二手房掛牌價下跌了1000元,還有三個區的二手房掛牌價維持不變。總的來說,在2018年投資買入長沙樓市的投資客,到現在也基本上是沒什麼賺頭,算上資金損耗,肯定是虧的。其實長沙樓市在2016年、2017年如果不是及時地出臺了調控政策,長沙房價估計也會被炒到和武漢房價差不多的地步。
  • 蘇州樓市十萬炒房客重整旗鼓,蘇州房價四連漲,2021年最新蘇州房價...
    蘇州樓市2021年1月第一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蘇州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19575元變為19621元,本周上漲46元,持續上漲。 二、蘇州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98990套,98906套,97520套,持續減少。
  • 二代徵信上線,樓市調控升級,這類人未來買房有「麻煩」了?
    從這裡能夠看出,購房者還是希望房價能夠穩定的,同時,買房的壓力還是相對比較大的。試想一下,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而言,如果夫妻倆每個月的工資在10000元左右,想要買房的話,攢錢付首付的話,也需要幾年的時間,還需要背負著幾十年的房貸。其次,還可能會讓父母拿出養老錢付首付,足以可見,對於普通的上班族而言,買房確實有一定的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如今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年報:詳細解讀2019年烏魯木齊樓市走向 第一張圖就亮了!
    2019年,烏魯木齊樓市始終圍繞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年調控有力,多管齊下,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優化供給、完善住房保障,積極構建與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促銷量、穩房價,多方數據表明烏魯木齊樓市年度成績可喜可賀,充分提振了市場信心!一個「穩」字讓老百姓放心購房、安居樂業!
  • 7月起樓市迎來「瓢潑大雨」!國家釋放一波新消息,道破房價走向
    對此,不少購房者曾一度糾結,難道房價又要漲了嗎? 第三波:進入7月份,「小陽春」的氛圍還沒過去,房地產市場又迎來了「瓢潑大雨」。根據調控政策來看,與上半年以救企與救市為主要內容不同,如今政策收緊的信號再次釋放。過去半個月,國家釋放出了一波樓市「新消息」,從中或許可以看到今年下半年的樓市走向,買房賣房都該關注。
  • 棒打樓市七寸!信貸管控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
    所謂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就是要限制銀行把過多的信貸資金放貸給房地產,再通俗的說法就是限制過多資金流入樓市推高房價、防止房價下跌造釀禍金融危機。這是樓市調控的新招、也是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新策略,不僅從需求側、還要從供給側控制流入樓市的資金。房價是怎麼漲上去的?是購房者買上去的、是地產商拍高價地推上去的…它們的本質都是錢的流入聚集、推高了房價。
  • 樓市現「倒牛奶」現象,380家房企破產,為何寧願破產也不降價?
    樓市現「倒牛奶」現象,380家房企破產,為何寧願破產也不降價? 目前樓市已經進入到了「房住不炒」的新周期,房地產高歌猛進的階段開始進入尾聲,房企普遍進入低利潤階段。
  • 2021年樓市五大認知,是時候丟棄你的幻想了!
    最近各大專家、業界大佬預測樓市的文章不少,相信大家也看煩了,但每次看到類似的文章還是想要點進來看看,然後發現內容都是千篇一律,不禁問自己,為什麼不長教訓,答案很簡單:你仍然期待在樓市中實現自己的幻想。還沒買房的人幻想房價跌、準備投資的人幻想房價漲。
  • 央媒發聲:樓市調控為何跳不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怪圈?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各地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多達159次。調控城市從2017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逐漸向三、四線城市轉移。不止如此,進入商品住宅「限售」行列的三、四線城市擁有共同的特點,譬如,房價出現了明顯波動;又如,投資投機需求明顯強於本地自住需求,房地產調控大有「哪裡炒房限哪裡」之勢。
  • 7分鐘搶光288套房、還有人交百萬喝茶費,樓市又火了?
    近期,全國各地再度出現了搶房潮,其中蘇州買家們僅僅用了60秒就砸出12億,搶下同天三個新盤;深圳288套新房7分鐘就被搶空;天津新樓項目再現排隊買房……樓市「魔幻」時刻再度重演。有網友爆料,因房源火爆,有開發商內部員工提前鎖定新盤項目後再轉手賣出;甚至還會加上霸王條款,交了最高100萬的「喝茶費」,也不讓購房者看房。
  • 2019年還剩4個月,一波樓市「消息」接踵而來,準備買房可關注
    如今,隨著金九銀十來臨,雖然全國不少熱點城市都出現了降價的情況,但是購房者並不買帳,傳統銷售旺季的狂歡似乎正在成為過去時。那麼,樓市降溫還會持續多久?未來4個月還能放心買房嗎?這或許是當下很多購房者都關心的一個答案。筆者認為,我們或許可以從下面幾個關鍵「數據」當中找到答案。樓市大局基本已定,準備買房可以關注這4組「數據」!
  • 貴陽房價跌回三年前,貴陽兩萬炒房客被套,2021年最新貴陽房價出爐
    貴陽樓市2021年1月第一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貴陽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8512元變為8502元,本周下跌10元,連續下跌。 二、貴陽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32684套,32905套,33186套,持續上漲。
  • 寧願破產也不降價,樓市開始「倒牛奶」?業內人透露答案
    樓市開始「倒牛奶」了嗎?這需要從房地產商與購房者兩個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一方面,房地產商的房子庫存一直都比較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房屋建築面積足夠30多億人居住,目前的房子數量完全夠。在這樣的基礎上,房子看起來依然顯得非常稀缺的原因就是房屋庫存太多,空置率非常高。有相關機構統計過,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空置房源加上開發商持有的商品房總量突破2億套,至少夠5億人居住。
  • 深圳一二手房倒掛、萬人哄搶,只能說明一件事,調控思路該改了
    均價超過10萬一平不算什麼,最有意思的是,這個樓盤的最小面積是100平米計算,上面還有許多大戶型,最高有200平米的房子。按照一平米5萬來算,每套房到手後,帳面浮盈在500萬元-1000萬之間。深圳的樓市一直在演繹一場造富「神話」,一邊在樓市裡「撒錢」,一邊抬高進入樓市的門檻,然後繼續爆出「撒錢」的消息。相比於福利彩票那低得可憐的概率,十分之一搖中即賺幾百萬,實在是太誘人了。開出這樣的條件,哪怕是真剛需,也有上去搏一把的必要。哦,對了,現在已經不要再提剛需這個詞了。買這些千萬元起價的房子的人,都說自己是剛需。
  • 380家房企寧破產也不降價,樓市開始「倒牛奶」?內行人說出真相
    最近,有權威機構公布了一份房企破產報告,截止到8月14日,今年有380家房企申請破產,平均每天有1.5家房企需要進行破產清算。而同樣是這家機構,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公布的數據中,房企破產數量為228家,平均每天1.27家房企要進行破產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