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的邊關思鄉詞,卻寫盡了男兒慷慨報國之志,堪稱千古佳作

2021-01-15 含沁說歷史

納蘭性德何許人,怕是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會讓你聯想到,會是什麼樣的人,能有這麼驚豔的詩詞。是翩翩公子?是落落狂生?是楞枷山下一襲素衣的參禪隱士?

我想說,你想他是誰,他便就是誰把。每個愛讀納蘭詞的蘭迷們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納蘭容若。比起「性德」或許連他自己都更喜歡自己的「容若」的名字。跟他的詩詞一樣的美好。

不過這位偉大的詞人在很年輕的時候,他的妻子就去世了,在經歷了愛妻早逝之痛之後,納蘭性德鬱結於心,在31歲的時候就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納蘭性德雖然早逝,但他卻留下了300多首詞作,可謂眾體皆備,古體、近體、五言、七言均有一定數量。詩歌類型也多種多樣,詠史、擬古、邊塞、山水、酬唱、悼亡、愛情、贈別等等均有涉及。

據說,納蘭性德從二十二歲第一次護衛康熙出塞開始,直到三十一歲去世,總共扈從保駕康熙出塞十三次,這是他的本職工作。在一次出山海關的時候,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納蘭對京師中家的思念,寫下了這首《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跋涉了太久,離家已遠,關外還是遙遙無期。將士們無心睡眠,夜深帳中仍亮著一盞盞燈,在燈光一般昏暗的思緒中,故鄉的幻境影影綽綽。

那微弱的光抵擋著外面的寒夜,也為帳中人保留一個溫柔的夢境。「『夜深千帳燈』是壯麗的,但千帳燈下照著無眠的萬顆鄉心,又是怎樣情味?一暖一寒,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於扈從的情懷。

下片開頭「風一更,雪一更」描寫荒寒的塞外,暴風雪徹夜不停。邊地三月即飛雪,風雪在無人處肆意的奔騰,那巨大的聲響聲聲擊在帳上,打在心上,讓本就不成眠的人失去了假寐的機會。

不能入夢,尚可閉上眼專注的思念,而這狂風暴雪卻不時鑽入帳中,提醒人身在何處。故園豈無風雨,然跟家人依偎在油暖的雕欄畫室,同心愛的人在一起,瀰漫的風雪只是平添情趣。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景入心的表現,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

詞中景象深遠,四野茫茫之心,卻又流露著一絲婉轉。裝飾自然,擯棄了庸脂俗粉,令人看之爽心,閱之爽口,其情又是情真意切,綿綿無期。難怪連王國維都誇讚:「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納蘭性德寫這首詩時,已經28歲,在七年前,他的妻子就因為身子羸弱,不幸難產而死。經歷了亡妻之痛的納蘭只能把所有的感情寄託於填詞上面,妻子的死帶給他很多靈感,他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知名的「傷心人」之一。

納蘭容若的一生在中國詩詞史上光華奪目,他才情縱橫 ,對妻子盧氏用情至深至死不渝 ,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無論是他的詩詞水平 ,還是他的精神境界,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高度,他的一生像曇花一現,又像夜空划過的流星可以短暫,但絕不暗淡或沉淪。

納蘭容若把自己的一生,都寫進了自己的詩裡,層層遞進,互相映襯,將詞人的哀傷之情無限放大,讓人看了也不住潸然淚下。

納蘭亡妻之痛無處宣洩,只能傾訴於詩詞,納蘭把一腔愁緒化作一句句精美的詞句,在筆下流淌出來,寫下了很多高質量的詩詞著作。

在他24歲時將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蘇纓曾說:

這許多年來,納蘭詞始終是為我遮風避雨的另一個世界,是我心底最後退守的忠貞信仰,是讓每一個與我相識或不相識的同類們得以遠離現實的精神蝸居。

每次讀納蘭容若的《納蘭容若詞傳》,都會感受頗深。書中通過優美的筆調 ,極具畫面感的敘述為我們展現了納蘭容若三十一年短暫而耀眼的一生,他跌宕起伏的情感生活,從起筆到落筆都在唯美的意境中優雅的鋪陳。

沈從文先生說,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生,一切都應當美一點。縱觀納蘭一生,正是以美為原則開展和繼續的,腳踏實地的人生,被他演繹成了一個美得有點悲愴的故事。故事分為兩篇,上篇講述肉身繁華熱鬧,下篇刻畫靈魂寂寞荒涼。上篇的喧譁,只是為了襯託下篇的嘶啞。

這套書除了這本《納蘭容若詞傳》,還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共六本書,這六本書都是通過對詩人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進行深刻分析,再現了詩人們傳奇的一生。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也就一張電影票的錢,少看一場電影就能讓你領略詩人的風採,並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詞壇最後拿得出手的《長相思》,出自納蘭性德,第一句,便是經典
    詩王白居易、詞帝李煜,文豪歐陽修都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經典之句。每個詞人的長相思,都有著不一樣的意境,但是都是餘音繞梁,讀起來令我們感嘆中華之文字的美好與深刻。雖說宋代以後,詞的創作有些沒落了,好在清代有了納蘭性德,他的才情與思緒絲毫不遜於前朝的詞作大家。而一首《長相思》也是寫得驚豔了世人。
  • 納蘭性德一首很懊惱的詞,寫盡錯過愛人的惋惜無奈、惆悵思念
    我們每每讀起納蘭詞,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受到納蘭性德對於愛情的惆悵、思念與無奈。這也是納蘭詞的魅力所在。因為納蘭詞中多寫了詞人在經歷很多人情世故之後所留下的真摯情感,所以在讀起來的時候讀者能夠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 千古詞山多慷慨(行天下)
    匆匆回溯一下歷代詩家描寫北固山的詩詞,不難發現:凡是南北統一、長江無隔的年代,詩人們所寫的詩詞就很少有關乎家國之憂思、興亡之慨嘆,如唐代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張祜的《題潤州李尚書北固新樓》、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納蘭性德一首很朦朧的愛情詞,寫的明白如話,卻又讓人無跡可尋!
    納蘭的愛情詞作中,不乏朦朧隱晦之作,就像這首詞,雖然寫得明白如話,但卻又無跡可尋,不知道他所寫何事。不過從筆調看來,應該是表達納蘭對一位情人的懷念之情。納蘭性德出生於富貴之家,其父納蘭明珠權傾朝野,深得康熙寵信。納蘭性德文武兼修,二十二歲中進士,授三等侍衛,後擢升一等,長伴康熙左右,康熙對他也是青眼有加,平步青雲是早晚的事。可生於侯門,未必是幸事。納蘭明珠醉心功名,而納蘭性德偏偏不熱衷此道,父子間貌合神離。納蘭性德與顧華鋒、陳其年等人交好,這些人或為明朝遺老,或為不得志的漢族名士,納蘭性德深受這些人的影響。
  • 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當真是千古奇景,《紅樓夢》中論及此詩,說初讀此詩,會疑問煙如何是直的?落日自然是圓的?但是閉上眼睛卻浮現了這一景象,仔細品品,就會發現,除了這兩個字之外,卻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字能夠代替了,這的確是一語中的的妙語。清末著名詞論家、美學家王國維先生,在論及這兩句詩時,用了「千古壯觀」四個字來形容塞外落日的這一奇景,並非誇張之語。2.
  • 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雪夜徘徊,抒寫惆悵之詞,叫人潸然淚下
    說到詞人,我們都會聯想到的是宋代的作詞大家,像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人,無一不是文才非常精妙之人,而且按照朝代來講,唐詩宋詞元曲,古時候詞作最出名,也是最精妙的,就屬宋朝了。而如果除宋朝之外的其他朝代,可以稱得上是大詞人的,想必大家能夠想到的一位,就是清代的納蘭性德。
  • 妻子去世之後,23歲納蘭性德寫出這樣一首詞表達對她的忠誠
    清代文學史上,納蘭性德是一個不多見的大才。雖然壽命很短,但是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很高。雖然題材內容也比較狹窄,但其中的真情和這一類的題材卻寫到了極致。他的悼亡詞是古典詩詞史上悼亡題材中最經典的詞作品。其中的低吟淺唱,其中的情意婉轉,都堪稱那個時代最精彩、最精粹的篇章。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寫於納蘭性德23歲的時候。今天的我們23歲,或許還並不懂得什麼。但是23歲的納蘭性德已經經歷了妻子早亡。愛恨情仇、人生百態在他的詩詞當中,已經有了最真切的反映。
  • 新婚之夜,納蘭性德寫給愛妻的詞,開篇7字讓人讚嘆,驚豔了世人
    在納蘭性德和妻子盧氏結婚三年後,愛妻便撒手人寰,給納蘭性德致命性的打擊,從此,他的詞作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悼亡詞,但是,納蘭性德在那三年當中,依然有過無與倫比的快樂和幸福,當然,他也留下了很多詞作。在他十九歲成親當晚,為妻子而作的詞,叫《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可以說,情深義重,讓人羨慕。
  • 明朝嚴嵩曾有報國之心,為何走上巨奸道路最終留下千古罵名?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最初,嚴嵩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他用心讀書,考取功名,為的並非都是榮華富貴,也有著一腔報國熱情。但隨著時間流逝,嚴嵩逐漸從一個有為青年,演變成嘉靖朝最大的奸臣,他貪戀權柄、賣官鬻爵、陷害忠良,為了權勢無所不用其極,那麼為何嚴嵩會走向這條巨奸道路最終留下千古罵名?
  • 辛棄疾經典送別詞,寫盡人生艱難險惡,最後兩句,引發無數人共鳴
    他的作品裡,有滿腔熱血、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有壯志難酬、山河難返的悲憤交加。有對當朝統治者屈辱求和的不滿譴責,也有面對祖國壯麗江山的諸多讚美……當他送別有人,寫下這首《鷓鴣天·送人》時,也不禁流露出對世事、仕途的鬱郁感慨和激憤。
  • 杜牧失戀寫下千古名作,200多年後才子寫首調皮詞打趣,句句高明
    晚唐大詩子杜牧,曾因不得志有過很長一段醉臥花叢的時光。那時候他寫下了不少經典愛情詩,如「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但杜牧其實也曾痴情過一回,只是那是一段令人傷懷的感情。杜牧年少時在湖州遊玩時,曾在民間識得一位心儀的女子。
  • 千古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各寫同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與辛棄疾,一個生活在北宋,一個生活在南宋;一個科舉出身,文滿天下;一個行伍出身,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北宋的詞人作詞大多是為了應酬,消遣,還有時是逢場作戲。更多的是真性情的流露。南宋的詞作逐漸脫離音樂的羈絆,成為文人案頭的雅致文學。
  • 納蘭性德送給朋友一首詞,以女子口吻,訴說愛情,第一句便是經典
    納蘭性德是婉約派最負盛名的詞人之一,有人評價過他的詞婉約哀傷,直擊人心,所謂「納蘭心事幾人知?」,在清代,納蘭性德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詞人,他詩中所傳達的那份心事,就能夠讓他成為文壇上的明珠。納蘭性德一生留下了無數詩篇,最出名的一首詞應當首推《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後人從題目之中推測,這首詞或許是納蘭性德模仿古樂府詩中的決絕詞題材寫出,贈送給自己的朋友的。
  • 納蘭性德悼念盧氏的7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
    納蘭性德在二十歲的時候,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當時盧氏年方十八,婚後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但僅僅過了三年,盧氏因難產而死,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的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納蘭性德為盧氏寫下了數十首悼亡詞,其中不乏「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 蘇軾遊赤壁後寫下一首詞,全詞氣勢恢宏情感充沛,成為千古名作
    此外像《記承天寺夜遊》等精彩絕倫的文章,名句「小舟從此過,江海寄餘生」的詞作《臨江仙》,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定風波》等蜚聲詞壇的佳作,都是蘇軾在黃州創作的。提到蘇軾在黃州的創作,就不得不提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了,這首詞是蘇軾遊覽了黃州赤壁之後寫下的,這首詞也被人們認為是蘇軾最豪放的一首詞。
  • 辛棄疾充滿「殺氣」的2首詞,少時不知其意,如今再讀已淚流滿面
    辛棄疾被稱為「人中之虎,詞中之龍」。青年時參與起義軍,後歸順南宋,可惜壯志未酬,只能寄情與詞作之中。辛棄疾一生主張恢復國家統一,所以好多作品都書寫了愛國熱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這首詞是辛棄疾擔任鎮江知府時,來到京口北固亭,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傳世之作。特別是最後一句作者以廉頗自比,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感慨,被千古傳誦。
  • 清朝憂傷的代言人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雪冷、月光冷、心更冷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詞作的上闕交代了一個無人的靜謐的夜晚。幽怨的笛聲遠遠地飄來,雪雖然已經停了,但是還沒有消融的殘雪泛著冷冷的光。就連那原本應該是溫暖的畫屏也變得寒冷了起來。梅花片片飄落。此時已經是半夜,四周沒有一個人,月亮發出清冷的光。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最後2句成經典名句,讀後讓人陶醉
    「一生一代一雙人」讓人想回到那個車馬書信都很慢的年代,每一句,每一字,都充滿了柔情,不同於唐朝的餘韻流風,不同於宋朝的溫婉動人,甚至,不同於每個時期的納蘭性德。納蘭性德,清朝人,從小文武兼修,可是,從他的詞作中讀出的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氣息,當時的他,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賞,被風味一等侍衛,多次隨皇帝巡遊,納蘭性德的事業蒸蒸日上,時皇上的紅人。
  • 《長相思》:納蘭性德最有名的一首詞,其詞風接近李煜,清新婉麗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族人。出生貴族,為太傅明珠長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學識廣博,好結納名士,同顧貞觀、陳維崧等尤契厚。吳兆騫長流寧古塔(在今黑龍江寧安縣)二十餘年,納蘭性德聞其才名,助其赦述關內。凡坎坷失職之士,至京城走訪性德,生館死殯,於資財無一惜。在清初詞壇上,起了聯絡海內詞客的重要作用。三十一歲染疾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