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我的手回到未來——豐子愷漫畫大賞之二

2021-01-08 片羽堂

豐子愷(1898-1975),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漫畫和散文著名。豐子愷是一個溫潤有趣的人,文章清雅質樸,漫畫童真童趣,在簡潔的筆觸裡,描畫世間的生活美、人性美、人情美,觸人心弦,攝人心魄。

2020,庚子年,眨眼就過去了。說眨眼,是對於回望者來說的。經歷其中,自然體驗到了其間的多災多難和洶湧澎湃。但不管如何苦難,對於走向富足和強大的中國來說,都只是其間的一點跌宕而已。

我們這個民族是講多難興邦的,淚水裡守望,鮮血裡開花。每一次劫難都讓我們浴火重生,更加強大。這個庚子年又印證了這一點。國運輪替,三百年河西,三百年河東。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讓我們看看豐子愷筆下的民國時代。豐子愷用畫筆描繪的,不只有童真童趣,也以一個旁觀者的慈悲關照那個時代的不幸和苦難。雖然每個時代都會有貧富之差,但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願望。這個目標,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實現了。

回望過去,我們是否也應該更珍惜眼前人,眼前事。

高櫃檯

空聞稚子聲

不見有來人

不知道

我小小的背影

是不是會被2021年的你看到

如果那時的你們衣食溫飽

請牽我的手

帶我回到未來

此亦人子也

你們那個年代還會對垃圾感興趣嗎

你們會在垃圾堆裡翻檢嗎

想找什麼呢

我只知道

我是為了找點吃的

穿的

冬日街頭

棉衣

圍巾

帽子

棉鞋

那是遙不可及的

乞討的孩子眼裡

也許只有下一頓的餐食

都市奇觀

狗坐車

那個年代就有了

但願

負重而行的人

也可以衣食有著

山茶欣賞

你的喜悅

可能是我心甘情願

承載的痛苦

我們各有各的喜樂

勞動節特刊的讀者不是勞動者

寫給勞動者的讚歌

看的卻是提籠架鳥

手拄文明棍的人

勞動者是看不懂的

也沒有時間看

豐子愷

片羽堂:浮生散記,致力原創。品味生命,解讀世界。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字為片羽堂原創,可以分享、轉發,禁止抄襲。

相關焦點

  •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斜杠人生」
    (想了解更多可點擊訂閱中讀小課《「豐味」人間》) 暫不提這些故事,豐子愷的漫畫受到竹久夢二作品的啟發,這是豐先生自己也表白過的,1934年,他在開明書店寫下一篇發表於《繪畫與文學》的文章以表這段經歷對自己的觸動: 「記得二十餘歲的時候,我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碰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
  • 豐子愷——中國漫畫的鼻祖
    豐子愷是公認的中國「漫畫之父」,正是因為他在1925年發表的「子愷漫畫」,讓「漫畫」這個詞開始被中國大眾接受和使用。但他的作品既沒有諷刺,也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幽默,與今天我們認為的漫畫相隔甚遠。因此,他的創作被視為是一種「異類」。豐子愷出生在1898年的浙江嘉興,原名豐潤。
  • 豐子愷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作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豐子愷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亮相上海書展,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寥寥數筆,攝人心魄——豐子愷漫畫大賞之一
    豐子愷(1898-1975),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漫畫和散文著名。豐子愷是一個溫潤有趣的人,文章清雅質樸,漫畫童真童趣,在簡潔的筆觸裡,描畫世間的生活美、人性美、人情美,觸人心弦,攝人心魄。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 趙幼強: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解讀
    我的孩子們 ,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他是豐子愷豐子愷的漫畫很多是從畫古詩詞意境開始的,把最耐人尋味的景象凝固了,定格下來;國畫的筆調,百態的人生,乾淨的構圖,簡潔的線條間境界全出,意境曠遠。
  • 豐子愷漫畫:一鉤新月天如水,畫筆皆是人情味!
    「畫品即人品」—藝術家之人格、性情、思想,無一不展現在作品中—之美學觀。其次「抒情」是中國文化美學主流,豐氏作品以此為主要表現方式。就風格而言,豐子愷的漫畫介於「國畫」與「漫畫」之間,筆墨的形式風格可上接中國文人減筆畫脈絡,風格率意自然、構圖簡潔明暢、線條疏淡灑落,「中國趣味」是豐子愷漫畫美學的焦點。
  • 簡約不簡單的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他不僅是中國漫畫藝術的開山大師,而且多年從事藝術教育,獻身美育的實踐,他強調師法自然,重視自然美;崇尚藝術創作中形與態的自然,而非矯飾、斧鑿、造作的天然之態;憎惡卑俗的美、病的美,執著追求健全的美。01 強調師法自然,崇尚自然美豐子愷的家鄉在浙江杭嘉湖平原上的石門灣。
  • 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來了
    豐子愷先生(1898—1975)是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是浙江近代頗具影響力的文藝大家。他提倡「美育」,以幽默風趣的漫畫聞名於世。豐子愷早期漫畫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尤喜兒童題材。
  • 豐子愷的漫畫藝術特點是什麼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散文家書法家等等,他畫的漫畫充滿生活趣味尤其是童趣,色彩清新自然,看起來總是感覺春風拂面,幸福洋溢。1 有趣而簡潔中國傳統的畫家,無論是國畫還是漫畫除了技法上的要求之外,還非常注重一個字這就是「趣」,有趣本身就形成了一幅畫的靈魂。
  • 豐子愷: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
    豐子愷(1898.11.9-1975.9.15)1975年9月15日,農曆八月初十,「中國現代漫畫第一人」豐子愷逝世。四十五年後,豐子愷的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囊括目前發現的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212幅,四色印刷,印裝精美。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
  • 豐子愷,他有種樸拙簡約的藝術之美
    在電腦設計一統天下的當今,豐子愷的設計理念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呢?豐子愷早年隨李叔同(弘一法師)學習繪畫,後去日本求學,迷戀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的作品,回國後,他獨創了一種簡筆畫,後被稱為「漫畫」。竹久夢二設計過許多書籍,受其影響,在好友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編文學叢刊時,豐子愷就幫忙設計。他先是在幾所學校任教,業餘熱心參與在上海剛剛創辦的開明書店的出版活動,後受聘為編輯。
  • 豐子愷漫畫作品之一
      他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科的舉人  他的師傅是弘一法師  他是從小小石門灣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他是中國現代漫畫的開端  他,就是豐子愷     豐子愷(1898-1975),字仁,號子愷,浙江崇德人。
  • 「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解讀」主題講座在成都畫院開講
    講座現場你知道「漫畫」一詞的來歷嗎?你想聽豐子愷與漫畫之間的故事嗎,你知道豐子愷與四川又有著怎樣的情緣呢?11月22日下午,由《心語——豐子愷漫畫解讀》一書的作者,原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主任、研究館員趙幼強主講的「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解讀」在成都畫院開講。
  • 聚鎂Art0X丨豐子愷-將「漫畫」引入中國的第一人
    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豐子愷1898年,浙江石門鎮的豐家迎來第一個男丁,在他之前,母親已經生了六位女孩了。
  • 豐子愷與臺灣漫畫家蔡志忠漫畫作品在上海聯展
    豐子愷與臺灣漫畫家蔡志忠漫畫作品在上海聯展     圖為臺灣漫畫家蔡志忠(中)張鑫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張鑫 許婧)由上海文史館書畫研究社與臺灣糖葫蘆文教基金會合作主辦的「豐子愷·蔡志忠——漫畫藝術兩岸交流展暨研討會」13日在上海揭幕。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白雲無事常來往》 豐子愷 繪/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光明書話】 四十五年前,中國現代漫畫第一人豐子愷逝世,給後人留下了四千餘幅漫畫作品。時至今日,完整保存下來的漫畫作品不足其全部創作的一半,彩色漫畫更是少之又少,僅有兩百餘幅。
  • 豐子愷的教育漫畫,你看明白了嗎?
    11月9日是豐子愷先生121歲冥誕。豐子愷(1898-1975),中國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作為一名在多方面均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在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豐子愷的漫畫用筆精簡,自成一派,且充滿童趣,大繁至簡。
  • 杭州靈隱寺舉辦豐子愷漫畫展 豐家後人解讀舊畫作
    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新語」解讀豐子愷漫畫。  中新網杭州8月13日電 (王題題)8月13日,千年古剎杭州靈隱寺正在舉辦「慈孝之美」豐子愷人生與護生漫畫紀念展。當天,豐子愷後人宋雪君為觀展者解讀他眼中的豐子愷經典漫畫精神。
  • 人間情味,觸動心弦——豐子愷經典漫畫作品欣賞
    豐子愷,中國漫畫的一代大師。他在談論自己的漫畫時說道:「我希望我的繪畫中有人情味和社會問題,我希望我的繪畫是文學方式的另一種表態。」他的漫畫作品別具一格,反映現實,充滿幽默,富有哲理,又帶著暖暖的溫情,非常深入人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豐子愷:做人若像豐子愷,生活哪裡都可愛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後臺回復「日曆」可獲取詩詞日曆和免費圖書聽優質好課——讀懂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