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一生都處於不斷的運動中。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魚,肉質非常緊密,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美味可口。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老祖宗造字,就將「鮮」字歸於「魚」部,而不入「肉」部,將魚當作「鮮」的極品,因此,魚歷來成為人們喜愛的食品。
淡水魚中的鱸魚,其肌肉脂肪中的DHA含量居高。鱸魚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另外,鱸魚還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
清蒸鱸魚簡單易行,是上班族的快手便捷菜,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是我的拿手菜,因此也是我家餐桌上的經常菜,看到家人吃時的滿足表情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如果能聽到贊聲一片,更是竊竊歡喜
清蒸鱸魚的做法
1、將魚洗淨,均勻的抹上料酒和鹽,撒少許胡椒粉,醃10分鐘備用。
2、蒸鍋裡水開後將魚放入鍋中,蒸7分鐘後關火,即可取出
3、魚蒸好後,端出倒掉盤裡的水。
4、將準備好的蔥絲、薑絲鋪在魚的表面,用熱油澆上,油香、魚香頓時瀰漫開來,
5、隨後再淋上「李錦記」蒸魚豉油更是錦上添花
美食小貼士:
清蒸鱸魚在起蒸之前魚一定要處理乾淨,特別是魚腹內的黑膜,一定要刮乾淨,以確保蒸出的魚不腥。
魚上鍋蒸製之前,抹上料酒與少許鹽,加入蔥段、薑片,醃製時間不要太長,以10分鐘為佳。因為鹽有滲透和凝固蛋白質的作用,放置時間過長會使肉質發硬影響口感。清蒸魚不需要放太多的調料,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魚肉的原滋原味和營養價值,可是正是因為如此,烹調清蒸魚不得當,魚的腥味就會非常重,甚至完全破壞了魚肉的鮮美。
清蒸魚在上鍋之前鍋裡的水一定要燒開。因為要把魚做得很新鮮,香氣很足,就要有足夠的蒸氣壓力。如果蒸汽壓力不足,即使熟了,肉的口感也是綿綿軟軟的,口感不夠緊實,香氣也不足了。清蒸魚需要一鼓作氣,一氣呵成。有三忌:一忌水未開而將魚放入;二忌中途開蓋洩氣;三忌蒸熟後長時間鍋內保溫。
「鮮」是只有中國人才懂得並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覺體驗。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闡釋「鮮味」的全部涵義。然而所謂闡釋,並不重在定義,更多的還是感受。「鮮」既在「五味」之內,又超越了「五味」,成為中國飲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種境界。
各位親!如果喜歡的話,請給身邊的朋友看看吧!我們一起溝通學習!歡迎寶寶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