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教學設計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2020-12-05 百家號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炎帝和黃帝怎樣成為華夏族的始祖?」後講述:炎帝和黃帝是華人世界公認的中華民族的始祖,他們生活的時代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時代。那麼,中華文明是怎樣起源?早期國家又是怎樣產生和演變呢?

【課標解讀思路】

1、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

讓學生在地圖上和教材中找出中國古文化遺存存在的時間和空間的分布,最後歸納出早期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和它們的生產方式。

2、認識中國古文化遺存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係

⑴通過引導學生歸納中國古文化遺存存在的時間和空間的分布,及其獲得的成就,得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中原核心起源的特點。

⑵在講述「從部落到國家」這一目時,通過材料解釋和史料實證的方式,闡述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係。

3、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起源特徵。

重點結合甲骨文的圖片材料來講述,幫助學生認識甲骨文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佔卜,從而反映早期國的特徵是「王權和神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舊石器石器時代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北京人和元謀人的方位,在教材正文中找出他們生活的時間,最後歸納出早期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和它們的生產方式。

舊石器時代人類

2、新石器時代

此處知識點較多,而且比較凌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以思維導圖的思路,讓學生按下圖閱讀教材並填空,以此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新石器時代陶器

3、總結語:從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說明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從而也推動生產關係發生了變化。那麼,生產關係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從部落到國家】

本目導入:從部落發展到早期國家的形成,這是原始社會生產關係的重大變化。

三皇時代通過一些圖片分析傳說中的三皇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教會學生正確認識神話、傳說、遺址等的史料價值,培養學生用史料實證歷史事實的能力。

五帝時代通過一些圖文材料理清五帝之間的關係,並講清楚炎帝和黃帝成為華夏始祖的由來和「禪讓制」的內涵。

3、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個思維導圖的表格,梳理好三皇五帝時代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

【商和西周】

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解讀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商和西周興亡的線索。

商和西周的統治

⑴對於商朝的政治制度,講清楚內外服制度即可。

很重要的一段話:商朝的都城多次遷移,後來定於殷,所以也稱殷朝。商朝的國家管理結構是內外服制:內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外服指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落。

⑵對於西周的制度和其它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先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歸納出整個西周的知識點,然後,再結合地圖或圖片資料講清幾個制度。

3.對於商朝的成就,要重點結合甲骨文的圖片材料來講述。幫助學生認識甲骨

文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佔卜,從而反映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是「王權和神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4.對於商周的經濟,最好也能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課堂小結】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例如,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養蠶繅絲技術,成熟而又富有圖案美的甲骨文,充滿著政治智慧的內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等等,這些是令每一個中國人都引以為傲的文明成就。

相關焦點

  • 河南發現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 填補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材料
    為探索夏商周宮室制度源頭提供早期關鍵資料  三重環壕組成的嚴密防禦設施,在仰韶文化中晚階段繁榮時期共存,連同融合北鬥九星圖案的重要建築等遺蹟,表明雙槐樹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視禮儀化設計思維,可能並已有了較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觀。
  •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良渚、三星堆文化屬於「中國」嗎?
    南京博物院藏良渚早期鐲式玉琮,1977年吳縣張陵山出土,琮上紋飾為目前所見最早獸面紋。考古現場良渚文化玉琮  青浦福泉山1984年出土上世紀20年代,「古史辨派」將史料文獻中有關中國上古史的論斷推翻,此前對中國文明起源理所當然的認知成為懸而未決的問題。
  •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做好考古工作,認識中華文明,堅定文化...
    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杜鋼建教授還專門指示:我們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不只是要把認為西方文明起源於華夏的專家學者吸納進來,還要把認為「中國文明西來說」的人也要吸納進來,要進行平等的學術爭論與交流,不辨不明,要經得起質疑。由此就可看出,為了中華文化的復興,杜鋼建教授的格局與胸懷是多麼的宏大與寬廣!做學術研究,不可兒戲,要嚴求證、真鑽研。
  • 思想政治引領第一課丨這項工作,習近平說必須高度重視!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嚴文明:發現中國史前文明的結構美(文明之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總書記指出:「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考古成果還說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展過程,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源遠流長的明珠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指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四大古國的起源實際上也代表了世界四大流域文明的起源,分別是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印度河、恆河文明以及黃河、長江流域文明。古印度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它是一個由多個民族共同構成的國家,是一個分等級的社會,是一個奴隸制的社會,其中以婆羅門和剎帝利為統治頂端。在印度,婆羅門是可以代替國王決策某些事情,國王實際上並不能過多地牽制婆羅門,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由宗教統治的國度。古印度的數學和人文非常發達,創造了至今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和名揚海外的印度舞蹈。
  • 蘭大這門「漂亮」的體育課,教學設計精細到表情管理
    2002年畢業後,他將對蘭大和對體育的熱愛合二為一,通過考核面試成為蘭州大學體育教研部的一位教師,負責教授本科一、二年級學生的公共體育課。「這既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榮耀。」丁督前說。一門優質課程的開始,總是始於授課教師用心的教學設計。丁督前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謂極其精細。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不可估量、損失、皇家園林、組成、一般、象徵、蘇州、詩情畫意、宏偉、唐代、凡是、統統、銷毀、侵略、奉命」等詞語。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積累語言。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一、教材解讀(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是:有趣的動物,通過介紹和認真聽別人介紹有趣的動物,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並在生活中繼續運用。(二)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1. 表達方面:重點是:說清楚。可以請先想好要講的內容,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和板書提示,把有趣的地方想清楚再說給同學聽,說話的時候吐字要清楚。再通過分層介紹及多元評價,進一步明確標準。2.
  • 雙璧同輝,紅山、良渚共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格局
    雙璧同輝,同啟文明;南北交融,共襄盛典。2021年1月12日,「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館隆重開幕。 兩種文化一南一北,都有著發達的祭祀系統和精美的玉器,紅山文化的壇廟冢與玉龍,良渚文化的祭壇與琮璧鉞,各有特色而殊途同歸,給中華大地帶來文明的曙光。 本次展覽是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首次在博物館裡同臺展出,展覽通過對比展示的方式,展現兩種處於文明起源階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共性與特性。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d、t、n、l》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一、教材解讀(一)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1. 字母教學板塊(1)讀準音在讀音方面,正確認讀聲母d、t、n、l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四個聲母都是舌尖音,不易感知正確的發音部位,情境圖對於字母讀音方面的提示也不是很明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在活動中體驗、在比較中發現的方法,找準發音部位,掌握髮音要領。
  •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手工書的多種表現形式。2.欣賞手工書的實物並簡要的分析,把握設計要點,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技法。3.激發美術學習興趣,養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方法。
  • 高二英語教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設計
    高二英語教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設計  內容簡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NSE高中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的Pre-reading
  •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一堂高三語文寫作課的導入設計教學目標:春風化雨 德育啟迪教學難點:思想上接受 行動中落實 教學方法:討論、欣賞、品味、陶冶言行顯素質 舉止見文明 (宿老師)沈自晉《望湖亭記》第十齣裡有言: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打扮也是很要緊的。《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裡也說: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東周的尾聲,戰國時代的白熱化階段,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唯一一次邂逅的機會就此擦肩而過。希臘的古典文明時期,中國正經歷東周的禮崩樂壞。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意義,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作出類比:「中國之有周人,猶泰西之有希臘。」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周朝八百年的所締造禮樂、宗法制度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
  • 馬來西亞華語教學的兩大源流及其互補性
    1.起源、歷史及規模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與世界各地的華文教育一樣,起源於華人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維護,以及讓華族子弟接受教育的願望。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經過近200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形成了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的完整的教育體系,積澱下良好的教育傳統和教育資源。
  • 人教版八年級上第1課《鴉片戰爭》說課稿
    人教版八年級上第1課《鴉片戰爭》說課稿一、說教材《鴉片戰爭》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既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爭、探索富強的開始。戰爭使得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又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客觀條件。
  • 《小麻雀》教學設計
    《小麻雀》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小樹立熱愛小動物的情感。【過程與方法】採用遊戲和創編歌詞的活動,提高自身的合作和創新的意識。【知識與技能】體會三拍子歌曲的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小麻雀》。
  •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2020-12-0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