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懶螞蟻效應」:不要得罪那些看似平庸的同事!

2021-01-11 人生智慧全解讀

在生物學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蟻群中,絕大多數螞蟻都十分的勤勞,只有極少數的螞蟻四處觀望,看上去懶懶散散。可是,在蟻群遭受威脅時,那些「懶螞蟻」卻能帶領蟻群向自己已經偵察好安全地方轉移,這種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

職場之中,也存在著「懶螞蟻效應」,職場中的「懶螞蟻」就是那些看似平庸的員工。看似平庸的員工雖然不一定擁有「懶螞蟻」那樣挺身而出的能力,但是存在即合理,看似平庸的員工往往都有著自己的作用,畢竟,老闆從來都不是傻瓜,不可能容忍白領工資的庸人存在。因此,看似平庸不一定真的平庸,對於這樣的同事,你最好還是不要得罪。

來看一個職場案例:

小薛研究生畢業後,成功進入了一家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私企。小薛本以為這家企業裡面肯定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可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發現也不過爾爾:銷售部的小李整天晚來早走,卻很少見他籤什麼大單子,前臺小燕整天無所事事,還有財務部的馬姐,工作內容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

這天,小薛去行政部找領文具,小李陪著小燕也來領,結果因為三人來晚了,就剩了一個文件夾了,小薛一邊笑,一邊搶過文件夾說道「先來先得」。但小燕卻不高興了,說「你剛來不久哪有那麼多的文件放?」小薛不服氣地反駁道,「那你呢?整天在前臺無所事事,又能有什麼文件?」小李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拿走了小燕,小薛則回到辦公位生悶氣。沒一會,小李悄悄走過來對她說:「別生氣了。小燕可不簡單,你最好別得罪她,好心告訴你一句,小燕她老公每年給咱們公司100萬的生意呢,她在這本來就是打發時間……」

小薛聽了這話,半天無語。

身在職場,很多時候,你的成敗都受到同事的影響,當然也包括那些看似平庸的同時。所以,在職場中,最好以高表現、低姿態來待人,不要因為同事看上去很平庸,而去得罪他們,否則,就容易吃暗虧,這在很多時候,是職場中不得不遵循的一條潛規則。

相關焦點

  • 你是「蟻群」中的懶螞蟻嗎?——懶螞蟻效應
    懶螞蟻效應 研究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
  • 職場中,不要與同事聊這五種話題,能避免被同事出賣
    在職場上,我們和同事處於一種競爭對手的關係,所以,你就要注意了,話不能多說。有些話題是千萬不能在同事面前說的,這樣,會讓自己在職場上處於不利的地位。小編也是和許多職場上的朋友談了談,總結了有5個不能與同事聊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職場飯局很重要,要想不得罪人,就不要亂說這三句話
    ;可是有些年輕人參加職場的飯局時,卻不懂得在酒桌上尊重領導,即便下屬能夠做到主動參加,但更多的人卻是因為亂說話得罪人。現如今的職場中,要想有好的發展,除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外,也要在說話上有分寸;不管大家在酒桌上喝多少酒,都不能稀裡糊塗地亂說話;在職場的酒桌上,有不少的領導人員,都會要求下屬喝酒,下屬出現喝多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那些習慣在酒桌上糊裡糊塗說話的同事,幾乎都是這種原因;要明白酒後吐真言是職場的大忌,年輕人在職場中不僅要避免亂喝酒,還要避免得罪別人,否則大家在職場中將不會有好的發展;不管公司組織飯局的主題如何
  • 公司聚餐和同事聊天,越聊這三個話題越容易得罪同事,沒有好人緣
    同事卻覺得請客吃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聊了很多關於同學的話題,把主管和同事晾在一邊,不過讓主管和員工們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同事的同學在離開的時候順手打包了幾道菜和幾瓶酒,更是讓主管特別的憤怒,而那位同事其實也是因為請同學吃飯,所以才因此得罪領導,雙方在酒桌上爭執起來,雖然最後這位同事主動的結清帳單,可是卻因為這樣一件小事,讓公司裡其他員工對他有特別大的意見,所以大家在聚餐的時候其實也應該注意
  • 那些厲害的同事,他們都握有自己的「職場生存指南」
    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厲害的同事,都很懂得「避雷」,他們有一套高明的職場生存法則,以下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但是不是也經常被你忽略,如果你總是覺得工作不大順,明明很盡心盡力,卻依然無法達到成效,不妨先筆記以下幾項職場生存指南。 1.
  • 職場中,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否則你就輸了
    按道理講,這麼厲害的人在職場應該會很順利,結果恰恰相反,他的每一段職場之路都很蹉跎。做賣房業務之時,因為不服比他業績差的領導而被辭退;做酒水業務之時,因為看不起同事而遭到同事們群體冷落;現在改做餐飲銷售,同樣過得很蹉跎,雖然業績第一,但由於自身太過心高氣傲而得罪了身邊的同事以及領導,估計用不了多久又會換工作。
  • 職場中,懶人懶法,工作才是高效率
    職場中,沒有效率的工作,就是浪費時間。記住這三個準則,學會偷個懶,不要盲幹、瞎幹、苦幹。職場上有些人目光不夠長遠,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還一直堅持,不懂得調整自己的方向,結果使自己陷於忙忙碌碌和無所作為的境地。而那些看似偷懶的人,他們之所以能獲得領導的賞識,從而升職加薪,原因便是善於把握前進的方向。
  • 職場「凡勃倫效應」
    我告訴他,這其實是「凡勃倫效應」在職場最典型的表現。什麼是「凡勃倫效應」呢?凡勃倫效應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增高而增加。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 職場中有3類人,領導不敢怠慢、同事不敢排擠,看看有沒有你
    很多人在職場混跡十多年了,卻一直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況,高不成,低不就,很是尷尬。你為什麼會處於這種尷尬的局面? 究其根本,說白了你身上沒有足夠的「本錢」,所以領導也不會太重視你,甚至有些同事還時不時來排擠你,找你的麻煩。其實,職場中有3類人,領導不敢怠慢、同事不敢排擠,看看有沒有你。
  • 職場效應之:海格力斯效應、刺蝟法則、巴納姆效應
    海格力斯效應—— 一直抱怨自己的工作和領導,會讓你自己進入死胡同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互動,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存在的冤冤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問題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遭受過委屈,但是一味地抱怨只會讓自己陷入海格力斯效應,終有一天它會把你的路堵死,你看什麼都會覺得是老闆同事針對你,這樣的心態無疑就陷入了無休止的煩惱之中,這樣,我們怎麼可能工作的順心?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螞蟻效應:別讓單打獨鬥的壞習毀了你!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螞蟻效應:別讓單打獨鬥的壞習毀了你!一個人的智慧永遠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肯·布蘭佳【理論解析】螞蟻是自然界最為團結的動物之一,一隻螞蟻的力量確實是微不足道的,但100萬隻甚至更多螞蟻組成的軍團則可以橫掃整片樹木或一幢幢高樓,可以將一隻獅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時間內啃成一堆骨頭。
  • 職場「小人」難防?遠離有這3種表現的同事,不要被抓住了把柄
    職場「小人」難防?遠離有這3種表現的同事,不要被抓住了把柄職場生活本就是不是簡單的事情,對於那些員工之間存在競爭力的公司來說,就更加需要注意彼此之間的關係。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值得注意,特別是那些身邊存在職場「小人」的,就更加要懂得怎麼看人了,要是發現有這3種表現的同事,最好趁早遠離,不要被抓住了把柄。1、八卦不離嘴,喜歡打探私人生活職場上,往往要說最讓人討厭的同事,那麼肯定會有「嘴碎」的人。
  • 年輕人行走職場,不能做的三件事情,做了就會得罪人
    大家不管在什麼公司中打拼,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盲目的在公司裡表現自己,只會讓自己在公司裡得罪人;雖然工作的本質是做出業績,做個讓領導喜歡的下屬,但是大家要想維護自己的權益,還要學會避免各種坑;年輕人在職場中,要想擁有一個好的發展,每個人都是無法避免經歷各種麻煩的,即便大家心裡的夢想是升職加薪
  • 人際交往潛規則:職場上,和同事成為好朋友,真的好嗎?
    人際交往潛規則:職場上,和同事成為好朋友,真的好嗎?大家都很樂意去交朋友,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但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交朋友的。在職場中,和同事每天都有交流,很多人都會想要和同事做朋友。但其實進入職場就是進入了真正的社會了。在職場中很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 好心幫忙整理資料,反遭同事告狀還得罪領導,大家卻覺得我活該
    同事關係存在在職場中,這意味著彼此只是因為工作才有了接觸,一下了班回歸家庭,就是熟悉的陌生人,雖然也有很多人因為志趣相投成為朋友,但是親朋好友之間尚且需要距離和隱私,更何況是披上一層同事關係的朋友。因此除了必要的工作聯繫,要學會與同事保持距離,不要過分好奇別人的私生活,更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的八卦,俗話說:距離產生美,給彼此留下空間,才能保持良好的同事關係。
  • 同事向你借錢,用這4招回復對方,不僅不得罪人,對方還說你好!
    同事問:兄弟,我家裡發生了一點事,想向你借點錢,下個月發工資就還給你。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是一種請求,但本質上是一種威脅。不管你說什麼,只要你不是自願借錢給對方,別人就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夠朋友。借錢真的是個千古難題,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頭疼,總會碰到那些花式借錢的人。
  • 職場效應之:刻板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權威效應
    刻板效應——我們與別人還沒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他們產生了固有的看法。職場刻板效應:職場中至少有2個表現;第一,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比較沉默,我們可能認為他是個城府比較深的人。作為技術人員,我們也許聽到某人的一個想法之後,結合自己的認知,直接判斷是否可行。
  • 避免職場欺凌,小心被排擠——黑羊效應
    她似乎不討人喜歡,融不進各種小團體之中,也無法參與到同事們的熱鬧之中。然而,她的自我孤立,使大家都更加的冷落、敵視她。大家說話,她從不加入,有時在單位,一天都不說一句話,默默地來,默默地走。最後發展到,那些年輕好事的人,說話時就會帶上含沙射影地諷刺她的話語,表面看她沒有任何反應。平時,大家有什麼活動,也不叫她。她像一個透明人一樣。
  • 那些在領導面前低三下四,在同事面前目中無人的人,你怎麼看?
    再說已經證實了,中庸之道才是在職場中,生活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為了保護自己,有時候說點違心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啊。做事兒像山,做人像水才是正確的做法。 事實證明,凡是喜歡走上層路線的人,一旦靠山倒臺,他們的處境將會很尷尬的。
  • 職場上看似平靜的表面總是暗藏著風起雲湧
    關注小編,開心升職在明天 職場上看似平靜的表面,總是暗藏著風起雲湧,同事之間表面看似和氣,暗地裡搞小動作的也不少,有一些人更是披著羊皮的狼,面對這類同事,我們要遠離,千萬別被當作他們的犧牲品。作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我們都應該要學會保護自己,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升職加薪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你得在公司裡面站穩腳跟,才能夠進一步發展下去。如何保護自己呢?除了自身要謹言慎行之外,還應該要學會找到支持你的人、願意幫助你的人。而領導其實是最適合當做你尋求保護的對象,他們是我們的上級、是管理者,比我們有更多的權利,所以他們的照拂能夠讓我們走得更加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