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得不到李世民的恩寵,獅子驄事件是最大敗筆?

2021-01-17 歷史榮耀

文|史弟

14歲入宮那天,當母親楊氏不無悲傷地送別自己,為了安慰母親,武則天不無豪氣地說,「見天子庸知非福?」

是的,如果能夠得到天子的恩寵,萬千寵愛集一身,那真的是鴻運當頭、富貴滿堂。

可這註定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雖說後宮的每個女人都有這種可能性,但真正能夠博得皇帝恩寵的人,往往寥寥無幾。

對於武則天來說,如果從最終的結果來看,14歲入宮是她個人命運改變以及整個歷史改變的起點。

但黎明前的曙光一直要到李世民去世前夕,最終衝破黑暗還要再在感業寺待近4年。

那已經是15之後,武則天已快29歲。

武則天一入宮就被李世民封為才人,起點並不低。當時,皇帝的嬪妃群一共八級,由121人組成。

四妃(一品)、九嬪(二品)、九婕妤(三品)、九美人(四品)、九才人(五品)、二十七寶林(六品)、二十七御女(七品)和二十七採女(八品)。

可以確定的是,武則天應該是被李世民臨幸過的,因為媚娘的稱號就來自李世民的授予。

之所以此後再也沒怎麼關注過武則天,主要在於武則天的性格不為李世民所喜歡。

眾所周知,李世民對長孫皇后尤為偏愛,原因不只是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結髮妻子,更在於長孫皇后就是李世民成功背後那個偉大的女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女人還能夠事事為自己的男人著想,從不恃寵而驕。

當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進入白熱化的時候,長孫皇后一方面對唐高祖盡心侍奉,另一方面對後宮嬪妃也殷勤恭順,極力爭取他們對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們對秦王的誤解。

玄武門之變前夕,她又對秦府幕僚親切慰勉,左右將士無不為之感動。

待李世民坐擁天下,下朝之後李世民總會和長孫皇后聊一聊家國大事,但長孫皇后只是耐心聽著卻從不發言。

她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婦道人家,怎能隨意議論國家大事?」

當李世民想封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為宰相時,長孫皇后就對太宗說:「妾既被立為皇后,尊貴已極,我實在不想讓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為前車之鑑。所以,我請您千萬不要把兄長任為宰相。」

在長孫皇后的再三阻擋下,唐太宗只給長孫無忌加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虛銜。

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個全心全意為自己男人著想的賢內助,反觀武則天呢?由於父親武士彠四處任職,所以武則天從小跟著父親到處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家閨秀,性格自然外向。

而等到11歲時父親去世後,和母親一起不得不受到兩個哥哥以及其他家人的排擠和針對,開始知道什麼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從武則天後來自己回憶的獅子驄事件就可以看出其性格究竟是怎樣:

獅子驄是一匹烈馬,很難馴服。有一天李世民帶著自己的女人們在後宮遊玩,然後突然興趣盎然地指著這匹烈馬說:「你們之中,誰有辦法馴服朕的獅子驄?」

其他嬪妃莫默不作聲,唯有才人武媚娘站出來,朗聲地說:「臣妾有辦法馴服它,但是需要三樣東西。」

那天李世民可能心情不錯,頗有興趣的繼續問道:「哦?你需要哪三樣東西?」

武則天回道:「一條鐵鞭,一隻鐵錘,一把匕首。」

包括李世民在內,在場的所有人都怔住了。只見武媚娘繼續說道:「臣妾先用鐵鞭抽它的背,倘若不服,就用鐵錘擊它的頭,要是還不服,臣妾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

由此可見,武則天性格之殘忍,與長孫皇后完全是兩個極端。

雖說根據武則天的說法,當時李世民給予了高度讚賞——「太宗狀朕之志」,但李世民真實的內心想法,恐怕並非如此,不然無法解釋,為何之後多年,李世民對武則天不聞不問?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後世流傳因為獅子驄事件,唐太宗厭惡她,是真的嗎?
    武則天:後世流傳因為獅子驄事件,唐太宗厭惡她,是真的嗎?因為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李治父子二人,畢竟不是光彩事情,所以武則天在李世民後宮這一時期的紀錄被刪得一乾二淨,不過《資治通鑑》倒是記錄了一件事,就是著名的獅子驄事件。
  • 武則天一夜徵服李世民,獲賜「武媚」,後來為何一直被太宗冷落?
    武則天一夜徵服李世民,獲賜「武媚」,後來為何一直被太宗冷落?如果李世民一直善待武則天,唐朝的歷史興許會改寫。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的治國能力是世所公認的,但是,因為她是女人當國,所以,在古代的皇帝中,遭受的非議與質疑也最多。比如,在男女之情上,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
  • 武則天有多狠?李世民都馴不服的烈馬,她用三招搞定
    生在女性地位較低的古代,武則天能在男人堆裡爬上大唐帝國權利的頂點,靠的也就是遠遠超越常人的毒辣做派和強大的心計,尤其是武則天的毒辣作風,連李世民都對她刮目相看。早年李世民曾有一匹名叫獅子驄的名馬,這匹馬的性子非常的烈,連久經沙場,自帶帝王之威的李世民也無法將它馴服。有一天李世民領著群妃賞馬,說道:「可惜了這匹好馬,竟然無人可以馴服。」
  • 武則天勇降烈馬的故事
    武則天從小聰明伶俐,膽識驚人。十四歲那年,她被唐太宗選入宮內。剛巧那天,西域國王一心想興兵作亂,特地派使臣獻來一匹叫「獅子驄」的烈馬,還附來一份戰表,說:如若唐朝有能人降服此馬,願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如若無人降服,唐朝必須稱臣納貢。
  • 女人狠起來才是真的狠,武媚娘馴服獅子驄,獲太宗誇讚
    女人狠起來才是真的狠,武媚娘馴服獅子驄,獲太宗誇讚自「貞觀之治」以來,天下承平日久,諸國紛紛臣服在大唐腳下。吐蕃知道太宗愛馬,就派人給他送來了一批好馬,其中有一匹叫「獅子驄」,它長得膘肥體壯,四肢強勁有力,但性情暴烈,很難馴服。 一天,太宗興致勃勃地帶著宮中的妃嬪們去看馬。
  • 武則天馴馬的故事,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是她吹牛嗎
    武則天馴服烈馬的故事,在多個電視劇中都有所展現。它極其精彩的反映了武則天年輕時期就有的聰慧殘暴,與其他弱女子完全不同,總體來說很符合武則天的性格,所以歷來對這一段都沒太多質疑之聲。但是值得一說的是,史書上武則天只是說說而已,凡是親手馴服了烈馬的情節,只能說是後人的藝術加工罷了。
  • 唐太宗得一寶馬無人能馴服,武則天獻上妙計,太宗聽了忌憚不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一個女人。他先後嫁給李世民李治父子,李治死後她不滿足於以太后之尊攝政,自己當上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14歲的時候就因為容貌出眾被選入後宮,然而等了整整12年,直到李世民駕崩,她的地位都還只是一個才人,加上沒有子嗣,武則天本應和李世民的其他嬪妃一樣到尼姑庵孤老終生。然而,比武則天小4歲的李治卻和她上演了一場姐弟戀。武則天得以捲土重來,並一步步走上了權力的巔峰,可謂女屌絲逆襲的典範。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
  • 武則天秘史:她的一輩子,是靠自己「本事」活的
    所以武則天不是出自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後來父親武士彠,在貞觀九年逝世後,那時武則天也只不過才十二歲而已。於是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懷運聯合武元爽趁武則天父親去世之機,對武則天的母親失禮。由於這些人的排擠,武則天只得跟隨母親楊氏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了,俗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到了貞觀十一年的11月,也是在武則天14歲時。
  • 武則天秘史:李世民在病中,殷桃無意間的舉動,惹得李治心神蕩漾
    武則天秘史:李世民在病中,殷桃無意間的舉動,惹得李治心神蕩漾!大家好!這裡是怪談的說劇欄目。如果你喜歡怪談的文章,就請大家多多點讚、分享加關注吧!怪談最近又開始追老劇了,之前在看《金枝欲孽》,現在在看《武則天秘史》。
  • 武則天跟隨李世民12年未孕,為何跟了李治後,迅速生下5個孩子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她憑藉著一介女流的身份躋身於以男性為主的時代,不得不說她真的很厲害。武則天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一些人,那就是武則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一直未孕,為什麼跟了李治之後卻迅速生下5個孩子?
  • 武則天為何怕貓?
    關於武則天還有一則趣聞,據說武則天怕貓,因此禁止宮中養貓。武則天這樣一位女強人為何會怕貓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千古一帝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確實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不過武則天也有自知之明,在她死後立下了無字碑,自己的功過讓後臺來評價。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那個男權的時代,這是很難被接受的。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為何卻沒被毒死?這應該是一次烏龍事件
    其三,李世民有膽量赴宴嗎?中國最可怕的酒宴就是「鴻門宴」,正因為可怕,所以當李世民接到邀請時,絕對不會貿然赴約。在李建成毒害李世民前不久,他剛剛經歷了被李淵囚禁事件,太子宮和秦王府分別有人背鍋被流放。在雙方都劍拔弩張的時候,李世民可能那麼心大嗎? 其四,假如真有下毒事件,隨行的李神通為何緘口?
  • 大臣為何寫「青鵝」2字被斬?眾人惶恐不安,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在我國歷史中曾出現一位女性皇帝,這個人就是武則天。武則天處於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能夠成為皇帝靠的不僅僅是她的美貌。她不僅智慧過人,而且十分果斷,做事情時往往獨具一格,由於她是女性,因此登基後政權一直不穩定。當時大臣寫下「青鵝」二字後,武則天便下令將他處死,導致很多人都不理解,武則天:把字拆開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轉世奇聞:皇后被武則天害死,投胎到她的侄女武惠妃家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此女溫柔賢惠,加上她背後的關隴集團支持,本可以穩居後位,可偏偏她遇上了武則天,不僅丟了後位,甚至還將性命也搭上了。可究其原因,武則天能夠從唐高宗的昭儀、皇后、再到日後武則王朝的締造者,也都是拜王皇后所賜。為什麼這麼說呢?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駕崩以後按照規定,她被沒入感業寺當了尼姑。
  • 武則天的狠辣,只有《武則天秘史》演出來了
    話說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頗有政績的女皇帝,武則天傳奇的經歷是影視劇難得的題材,但是武則天題材的大女主劇,基本都是把武則天塑造成了一朵小白花,除了男主都要害她,逼得她不得不從小昭儀成為女皇帝。但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心機絕對不容小覷。
  • 武則天秘史,她到底是因何進宮,又會掀起怎樣的血雨腥風?
    貞觀十一年,來自并州文水縣的美麗少女武則天欣欣然走進了大唐皇宮。任何一個人都想不到,這個看上去天真活潑的少女,若干年之後竟然會掘身變成為唐朝的主人,甚至整個帝國都差點因她而傾覆。武則天這次被選進後宮是帶著兩個目的來的,其是重振武家的聲望,其二是見一見多年的偶像李世民。
  • 武則天將徐世勣扒墳掘墓,發現十個木頭人,武則天:老滑頭
    在歷史上,武則天是唯一的大一統王朝的女皇,而在古代,武則天並非唯一的女皇。第一個女皇叫陳碩真,陳碩真比武則天早了許多年才出生。不過陳碩真並未成為大一統王朝的女皇,因而在知名度上不如武則天。不管是武則天,還是陳碩真,都對古代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尤其是武則天。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以來,秦始皇自以為功不可沒,三皇五帝,於是皇帝一詞順利誕生。
  • 一代女帝武則天為何會怕貓?不讓宮中養貓,原來和蕭淑妃有關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她的膽量和智慧都是令人佩服得。武則天是被李世民選進宮的,但是她並不受寵。在李世民駕崩之後武則天被發配到了感業寺,一待就是一年。在李世民祭日的時候李治再次見到武則天,兩人原本就有過聯繫,這一次有了皇后的幫助李治順利將武則天接回宮中。
  • 武則天為何如此推崇佛教?原來背後竟然有著這樣的原因!
    武則天在當權期間極力的宣揚、傳播佛教,大規模的興建寺院,給了佛教「國教」的地位,讓佛教在道教、儒家之上。武則天為何會不遺餘力的宣揚佛教呢?這背後卻有著很多的原因,武則天的一生可以說是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以下我們就來簡單的看一下:第一、小的時候受母親影響,就信奉佛教。我們原來說過武則天的在她的父親死後,日子過的並不如意,其實日子過的最不如意的那可還不是武則天,而是她的母親楊氏。
  • 情敵死前發一句毒誓,給武則天留下陰影,下令:從此宮中不準養貓
    一時間,武則天戰勝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成為後宮的終極贏家。細細算來,武則天被唐高宗接入後宮,僅僅5年時間。雖然在唐高宗身邊只有5年,武則天確實後宮中資歷最老的,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洛陽,聽聞武氏女容貌無雙,便納她入宮,賜名嫵媚,後世稱為武媚娘。當年,武則天年僅14歲。而六年後(貞觀十一年),王皇后才嫁給太子李治,同年蕭淑妃入東宮為太子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