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哭聲」,我們一直聽得到

2021-01-08 騰訊網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的消息牽動無數國人心弦。從牛首、虎首、猴首在拍賣中回流,到馬首、豬首被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由國外藏家返還……12尊獸首銅像,從0到7,等待了159年。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流失文物回歸的那些事兒。

當人們站在圓明園海晏堂的廢墟上,或許很難想到這裡曾是一處華美絕倫的歐式景觀。當年,十二尊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在這裡依序呈「八」字形排開,每個生肖代表一個時辰,輪流噴出水柱,被稱為「水力鍾」。它們鑄工精細,用材考究,展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以水報時」所應用的先進科技原理,至今尚未被完全破譯;中國傳統生肖文化與西方寫實風格造型的融合,使其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典範;而回歸獸首上的劃痕與破損,則時刻提醒著人們戰爭所帶來的傷痛。

文物,凝結人類智慧,維繫民族精神,見證歷史變遷。這也是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便開始將遏制文物流失、搶救重要國寶提上議程的原因。近些年,中國已成為國際舞臺上最積極展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國家之一。從國內艱難尋訪、各方出資購入,到國際談判合作、海外主動返還,正不斷開闊的文物回歸之路證明,一個國家只有對文化遺產自重,才能贏得其他國家的尊重。

此次「駿馬」歸來,將劃歸北京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這是159年以來,第一個回歸圓明園的重要可移動文物,其意義不言而喻,也再次鞏固了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文物保護國際共識。文物如人,有「姓名」,也有「祖籍」。當它們離開故鄉,那些與生俱來的歷史文化信息便也損失了大半。《紅樓夢》中賈寶玉曾論及大觀園中稻香村,他說這個人力穿鑿而成的田莊,「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所以並不合適。文物也同樣如此,我們強烈打擊文物盜掘、反對非法貿易、支持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也是讓文物回到自身所處的文化語境。當歷經戰火的頤和園寶雲閣銅窗終歸故裡,使這座銅質建築恢復完整形象;當商代皿方罍器身重回湖南省博物館,再度與器蓋合體;當唐代鄧峪石塔塔身落地山西博物院,甚至有可能重回榆社縣原存放地,使塔身實現永久的「金身合璧」……這些久別重逢,激發出巨大能量,既還原蘊藏於文物中歷史的細節,也將人們拉回到歷史的現場。

近日,一檔綜藝節目關注了一個論題:美術館著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節目中,有人拋出一個頗為動人的比喻,對世界的認知越高,越能聽到「遙遠的哭聲」。應該說,辯論本身決定不了對錯,只是語言和思想技巧的展示而已,「眼前的哀嚎」和「遙遠的哭聲」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讓文物回家,正是因為我們聽見了「遙遠的哭聲」,不僅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愛國之心,更擔當著促進文物研究、展示、教育、保護的重任。難以忘記,因對中國古代繪畫修復技術不了解,國外某博物館曾用日式方法對中國書畫展開修復;無法迴避,大批海外流失文物只能沉睡在庫房的一角,等待重現世間的微茫機會。儘管流失文物在海外也發揮著傳播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功能,然而,沒有文化背景的支撐,沒有系統研究的開掘,這些「遙遠的哭聲」只能化為零散的呢喃。

今天,中華民族血脈裡敬畏歷史、傳承文化的基因,全社會對流失文物回歸之路的高度關注,使「哭聲」得以更近、更少。接流失文物回家,只是守護中華文明燦爛遺產的第一步。大力發展文物保護科學技術,重視對文物的全面展示、深入研究、妥善保管,積極推動相關學科理論體系建設,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才能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這正是:戰火硝煙杳然遠,唯聞流失文物聲。河清海晏逢盛世,當奏千古傳頌音。

(文 | 馬蘇薇)

薦書

《與時代談談心——睡前聊一會》

簡介

兩年前,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年輕人,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開了個小欄目——「睡前聊一會兒」。聚焦文化現象、社會心態,以大時代為底色,以輕閱讀為指向,與年輕人360°無死角對話,這個欄目很快吸引了大批讀者,成為了近300萬人的睡前必看的讀物。

化身「黨報評論君」觀世相,這一欄目提供了一個觸摸時代、感知社會的窗口,成為主流媒體評論放下身段、延展新可能的有益嘗試。以坦誠與真摯的姿態觀察世界並不容易,以文字推動更多人理解、包容社會的多元則更難,但是這本書做到了。

— 京東已售,掃碼即購 —

相關焦點

  • 戰疫故事|吳亞多:希望每個人都能聽到遙遠的哭聲
    他們麵皮蠟黃,孱弱地呼吸著,頭髮凌亂散在枕上,病苦到無法傾訴。有多少的家庭,因為這次的疾病分崩離析。他們是兒女,他們也是父母。他們有他們的羈絆,他們有他們的夢。他們的無助來自對生命的不舍,他們是多麼不幸的個體。少不更事的我永遠無法想像,在每一個漫漫長夜裡,他們一次次悲傷哭泣,一次次強顏歡笑,一次次的掙扎絕望。一場場的生離死別在我面前驚心動魄地上演著。
  • 《奇葩說6》大火救名畫還是救貓還能扯到遙遠的哭聲?服了黃執中
    《奇葩說6》關於美術館失火到底是救畫還是救貓,讓人印象深刻的發言個人認為有黃執中站在救畫的角度,關於遙遠的哭聲的發言,以及站在救貓立場的李誕炸翻全場的脫口秀式的辯論,這裡說說黃執中關於遙遠的哭聲的發言。
  • 文化時評|「開水燙貓」:心痛「眼前的哀嚎」,更要聽見「遙遠的哭聲」
    黃執中持「救名畫」觀點,令許多人記憶猶新:對世界的認知越高,越能聽到「遙遠的哭聲」。而立論「救貓」的李誕也擊中要害:只有顧及「眼前的哀嚎」,才能聆聽「遙遠的哭聲」。討論保護動物與人文關懷,「眼前的哀嚎」和「遙遠的哭聲」本身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但此次由救助貓咪,到動物保護立法,幾乎給出有關這個問題的完美答案:源乎對生命的虔誠和文明的敬畏,讓我們心痛於「眼前的哀嚎」,也聽見了「遙遠的哭聲」。
  • 《奇葩說》李誕:只有顧及「眼前的哀嚎」才能聆聽「遙遠的哭聲」
    我們每個人都「自私」地活著,不去做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事情,社會就會良性發展。在「救貓」還是「救畫」的選擇上,我們的自私本性也會驅使我們去「救貓」。就像李誕說的,如果我去「救畫」人們會很快忘記這件事,於他來說沒什麼好處,但他沒有「救貓」這件事,會一直讓他處於自責的狀態,他會時常想起那個被「炭烤的小貓」。
  • 我們放棄了「遙遠的哭聲」也要救的貓 憑什麼被你們扔了
    把寵物拋出窗外的那一刻有沒有把感染冠狀病毒隔離我不知道但是今後無數的黑夜裡也許你真的會聽到「遠方的哭聲面對疫情請多些理智誰能保證有一天不會有哥斯拉出現把我們團滅呢?不討伐 不憤怒我們來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多麼溫暖用集結的暖意來驅散冰冷
  • 封面評論|「遙遠的哭聲」與「切近的炙烤」
    上一次引發如此廣深大眾討論,還要追溯到六年前第一季第八集「沉船」辯題:兩船遇險,一船一人,一船百人。必沉一船,如何抉擇。當時高曉松論述,引起的輿論波瀾和靈魂震撼,與李誕這次,不遑多讓。這是經典論題,直面人性困境,引向終極思辨。很多文藝作品都喜設置這樣極端選擇,諾蘭經典《蝙蝠俠:黑暗騎士》幾乎就是經典還原。生殺予奪,操之於手,舍己還是舍人,多數暴政,還是大義救贖。
  • 夜晚貓發出嬰兒般的哭聲有沒有嚇到過你?
    最近被家外面的幾隻夜貓煩的睡不著,一到深夜就發出嬰兒般的啼哭聲。說實話要不是知道是貓在叫,以小編我的膽子,肯定要嚇的要開著燈睡覺了!(PS:雖然知道是貓叫,但是還是挺瘮的慌,你可以想像一下,夜深人靜的獨自一人在家睡覺,突然被外面嬰兒的哭聲吵醒......)其實小時候就聽過很多次,但是一直都不太明白為什麼貓會發出嬰兒般的哭聲,也一直沒去查相關資料,直到最近又聽到了這種聲音,才想起來要去查一下。
  • 寵物醫院有嬰兒哭聲?一看竟然是小刺蝟在狂哭,緊張反應讓人樂壞
    相信大家養寵物的都知道,自己的寵物生病去寵物醫院,它們在面對獸醫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緊張害怕情緒讓人印象深刻,但是這次的主角,竟然是一隻「娃娃腔」它的非常可愛的哭聲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萌化了周圍的圍觀的人,可能是因為之前對醫生叔叔有壞印象吧!
  • 孩子的哭聲 不能用來訓練!
    這也正是我們心痛的地方。父母世界Parents一直關心「我們該做怎樣的父母」,我意識到,這個時候不能沉默!!昨天我撥通了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教授的電話——在一個逝去的小生命面前,我們不談情緒,不談罪惡,只想跟大家聊一聊,怎麼做一個用科學的方法育兒,有理性頭腦的父母。
  • 外媒評羅泓軫《哭聲》:好看到讓人忘了呼吸
    韓國導演羅泓軫,耗時六年,嘔心瀝血的新作《哭聲》,將於8月12日在臺灣揭開神秘面紗。《哭聲》預告充滿了詭譎抑鬱氣氛,陰暗的色調,故事描述韓國全羅道一座叫做谷城(注)的山中小鎮,突然像是一場瘟疫大流行,無法解釋的原因,鎮上居民竟接二連三地死去,純樸的村民們紛紛臆測是一個神秘日本人搞的鬼。警察開始追查真相,沒想到自己的女兒也犯病了,而一個從外地來的巫師也希望幫助警察找出真相。
  • 《在遠方》遙遠和路曉鷗的情感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
    電視劇《在遠方》大結局了,劇中追逐夢想,踏路遠方的創業情結一直深深吸引著觀眾。劇中主線任務遙遠和路曉鷗之間感情的分分合合,也讓我們看到想擁有一場接地氣的情感,需要付出很漫長的過程。感情總是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快,卻也比我們想像中更難經營和相處。曉鷗和遙遠的感情歷程,也告訴每一個深處情感世界的男女們,相愛也需要成長、成熟的過程。
  • 母鹿的哭聲
    野生蕨菜鮮食清香爽口,風乾後可以保存到冬天,過年的時候拿出來過個熱水,涼拌熱炒均可,是待客的佳餚。每年蕨菜長成的時候,鎮子上會來很多收購蕨菜的小販。這時候農活不忙,很多人都願意上山去折點蕨菜,或自家嘗鮮,或換錢補貼家用。折蕨菜的人多了,蕨菜就不好找了。
  • 狗狗失蹤一個月後被好心人送回家,聽到狗的哭聲,主人:心都碎了
    狗狗失蹤一個月後被好心人送回家,聽到狗的哭聲,主人:心都碎了最近有網友拍了自家狗狗的一段視頻,視頻內容就是狗狗抱著主人的腿一直哭,很多網友都表示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狗狗的哭聲很小,但是能聽得出來它是很難過,也一直在往主人的身上爬,網友解釋道,這隻狗狗已經失蹤了一個多月了,網友每天都在找狗狗的下落,今天終於被好心人送回家了,所以網友看見自己的狗也是非常激動的,沒想到狗狗比主人更加的激動,主人邊安撫狗狗邊小聲呵斥狗狗說"讓你還跑不跑呢,以後不準亂走了知道嗎!"。
  • 橘貓半夜一直狂叫,被主人抓來訓話,網友:感覺好像聽得懂一樣!
    有位網友家裡養了只天生聰明懂事的橘白貓「阿蹼仔」,這天因為毛孩半夜12點多不睡覺,一直在房間門口喵喵叫撒嬌,吵得家人都沒辦法好好休息,於是主人隔天將它抓來訓話,直呼它就是個壞小孩,沒想到阿蹼仔就像是都聽得懂一樣,露出一臉無辜想求饒的樣子,而且當天半夜也甚至因此不吵了。
  • 影評:「哭聲」成為一種控訴與批判
    和無數韓國片、韓劇塑造的潔淨居住環境不一樣,《哭聲》的畫面裡,遍布著泥濘、血腥、骯髒、屍體、雨水、陰暗、恐怖……它讓人能夠輕易想到香港早期的恐怖片如《山村老屍》等。中國一部分類型電影,曾被批評畫面當中充滿「髒亂差、屎尿屁」,令人觀看時容易產生不舒適感,《哭聲》帶來的生理反應亦是如此,開個玩笑,在「抹黑」韓國方面,《哭聲》算是走在了前面。
  • 《哭聲》看多少遍 你都會懵圈
    穆硯 日前,第十屆中國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組委會宣布,影展閉幕影片確認為韓國導演羅泓軫的第三部長片作品《哭聲》,影片將於2016年7月27日在西寧成龍耀萊影城與中國觀眾見面,這也是《哭聲》的中國首映。屆時,羅泓軫導演將親臨現場與影迷及中國電影人進行交流。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納蘭容若的《昭君怨》
    ——納蘭容若《昭君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又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深宮的高門阻斷了我愛你的視線!
  • 公開聽證 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
    2020年以來,全區三級檢察機關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代表等組織開展案件公開聽證212場次,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訴或不訴 公開聽證找答案 「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嚴重後果。」
  • 《夜鶯的哭聲》踩道德底線引關注 限制級上映
    如果我真的願意拍,其實一直有個機會在那!」影迷不只期待一睹《夜鶯的哭聲》,也開始敲碗導演更多精彩大作!上戲限制級 下戲展暖心!山姆克萊弗林虐完女星給愛的抱抱男星山姆克萊弗林在新作《夜鶯的哭聲》中一反暖男形象,多次虐待、羞辱《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新星艾琳佛朗西絲所飾演的少婦,讓兩位演員在心靈上都飽受折磨,尤其透過正方形比例的特寫鏡頭,放大了主角身心的痛楚,同時也強化了施暴者的邪惡,展現強烈的限制級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