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亮
當藝術家愛上貓,會有怎樣化學反應?網上有組照片,是各種藝術家與貓的合照。從照片看,應不是借來的擺拍道具,就是自家愛寵親密合影。
九宮格裡唯獨白石畫蟹,貓兒蹲守,引來熱門評論:「最抓狂的是畫大閘蟹的齊白石的貓。」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思之不得,輾轉反側。
老舍《貓城記》、夏目漱石《我是貓》,季羨林、冰心、海明威、加繆、村上春樹等,僅是大作家與貓,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網上萌寵視頻,更有天量播放。愛貓之人,愛貓之城。貓奴,擼貓,貓選擇了人,不是人選擇了貓。
誰能不愛貓?不但真人,甚至還有「蒙娜麗莎擼貓」惡搞圖。巧的是,最近,關於藝術與貓,乃至真就「《蒙娜麗莎》和貓」,就因一辯題,而奇妙相聯。說的是辯論綜藝《奇葩說》辯題:「救畫還是救貓」,刷爆網絡。
最引人關注的,是李誕在節目中表現,妙語連珠,舌戰群雄,「一戰封神」。上一次引發如此廣深大眾討論,還要追溯到六年前第一季第八集「沉船」辯題:兩船遇險,一船一人,一船百人。必沉一船,如何抉擇。當時高曉松論述,引起的輿論波瀾和靈魂震撼,與李誕這次,不遑多讓。
這是經典論題,直面人性困境,引向終極思辨。很多文藝作品都喜設置這樣極端選擇,諾蘭經典《蝙蝠俠:黑暗騎士》幾乎就是經典還原。生殺予奪,操之於手,舍己還是舍人,多數暴政,還是大義救贖。生死最大,如此人性誘惑是極其恐怖的。
而「救貓救畫」,則是同一個模子變異簡版。有論者覺得單設置這辯題,就讓人憤怒:區區一貓,豈能與藝術瑰寶不朽經典相提並論?且李誕「巧舌如簧,雞賊犬儒」極端虛無,特別是精英精明偽裝,無限迎合群氓,也讓人氣憤。
但就如「沉船」論那期,其實這個節目性質就決定,這類議題註定無解,不存在絕對勝負。意義只在於引人多一個維度思考,苟且之餘,也注視遠方。人飢已飢,人溺已溺。
哪怕在切近生活重壓焦慮焚燒炙烤中,也能潛心聽聽「遠方的哭聲」。力所能及,活出自己的體面和價值。藝術和生活,永恆和眼下,無矛盾不對立。無需優越不必卑怯。畫在別處,貓在心中,活出啥樣,自己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