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閩南薑母鴨,真正的過齒難忘!

2021-01-08 人間煙火陳小廚

在廈門逛老街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十幾個亮黃的砂鍋擺放於店門口,「撲撲撲」的翻滾聲此起彼伏,總能聞到一股濃濃的姜香味兒,吃過一次,過齒難忘!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道家庭版薑母鴨的做法,簡單好操作,這樣不用來廈門也能品嘗到閩南風味的薑母鴨,麻油和生薑是靈魂之味!

番鴨一隻,用刀剁小塊,洗淨備用

老薑洗淨切片,因為是做薑母鴨,所以老薑用量要多,姜是這道菜的靈魂

準備桂皮兩塊,八角三個

調料準備:生抽,麻油,啤酒

開始起鍋:鍋中放水煮開後放入鴨肉焯水

大概焯水五分鐘,撈出瀝乾水份備用

另起鍋,倒入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薑片炸香

待薑片炸至金黃後快速撈出裝碗備用,麻油留鍋裡不動,繼續燒熱

接著鍋裡放入備好的桂皮和八角,炒香之後,將鴨肉倒入鍋裡,和麻油一起翻炒至金黃,這時候加入剛才炸好的薑片,一起翻炒均勻

開始下啤酒,打開,一整罐全部倒入鍋中

這時候一起加入適量的生抽,最後加入燒好的開水,水量一定要淹沒過鴨肉,蓋上鍋蓋大火燒15分鐘然後轉小火慢燉一個小時

最後大火收汁,不用收太幹,留點湯汁會更香!

裝盤開吃!這道傳統又正宗的閩南薑母鴨就做好啦!

相關焦點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真正屬於廈門本地的特色菜,其實是不多的。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
  • 閩南地區最受歡迎的廈門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發源於閩南地區,是那裡最受歡迎的食補小吃之一。據 《中國藥譜》及 《漢方藥典》 兩書所記載,為保君王龍體,商代有位名醫叫做吳仲,利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湯汁香而味鮮,甘甜中帶著些許姜的辛辣感,吃下之後可以提振精神,並且全身感到血氣通順,舒暢無比,被視為是滋養進補聖品。
  • 「每周特別欄目」閩南古早味——薑母鴨
    →點選「設為星標」薑母鴨來自舌尖大泉州點擊上方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NJ SEVEN作者:小船這裡是舌尖大泉州每周三推出的電臺節目《韻味泉州》第25期第一次吃薑母鴨的時候,是在老家惠安裡薑母鴨剛端上餐桌時,圍坐在餐桌上的人兒皆嘆稱:「真香啊!」這樣一種味道是帶著熱油逼出來的香。而濃濃的姜味被麻油和油香裹在了一起,香味四溢。據說,這一整隻薑母鴨用了足足一斤的薑片才能逼出這樣的味道。飯菜還未完整的擺上桌面時,小孩子早就等不及要先嘗一口。惹得大人們責怪:「你是怕吃不到嗎?」
  • 閩南抗寒美食,薑母鴨、麻油雞、牛尾黑豆湯、羊肉火鍋和肉骨茶
    薑母鴨?麻油雞?牛肉黑豆湯?羊肉火鍋?還是別具南洋風味的肉骨茶?泉州沒有評為美食之都真的是冤枉了,這麼冷的天,有這麼多好吃的美食,個個都抗寒十足,作為一名吃貨,真的不枉出生在泉州。那麼,晚上到底吃什麼呢?我們來重溫一下這五道菜的做法。一、薑母鴨薑母鴨最好是用古早味的做法,有春生堂加持,味道更是贊。
  • 正宗的閩南特色薑母鴨,進補降噪兩不誤,好吃到舔手指
    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近來天氣越來越炎熱,這是身為一個吃貨我不由想起了一道菜,那就是薑母鴨,說起薑母鴨,只怕是了解的人並不是很多,它的不僅口感緊實,而且味道清爽不油膩的味道,對於那些愛美食的朋友來說,薑母鴨肯定是一道很特別的菜。
  • 福建閩南薑母鴨,香味撲鼻,越吃越上癮
    而且,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可以滋養身體細想一下,閩南薑母鴨的做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菜品,定是有它特別之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薑母鴨。薑母鴨發源於泉州,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喏,就是這隻啦,睡姿超銷魂!
  • 鮮味十足的沙茶麵,香味四溢的薑母鴨,這是屬於廈門的閩南風味
    有很多人第一次來廈門都是衝著他的美麗海景而來的,但是卻有不少人一不小心就被廈門的閩南老風味給俘獲了。廈門是一個傳統的海濱城市,這裡的很多美食都具有十分典型的閩南口味,讓我們通過廈門美食一起走進老廈門的生活吧。廈門最廣為熟知的一種小吃,大概就是沙茶麵了。
  • 在廈門熱門打卡地曾厝垵,吃上了最正宗的薑母鴨,過癮
    而隱匿在天泉街的這家雲哥私房菜,默默的已經在曾厝垵開了4年了,雖不在主幹道上,卻是生意極好,每次來都想念他們家的薑母鴨。雲哥薑母鴨,比起別家薑母鴨的色澤厚重,這家的薑母鴨卻是顯得有點發白,但你咬上一口便會發覺超級入味,姜、麻油跟鴨子的香氣混合,米飯都要多吃兩碗。這才是最正宗的廈門薑母鴨哦,食客吃過了紛紛表示超過癮。鹹蛋黃焗蝦,店內招牌,蛋黃鹹香,蝦肉新鮮。
  • 歐式風格的閩南小吃店?連廈門的老饕都說味道正宗!
    廈門之所以這麼誘人,除了他花園城市的優美風景,悠閒自在的城市節奏,更離不開好吃的閩南小吃。閩南人的小吃,特點在於精和久。精緻的造型和樣子,以及追溯久遠的歷史,給閩南小吃蒙上一層迷人的面紗。好香鄰作為閩南小吃文化的傳承者,把閩南小吃演繹的十分到位。說到閩南小吃,你可以沒吃過好香鄰,但是不能沒聽過它。
  • 要成就媽媽味道的薑母鴨,有一味藥酒是神助攻,唯有老泉州人才懂
    草草啖鹽說蜜——吃鹹的講甜的胡說八道薑母鴨的大名已經傳遍大江南北,就是在本土閩南,廈漳泉都有各自招牌的薑母鴨,但不可否認的是,薑母鴨起源於泉州,換句話說,泉州的薑母鴨最正。我是吃著薑母鴨長大的泉州孩紙,從小就看媽媽親手烹飪這道菜,有一味藥酒是媽媽最愛用的,她覺得沒有這味藥酒,那就不是正宗的泉州味道。
  • 三招搞定一隻薑母鴨,味道絕不輸給任何酒家
    「七月半鴨毋知死」,這是閩南話,意思就是「七月半到了,鴨子你知不知道死期?」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天公雞,普渡鴨」。閩南人好禮,祭天祀祖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閩南人不但崇敬祖宗,娶親過大年還要祭天,那麼祭天供奉天公得用大公雞,而七月祀祖普渡那得用一隻大肥鴨。所以,在閩南,每一隻鴨子都活不過農曆七月普渡。
  • 做薑母鴨時,老師傅說:千萬不要加大料等香料,天哪我今天才知道
    隨著隊伍的前進,香味也越來越濃,在自由活動的時候,阿娟順著香味,終於在一條小巷子裡找到了香味的源頭,是從一家叫薑母鴨的店裡飄出來的,莫非這就是所謂的薑母鴨的味道?薑母鴨難道和生薑有關,難道是用生薑做的,不可能啊?
  • 薑母鴨的做法,姜香四溢,皮酥肉潤,不用去廈門也能吃到好美味
    大家去廈門旅遊時,在當地的老街會看到本地很傳統的美食,店鋪前擺放著十幾個黃瓷色的砂鍋,裡面「撲滋撲滋」地翻滾聲此起彼伏,飄散出一股濃濃的姜香味兒,令人忍不住流口水,這就是福建閩菜特色菜---薑母鴨,吃過一次便會過齒難忘!
  • 好吃的薑母鴨原來藏在這些地方,就算頂著烈日也要去!
    而在眾多吃法中,最勾引人的一種就是薑母鴨:皮脂金黃、香味誘人、鴨肉醇香,這種閩南獨有的吃鴨方式,可以說是鴨子色香味俱全的最佳打開方式。 今兒個,好料菌就來帶你盤點我吃過的那些薑母鴨店,快瞅瞅你愛的那家有沒有上榜。排名隨機,不分先後。
  • 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今天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而廈門今天也非常應景地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吹起了拂去人們燥熱的暑氣,那麼趁著今天的涼爽好天氣,小編也應景給大家介紹一道非常適合秋天食用的佳餚——天下第一鴨:薑母鴨。一隻薑母鴨出爐,觀其形,其色澤黃潤誘人,聞其味,則香氣撲鼻。那麼這薑母鴨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我們先從製作它的方法上來一探究竟吧!
  • 到廈門吃薑母鴨,45元半隻鴨,現點現做、放心吃!
    當有朋友從外地來廈門旅行,問到來這兒必須品嘗的美食有什麼,薑母鴨一定會在我的清單列表裡面。畢竟嘛,這一道菜品真的很具有閩南風味,而且是一道源遠流長的名菜,據說它的製作秘方可以從《中國藥譜》和漢方藥典兩部史書中發現,其創始人更是商朝時期的名醫吳仲。
  • 廈門薑母鴨,老薑的香味,細嫩的鴨肉,真是大型的「真香」現場
    今天我們介紹的薑母鴨算是閩南地區的特色美食,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據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或者離開廈門廈門人,對待鴨子異常隆重,尤其是八市,八市就是傳說中的老廈門,承載著無數人的「味蕾記憶」薑母鴨作為這裡的特色,一定要隆重出場,土黃色的砂鍋,一端上來還在撲通撲通的冒泡泡,細嫩的鴨肉,伴隨著濃濃的醬汁和老薑的香氣,讓人非常有食慾,本來我是一個不愛吃薑的人,聞到這個薑母鴨的香氣也忍不住要還原
  • 廈門人太愛吃鴨肉了,這道薑母鴨源自商代,「薑母」比鴨更受歡迎
    但在廈門,這裡的一系列鴨肉美食卻讓我愛不釋口,比如這道薑母鴨。薑母鴨是一道特色的閩南菜品,它的歷史也可以說非常悠久,根據史書《中國藥譜》、《漢方藥典》等記載,它由商代時期的名醫吳仲製作,最初是宮中的御膳,後在民間流傳開來。薑母鴨的主要食材是番鴨(一般選用紅面的)再搭配老薑,而老薑還有一個別名叫「薑母」,這也就是薑母鴨的名稱出處。
  • 老酒薑汁燜番鴨,比薑母鴨更滋補,更入味
    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 都知道泉州的薑母鴨好吃,殊不知,還有一款薑汁燜番鴨,比起薑母鴨 和薑母鴨的烹飪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以老薑來煲番鴨。老薑在泉州被稱為「薑母」,閩南地區溼氣重,薑母是驅寒除溼的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