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2021-01-07 酋長夫人2012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

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1388年,朱元璋決定徹底消滅元軍殘部,他任命藍玉為主帥,率領十五萬精兵,最後一次出徵漠北。

在一個黃沙漫天的日子裡,藍玉率領明軍神兵突降。那些蒙古貴族們正在飲酒作樂,完全想不到明朝的軍隊能夠孤軍深入到這個地方,北元領導連玉璽都沒來得及拿,就倉皇地逃走了。他的兒女和妻妾們,還有部眾七萬多人都當了俘虜。

藍玉繳獲了北元的玉璽,還有十幾萬頭牲畜,押送著浩浩蕩蕩的俘虜,高唱凱歌回家了。

朱元璋接到喜報,心裡十分高興,他把藍玉比為漢朝的衛青和唐朝的李靖,藍玉一下紅透了大江南北。

但藍玉卻不是一個聰明人,他似乎剛從火星移民回來,對朱元璋屠殺功臣的事跡沒有一點印象。功臣與罪臣,就像朱元璋的手心和手背,隨時可以翻轉。

藍玉被朱元璋誇獎了幾句,就得意忘形,差點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

俘虜中有不少美女,在回師的路上,藍玉就挑了一個模樣出眾的帶到自己房間享用。美女不堪其辱,一激動自殺了,而且這美女俘虜身份高貴,是北元首領的妃子,這在俘虜之中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部隊走到喜峰關的時候,正當深夜,藍玉急著要進城休息,於是派人去叫門。梆!梆!梆!來人哪!快開門!藍大將軍要進城!

守城軍士在城樓上探頭瞧了瞧,光看見烏泱泱一片到處都是人,是什麼人卻看不清,這黑燈瞎火的,誰知你是藍將軍還是綠將軍?等咱跟上級報告一下,開個會,研究研究!

藍玉可等不及,本將軍到了,還開個屁會!難道你們沒聽說過,咱可是平定北元的頭號大功臣——藍玉!快開門!

不開?不開咱可要撞門了!兵丁們一擁而上,拿出攻城的十八般武器,叮叮噹噹,轟轟隆隆,不一會兒就把門打破了。城裡的守軍還以為是外敵入侵,差點就爆發了內戰。

藍玉的所作所為,都瞞不過朱元璋的特工,一舉一動隨時都有人匯報。朱元璋對藍玉的表現很不滿,本來打算封他為梁國公,因為這兩件事,改封他為涼國公,想讓他狂熱的腦門清涼清涼。

但是沒多久,朱元璋又把藍玉提升到太子太傅(從一品),相當於副部長了。藍玉不知是喝高了還是怎的,竟然說:「以我的功勞,當個太師(正一品)才合適。」

看來藍玉真的是忘記了胡惟庸老前輩的下場,胡天胡地折騰了六年,朱元璋開始對他下手了。

1392年,辛辛苦苦培育了多年的接班人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把皇孫朱允炆當作繼承人重點扶持培養。藍玉作為太子妃的舅舅,一直以來都是全力支持朱標,是堅定的太子黨。

可現在朱標一死,藍玉等太子黨會不會全力輔佐朱允炆?藍玉在朱元璋時代尚且居功自傲,飛揚跋扈,柔弱的朱允炆必定不能鎮住他。

為了朱允炆,為了大明江山穩固,朱元璋必須心狠手辣。所以,不管你們這些太子黨有沒有謀反之心,都必須死,而且越快越好。

朱標死後第二年,朱元璋的特工部隊——錦衣衛指控藍玉謀反。

「謀反」二字,歷來是最鋒利的屠刀,沒有人能在這把刀下倖存。藍玉這貨慫得很,為了少受點活罪,他直接招認了。他一認罪不要緊,謀反不會是一個人單挑啊,肯定有同謀,於是沾邊帶故地就牽扯了一大堆。

三年前才告結束的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殺了三萬多人。這回藍玉謀反案,朱元璋又殺了一萬五千多人,有資歷的,有能力的,幾乎都殺絕了。藍玉被殺頭斃命,剝皮填草後,送到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以此來威震那些圖謀不軌的人。

這回朱元璋可以稍微睡得安穩了,可是卻給後來的靖難之役,孫子建文帝無將可用埋下了禍根。

藍玉並無謀反之心,卻成為朱元璋手下下場最為悲慘的武將。說到底,藍玉只是一介武夫,政治鬥爭的經驗太貧乏了,遇到朱元璋這樣狠辣的君主,慘死是必然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他作惡多端只是一個方面,也不足以要了他的命,謀反更是沒影的事,其真實原因不過是朱元璋要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現的障礙,才不得不將他剝皮實草,並將其族人及黨羽全部剷除,朱元璋真正要做的其實就是剷除所有可能威脅到皇孫朱允炆的武人集團,這樣年幼的朱允炆才可能守得住朱家的江山,朱元璋也才能死得心安。
  • 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朱元璋勤奮,但苦於分身乏術,不然朝廷機構必精簡到超乎想像。胡惟庸被罷免之後,朱元璋乾脆不再設宰相一職,如此等於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副重擔。唐朝時候,三省六部,宰相多如牛毛,如此得以維持朝政機構的正常運轉,而朱元璋將大權獨攬一身,可以想像他忙的程度。據說,朱元璋一天批閱上千奏摺,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司空見慣。縱觀古代歷史,泱泱數千年,最為勤政帝王,非朱元璋莫屬。
  • 明朝的開國大將藍玉真的被「剝皮實草」了
    大明開國,葉子奇於明洪武八年(1375)任嶽州巴陵縣(今湖南岳陽市)主簿。但洪武十年(1377)春,有司祭城隍神,葉子奇和群吏在祭前竊飲豬腦酒,被縣學生員揭發,因此丟了官職,憤而在獄中著述《草木子》。這種情況下寫的作品,是很容易走偏激路線的。冷靜想一下,把一具人皮殭屍放置在衙門裡官座旁邊,有可能嗎?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筆者認為,朱元璋殺藍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一、得勝而歸時暴力闖關當初藍玉率領大軍北徵南返時,在一個名叫喜峰關的地方受到阻撓。因為那天剛好是晚上,守城的將領並不能一眼分清來人是敵是友,所以他們要求藍玉大部隊停下來接受檢查。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其在軍中也不按朱元璋制定的法令,不僅私自提拔將士,還對犯錯誤的士兵施以黥刑;隨著藍玉地位的提升,不斷有依附其的「義子」,這些人乘勢暴橫,強佔了東昌(山東聊城)的民田。御史前去問罪,藍玉不僅不責備這些「義子」,反過來抄起傢伙,招呼御史;立下大功,藍玉不甘久居人下,不滿於自己受封太子太傅而大發牢騷。明明是大老粗,又眼紅馮勝、傅友德的」太子太師」(太子老師),儼然要超越第一梯隊的明朝開國元勳。
  • 藍玉立下蓋世奇功,為何被朱元璋剝皮弄死?藍玉案死了多少人?
    根據《明史》的記載,藍玉「長身赤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他是明初開國名將常遇春老婆的弟弟,剛開始的時候在常遇春手底下效力,很快就展現出了一名優秀將領的素質。藍玉常遇春曾經向朱元璋推薦過藍玉,可是朱元璋並沒有放在心上。一是因為明初將星如雲,藍玉在成堆的名將中根本就排不上號,二是朱元璋以為藍玉是靠常遇春的關係才被推薦的,所以就沒有多看好他。
  • 朱元璋手下四大無敵猛將排名,排第一的居然不是常遇春而是他
    朱元璋手下四大無敵猛將排名,排第一的居然不是常遇春而是他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過多次的改朝換代,而每一位開國皇帝建立新王朝,都不可能完全單靠一己之力,必然有很多下屬的幫襯才行,尤其是那些幫他摧城拔寨的武將,就拿明太祖朱元璋來說,手下能徵善戰的將領有很多,當以下面這四位實力最強
  • 朱元璋的嶽父進宮探望女兒,不久被處死,朝廷百官不寒而慄
    朱元璋是歷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皇帝,在後人的眼中朱元璋是一位明君,不過他發動了洪武四大案,讓他背上了」朱剝皮「的外號。洪武年間,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時期,出現了胡惟彥案、藍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這四大案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明朝的建立肯定是離不開武將和謀士的,在建立的過程中,胡惟庸、藍玉等人都是厲害的武將和謀士,同時也為明朝的建立建功立業。可是這兩個人的結局都是非常悽慘的,作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在這些人中,能夠得以善終的,屈指可數。
  •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事件「調查」,種種跡象卻指向「無辜」的清朝
    第一點疑問,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此時徐達與常遇春的北伐軍隊還沒有出發,也就是說北京還在元朝人的手裡,到1388年藍玉在捕魚兒海戰役中徹底消滅元朝殘餘勢力。在這20年的時間裡,朱元璋北方始終有元朝殘餘勢力不斷的侵擾,如果在這期間把功臣都毒害,朱元璋根本沒辦法解決明朝邊境的軍事武裝。也許有人提出疑問,是不是朱元璋在稱帝20年後建造的慶功樓?
  • 朱元璋沒文化?他遇一殺豬的,當場贈送對聯一幅,殺豬的流淚跪了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科技最發達的一個封建王朝,而這個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也是從波斯傳入中土的明教風陽分堂堂主,朱元璋出身貧苦之家,因為家裡窮所以就沒有錢讀書,後來去給地主家裡放牛,本來想著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完自己普通的一生,沒想到當時元朝的統治者大力的壓迫當時漢人,朱元璋的老父親因為家裡交不起賦稅而被元朝的官差活活打死,殺了地主的牛,然後開始了起兵反元的大業。
  •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兒子,為啥朱標的太子之位如此穩固?實在搶不了
    朱元璋 影視形象 根據小編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朱元璋對朱標寵愛非常。 朱元璋對朱標有多寵愛呢,甚至有人說就算朱標帶隊造反,老朱都會大開城門歡迎。為了能讓太子順利即位,朱元璋早早就為朱標打造了領導班底,在歷史上皇帝和太子共有一個班底團隊的應該說朱元璋和朱標獨一份吧。所以當時太子左有藍玉右有沐英,後面跟著常家三虎,也有人認為不是其他皇子不想爭太子,而是太子這幕僚配置簡直就是和朱元璋共享資源,實在太不好惹了,你們說是嗎?
  • 朱元璋和徐達誰是大哥?看歷史才知道:朱元璋殺徐達不用親自動手
    言歸正傳,還是來說朱元璋殺功臣這件事。棘杖說可能是存在的,因為功臣們真的已經變成了皇帝權杖上的刺——不但扎百姓,也扎皇帝的手,當然這個皇帝是朱元璋而不是他的繼任者,很多功臣已經不再是驅除胡虜恢復中華戰爭中哪些熱血青年了,文官開始貪腐,武將們沒了敵人可打可殺,就開始打老百姓,搶男霸女的事情沒少幹。
  • 朱元璋麾下四大戰將:兩人是皇親國戚,一人為明朝鎮守邊疆
    文|JU美全球元末明初,在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浪潮中,逐漸形成了三股割據勢力:兩湖的陳友諒,蘇贛的朱元璋,東南的張士誠。三方混戰多年,最後朱元璋先後剿滅陳友諒和張士誠,登基稱帝,建立大明。朱元璋為什麼能夠擊敗幾十萬大軍的陳友諒和坐擁長江天險的張士誠呢?
  • 朱元璋時期的「空印案」到底怎麼一回事?
    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藍玉案這洪武年間的四大案,直接將大明初期的文臣武將儲備一掃而空,動輒就是成千上萬的官員人頭落地,而空印案可以說是令老朱非常震怒的案子,究竟它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呢?可以說是有預謀,也可以說是「真性情」——反正我朱元璋說了算。這是一個制度,每年地方政府要向戶部上報收支情況,而且這個流程要求必須要有完整的印信,本來這是一個好事兒,逐級審批審核嗎,官僚這一套很正常的。
  •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賜其一只蒸鵝,他含淚吃完而死?真相出人意外
    面對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徐達,朱元璋對他讚不絕口,《明史》裡這樣記載:「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 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當然知道設置藩王會留下藩王造反的後患,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便是前車之鑑。他之所以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封特封藩王,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 明朝大將軍藍玉相比衛青,霍去病如何
    藍玉此人是誰呢,作為明朝開國大將而且還是朱元璋的把兄弟,此人實力戰力如何呢?在捕魚兒海大破元軍,名震天下。廣為後人流傳。藍玉與衛青、霍去病不是一個級別的大佬衛青、霍去病幹的是匈奴,而藍玉則幹的是蒙古元軍。
  • 此人即將被斬,朱元璋問:你姓啥?死囚:姓範!朱元璋:免死五次
    此人即將被斬,朱元璋問:你姓啥?死囚:姓範!朱元璋:免死五次。明太祖朱元璋是出身貧苦農民,當過和尚、要過飯。朱元璋打小就特別痛恨貪官。他小時候,親眼目睹了貪官的巧取豪奪和瘋狂壓榨,而他自己家也正是因為家裡的救濟糧被貪官汙吏搶走了,才最終導致了自己的父母哥哥染上瘟疫後被餓死。
  • 讀明史系列之——超級牛人皇帝朱元璋
    郭子興不光把他的義女(後來的大腳馬皇后)嫁給了他,還給他取名叫「朱元璋」,諧音「誅 元 璋」,璋者,利器也。元朝日後必將被此人誅滅。天意已定。 在濠州城同時存在幾隻其他的義軍。孫德崖和其他人跟郭子興明爭暗鬥不可開交,有一次幾隻義軍內訌,多虧了朱元璋成功化解,郭子興才僥倖活命。經此一事,朱元璋充分認識到繼續跟著郭子興混是不可能有什麼前途的。
  • 歷史上的他比《大明風華》中慘太多
    《大明風華》是一部以明朝歷史為背景的古裝電視劇。該劇最初的故事發生在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軍攻入京師應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削髮神秘消失,朱棣成功篡奪了皇位,成為明朝歷史上的第三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