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太乾淨反而易生病

2020-11-26 騰訊網

昨天半夜,在北京的朋友發一條諮詢信息:「為了預防新冠病毒,需要對所有蔬菜、水果、豆腐等一切食物進行消毒,用什麼消毒呢?」。有朋友回覆說:「他們日常食物,都會用臭氧對蔬菜、水果等滅菌……」。對此,我只表達我個人的觀點,不屬於「專家之言」:「武漢當初感染的人數遠遠超過現在北京感染的人數,當初也推測起源於海鮮市場。但武漢的傳染途徑,主要還是人傳人,傳染發生率最高的環境是當時的恐慌性就醫,在醫院有很多人交叉傳染了,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食物傳染新冠病毒。當然在我們沒有對新冠病毒傳染途徑了解很清楚的情況下,疫情期間,用臭氧消毒食物也是可以嘗試的」。其他的消毒辦法包括:84消毒液是能夠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紫外線和熱56度30分鐘也可有效殺滅病毒,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是有效殺滅病毒的方法。

但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將「細菌、病毒、寄生蟲」都趕盡殺絕嗎?今天提供關於「太乾淨與幾個疾病的衛生學研究結果」,給大家日常生活習慣提供另一種思考依據。

孩子10歲前應該做的事情

如今的孩子,很多已經成了「電子寶寶」、「遙控專家」,與自然和人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可能是當今孩子「溼疹、哮喘」等疾病高發的原因。

IPA(國際兒童遊戲權協會)向家長推薦了32項孩子10歲前應該做的事情。包括:玩泥巴、在河邊草地上打滾、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挖洞穴、捉蟲子等這些現代家長們認為髒兮兮的遊戲! 家長阻止孩子玩這些遊戲的主要原因是覺得這樣的遊戲不衛生,擔心孩子染上病菌。

其實在大自然中嬉戲是鍛鍊免疫力的最好手段。免疫力不是「吃藥吃出來的」,也不是「補充高密度營養補出來的」,免疫力是在與「外來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長期鬥爭中鍛鍊出來的。孩子的免疫系統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後才能逐漸完善。家長卻有一種誤區,總以為越潔淨越好。殊不知過猶不及,溫室裡長大的花朵經不起風雨,讓孩子生活在過度潔淨的環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病原體會讓人生病,但它同時也能「刺激」人體自身的防禦系統健康發展,打擊那些引起感染的有害病原體。提醒家長,「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過分潔淨的環境,一出門肯定要生病,因為他的免疫系統根本沒啟動,一到自然中就不能適應,跟新生兒一樣脆弱了。」

因此,沒必要用殺菌皂:健康的孩子如果在遊戲中把手弄髒,家長只需為其洗淨雙手,不必消毒,無需使用那些號稱可殺菌的香皂。有些父母一到傳染性疾病高發季節就草木皆兵,提心弔膽,使用各種方法給孩子的生活環境和使用物品甚至皮膚消毒,這種做法並不可取。過度消毒會對肌膚造成傷害,使肌膚變得乾燥、敏感,皮膚自身的保護屏障作用也會相應地被破壞。

孩子使用的護膚品及食品,儘量不要使用含防腐劑的產品:因為皮膚的表面有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的正常菌群,這些正常菌群是「皮膚細菌食物鏈」的關鍵環節,它們互相抑制,互相依存。過度消毒或含過量防腐劑,在殺死有害細菌時,也會殺死正常菌群,使黴菌趁虛而入,在皮膚上快速生長,結果適得其反。

玩泥巴預防過敏:上海曙光醫院兒科主任顧明達說,嬰幼兒接觸大自然還能避免過敏症。顧教授認為,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如玩泥巴時身上被弄髒,這時身體接觸了大量外界物質,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統及早地把它們當作「老熟人」,從而不會排斥這些外界物質,避免過敏發生。過去,人們一直與與牲畜接觸密切,因而受到各類感染的威脅。隨著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這類感染的機會越來越少,現在過於乾淨衛生的環境讓人體免疫系統「好壞不分」,反而使人們對很多物質過敏了。西班牙免疫和兒童過敏症研究會得出的結論:近20年來,過敏性疾病一直在逐步增加。除了環境汙染日趨嚴重和人們飲食習慣改變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太追求乾淨了。

溼疹病因學說——太乾淨是原因之一

溼疹最主要的病因學說包括:遺傳學說、衛生學說、屏障學說等。

1

遺傳學假學說

溼疹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很多溼疹患者存在與過敏性疾病相關的陽性家族史,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同卵孿生子中遺傳因素引發溼疹的概率在82%,環境只佔18%,若雙親中一方患溼疹,後代罹患溼疹概率約為59%,而父母雙方皆患有溼疹,其子女患溼疹的風險提升到81%,不僅如此,一般母親患溼疹比父親患溼疹的遺傳可能性更高,這些均顯示遺傳因素在溼疹發病中的作用。

2

衛生學說

該學說的主要內容為:大家庭兒童發病率低。兄弟姐妹越多的家庭,過敏危險性越小,其中長子危險性最高,小點的孩子風險低,是因為大孩子常常會將「髒東西」帶給小點的孩子,小點的孩子在這些「髒東西」的刺激下長大,對外界的抵抗力逐漸增強,因此過敏、溼疹的風險較小;而改善衛生條件、增加抗生素的使用或消毒過度都會增加過敏風險。2012年美國城市成人溼疹發病率為7-10%,但農村發病低;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母親文化程度越高,兒童溼疹發病率越高。兒童早期接觸少量寄生蟲、細菌、病毒,是預防溼疹發病的保護因素。

其機制為:兒童早期缺乏接觸微生物,會使免疫系統缺乏感染的刺激而發育異常,從而使機體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性上升。病原體可刺激免疫Th1功能正常,不向Th2方向偏移。早期接觸大量抗生素和疫苗,Th1、Th2,過敏發生率。

糖尿病病因學說——太乾淨是病因之一

糖尿病病因學機制包括:遺傳學說、衛生學說、維生素D缺乏學說、腸道菌群異常學說等。

1

遺傳學說

I型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中遺傳易感性扮演重要「角色」。一般人群的1型糖尿病終生風險通常被引證為0.4%,Warram JH等人研究發現:如果母親患有I型糖尿病,則其子女的發病率將會增加至1%;而如果孩子的父親攜帶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那麼他們的發病率將上調至3%。通過比較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之間疾病的發病率差異是探索特定基因在疾病中發揮作用的經典指標。Hyttinen V等人對芬蘭1958年至1986年出生的雙胞胎進行了1型糖尿病隨訪研究發現:雙胞胎中一個的發病年齡越早,另一個的發病風險就越大,這些數據也證實了糖尿病的高遺傳傾向。

2

衛生學假說

斯特拉坎(Strachan)1989年提出的衛生學假說是糖尿病發病機制中最受信任的理論之一。衛生學假說認為:早期並發感染對免疫系統的刺激作用可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早期暴露於各種感染因子環境可能對許多疾病具有一定保護作用,包括哮喘、糖尿病等。

除此之外,對比一些獨立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也能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一方面,全球範圍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而另一方面,一些諸如結核、腮腺炎、麻疹、A型肝炎和腸病毒感染等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卻逐步減少。同時,針對糖尿病研究的動物模型,有遺傳傾向的糖尿病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 NOD mice)在無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的環境中飼養,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40~80%。

3

維生素D缺乏假說

流行病學研究評估維生素D與I型糖尿病的相關性,維生素D缺乏症顯然與罹患I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度密切相關。

I型糖尿病發病率與地理格局明顯相關,低日光照射可能會造成高的患病率,患病率通常隨著距赤道的距離增加而增加。暴露於紫外線(Ultraviolet radiation,UVR)和適度補充維生素D可能延緩或抑制糖尿病的發生。芬蘭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如果給兒童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他們的I型糖尿病發病率會下降。

4

腸道菌群異常假說

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與糖尿病的發展有關。在一項包括16名糖尿病兒童和16名健康兒童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健康兒童和糖尿病兒童的腸道微生物組成有顯著差異,糖尿病兒童腸道內的梭菌、擬桿菌和細孔菌數量較多,而健康兒童腸道內的乳酸菌、雙歧桿菌、小球藻/真桿菌群和普氏桿菌數量較多;在一項四對配對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健康兒童的微生物群落比糖尿病兒童更加多樣化和穩定。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或食用含防腐劑的加工食品,可導致腸道菌群紊亂,是糖尿病的高風險因素。

綜上所述:

1. 免疫力是在與外界環境對抗中訓練出來的,不是吃藥或營養品補出來的。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如果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太乾淨」,人體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2. 不要濫用抗生素,你有可能將身體內的「好菌群」殺滅了。比如,生病就濫用抗菌藥,可殺滅體內的正常菌群,不僅可以導致急性的「真菌性肺炎、偽膜性腸炎」,還有可能增加慢性病的風險,比如糖尿病、哮喘、溼疹等;

3. 不要過度對皮膚消毒滅菌,大量使用抗菌洗手液、香皂,含防腐劑的洗髮水、沐浴露等,可能殺滅皮膚的「好細菌」,導致致病菌沒有限制的過度生長。有一種「頭皮屑」的發病原因就是與洗髮水中的過量防腐劑有關,過量防腐劑可破壞頭皮正常菌群,使致病菌過度生長,產生頭皮屑。

適度「乾淨」,不要「草木皆兵」,不要「太乾淨」。

機體的免疫力如同「沙丁魚」,要讓沙丁魚活躍起來,就要在沙丁魚中投放點「鯰魚」,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就是通過異種的「中途介入」,對本體起到激活作用。

文字 / 武漢大學藥學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咩擠

封面 / https://dribbble.com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漢大學丁虹教授團隊

相關焦點

  • 身體這幾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很多人都中招了
    身體這幾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甚至還有點小潔癖,不過有時「太愛乾淨」反倒會適得其反。身體這6個部位太乾淨反而會成為疾病誘因,甚至讓疾病反反覆覆,久治不愈!快來對照下是不是已經中招了?身體這6處可別「太乾淨」 1、耳朵:頻繁掏耳朵,易引發炎症耳屎可不是「髒東西」,它能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境,抵禦外界細菌的侵襲。如果將耳屎掏的太乾淨,相當於拆除了一道防護線,細菌更容易侵入耳道,從而誘發炎症,出現疼痛、流膿等症。
  • 身上3個地方,如果「髒」點也沒關係,洗得太 乾淨或許會生病
    身上3個地方,如果「髒」點也沒關係,洗得太乾淨或許會生病1、鼻腔如果自己的睫毛比較長,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美觀,很多人就會選擇修剪,其實睫毛對於身體健康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因為鼻毛可以阻擋異物進入自己的鼻腔當中,如果自己經常的洗鼻子或者是摳鼻子,反而會影響到自己的鼻腔黏膜,誘發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所以偶爾清洗鼻腔的時候,儘量使用生理鹽水來進行衝洗。
  • 貓咪生活小知識:按時吃飯的貓咪,反而更容易生病
    按時吃飯一直都是人們認為最健康的生活,也是從小到大我們所接收到的生活常識,就連現在長大了,一個在外面漂泊,家裡人也會經常提醒我們要按時吃飯,否則會得胃病。但是這種人類的生活其實並不適合所有生物。如果你在養貓的過程中,也遵守著這樣一條規則的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貓貓來說,這反而是傷害,長期按時吃飯的貓咪,反而更加容易生病,還會經常出現嘔吐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鏟屎官認真養貓,但貓咪總是出現嘔吐現象經常會從獸醫朋友那裡聽到這樣的話:今天又來了一隻貓咪,主人說最近自家的貓咪每次吃飯時都很著急,狼吞虎咽地吃完後,沒過一會,又全部吐了出來。
  • 過敏 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發達國家過敏現象之普遍,以至於美、英劇中的主人公要是沒幾個過敏的,反倒讓人覺得不太真實。比如《生活大爆炸》中的猥瑣男 Howard,只要一吃花生就會腫出一個性感的「香腸嘴」,就是典型的食物過敏表現。發達地區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更高,專家表示:「因為他們生活得太乾淨了!」這可不是「磚家」的信口開河,而是有研究依據的。
  • 寶寶免疫力差,經常生病?這4個階段要注意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可是總有一些寶寶總是非常容易生病。很多人認為孩子愛生病都是因為抵抗力太差,那麼怎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其實抵抗力的形成需要一定周期,寶寶抵抗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另外一部分是後天形成的,今天輕小便捷的喜孩子推車就來細說一下有關寶寶免疫力的那些事!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耳朵首先媽媽需要明白的一點事,耳朵內產生的分泌物專業名詞是「耵聹」,因為是耵聹腺產生的分泌物,構成元素是由蛋白質、油脂、一些微量元素,只是現實中大家習慣叫「耳屎」,其實一點都不髒,而且耳屎存在是為了形成一道屏障,防止小飛蟲異物或髒水進入到寶寶耳洞內,所以,對媽媽們清理耳屎不要太頻繁,力度要小,不要太深入。
  • 法牛洗澡,注意這4個地方,洗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狗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其中被稱為貴族專屬寵物犬的法牛說到給法牛洗澡其實是一個大學問,在洗澡的時候,要注意它們身體上的4個地方,這幾個地方並不是洗的越乾淨就越好,洗的太乾淨的話,反而會讓它們生病。
  • 貓咪生活小知識:你認為按時吃飯對貓咪好,這樣反而更容易生病
    按時吃飯一直都是人們認為最健康的生活,也是從小到大我們所接收到的生活常識,就連現在長大了,一個在外面漂泊,家裡人也會經常提醒我們要按時吃飯,否則會得胃病。但是這種人類的生活其實並不適合所有生物。如果你在養貓的過程中,也遵守著這樣一條規則的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貓貓來說,這反而是傷害,長期按時吃飯的貓咪,反而更加容易生病,還會經常出現嘔吐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鏟屎官認真養貓,但貓咪總是出現嘔吐現象經常會從獸醫朋友那裡聽到這樣的話:今天又來了一隻貓咪,主人說最近自家的貓咪每次吃飯時都很著急,狼吞虎咽地吃完後,沒過一會,又全部吐了出來。
  • 環境過於乾淨 孩子反而易患特應性皮炎
    李巍說,「精神壓力則易讓病情加重和復發。」李巍介紹說,特應性皮炎在兒童身上的好發部位是肘窩、膕窩、臉和脖子等屈肢部位;成人則比較泛發,伸側和屈側都會出現,皮疹表現也呈多樣性。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甚至體無完膚,皮炎持續發作,即便常規用藥也難以控制。
  • 新買的狗狗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是什麼原因?
    大多第一次買狗狗回來養的家庭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已經很悉心照料新買回來的狗狗了,但還是容易生病。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而導致的呢?新買的狗狗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是什麼原因?主要由於以下幾種原因:運輸環境應激狗狗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驚嚇、顛簸、飲食不當等情況,且面對陌生的環境會感到孤獨和害怕,在這些應激作用下,在初期機體內腎上腺機能亢進,後期會出現腎上腺功能減退,若不精心照顧狗狗就會生病;未進行預防注射市場上的犬只比較多,可以直接接觸感染,亦可間接感染,如果沒有進行驅蟲和預防注射的狗狗對犬瘟熱、細小病毒
  • 做好三件事,輕鬆解決溫室龜易生病易死亡問題
    一、溫室龜易生病的根源在於其溫室生活環境大家都在說溫室龜難養,容易生病和死亡,但很少有人去仔細分析,為何會這樣,通常是以溫室龜「體質差」一帶而過。事出必有因,只有找出真正的原因,並想辦法解決或規避,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溫室龜,同樣也是如此。
  • 甘油三酯指數太高易生病?或有三種類型的疾病要小心,不妨來看看
    近年來,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疾病,如高甘油三酯,已成為現代人的常見病。原來,甘油三酯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脂類,在人體內起著儲能的作用。甘油三酯指數太高易生病?或有三種類型的疾病要小心,不妨來看看1、心血管疾病正常的甘油三酯指數在0.56-1.70mmol/l之間,如果超過1.70mmol/l,人體內的甘油三酯會升高,人體內的血液粘度會增加,從而影響血液的流速,同時會損傷血管壁,導致心血管併發症。
  • 寶寶身上這4個地方「不怕髒」,別瞎勤快,洗太乾淨反而「有害」
    除了寶寶腦袋上的乳痂,寶寶身上這4個地方一樣"不怕髒",家長別瞎勤快,洗太乾淨反而「有害」,讓寶寶容易生病。還有哪4個地方一樣"不怕髒"?一:鼻子寶寶的鼻子有時候會因為鼻涕沒清理和積累許多的汙垢,但是這個地方不能太勤清理,因為寶寶的鼻腔還沒有發育成熟,太勤清理會對孩子的鼻黏膜造成損害,家長應當注意。
  • 貓不能按時吃飯,按時吃飯,反而會讓貓生病
    中國人對於一日三餐有著源於靈魂深處的執念,在大多數人眼中,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意味著健康,因此一些鏟屎官在養了貓以後,也會將一日三餐按時吃飯這則理念,安排在自己的貓咪身上,但殊不知,鏟屎官們認為的按時吃飯,反而會讓貓生病。
  • 教你幾道廣東家常湯做法,喝湯不用愁,易吸收強體質,少生病
    教你幾道廣東家常湯做法,喝湯不用愁,易吸收強體質,少生病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人愛喝湯、愛煲湯,但也不是天天老火靚湯慢燉3/4個小時。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再加上冬季也是流感多發季節,調理好腸胃,增強體質,多用一些當季食材煲湯,健脾胃幫助消化吸收,老人孩子少生病。
  • 盛夏人體「外熱內寒」 病邪反而更易趁虛而入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教授提醒,夏季人們常常認為「陽氣旺」,實際上陽氣最旺的夏天,病邪反而更容易趁虛而入,在中醫學的角度上,不少健康問題應該被格外關注。盛夏人體「外熱內寒」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不少患者因為胃口不好、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心煩氣躁等病症來到中醫科就診。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醫生耐心地說:「寶寶保暖要適當,父母護理要記住」三暖一涼「的口訣,這樣孩子才會少生病。」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太小,抗寒能力肯定低,必須穿厚點。事實上呢,寶寶新陳代謝比大人快,而且活動多,不太容易冷。孩子穿的過厚,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避免感冒,反而影響孩子活動。冬季保溫要適度,別讓寶寶「冬眠」。
  • 孩子在城裡養得小心翼翼經常生病,回村裡倆月啥都好了,很現實
    剛才的寶媽又說,送回老家怎麼行,我家孩子身體太弱,經常生病,老家天氣冷,環境衛生也不好,奶奶管的也不細,到時候孩子不真的得成病秧子。另一個寶媽說,就你孩子這樣子,更應該回老家住一段時間,說不定回農村待兩個月,啥病都好。以前我也不喜歡讓孩子回老家,覺得老家又髒又亂的。孩子在城裡我養得多小心翼翼,隨時消毒溼巾備著,奶瓶餐具每天消毒,衣服單獨手洗,天天喝的是進口純淨水。
  • 覺得現在狗狗太嬌氣,動不動就生病,但有沒有想過是主人的問題!
    養狗很多人都養的很隨意,各方面也都不重視,結果在狗狗生病之後卻抱怨現在的狗狗太嬌氣,動不動就生病,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狗狗容易生病,除了自身的體制外,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平常主人的飼養方式不當造成的呢。之所以狗狗會得這個病,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平常吃的東西不健康所致,至少小編所知道的幾個例子都是因為餵養不當,要不就是平常的時候不餵狗狗狗糧只餵剩菜剩飯,雖然現在的剩菜剩飯也大都是乾淨的當天沒吃完的飯菜,不存在過期腐壞的情況,但是,這些飯菜裡面所含有的各種調味料都對狗狗有害,還有蔥蒜這些,都對狗狗沒好處,如果再加上餵狗狗的還是些油膩的食物,那更完蛋,還有些人自己每天雞鴨魚肉的吃,餵狗狗也吃這些,還覺得狗狗每天能有這些東西吃會很開心的
  • 為什麼動物喝髒水不會生病,而人類卻容易生病?答案並不複雜
    再比如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家都有養狗,城裡人可以對狗的吃喝非常乾淨,可是農村人家的狗就沒那麼衛生了,經常是喝髒水。尤其是那些流浪狗,那時什麼髒水也會喝,可我們卻很少發現狗狗因此生病。還有很多的動物也是如此,基本上生活在自然界的動物對喝水沒有那麼多講究,渴的時候髒水也經常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