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妹妹尿尿的地方不一樣?老師的回答值得學習

2020-12-04 舒談風情

隨著人的成長,對於自己身體的構造會越來越了解。這並不單單是講成年之後,容易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染上很多的慢性病導致這裡痛那裡痛,而是指隨著各種知識的學習,小孩子會逐漸了解到自己和他人身體構造的不同,這一點在男女分別的問題上尤為明顯。

比如一位小孩子就覺得很好奇,為什么妹妹尿尿的地方不一樣?而被他問到的那位老師給出的回答值得學習。很多人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都會因為自己的尷尬情緒,或者是對小孩子超出自己掌控而感到憤怒,於是隨便糊弄一下就覺得解決了問題。

但是在兒童教育方面的理論當中,認為小孩子的任何問題都不應該被隨便糊弄,因為這會在小孩子的心目當中種下一顆不信任的種子,從而損傷他對於大人的信任心理。很多人會覺得只不過是糊弄一次,為啥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因為小孩子的善惡觀念都是非常純粹的,欺騙就是欺騙,不論你是否是對他好,損失掉的信任都不會回復。因此這位老師並沒有嘗試去迴避問題,畢竟在小孩子的心目當中並沒有什麼邪惡的想法,只不過是出於單純的好奇而已。

所以這位老師簡單舉了一個例子,用小孩子喜歡的點心來比喻,用做點心來比喻母親孕育嬰兒的過程,但是點心們有些選擇做草莓餡,有些選擇做巧克力餡,於是大家就長得都不一樣了。

這樣充滿童趣的比喻方式,讓小朋友很好接受,並且也樂於用這種方式來解釋自己從哪裡來。而就算是他們成年之後,小孩子也不會因為成年之後了解的更多,就覺得小時候的自己被老師欺騙了。這樣的語言藝術,正是幼教老師最困難的技能之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媽媽很忙,爸爸卻不工作?」戚薇的回答,值得家長學習
    而lucky卻反問戚薇,別人家都是爸爸去工作,為什麼她的爸爸不用工作?小lucky問出的是大多數家庭中的現狀,爸爸在外奔波,媽媽在家陪孩子。這時戚薇蹲下來,認真地向lucky解釋:家庭裡到底誰陪孩子不是固定的,爸爸媽媽對撫養孩子有著相同的責任,所以其中一方要去工作,另一方就要留下來陪孩子。
  • 「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這樣回答孩子將受益一生!
    周一的時候,她媽媽一如往常去學校接孩子,但孩子明顯沒有上一周的那種興奮勁兒了。在旁敲側擊之下,小外甥女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對於這樣的問題,不重視的家長可能會一句「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就給搪塞過去了,而反應過激的家長可能又一直揪著個問題不放,導致激化了與老師之間的關係。
  • 孩子學習缺乏動力怎麼辦?李易峰: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結果不一樣
    當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存在時,那學習對孩子來說將是一件麻煩的事。前幾日李易峰的演講上了微博熱搜,演講的內容很多是關於他個人成長的經歷。整個過程,他像講敘著別人的故事一樣,表現出淡定,從容,娓娓道來強大的氣場。網友們紛紛被他脫口而出金句鼓勵著:1.唯有破圈,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生命劇本。
  • 3歲男童看女生尿尿被罵流氓 家長望幼兒園分廁
    記者向潔  老師一說上廁所,一群小朋友蜂擁而上,光腚一排男女不分……看到這兒,有朋友會會心一笑,「幼兒園是最坦蕩蕩的地方。」可兩三歲的幼兒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幼兒如廁有無必要男女分流?作為家長,你會留心孩子在廁所裡的「小動作」嗎?當孩子提出「為什麼我是這樣,她(他)是那樣」時,你會如何應對?
  • 孩子:我為什麼要上學?當你這樣回答TA時,學習的種子就已經埋下
    三、怎樣讓孩子變得愛上學1.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家長們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且能夠適應外面的環境。比如說多帶孩子去一些自然景區,博物館,故宮,長城等這些地方。2.適度的給孩子自由。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已經很大了,現在的教育制度不比以前,現在的學習競爭也很激烈,有的孩子上著學家長再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班。
  • 摩比思維怎麼樣,值不值得為孩子報班學習
    摩比思維怎麼樣,值不值得為孩子報班學習 2019-05-09 11:39:37   來源:網絡
  • 孩子畫了會飛的狗,老師卻說狗不會飛,媽媽教科書式的回答受誇讚
    可是在孩子眼裡這個世界是多彩的、奇特的,他們敢想、敢幹、敢於創新,不會像成人一樣墨守成規,做著千篇一律的事情。 但家長面對那些我們認為不切合實際、荒唐的事,你會給予支持和鼓勵,還是直接將孩子獨有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之中?
  • 固定老師、語伴和時間,鯨魚培優在線英語學習日記
    可是隨著孩子的出生和漸漸長大,除了聽童謠,一個英語渣媽媽在其他方面也幫不了忙,就入了甜心英語,讓她自己看著玩。偶爾會看看,點讀下,感覺沒什麼效果,也沒在乎,因為自己教不了,也沒想著去系統地學習。去年六月份我們出去玩了幾天,特意帶她去了杭州奈爾寶。下午有小活動,我發現工作人員說的英語,那些小朋友能聽懂也能回答,基本都是4、5歲左右的小朋友。
  • 學生上課想尿尿不敢說結果尿了一褲子,背後原因並非只是老師嚴格
    學生上課想小便不敢舉手結果把尿尿身上了這種事情,跟老師有「威信」沒有什麼關係,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老師」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師自身問題導致這種情況比較多,而且也總是難免的,甚至在很多時候我們還必須得承認老師的嚴厲(不是「威信」)是非常必要的。
  • 彭彭跟妹妹玩耍卻被何炅告狀,聽到黃磊的回答,家庭地位很顯然
    可能已經成為習慣了,彭昱暢越發不避諱地跟妹妹玩耍,總會習慣性地用手輕輕打子楓,可沒想到剛好被何炅碰到,轉眼就像黃磊老師告了狀。    大家都知道啦,彭昱暢一向是很怕黃磊老師的,所以何炅去跟黃磊老師告狀就是想嚇唬嚇唬他。不過,大家都以為彭彭只是偶爾跟妹妹玩一下,沒想到節目組卻直接揭露彭彭的「大罪行」啦!
  • 孩子入園後便便時間變混亂,媽媽找老師要說法,結局尷尬了
    孩子又不說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於是寶媽就拉著洋洋直接去幼兒園找老師理論。認為是老師太嚴厲嚇著孩子了,導致孩子不敢上廁所,可是到了幼兒園之後,面對媽媽的質問,老師卻這樣說。「我們幼兒園有固定的排便時間,一般同學都是自己上,洋洋在其他同學上廁所的時候都是在旁邊看著,因為洋洋不會上廁所,等其他同學上完之後,我都是給洋洋把的。」
  • 孩子努力認真,為什麼成績不優秀?應該讓孩子有知識體系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文文媽媽最近很疼,文文,為了學校的成績不是很好,她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通報了一個高的學習班,學習班10次課,不管孩子去了就不想再去了兩次,她勸孩子,孩子是不去,所以文文媽媽非常,而是看到了努力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在不孕,她發現孩子的成績停滯不前後溝通去找專門的老師,但老師也說過了,但孩子在上課的時候也認真
  • 看拼音寫成「妹妹不累」,老師:我太難了
    01小學生考試的那些「腦洞之作」1)下面這個「看拼音寫成語」的題型,孩子拼音拼得不對可以理解,可硬把「悶悶不樂」寫成「妹妹不累」,也是讓人大開眼界。孩子這是粗心成啥樣啊?妹妹累不累我不知道,但批卷的老師一定覺得心很累。
  • 「您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學習」,老師的這句話包含三層意思
    「為什麼很多老師都對我這麼說:『您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努力學習!』聽到老師的這句話我一頭霧水,老師們到底要表達什麼?」有人問。我是老師,我也曾向家長說過類似的話。老師的這句話到底要釋放出什麼樣的信號?
  • 貓咪為什麼喜歡在床上尿尿?
    雪梨和粽子在床上打鬧雪梨鏟屎官把雪梨帶到案發現場,指著它犯下的錯誤,教訓了它一頓,然後又帶到它的貓砂盆旁,打開貓砂盆,正準備繼續教訓。雪梨和粽子都在貓砂盆裡上廁所貓咪為什麼喜歡在床上尿尿呢?其實貓咪是很愛乾淨的,就跟人一樣,它的廁所裡全是便便,都沒地方下腳了,肯定是不願意再進去上廁所的。早晨,鏟屎官為了睡懶覺,沒有清理貓便便,這時候,貓咪想尿尿了,叫了半天鏟屎官不起來,就只好在床上尿尿報復一下偷懶的鏟屎官。
  • 想叫「小花」名字的孩子,你的「靈魂拷問」,有人來回答了
    舉例二:有一個父親給自己孩子取名更加奇葩,叫頔竁,好了,連老師都不知道這個小朋友叫什麼名字,結果老師布置的第1堂課就是讓他們回去寫好自己的名字,抄寫自己名字100遍,這可把這名姑娘給難哭了,哭著說自己為什麼不叫小花小草,這樣簡單好寫的名字。
  • 嗯哼在幼兒園被欺負,霍思燕的「教科書式」做法,值得家長學習
    但除了心疼孩子之外,更應該了解為什麼發生,而後時刻保持察覺,引導和保護孩子不受傷害。說實話,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始料未及的,因此平日裡就要積累一些處理緊急狀況的方法,未雨綢繆,方能不慌不忙。
  • 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有毒」?黃磊的解釋,是聽過最妙的回答
    林女士家中有兩個男孩,大兒子,小明今年6歲,小兒子小天今年4歲,雖然兩個孩子的關係還算融洽,但是也少不了爭吵。有一天林女士正在廚房為孩子們準備晚餐,不知怎麼的,玩得好好的兩個孩子就吵了起來,林女士聽見聲音立刻趕了出去。看見媽媽出來了,兩個孩子都哭了,李女士非常頭疼,只好先對小明說:你是哥哥,你比弟弟大,一定要多讓著弟弟。
  • 孩子想與大人一起洗澡 該拒絕還是同意?
    最近,「大頭叮」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只要家裡有人說要去洗澡,寶寶就纏著要一起進浴室,叫寶寶去別的地方玩水,浴室先給爸爸媽媽用,寶寶就是不同意。  於是,這位家長在論壇上發帖求助:「是不是孩子對大人的身體特徵感興趣,好奇大人和自己不同?當孩子想同大人一起洗澡,我們該拒絕還是同意?」
  • 大衛熊英語 讓你的孩子愛上英語學習
    1年級的女兒琳琳一句話把家長敲醒,家長遲疑了兩秒,不敢回答。在家中圍觀孩子上英語課的過程中,家長發現當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或背誦時,好幾個小夥伴都毫不猶豫,十分積極。琳琳學了好幾個月英語,應該也會簡單的對話吧?可當老師點她回答問題,一個詞也不會往外蹦,可把旁邊的琳琳媽和琳琳爸急壞了。這時,父母才意識到:學英語,光靠每天課堂幾十分鐘遠遠不夠。英語課,琳琳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教材理解,讀,背,卻少有開口應用英語的機會,家長決定為孩子打造家裡的英語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