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煤火爐子」,只有北方人懂得有多美味,圖4冬季剛需!

2021-01-08 美食千裡路

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有暖氣片,有了暖氣片還要啥微波爐,大家都喜歡把牛奶、水果放在上面,不一會兒,就熱了!

吃喝起來的溫度也是剛剛好,暖暖的很舒服,也很養胃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小時候家裡面都是有個「煤火爐子」,這個在北方地區是比較常見的,除了取暖,這個爐子還能誕生很多美食呢!

就比如說烤饅頭,把冰冷的饅頭放在爐子上,味道完全不一樣了,比麵包還好吃呢,再蘸上醬,都不想吃飯了!

圖4是冬季「剛需」,說的就是人人都愛的烤紅薯,在街頭也是經常能看到的,每次都忍不住想買一個,寒冷的空氣裡吃上一口熱騰騰的紅薯,幸福感滿滿啊,還能用來捂手呢,真的是一舉兩得啊!

還有烤橘子,應該會有小夥伴覺得很詫異,怎麼水果也能用來烤呢?但是烤橘子的味道真的很贊呢,本來是冰涼的果肉變得熱起來,還伴著香味,如果沒有吃過的可以嘗試一下喲!

還有做蛋餃皮,小時候家裡都不會直接在外面買蛋餃,而是在家裡面自己包,就是爐子上,很方便也很溫暖,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舌尖上的「煤火爐子」,只有北方人懂得有多美味,你有吃過這樣的美食嗎?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個讚吧!歡迎一起討論分享喲,謝謝親愛的小可愛們!)

相關焦點

  • 楊麗娜:煤爐子上的冬天(散文)
    可就在這暖融融的生活裡,我卻無比懷念那些曾經在煤爐子旁度過的歲月。 對二十年前豫西老家的記憶中,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有煤爐子。蜂窩煤球摞著裝進煤桶裡,煤爐子朝朝暮暮,無休無止的工作著。尤其是在冬天,村民們的生活起居基本上都圍著煤爐子轉。 回想起上小學時的冬天,放學後不僅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吃罷晚飯,還要接著做父母安排的作業—剝玉米。天寒地凍的村莊,屋子裡冷的像個冰窟窿。
  • 哪能關了「電爐子」點起「煤爐子」? 北京房山區破解老百姓「煤改...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新媒體專電 題:哪能關了「電爐子」點起「煤爐子」? 北京房山區破解老百姓「煤改電」困局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蓋博銘 馬巖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北京房山區部分「煤改電」試點村居民因電暖氣「不給力」、用電取暖費用過高等原因又燃起煤爐子。
  • 古代生活趣談:清朝時期北方人如何過冬?其都有哪些取暖方式?
    有錢有權勢的人家,冬季大多穿裘衣,出門在外又有面子又能保暖。而普通人或者老百姓只能穿棉衣,《宋書》就記載了關於棉花的生產和使用。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和邊疆少數民族就開始種植棉花,所以冬季穿棉衣是老百姓,最常用的保暖方法。筆者認為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北方人大多會選擇多穿衣服來保暖。俗話說「十層單不如一層棉」,在寒冷的冬季,穿棉衣才是最普遍的保暖方法。
  • 冬季農村「煤氣中毒」頻發?煤球爐子該不該禁止?
    北方地區在冬天是幸福的,有暖氣。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供暖,除了出門之時穿上厚重的衣物,只要進到屋子裡,睡覺有時都得踢被子,太熱!而南方呢?也許除了海南島,在冬天大部分地方冬天也得哆嗦,如果不使用空調,那麼取暖就得靠抖。
  • 幾招教你如何挑選麵包蟹,品嘗舌尖上的美味!
    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遊遍祖國大好河山,吃遍祖國山珍海味。雖然實現前面一個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但是得益於如今信息科技的發展,實現後邊一個已不成問題。因為如今交通的發達,即使是北方人想吃南方食物,也是十分簡單的。
  • 煤球爐子怎麼封火不滅 使用地暖有什麼樣的好處
    如果想要發揮良好的保暖效果,有多種不同方式比較流行的,就是電暖器或者是地暖、電暖爐等等。可能很多家庭主人都不太重視這些類型,導致保暖的效果不太好。大家在安裝保暖設備的時候,可以關心煤球爐子怎麼封火不滅以及使用地暖有什麼樣的好處,然後綜合對比,選擇優質的保暖措施。
  • 取暖季到了,回憶老北京搖煤球、捅爐子的日子,有張圖看了想哭
    在暖氣尚未普及的時代,這個季節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山貨店裡顧客盈門,熱賣火爐和鋥光瓦亮的鐵皮煙筒;家家戶戶忙著安爐子、裝煙筒、試火,冒出濃煙滾滾;煤鋪門前排著買煤的長隊,大街小巷到處跑著送煤的平板三輪。上世紀30年代,崇文門城樓下的煤鋪。煤鋪工人把煤末子摻上黃土之後,平鋪在地上,用剁子剁成小方塊,再搖成煤球。
  • 天津該點爐子的季節,當年黑白鐵滿街的地方,有個老名字叫北開
    上圖: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糧本與購貨本。(郝汝明提供)這個時候把煤本抽出來就開始盤算採購冬煤的事了。入冬前要提前去煤鋪子預訂。譬如,幾百斤煤球,幾百塊蜂窩煤,想要多還不能一次供應齊,必須得分期分批的購買。一旦雙方商量好送煤時間,家裡得留勞力幫著收煤,堆放。尤其是燒煤球的家庭還需要把煤灰搓出來單獨和成煤餅子貼牆上風乾。
  • 老北京人的火爐子都有哪些妙用?除了冬天取暖還有這麼多用處
    爐臺兒上的白薯和饅頭老北京人管煤爐叫火爐子,以前住平房的北京人都使用過。我見到過的火爐子有三種:一種是燒原煤的,用於冬季取暖,這種火爐子體積大,煤塊燃燒起來火力很足,一般在較大的房間如工廠車間、學校教室使用,現在已經被暖氣取代。
  • 魚腥草你認為是頂級美味還是舌尖上的噩夢?
    第一次去貴州的時候,一個當地朋友說你去了那麼多地方帶你去吃一種絕對沒有吃過的美食。於是飯桌上就出現了涼拌魚腥草,酸辣節節根,麻辣折耳根魚,怪嚕飯,魚腥草水鴨湯……朋友很豪邁的夾了一筷子放我碗裡,嘴裡還說很好吃的,你趕緊嘗嘗。我夾起了一筷子到嘴裡,我當時感覺就像吃了一大口死了三天的魚,還在太陽下暴曬的那種。
  • 上《舌尖》後火起來的餅店,老闆1人控制4個鍋,門前每天排長隊!
    文/幻晴上《舌尖》後火起來的餅店,老闆1人控制4個鍋,門前每天排長隊!面實在,好多小夥伴的,印象中都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美食,但其實南方人對這種美食也是非常的喜愛,只不過南北方之間對麵食的吃法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就像北方人,再用麵粉製作美食的時候都喜歡發笑,然後吃起來又鮮又軟,但是南方人就喜歡直接用面來製作美食,就比如說,在南方一帶特別受歡迎的一種美食叫做卷餅。
  • 不止是煤氣爐子!這些冬季取暖「神器」也要注意!
    使用煤炭爐子取暖的居民,一定要做好爐具等的安全防範措施:  1、不要把煤爐、炭盆放在家裡,如果一定要放在家裡,最好安裝一個抽氣筒,把抽氣筒的一頭接在煤爐上,另一頭接在房間的外面。以利於煤爐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排出屋外。
  • 散文|白楊樹:魏家灣風情——煤炭.爐子.邯鄲
    有數的人家,半大孩子棉襖外面會套個褂子,差點的就弄個套袖,用別針別上。更多的就是哥哥姐姐穿小的,破舊的秋衣外面套上棉襖。一天一天瘋跑,跑的滿頭大汗,跑乏了,汗也涼了,小北風一吹,順著脖子往裡鑽,再也不敢從外面了,轉身各往家裡跑。家裡有點爐子的,恨不得趴在爐子上,沒有爐子的,就跑到灶火前,伸手去烤。鍋裡騰騰的熱氣,芳香的玉米粥味道,把寒冷隔在了門外。
  • 咖啡+巧克力,舌尖上的「冬季戀歌」
    有一些味道的組合,神秘而微妙,結合後相互激蕩,能帶來動人心魄的味覺體驗。咖啡與巧克力就是其中之一。巧克力是咖啡在冬日裡的最佳情人。兩者門當戶對,相映成趣,共同演繹一場場舌尖上的「冬季戀歌」。咖啡與巧克力「門當戶對」咖啡豆與可可豆如孿生兄弟般在赤道周圍生長著,相同的土壤、氣候造就了它們孿生兄弟般的親暱。咖啡很早就與巧克力心心相惜了。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留守爺孫倆好不容易生了煤火爐子,卻不會用,差點釀成大禍
    小孩叫開開,爸爸媽媽外出務工,家裡只有一個年邁且患有心肺病的爺爺照顧開開。開開撿了一條流浪狗,取名叫小膽,開開去哪它就跟著去哪。爺爺逗開開,撿的狗是個啞巴狗吧?開開反駁,不是,它會叫!爸爸打來電話,告訴爺孫倆太原開了暖氣,要寄二百元錢來給家裡也生個煤火爐子。爺爺搖頭,每年不都這麼過來了麼,今年也不用。因為爺爺生病,吃藥花了很多錢,家裡沒有餘錢再去交電視費。為了開開不無聊有事幹,爺爺就哄著開開給他朗讀課文。
  • 在北方,每個城市都有小販推著大鐵爐子賣烤紅薯的
    如果您留心發現,幾乎每個繁華所在都有小販推著大鐵爐子賣烤紅薯的。街頭烤紅薯的多在深秋之後,能賣一個冬天,其它季節沒有原材料不說,即使有,烤出來的味道也差。這就好比羊肉串多在夏季露天燒烤,其它季節較難見到一樣。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 北方人常說整倆「硬菜」,到底有多「硬」?南方人:這硬菜硌牙嗎
    這是一個主角菜,必須要放到C位上,所有其他的菜都被簡化為配角。就價格而言,正如北方人所說,只有價格較高的菜才能被稱為硬菜。如果你去參加一個大型宴會,那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最後一道菜」,例如,中國東北著名的殺豬菜餚是硬菜。此外,這些硬碟子通常裝在足夠大的盤子裡。
  • 長沙有一種樹的花盛開在冬季,白色花瓣黃色花蕊,來看看是什麼樹
    南方與北方的冬季差異非常大,特點一南方溼度過重,溼冷溼冷的只能守著爐子,北方乾冷風大,室內就暖和;特點二北方的植被都是落葉類和針葉類,到了冬季一片蕭條,南方氣候溫和,溼度大,植被混搭,一年四季都有綠意,因此在南方的冬季也有可能看到花兒盛開的景象,甚至還有蜜蜂採蜜的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