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峰會是推進實施《關於新時代上海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集聚力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
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現場 主辦方提供
峰會以「闖上海 創未來」為主題,圍繞「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目標,通過「以賽引才」「以賽招商」「以賽選才」「以會聚才」「以會引資」「以會引智」等形式,面向全球組織海聚英才創業大賽、全球英才招募洽談會、人才高峰論壇等。
峰會發布了一系列支持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重要人才政策,並向全球發布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等。大會邀請來自科技界、產業界等創新創業領域的人才和企業代表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共話人才成長和科技進步,引領峰會發展成為全球人才、技術、項目、資金匯聚上海的標杆性對接平臺,壯大成為「雙招雙引」標誌性活動品牌,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品牌項目。
頒發全國首批外國創業人才工作許可證當天的峰會舉行了外籍人才永居證頒證儀式,而這是支持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重要人才政策之一。為進一步支持浦東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對在浦東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內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引進、推薦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外籍頂尖人才推薦的外籍專業人才及團隊外籍核心成員,以及引進的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當日,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德國籍專家安格洛夫斯基和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籍專家李天笑兩位人才獲頒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同時舉行的還有全國首批外國創業人才工作許可頒證儀式,上海創徒叢林創業孵化器引進的日本創業團隊黑澤和則、大坂宏彰兩位人才獲頒外國人工作許可證。
在科技部(國家外專局)的大力支持下, 上海市科委(市外專局)持續推出一系列外國人才突破性政策,率先出臺中、英、日三語版本的《關於支持外國人才及團隊成員在創業期內辦理工作許可的通知》,突破了原來外國人才因在創業期內沒有聘請單位而無法辦理工作許可的問題。
根據文件有關規定,園區或孵化載體作為外國創業人才及團隊的申請主體,可為其推薦的在創業期內的外國人才及團隊成員辦理辦理工作許可,園區或孵化載體按照《關於印發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服務指南(暫行)的通知》的有關要求辦理《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及《外國人工作許可證》。
如創業成功,外國人才及其團隊成員可以新成立的公司名義重新申辦工作許可。該項政策已在浦東試點,下一步將根據試點實施情況總結經驗,在上海全市推廣。
試點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方案當日還舉行了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啟動儀式。
今年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不斷探索研究在滬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工作,積極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更高層次開放格局下的人才集聚。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有關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方案獲總局批覆,並與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和上海市科委(外專局)一起共同落實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工作,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提升上海金融服務能級,讓集聚上海的全球人才體驗到國際高標準的金融服務。
記者了解到,本試點工作在浦東新區先行先試,並有序向全市推進實施。外籍人才和用人單位可至外國專家局指定網站下載《外籍人才薪酬購匯專用信息表》(Fast Pass on Foreign Talents Remuneration Foreign Exchange)表格並至指定就近人才服務窗口確認。上海地區銀行將為持有專用信息表的外籍人才提供分次、跨行的「零審單」薪酬購匯「一件通」服務。
一件通辦、外籍人才憑《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專用信息表》,直接在銀行櫃檯辦理薪酬購匯,無需提交多項就業材料(如僱傭合同、收入證明、納稅稅單等),大量節省時間和腳底成本。
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還將指導轄內銀行推出線上試點,開通電子銀行線上辦理渠道,進一步提升涉外金融服務效率。
現場同時還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這是「海聚英才」雲選會系列活動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的最新「求賢帖」。
目前,上海海聚英才平臺(www.sotsw.cn)已徵集了1707家單位,10040個高層次人才崗位,形成了「千家萬崗」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峰會當日,除主會場外,還在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中國駐外使領館的留學服務網上同時向全球發布上海高層次人才崗位需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