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獅 是一種已滅絕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大約200萬至4.6萬年前)。雖然被稱為「獅」,但是它們和大眾認知的獅子沒有什麼關係,袋獅的近親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樹熊。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下綱: 有袋下綱 Marsupialia
目: 雙門齒目 Diprotodontia
科: 袋獅科 Thylacoleonidae
屬: 袋獅屬 Thylacoleo
註:學名 Thylacoleo 為斜體
不知道什麼原因,設置斜體後,文字就無法顯示
袋獅是澳洲最大的肉食性動物,且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類。
模式種-劊子手袋獅(T. carnifex)與人的比例。
袋獅的骨架
袋獅肩高75釐米,長度大約150釐米,它們平均重101-130公斤,個別的可重達124-160公斤。
雌性獅子
它們的身體形態差不多像現代的雌獅。
根據在洞穴中的壁畫推測,袋獅的身體可能布有斑紋。
袋獅可能在森林、林地、灌叢帶及河谷等地進行獵食。
它會獵食像雙門齒獸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動物。
它是有袋類中專門的獵食者,它的前肢極度強壯,有可收縮的爪,這都是有袋類中未曾有過的。它有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撕開一大片的肉。這些特徵綜合起來估計它有可能會攀樹,並保存獵物的腐肉。
它是所有現存及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勁最強的,重100公斤的袋獅一咬可以比擬一頭重250公斤的獅子。
雙門齒目獨特的牙齒構造,不同於現代所見的食肉動物。
化石發現
袋獅的化石在澳洲多個位點都有發現。於2007年,在納拉伯平原下的山洞中就發現了整副袋獅的骨骼及頭顱骨。
另外,亦發現了一頭幼獅在其母獅育幼袋中的化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