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澤金黃、香酥可口,油條可謂是我們百姓早餐的主角之一啦,其地位不可撼動。《宋史》中就提到過,宋時嶽飛被秦儈所迫害,百姓將面拉成長條狀放入油鍋中叫做油炸檜,從而表達出憤慨之情,這也就是油條的雛形了。不管是在北方的煎餅果子還是南方的「蔥包檜」、腸粉,甚至在馬來西亞,油條也是人們吃肉骨茶時不可缺少的配料之一。
這人人都愛的油條卻是因為一些黑心商販們讓人又愛又怕,為了增加油條酥脆的口感,一些商販們在面中加入了大量的明礬。明礬其化學成分就是硫酸鋁鉀,使用過多的話其中的鋁離子就會被吸收,小孩吃多了會影響智力發育,成年吃多了會遲鈍,老年人吃多了會痴呆,是不是很可怕!
但是作為吃貨的小編真的是對油條十分的中意呢,所以下面就教大家怎麼分辨無礬油條,從此可以放心吃油條了!
1、聞
剛出鍋的油條掰開,聞起來有衝鼻的鹼味兒或是有少許刺鼻的氣味,那就是加了過量的明礬
2、看
表面金黃到黃到發白,順光時可見亮晶晶的顆粒,油條的斷面會出現大孔洞。而正常的油條,斷面呈海綿狀,氣孔細密均勻。
3、吃
如果買的時候油條直挺挺的,到家之後就變得縮了水變得軟癟,而且吃的口感非常的韌,那麼也可能是加了明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