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柿子種植大國,柿子是我國的原始水果,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一個柿子種植面積和年產量,分別佔世界柿子種植面積的90%和世界柿子產量的80%以上。
我國柿子品種有800多個,在顏色上分為紅柿子、黃柿子、青柿子、黑柿子等。全球有柿子種質資源中,我國有80%以上的品種。
柿子是無疑是我國最傳統的水果,在歷史上也久負盛名。柿子在我國可栽培區域極廣,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等大部分地區均可栽培柿子。在90年代,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院落裡有種柿子樹的習俗,每逢柿子成熟的日子,農村大集、城市街巷上,就會有各種小攤來販賣柿子。
柿子也是中國家喻戶曉、普通民眾都能吃得起的水果,經常可以在中國人民的餐桌上看到。
但是,自果樹產業進入「商品化」時代以來,商品化的屬性一直很好,已經成為是否可以種植水果的主要標準。越來越少,大多數被柿子餅代替。
柿餅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加工最好的柿餅。但是由於柿子的發展,我們只能依靠柿子來支撐正面,我不確定它是否令人尷尬。
為什麼柿子在我國逐漸被打入了冷宮呢?
有人說這是一個客觀原因,柿子的市場銷售不佳,無法運輸或儲存。有人說柿子太普通了,不能提高價格。在超市購買的大多數水果都可以按較高價格出售。柿子只能靠便宜獲利,但是利潤低,損失高。
換句話說,這句話不是我們的錯,是市場經濟放棄了柿子的果實。
這些話看似挺對,我們在說說紐西蘭和日本。
說起紐西蘭,人們最先會想到的也許是奇異果,沒錯,就是那個紐西蘭從我國引進後培養成的奇異果,實際上,除了獼猴桃外,紐西蘭的柿子也是從中國引入的。紐西蘭的脆甜柿子品牌「 First」,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幾乎可以和奇異果相媲美,和獼猴桃一起稱霸國際水果市場。
日本的柿子也是新鮮的柿子。日本還是傳統的柿子種植國,到目前為止,日本還出售新鮮的柿子。柿子還是日本水果超市中優質水果的主要代表,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
日本柿子的育種和栽培非常重視新鮮柿子品種的研究與開發,但是柿子的加工在日本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因此,從紐西蘭和日本在柿子新鮮食品行業的經驗來看,新鮮柿子不是很成功,也不是柿子的客觀原因,大多數是國內柿子的品牌和營銷問題。
尤其是在紐西蘭,紐西蘭在引進柿子後的短短幾十年內就贏得了國際牡蠣市場。這種營銷和品牌塑造能力值得國內水果產業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