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培優,老師解析:絕對值性質在數軸上動點問題中運用方法

2021-01-10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絕對值是初一數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數學中考的重點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絕對值性質在數軸上動點問題中的運用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

例題

已知A,B兩點在數軸上分別表示有理數a,b,A,B兩點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B,在數軸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a-b|。已知數軸上A,B兩點對應的數分別為-1,3,P為數軸上一動點。

(1)若點P到A,B兩點的距離相等,求點P對應的數是多少;

(2)若點P到A,B兩點的距離之和為8,求點P對應的數是多少;

(3)現在點A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運動,同時點B以0.5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運動,當點A與點B之間的距離為3個單位長度時,求點A所對應的數是多少?

1、當PA=PB時,求點P對應的數

設點P對應的數為p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B兩點對應的數分別為-1,3,則當PA=PB時,點P在數軸上A,B兩點之間,即-1<p<3;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B=|a-b|,A,B,P三點對應的數分別為-1,3,p,則點P與點A之間的距離PA=|p-(-1)|=p+1,點P與點B之間的距離PB=|p-3|=3-p;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PA=PB,PA=p+1,PB=3-p,則p+1=3-p,可求得p=1。

2、當PA+PB=8時,求點P對應的數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B兩點對應的數分別為-1,3,AB=|a-b|,則AB=4;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B=4,PA+PB=8,則點P在數軸上A點的左側或在B點右側,即p<-1或p>3;

當p<-1時,P點在A點左側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PA=|p-(-1)|=-p-1,PB=|p-3|=3-p,PA+PB=8,則-p-1+3-p=8,可求得p=-3;

當p>3時,P點在B點右側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PA=|p-(-1)|=p+1,PB=|p-3|=p-3,PA+PB=8,則p+1+p-3=8,可求得p=5;

所以,點P對應的數為-3或5。

3、求點A所對應的數

設點A,B運動的時間為ts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點A對應的數為-1,點A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運動,則運動ts後,點A對應的數=-1+2t;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點B對應的數為3,點B以0.5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運動,則運動ts後,點B對應的數=3+0.5t;

(1)當點A在點B左側距離3個單位長度時

根據結論:點A對應的數=-1+2t,點B對應的數=3+0.5t,則AB=|3+0.5t-(-1+2t)|=4-1.5t;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B=3,AB=4-1.5t,則4-1.5t=3,可求得t=2/3;

根據結論:點A對應的數=-1+2t,t=2/3,則點A對應的數為1/3;

(2)當點A在點B右側距離3個單位長度時

根據結論:點A對應的數=-1+2t,點B對應的數=3+0.5t,則AB=|3+0.5t-(-1+2t)|=-4+1.5t;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B=3,AB=-4+1.5t,則-4+1.5t=3,可求得t=14/3;

根據結論:點A對應的數=-1+2t,t=14/3,則點A對應的數為25/3;

所以,點A對應的數為1/3或25/3。

結語

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就是可以表示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因此利用絕對值的性質可以解決數軸上的動點問題,只要確定了兩點在數軸上的的位置關係,就可以得到兩點所對應數的大小關係,從而對表示兩點間距離的絕對值進行化簡,得到題目需要求解的量。

相關焦點

  • 初一數學月考複習,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有點難?用絕對值求解很簡單
    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是七年級數學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數軸上,點A表示數-36,點B表示數44,動點P、Q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動點P、Q的運動速度之比是3:2(速度單位:1個單位長度/秒),12s後,動點P到達原點O,動點Q到達點C,設運動時間為t(t>0)s。
  • 初一數學暑假預習,老師分享:關於數軸上的動點問題的知識點解析...
    數軸和代數式是七年級數學的重要知識點,數軸上兩點間距離跟兩點所表示數的關係是解決數軸問題的關鍵,代數式中變量的取值範圍是解決代數式問題的關鍵。當數軸中出現動點問題時,就需要運用代數式的方法進行求解。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如何運用數軸與代數式的知識點解決動點問題,希望能給新初一學生的暑假預習帶來幫助。
  • 七年級數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七年級數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只有經歷幾次這種磨練,平移要先確定方向,解動點問題的目的才算達到。  ①S=4,相當於告訴我們O'A=4/3,這是一個打著面積幌子的動點問題,前一小題中我們得到長方形邊長OA=4,於是可求出AA'=8/3,因此得到點A'表示的數是4+8/3=20/3;  ②若點A向右平移,如下圖所示:
  • 初一數學:打開初中數學思維大門的鑰匙——數學中的動點問題
    初一數學上冊有難題嗎?  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平時課堂上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就能聽懂老師講的,就算是課堂上犯困開小差,課後自學一遍也能將當天所學掌握。更不用說那些課後作業了,跟小學階段沒什麼差別!
  • 初一數學熱點壓軸題:數軸中的動點問題
    例題1、閱讀下面材料並回答問題.Ⅰ 閱讀:數軸上表示-2和-5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2)-(-5)=3數軸上表示1和-3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1-(-3)=4一般地,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右邊點對應的數減去左邊點對應的數.
  • 初一數學上冊壓軸題:有理數中的動點問題有多難?竟無從下筆
    孩子上了初一之後,許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小學階段學得那麼好,幾乎次次接近滿分或者滿分。怎麼一到了初中,成績就不穩定了呢?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感覺上課都聽懂了,作業也完成得很好。一考試,問題就出現了,錯漏百出。特別是最後一道大題,真的有那麼難嗎?
  • 七年級數學難點|破解數軸上的動點問題的絕招
    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是七年級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困難題,學生遇上了它就一個字——「暈」.但這個知識點又不得不學,因為這個知識比較綜合,也比較抽象,是一類極為常見且重要的綜合題,對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要求較高,涉及到「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數在數軸上的表示、行程問題」等,更是學習「數形結合」思想的第一步.動點問題必備知識:1.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如何表示
  • 期末考試複習之數軸動點問題,詳解常見題型,掌握解題方法
    在有理數章節中,數軸的知識點雖然比較的簡單,但是數軸卻是數形結合思想重要的工具,很多的題型都可以結合數軸來進行求解,這部分內容中,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是比較綜合的題型,對於同學們來說也是難點。關於數軸上動點問題,其實實質上主要考察的是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和運動問題的綜合運用。
  • 初一數學:動點問題只是行程問題的變形?還有這些你錯過的知識點
    剛上初一的時候,聽學長學姐們說,初一的動點問題有點難,有時候想到腦袋爆炸也不知道個所以然!也聽一些學霸師兄師姐說,動點問題不過就是小學階段行程問題的變形,沒有什麼可怕的,根據行程問題的基本知識輕輕鬆鬆就能寫出完美答案!然而,事實真的如這些師兄師姐們所說的嗎?直到學了有理數、數軸、絕對值、方程之後,才發現,原來除了行程問題,還有一些其他的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 迎戰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數軸上的動點問題選講
    時間倉促,語言潦草,直接上個題:1. 如圖,已知數軸上有A、B、C三個點,它們表示的數分別是﹣24,﹣10,10.(3) 現有動點P、Q都從A點出發,點P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當點P移動到B點時,點Q才從A點出發,並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移動,且當點P到達C點時,點Q就停止移動.設點P移動的時間為t秒,問:當t為多少時P、Q兩點相距6個單位長度。
  • 2018初中數學專題:特殊圖形中的動點問題歸納及解題方法 - 昆明小...
    動點問題的基本知識:動態幾何特點----問題背景是特殊圖形,考查問題也是特殊圖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分析過程中,特別要關注圖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圖形的性質、圖形的特殊位置。)動點問題一直是中考熱點,近幾年考查探究運動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數、線段或面積的最值。
  • 初一數學期中考試壓軸題: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期中考試就要來了,初一的學生怕了嗎?這裡精選幾道壓軸題:數軸上的動點問題。供需要的同學參考例題1、如圖:在數軸上A點表示數a,B點示數b,C點表示數c,b是最小的正整數,且a、b滿足|a+2|+(c﹣7)^2=0.
  • 初一上學期,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提優題難度大
    數軸上的動點問題離不開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1、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即為這兩點所對應的坐標差的絕對值,也即用右邊的數減去左邊的數的差。即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右邊點表示的數—左邊點表示的數。2、數軸上動點坐標(點表示的數):點在數軸上運動時,由於數軸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因此向右運動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左作運動的速度看作負速度。這樣在起點的基礎上加上點的運動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運動後點的坐標。即一個起點表示的數為a,向左運動b個單位後表示的數為a—b;向右運動b個單位後所表示的數為a+b。
  • 七年級數學,動點問題的確是難點,這樣做是否幫到你,動點專題①
    ——《誡子書》諸葛亮昨天網友們給我發來的消息中,我好好地看了一下之前整理的內容中已經講到過怎麼才能把動點問題進行點位置確認法表示出來。首先,數軸上的點如何表示這是前提。數軸上的點一般有四種表示情況:已知點、任意點、動點和中點,其中我們重點要明確兩個內容一個是動點的位置,需要知道起點,方向,距離,這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關鍵點。
  • 迎戰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數軸上的「中點」引發的動點問題
    數軸上的「中點」問題,堪稱「退化版」的「一維」中點坐標公式,在七年級數學學習中,常常會以「數軸摺疊」或數軸上的動點行程問題等形式呈現,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掌握數軸上的「中點」「模型」,對於快速解題至關重要,本文簡要闡釋一下:如圖,數軸上,M是AB的中點,A對應a,B對應數b,M對應m,請探究a,b,m三者關係。根據「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等於右數-左數」由方程思想立證:中點m等於"兩頭"a+b和的平均數,將這個結論作簡單的「公式變形」,還可以得到另外幾個形式,並且這些基本結論在考試中都可以直接使用,特別方便。
  • 初中數學丨二次函數的動點問題總結+例題解析,兩個問題一次解決
    動點問題一直是初中熱點,近幾年往往考查探究運動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數、線段或面積的最值。今天老師針對初中數學的二次函數及動點問題整理了這篇文章,並通過中考真題的詳細講解讓同學們掌握所有知識點。
  • 初一數學壓軸題:變速動點問題與定義新運算,你敢挑戰嗎?
    有的同學說,初一數學最怕的就是動點問題了!因為現階段的靜態問題都有些搞不清楚,更何況是動態的問題。但是有些同學又覺得,動點問題不過是行程問題的一個變形,不過是加了個分類討論的思想!分析時做到「不重不漏」,輕易就可以解決!那變速的動點問題呢?還有定義新運算的動點問題呢?你敢來挑戰嗎?
  • 「一動二靜」,生動詮釋初一全等證明中的動點問題的解題技巧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動點問題是指原題中的圖形,由於圖中的點、線、或圖形處於運動中,導致圖形發生變化,進而對不同圖形位置下某一結論進行是否變化的論證問題.這類題型考查的不僅是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還考查學生數學邏輯推理思維的系統性,是初中考試中具有壓軸性質的證明題型。
  • 數學老師:經典全面「初中數學動點問題專題講解」,人手必須一份
    數學老師說數學問題當中的重點問題是金字塔尖兒的部分他是數學題當中的靈魂式的題型,讓很多同學感到困擾,將這類的題型掌握其實也並不難,當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去攻破她,答案也能夠手到擒來。首先我們應該明白重點問題,是用來探索和發現圖形的性質以及圖形的變化的,在解題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有動靜結合的思維通過重點在運動過程當中去觀察圖形的變化現象!而根據我們出現的重點題型,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專題去解決它比如我們可以建立動體問題的函數解析式。同時我們也可以做一些壓軸題,去提升我們對於結合重點題型的認知。
  • 初二數學:四邊形中的動點問題探究 中考熱點題型 套路解析
    動點問題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問題,也是中考中的熱點問題。動點問題體現了數學中變化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四邊形中的動點問題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問題,它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