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內地資金退潮帶衰香港樓市:已跌去11%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英媒稱,在香港,多數人都居住在狹小逼仄的公寓中,與它們相比,紐約或倫敦的公寓宛若宮殿。儘管如此,香港依然贏得了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的頭銜。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9日報導,對於這塊前英國殖民地而言,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在這裡,買間最不起眼的公寓也至少要花掉你100萬美元,而永遠渴望收入最大化的開發商已計算出,還可以將公寓建得更小(僅46平方米),向大量稍微不那麼富裕的購房者出售。

  報導稱,但香港的房地產業大廈正在顯現裂痕。房價正在升至越來越不可持續的新高度。香港對外國購房者的限制以及內地對資本管制的收緊,正開始抑制購房衝動。來自內地的資金已經提振了從雪梨、倫敦到紐約的房地產銷售。

  以負擔能力為例。Demographia的國際住房可負擔性調查顯示,去年第三季度,香港房價中值是家庭稅前年收入中值的19倍,居世界第一,而位列第二的雪梨房價收入比為12.2倍,第八名的倫敦為8.5倍。

  算上2003年至2015年9月峰值期間、以及隨後至今的資產通脹,香港房地產價格飆升了370%,供應有限、創紀錄的低利率以及來自內地的資金都強有力地加劇了房價漲勢。

  結果如何?與世界各地年齡介於18歲至35歲之間的千禧一代一樣,香港千禧一代與父母同住的時間更長了——往往一直住到自己結婚為止,而婚後仍與父母同住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外國購房者也開始洩氣。這並不奇怪。地球上沒有幾個地方花這麼多錢只能買下如此小的空間。如今,許多人正帶著現金轉向歐洲、日本尋找相對便宜的房子。

  2012年10月實施的對外國購房者和投資者徵收稅率為15%的印花稅的政策,進一步抑制了購房欲望。該政策旨在為呈螺旋上升的房價降溫,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起到了作用。交易量下降,價格趨穩,而房地產中介叫苦不迭,稱這一政策扼殺了二級市場。

  報導稱,但與即將襲來的寒風相比,這些問題就顯得無足輕重了。這一次的寒風來自內地——它正在關上資金的水龍頭。去年8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性下調2%,對全球市場造成震動,自那以來人民幣已貶值5.8%,處於持續疲軟狀態,而且許多人認為人民幣未來還會進一步貶值,甚至可能再次出現匯率下調。

  作為應對,中國加強了資本管制,增加資金外流的難度,同時更加堅定地執行配額制,收緊海外投資申請程序。

  中國的反腐運動也產生了影響,通過追蹤資金外流軌跡,大大減少了資金在海外的藏身之所。在上述所有因素的作用下,跨境流入香港房地產市場的資金變得越來越少。

  報導稱,香港房地產業已經出現了危險信號。2月份,新界的一塊住宅用地每平方英尺價格比半年前的類似地塊低了近70%。

  據中原地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香港房價比去年9月高點低了11%。

  開發商的口氣開始變得越來越悲觀,較為樂觀的中介則用一句口頭禪鼓舞自己——富人永遠是富人,他們總能找到合法途徑規避資本管制。

  這話的確是事實,但同樣是事實的是,中國內地的資金正在枯竭,收益率已受到擠壓,購房對許多人來說仍遙不可及。

  正如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所言:「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報導稱,中國內地的措施將讓香港房地產市場暴露出大批裸泳者,倫敦、紐約和溫哥華的房地產市場很可能也會如此。

相關焦點

  • 從金隅股份看盤踞香港的內地資金
    就是這一天的時間差,給了不少香港資金非常優越的套利空間。   於是當天我們看見整個港股市場成交量並不太大,但是北京金隅股份一天就成交了20億港元,股價最高飆升了40%。最早得到消息而能分析A股心態的港股投資者,一定是早就潛伏香港的內地股民。
  • 2019香港樓市最新消息 香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過?
    今年5月,國際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最新《全球生活報告》,重點分析了35個主要城市樓價,發現香港樓價貴絕全球,平均樓價高達963萬港元,豪宅平均樓價更達5417萬港元,連續第5年成為全球樓價最貴城市,相較之下,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樓價只是682萬港元。
  • 美國樓市「烏鴉嘴」:股價跌完接著就輪到房價了!
    原標題:股價跌完接著就輪到房價了!美國樓市「烏鴉嘴」如是說   2018年末美國股市的暴跌至今還讓投資者心有餘悸,而業內悲觀派的分析人士卻又帶來了更多壞消息,素有樓市「烏鴉嘴」之稱,曾準確預測到2005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並終而引發全面經濟危機的灰石集團(Greystone)執行長斯塔克近日表示,2019年美國樓市前景料將
  • 毛大慶「危機四伏論」PK餘英「馬上瘋漲論」
    原標題:毛大慶「危機四伏論」PK餘英「馬上瘋漲論」    近日,網上先是瘋傳萬科副總裁毛大慶一篇直言中國樓市危機四伏的講話稿,接著傳出百強房企光耀集團「破產」。    但廣東保利董事長餘英日前卻放話:「一線城市(房價)馬上瘋漲」,而地產「大炮」任志強則稱「無法找到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論據」。
  • 香港樓市瘋狂!一樓盤每平42萬港元,26平米賣出超千萬!金管局發話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香港樓市又火了?  日前,一則「香港樓市每平米近42萬港元」的消息廣受關注。而多個官網數據也顯示,香港樓價上漲勢頭越來越凌厲。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提醒道,香港樓價對於市民的收入比例相當高,市民需要小心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
  • 魔幻香港樓市:兇宅搶瘋了,豪宅虧慘了!
    「我不是很介意人們總是說深圳本地生產總值已經爬到香港頭上了。」關於香港被深圳反超,林太很大氣地表態。 事實上不止生產總值,在樓市上,深圳的熱度也要蓋過香港了。
  • 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要把經驗和情誼帶去香港
    &nbsp&nbsp&nbsp&nbsp相對論獨家對話丨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要把經驗和情誼帶去香港&nbsp&nbsp&nbsp&nbsp國家衛健委8月1日消息,由湖北省武漢市選派6名有「方艙醫院」實戰經驗的專家,組成「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
  • 香港房子一尺等於多少平方 香港買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現在房地產市場不斷的在發展,所以有很多城市的房價是比較高的,香港也是不例外的,不過香港的房子雖然高,但是有很高的投資價值,所以想要在香港買房,就必須要多多去了解,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香港房子一尺等於多少平方,香港買房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吧。
  • 韓星退潮泰星補位 大洗牌的內地劇誰能笑到最後
    韓流退潮韓星退燒 長腿歐巴好日子到頭了  不久前,微博爆料人「衛視觀察生」透露「限韓令」迎來了大升級,並貼上了一張疑似江蘇衛視的內部通知截圖,通知中稱江蘇電視臺(江蘇衛視、江蘇省臺地面各頻道)均不給播有韓國明星代言的任何廣告片,搜狐娛樂通過業內人士獲知,包括央視在內的其他衛視均已收到類似通知。
  • 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若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理由大都是:房價太高,年輕人覺得連自己都難養活,更不用說結婚生子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已高至十多萬一平米,而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每月大概只有5千。
  • 亞洲大學崛起 英媒稱英國高校對中國學生魅力減弱
    亞洲大學崛起 英媒稱英國高校對中國學生魅力減弱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英國BBC英倫網報導,英國一家大學校長警告,亞洲大學崛起,越來越多亞洲學生可能不會去英國留學,而選擇亞洲國家的大學。
  • 貸款利率反轉,國家隊撤離樓市,央媒「四字」定義房地產
    1月11日,央媒《經濟參考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疏堵結合,切實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文章指出不管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宏觀審慎措施,還是限購限貸等舉措,都希望通過堵住資金流向房地產的去路,達到防範房價泡沫化風險的目的,但光靠堵是不夠的。
  • 樓市「打冷顫」,0成交,房價要下跌多少?央媒「6個字」回應了
    主要是從供需關係上而言的,商品房買賣也是一種交易活動,供大於求則價格漲、供小於求則價格跌。當下人們在無法外出購房的情況下,樓市小陽春隨之煙消雲散,開發商手上積壓了很多的房產無法銷售,所以降價促銷或許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
  • 海富通基金卜正倫:內地資金南下 港股行情或延續
    十年一輪迴,從首批基金成立算起,QDII基金已走過十年。起步於金融危機前夕,經歷過股市起落,如今的QDII基金成為投資者布局海外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伴隨著美國經濟復甦,納指開啟長達七年牛市,而在香港市場,得益於港股通開通,今年以來內地南下資金湧入引發港股價值重估的牛市。
  • 疫情下的香港創科招聘:人才需求不跌反升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創科招聘:人才需求不跌反升中新社香港4月3日電 (記者 曾平)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數碼港一年一度的招聘博覽於4月3日至4日首次採用虛擬互動形式進行。數碼港稱,參與今年招聘博覽的展商數量逆市打破往年紀錄,反映創科行業在嚴峻經濟環境下,對人才的需求不跌反升。香港數碼港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招聘博覽,雖然今年遭遇新冠疫情,但參加招聘博覽的企業打破往年紀錄,共有逾130間大型及初創企業參展,提供逾700個職位。參展企業的業務涵蓋虛擬銀行、虛擬保險、人工智慧、區塊鏈、教育科技、電子商貿、醫療保健等。
  • 香港四大家族「分道揚鑣」 李嘉誠忙著轉移資產 而他們重返內地
    香港,寸土寸金之地,繁華背後,締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香港從來不缺少富豪,尤其是香港的四大家族尤其耀眼,隨著91歲李兆基的退休,香港四大家族第一代創始人徹底謝幕,但是香港四大家族的影響力,卻並未削減,所謂的香港四大家族,指的就是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家族,他們是香港最有財力、影響力的四大豪門
  • 11月起,居住在內地的香港居民返港不用隔離啦!
    10月27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向媒體表示,下個月起,會率先容許居住在內地的香港居民返港後豁免14天的檢疫安排!也就是說,從11月份起,香港居民回港後不用隔離啦!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可以豁免的人士僅限香港居民,持學生籤證去香港讀書的學生是否符合豁免條件,香港政府目前還沒有相關說明。圖源:網絡由於現在從內地入境香港只有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兩個關口開放,因此,豁免隔離政策在落實初期會有一定配額。但是,配額有多少,哪些人可以獲得,要等港府進一步通知。
  • 高位股延續退潮,耐心等待情緒冰點
    11月25日,指數全天單邊下行,短線情緒共振下殺,創業板指跌逾2%,兩市個股普跌,漲幅超9%個股近40家,跌幅超9%個股逾25家。板塊上,汽車整車板塊全天領漲,順周期板塊集體調整,白酒、有機矽、鈦白粉、有色等板塊全線下挫,僅有油氣設服板塊補漲。整體看,市場高標及熱點退潮,短線應以謹慎為主。
  • 樓市風向 即將大變?!
    據貝殼二手房數據,自2018年11月開始,南京房價一路向南。10月16日,365淘房的統計數據顯示,南京二手房掛牌價格,又連跌7周。據悉,從自8月份以來的單周數據上看,南京掛牌價連跌7周。8月首周二手房掛牌價為29742元每平,到了9月的最後一周,掛牌價跌至28839元每平,兩個月少了1000。一年之後,連跌七周,南京樓市確實夠嗆。南京整體疲軟,六合又是疲軟中的疲軟。
  • 英媒:泰國又有5頭野生大象死亡 同一地點墜亡大象已達11頭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英媒稱,近日公布的無人機錄像顯示,泰國又有5頭野生大象從瀑布頂端跌落致死,使得因此而死亡的大象總數達到11頭,其中包括一頭3歲的小象。報導稱,10月5日的不測事件對泰國的野生動物保護來說是個打擊,1992年考艾國家公園內的同一地點也曾發生類似事件,當時有6頭大象死亡。10月5日,大象在試圖涉水通過懸崖頂部的河水時,強勁的水流將它們卷到瀑布的邊緣,泰國國家公園與野生動植物保護部的官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