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大滅絕?海鸚大規模死亡,遠超預期,原因已查明

2020-11-25 猩猩科學頻道

作者:文/璀璨的星星

地球是我們千千萬萬種生物共同的家園,這裡,有大型的肉食動物,也有食草動物,當然,也有能夠吸取太陽精華的綠色植物,還有能夠分解其他生物遺骸的微生物。對於這些生命體來說,誰都難逃死亡的結局,因為每個個體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所以,當某個生命體消亡時,我們也不必太過於擔憂是不是意味著什麼災害。

海鸚

在一定時間內,生命體的出生與死亡基本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現出生率暴增或者死亡率暴增的情況,那可能就不太正常了,或許意味著,有某種強大的外部力量在摧毀著生命體。這些事情,其實經常見到的,比如說夏季滅蚊措施讓蚊子數量驟減等。

海鸚

阿拉斯加地區的海鸚出現大量死亡

據當地時間2019年6月30日的科學報告指出,阿拉斯加地區的海鸚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

據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間,科研人員一共發現了350多具鳥類屍體,還有許多屍體在海灘上被衝走沒被發現。其中簇絨海鸚屍體佔死亡鳥類總數的87%。

海鸚

大家僅僅從300多的鳥類屍體來看,可能覺得很正常,畢竟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死亡數百隻鳥類,單位時間內死亡的鳥類數量其實不是很多。這樣理解也合理,前文也說了,每一種生物都會有一定的死亡率。

海鸚

不過和往期的死亡情況作一番比較以後,就會發現問題所在。在這次調查中,簇絨海鸚佔350多具鳥類屍體的87%,而在往年,它們只佔鳥類屍體的1%。你沒看錯,以前僅僅佔了1%,現在是87%。這意味著,單位時間內簇絨海鸚的死亡數量遠超同期,是往期的87倍。這簡直就是死亡率暴增了。由於還有很多屍體被海浪衝走沒被發現的,所以算上那些沒被發現的屍體,簇絨海鸚這次應該是出現大規模死亡了。不過應該算不上物種大滅絕,只能說,死亡率高過往期。

海鸚

海鸚死亡的直接原因:食物短缺

華盛頓大學公民科學項目COASST的研究團隊認為,導致這些海鸚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因為食物短缺,簡單地說,就是餓死的。不過深究根本原因,恐怕與我們人類還是有一定的關係。

海鸚

生活在白令海中的簇狀海鸚主要以魚類和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而這些無脊椎動物又以浮遊生物為食。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鏈中的一環,當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發生斷裂時,對其他物種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而每一個物種又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當環境發生變化時,食物鏈也可能會出現變化,有一些生物可能就要遭殃了。

海鸚

海鸚死亡的根本原因:氣候變暖

該研究指出,白令海位於北太平洋和北極海洋之間的高緯度地區。北極是地球上變化最快的地區,其中也包括白令海地區。3月份,白令海已經幾乎無冰,比往期提前了幾個月。從2014年開始冬季海冰減少,水溫升高。

海鸚

當海平面溫度上升時海水中的含氧量等環境條件就會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當一些物種豐富性減少後(特別是位於食物鏈底層的物種),對於上層的物種來說,可能一場浩大的災難,因為他們可能會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事實上,阿拉斯加北部的氣溫上升速度比美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快,這對於簇絨海鸚種群來說,不是一個好現象。

海鸚

而海水溫度上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中很大原因是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也就是說,這次海鸚大規模被餓死,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了氣候變暖,進而致使海水升溫,擾亂了海洋中的食物鏈,最終導致了海鸚的死亡。

海鸚的死亡應該只是其中一個案例,或許還有很多物種也深受氣候變暖的影響而出現數量減少的問題,只是我們還沒發現。這也說明了一點,氣候的變化對我們的大自然生物來說,是有可能會造成一些毀滅性的影響的。大自然的力量,不能忽視。

相關焦點

  • 8000隻海鸚的「悄悄」死亡,可能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兆
    近期,科學家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岸上,發現了大量海鸚死亡的屍體,數量多達8000多隻,這已經不是阿拉斯加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鳥類死亡事件,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間,科學家測量和觀察到了360隻成年和少年海鸚的屍體出現在海岸上。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作者:蔡文清新華社供圖事實上,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動物遠遠不只是這個數目了。在這些倒著的墓碑末尾,有一隻水泥大手,似乎想止住「骨牌」繼續倒塌,手背後的墓碑將倒未倒,也說明這些動物已瀕臨滅絕。其中最近的一塊上書——白鰭豚。
  • 科學家稱地球處於第二次大滅絕時期 全球變暖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
    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消滅了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  科學家們將所謂的「大滅絕」與西伯利亞一系列大規模火山爆發聯繫起來,火山爆發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海洋如此不適宜生命生存,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 歐洲海岸大規模鯨魚擱淺!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主要分布於溫帶到熱帶的各大海域,在深海中捕捉烏賊等為食,人們對其所知甚少,所以在歐洲海洋突然發現,這是令人比較驚訝的。人類都很難找到它,並且是屬於深海物種,不可能在淺水區域生活,那必然是因為海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才可能引發這些大規模鯨魚罕見擱淺現象。
  • 世界最大物種滅絕原因何在?美國學者:西伯利亞大規模燃煤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報導,美國的研究人員說,西伯利亞的大規模煤炭燃燒造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在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中,地球受到致命的全球變暖的影響,導致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從地球表面消失。
  • 科學家連夜上報大規模鯨魚擱淺丨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人類都很難找到它,並且是屬於深海物種,不可能在淺水區域生活,那必然是因為海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才可能引發這些大規模鯨魚罕見擱淺現象。2.喙鯨是相當難以觀察的,其中數種尚未發現活體,僅有少數相關性物種有較深入的研究資料。
  • 已「滅絕」100年巨龜再次出現!科學家:需警惕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我們地球上,孕育了無數種生物,當然,從第一個生命的出現開始,其實也意味著死亡的出現,因為這些生物都不是永生的,會有壽命的長短。甚至隨著地球環境變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物種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而面臨滅絕的情況。這也是地球優勝劣汰的過程,從地球的角度來看,自然狀態下的滅絕事件,是正常的。
  • 已宣「滅絕的物種」卻頻頻重現!
    已宣「滅絕的物種」卻頻頻重現! 大自然是神秘無比,在地球上有許多物種還沒有被人類發現就已經消失了,尤其是此時此刻,地球由於人類的活動正在經歷第6次的物種大滅絕,據科學家推測,每天都有數十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物種的滅絕速度遠超新物種的進化速度。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中)
    三、物種大滅絕的原因上篇文章寫了史前五次物種大滅絕的情況,更讓人關心的是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生物大滅絕的機制十分複雜,既有觸發機制,又有殺滅機制,而且是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1、小行星撞擊地球。2、超大型火山噴發。3、海洋變化,例如海平面升降,海水缺氧,甲烷釋放等。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中,當數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最為嚴重、最毫無防備。,令地球從一個生機勃勃的星球突然變為一個死氣沉沉的星球,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些生物突然大規模面臨死亡?距離人類最近的恐龍大滅絕的原因至今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導致其它幾次滅絕的原因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說物種大滅絕一事聽上去非常可怕,但是仍然有很多生物存活了下來,尤其是海洋生物,當它們藉助了天然的屏障後,理應可以讓不少物種得以存活,然而發生在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的滅絕事件竟讓96%的海洋物種滅絕,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事件所產生的原因一直不明,令人意外的是《自然-地球科學》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曾指出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至少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古生代第一個紀)開始以來,生命的多樣性首次爆發,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種,但其實只有五個滅絕事件確實滿足了大滅絕的標準。 這些所謂的「五次大滅絕」已成為確定人類今天是否為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創造條件的科學基準的一部分。
  • 物種大滅絕開啟?數百萬鳥類及百頭大象死亡後,澳洲鯨群集體擱淺
    我懷著沉痛的心情寫這篇文章,雖然我是一個奇聞類作者,但是我是一個熱愛動物的人,最近一段時間卻頻頻傳出大規模動物集體死亡事件的新聞,實在是讓人心痛不已。,其中候鳥類佔了大半數,且死亡原因至今不明。而與此同時,在非洲的波札那西北部持續出現數百頭大象神秘死亡事件,總數已由原來的330頭增加到356頭。
  • 人類如何阻止下一次物種大滅絕
    文章指出,要全面扭轉全球環境惡化趨勢,需要公眾積極參與,政治領導人採取正確措施,例如建立更多的陸地和海洋保護區;加強執法,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擴大婦女計劃生育和教育項目;大規模採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綠色」技術等。    本報編譯報導《人類如何阻止下一次物種大滅絕》一文,希望讀者了解並關注與人類命運攸關的大自然。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當時的二疊紀已經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發生了這件非常恐怕的事情。當時陸地上的生物滅絕了有70%,而海洋中的生物,則滅絕的數量更多。
  • 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
    但是在9月,我們又迎來了一些不好的科學消息,那就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鳥類死亡。根據《太陽新聞》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預估,本次的大規模鳥類死亡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已經出現了數十萬隻鳥類,甚至可能達到了數百萬隻。所以這個數量確實比較驚人,主要是集中在新墨西哥州的多個區域,在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和德克薩斯州也有不尋常的鳥類死亡。
  • 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
    但是在9月,我們又迎來了一些不好的科學消息,那就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鳥類死亡。這又引發了大家對生態系統的擔憂,對於這些鳥類為何會突然死亡並且數量這麼大,科學家們也正在搜尋之中,暫時沒有明確的答案,至給出了一些可能性的說明,下面我們一步一步的看看情況。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有多少?
  • 超2萬隻考拉死亡。澳洲環境部長:考拉或被列為瀕危物種
    新華社/歐新 據人民網雪梨1月13日電 近日,澳環境部長發出警告稱,森林火災給考拉帶來的巨大打擊可能會使它們成為瀕危物種,目前還在評估中。從去年9月以來,持續的山火已造成多人死亡,超過2000所房屋被毀,估計超2萬隻考拉死亡。海洋酸化、溫室效應、亂砍亂伐,還有棲息地的破壞、棲息地碎片化,這些都會導致物種的滅絕。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在北極氣候更加極端的情況之下,帶來的連鎖效應也會更強,不僅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動植物滅絕或消失等等,都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 北極冰融化已超出「預期」?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但是這些生物是整體物種的代表嗎?物種通常要持續多久才能滅絕? 事實證明,我們現在找到的答案可能與通常大不相同。一些專家說,我們在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但是,即使在地球歷史的瓶靜時期,答案也因你所尋找的物種類型而異。根據《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物種存在100萬到200萬年。 然而,這一平均值並不是所有的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都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