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由 出品
有很多人猜測,蜥蜴是恐龍的後代,因為它們的外形十分相似,希臘語裡稱恐龍為「恐怖的蜥蜴」也是根據化石的形態判斷出來的。
其實這種說法不然。
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在6500萬年之前就已經隨著白堊紀的結束而滅絕,它們身軀龐大,四肢矯健,還有著長長的尾巴。就在前幾日,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家在布裡斯班市的侏羅紀公園內發現了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大的恐龍腳印,足足有1.7米長!一個腳印就有這麼大,它們的體形之巨大我們也就可想而知了。據研究,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恐龍是生活在侏羅紀末期的易碎雙腔龍,它的體長在40-62米,體重可達130噸。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把蜥蜴當做寵物來養,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動物也比較常見。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境內已知的有150餘種。作為寵物被人豢養的蜥蜴都身形較小,可以被人放在家中觀賞。
△科莫多巨蜥
其實,在這3000種左右的蜥蜴中,有一種叫做「科莫多巨蜥」(別名科莫多龍)的蜥蜴與我們熟知的寵物蜥蜴十分不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平均體長2-3米,雄性體重50—80千克,雌性20—45千克,被人們稱之為「現實中的恐龍」。這種巨型蜥蜴十分兇猛,雖然它們主要以腐肉為食,但是有時也會捕食弱小的同類及幼體,甚至是進攻人類,它們的口腔中有毒腺,可以利用毒液來攻擊獵物。科莫多巨蜥多生活在印尼小巽他群島的熱帶草原和森林中,它曾經因為自己堅硬而厚實的皮而遭到人類的獵殺,人們的這一行為使得科莫多巨蜥只剩下不超過3000條,現在屬印尼國家保護動物和自然保護聯盟的易危物種。
饒是蜥蜴中有被稱為「現實中的恐龍」的科莫多龍,蜥蜴和恐龍也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非要找出一點關係的話——他們曾經生活在同一時代。
△紐西蘭大蜥蜴
是的,你沒看錯,蜥蜴是當今倖存為數不多的遠古爬行動物物種之一。有一種「紐西蘭大蜥蜴」,早在2億年前的上三疊紀時期,它就曾經與早期恐龍同時生存在地球上,這一科學證據也直接打破了「蜥蜴是恐龍演變而來的」這種錯誤的認知。
下面大眼貓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恐龍和蜥蜴的異同。
儘管恐龍與蜥蜴的體形大小差異巨大,但是他們同屬於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的定義: 卵生(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部分蛇類爬行動物屬卵胎生),有羊膜卵,皮膚乾燥,披有鱗片或甲板,骨骼也具有一系列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指趾有爪,有利於陸地爬行和攀援。
顯然,恐龍與蜥蜴都符合這一定義的特徵。
雖然都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在門類繁雜的爬行動物大家族中,恐龍與蜥蜴的親緣關係相差得還相當遠呢!它們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別。
恐龍與其它滅絕爬行類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勢,其四肢構建在其身體的正下方,而其它爬行類動物四肢是向外伸展的。恐龍四肢的直立構建與其它爬行類相比更利於奔走。
我們可以看到,恐龍是四肢或者兩肢「直立」於身體之下(大象或者鴕鳥那樣的直立),而蜥蜴就像大多數爬行類動物那樣,腿往兩旁撐開或者鱷魚那樣匍匐趴著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不同點,恐龍和蜥蜴的體重差距才會如此之大。
小朋友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恐龍和蜥蜴四肢位置不同會帶來的體重的不同嗎?
別急
大眼貓給小朋友演示一個小實驗
之後大家自然就會明白了
2塊橡皮泥
8根火柴
Step2.
在一個橡皮泥球上平行插入4根火柴,就像桌子腿一樣
Step3.
在另一個橡皮泥球中也插入4根火柴,就像右圖中那樣
Step4.
把這兩個都插了火柴的橡皮泥球放在桌子上
Step5.
兩隻手分別放在橡皮泥球上
使用相同的力慢慢向下壓
哪個球最先被破壞呢?
點擊下方視頻可以觀看全部實驗過程↓↓↓
4 根火柴間距較大的小球先被破壞了,另外一個損壞卻不大,這就是蜥蜴和恐龍之間的區別。
蜥蜴的腿長在身體的兩側,這使得它們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恐龍的腿長在身體的正下方,直立的四肢要比從軀幹兩旁延伸的的四肢的支撐力更大,因而較為穩固。也因為如此,有的恐龍的體重甚至達到了幾十上百噸。
文中這個簡單的小實驗小朋友們感興趣的話可以親手操作一下喲,幫助大家直觀地感受四肢位置的不同所帶來的承重差異。
以上實驗內容出自《古生物: 恐龍笨嗎》(《睜大眼睛看世界》系列叢書)一書。
〔法〕菲利浦·納斯曼/ 著
〔法〕派屈克·謝諾/ 繪
陳晨/ 譯
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該書通過手繪圖、真實圖片,以及二者的巧妙混搭,以法式幽默風趣的文筆,10個設計精巧簡單的小實驗,生動簡要地介紹了古生物學家是幹什麼的,他們對古生物,主要是對恐龍有了什麼新發現和新的研究成果,關於恐龍還有什麼未解之謎,以及除了恐龍,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古生物還有哪些等。該書通過精心設計的小實驗,讓孩子學會觀察和思考,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從而成為一個小小考古學家。
想獲得這本書嗎?
那就快把孩子親手做這個實驗的視頻發給我們吧!
大眼貓會挑選出優秀作品在公眾號推送展出
被選中的小朋友將獲得
精品科普圖書《古生物:恐龍笨嗎?》一本。
大眼貓 投稿郵箱 qiqudayanmao@163.com
郵件主題請命名為恐龍實驗+孩子姓名(小名亦可)+年齡+聯繫電話,作品視頻請附在郵件附件中。
如果您願意的話,還可以附上寶貝的美照一張和簡單的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有才的小朋友。
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