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顛覆「黑摩的」 聯寓可否取締「非法二房東」?

2021-01-10 中國網科學頻道

共享經濟的活躍以來,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層出不窮,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意外解決了城市發展的老大難問題,共享單車最先顛覆的竟然是「黑摩的」行業。不是因為城市管理者的雷厲手段,而要感謝市場的優勝劣汰。

 

這樣的結果始料未及,卻在情理之中。路面上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搶」走了黑車的生意,作為黑車的天敵,從出行問題的根源入手,效果顯著。那麼,同樣作為城市管理的一大癥結,在流動人口巨大的一線二線城市,群租房、二房東等住房問題也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一大難。隱蔽性強、難治理、安全隱患大。

4月21日,「萬物聯寓」 MHS2017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峰會上,聯寓智能科技董事長、海德資本董事長周明海發表了題為:2017,走進一個萬物聯寓的時代的演講。

 

通過人工智慧將人與場所的直接連接,減少公寓運營的成本,提高效率。按照周明海的設計規劃,聯寓將為公寓運營商解決人房比低、空置率高、利潤低三大痛點。並且講到聯寓在未來的7-10年計劃連接1000萬間長租公寓。

共享單車以健康安全環保的方式解決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從而在源頭上治理了黑摩的,那麼聯寓所實現的人工智慧連接人與場所,也是從源頭上降低了公寓管理的成本,這一改變的直接受益者便是租客,有了更多的選擇,有著比二房東群租房更低的價格,更舒適的環境,更安全的體驗。

科技的進步往往圍繞著市場最基本的需求,人們為住房而付出的金錢日益攀升,聯寓的出現將極大的減輕這一病態。小編預感,下一個租房時代的來臨,將是科技與模式的結合所帶來。

相關焦點

  • 小黃車搬家,摩拜改名,它才是共享單車的最後贏家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時針撥回到2014年戴威剛剛創立OFO,而15年到17年底,就是共享單車的盛世時代。2015年6月,ofo共享計劃推出,在北大成功獲得2000輛共享單車,同年獲得融資。
  • 共享單車迷途
    有媒體統計,在2019年下半年美團和青桔的電單車僅有上千輛,截止11月底則已經突破40萬輛,哈囉14萬輛,美團12萬輛,青桔接近14萬輛。電單車會戰長沙,這種感覺似乎讓人夢回始於2016年的共享單車大戰。2018年3月,摩拜和ofo還在一線城市爭奪地盤,彼時沒有踏板、還裝有腳蹬的哈囉助力車開始入駐長沙。
  • 另類有樁單車現身蘇南 新模式可否解決城市治理頑疾?
    而永安行通過城市招標,獲得進入城市投放運營的許可後,成為了當地唯一提供共享單車服務的企業,通過「高密度有樁覆蓋+獨家經營」的方式,使得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除人流量大的地段以及交通高峰期外,在南通、常州等城市的街頭的確有所減少。但與此同時,亦有業內人士提出了這樣的思考,一是固定車樁對亂停亂放約束的有效性,二是高密度建樁帶來的成本問題,三是「特許經營地位」是否會對市場競爭造成幹涉。
  • 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近日,位於成都的共享單車深度用戶小蔡向趣識財經透露:之前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去哪都方便,可是近期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著實不便。 無獨有偶,有新聞報導,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多區域的共享單車莫名消失,哈囉單車則指出其有1200多輛共享單車被異常移動。 那麼,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 擔心雨天沒人騎共享單車?摩拜開始賣雨衣了,268元一件!
    眼下,共享單車行業雖然風生水起,但各大公司尚未找到一個經過市場檢驗的盈利模式。從7月5日起,摩拜單車將再也不會迴避任何關於「共享單車如何盈利」的問題。因為,摩拜開始賣雨衣了。據「摩拜單車中國」的微信公號發文顯示,這款mobike可攜式騎行雨衣是摩拜單車聯合獨立設計師品牌exciTING共同設計出品,專門設計了可以伸縮的背包空間,下擺長度也專門為騎行設計。帽簷全透明,衣身有反光條。此外,還完美解決了收納問題。摩拜單車CEO王曉峰也在朋友圈轉發售賣雨衣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並附上文字「試水」。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漲價止損共享單車2019年最大的變化,毫無疑問是「變貴」。從年初到年尾,用戶先後經歷了起步價上漲、計費規則調整、運營範圍縮小等各種調整。2019年3月,滴滴運營的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在北京引領首輪漲價潮,起步價由每30分鐘1元調整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收費0.5元。4月,摩拜單車、哈囉單車緊跟著也調整了起步價。
  • 共享單車都要死了,哈囉哪來的勇氣?
    在ofo「生死不明」,摩拜「賣身求活」,共享單車「死得死,散得散」一地雞毛的局面下之下,哈囉卻活的十分滋潤,這著實不讓人驚訝。 哈囉,共享單車都要死了,哪裡來的勇氣?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數據報告》顯示: 2018年2月份,ofo、摩拜、哈囉分別以50.89%、49.14%和5.64%的市場覆蓋率,成為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前三名。 於是,經過一番行業大洗牌之後,共享單車形成了摩拜、ofo、哈囉「三分天下」的格局。
  • 共享單車迎來「變臉潮」,一代下場二代入場,換了顏色變了心思
    經過一場燒錢大戰,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進入了新舊交替的快車道。以前的共享單車市場,雖然色彩五花八門,但是,仍是以Ofo的小黃車和摩拜的小橙車為主導地位。為了成為行業王者,在資本的湧入下,小黃車和小橙車迅速靠燒錢補貼迅速「佔據」了市場。
  • 為什麼共享單車都沒有後座?
    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布滿了共享單車,上下班可以不用擠公交、近途也可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和妹子一起閒逛,想想就安逸!共享單車不過也因此產生了問題,部分妹子或者部分人不會騎單車,這時你是否在想要是有個後座多好。
  • 致那些與共享單車一起逝去的青春
    摩拜單車,一個講了五年的資本故事,高潮迭起、險象環生,不僅巔峰時攪亂了創投圈的一池春水,其與ofo小黃車共同「創造」的共享單車模式,更是與高鐵、行動支付、網絡購物一同被冠以「新四大發明」的標籤,甚至被納入2017
  • 哈羅單車創始人開始驕傲了 敢說「我的對手已經不是摩拜和ofo」
    近日,36氪專訪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在被問到關於競爭對手的問題時,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用「沒有對標誰」和「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夢想的公司」作答,36氪以專訪哈羅單車楊磊,我的對手已經不是摩拜和ofo》為題,發布專訪文章。
  • 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31.3%乘坐公交的深圳人改騎共享單車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陳熊海)3月21日,摩拜單車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2018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預計,到2020年共享單車行業將創造714億元經濟產值;同時,共享單車市場趨於飽和,過度投放已成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
  • 摩拜單車開始賣雨衣了
    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競爭也是越來越大了。很多單車不斷受到破壞,修理費用也非常昂貴。有人疑惑:那共享單車究竟怎麼贏利呢?摩拜單車告訴你們:沒關係,我們的辦法多得很呢!
  • 共享單車充錢容易退款難 哈羅單車不退預充車費
    目前,福州幾家共享單車平臺,都要求用戶在使用前,除了繳納押金外,還要進行充值。這些充進的餘額是否可退?如何退款?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  摩拜、OFO可退哈羅單車不退  據了解,目前福州已有6家共享單車平臺,總計投放單車數量已達數十萬輛。不過,多家共享單車平臺在使用前都需充值。
  • 被疫情喚醒的共享單車,2020年能翻身嗎?
    漲價止損共享單車2019年最大的變化,毫無疑問是「變貴」。從年初到年尾,用戶先後經歷了起步價上漲、計費規則調整、運營範圍縮小等各種調整。2019年3月,滴滴運營的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在北京引領首輪漲價潮,起步價由每30分鐘1元調整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收費0.5元。4月,摩拜單車、哈囉單車緊跟著也調整了起步價。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限定版米奇米妮摩拜單車驚喜上線 與迪士尼商店浪漫邂逅
    8月15日,一批「戴蝴蝶結」的摩拜單車出現在上海街頭。原來這是摩拜單車攜手迪士尼商店特別定製的米奇米妮單車。這不僅是迪士尼商店首次與共享單車合作,也是摩拜單車首次為迪士尼經典形象設計塗裝車。
  • 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雙雄ofo和摩拜均成為歷史 到底誰更慘?
    運營商財經網 八卦叨/文  太快了,這才幾年時間,共享單車雙雄都成了歷史。    小黃車ofo和摩拜在2017年入選了「新四大發明」,和高速鐵路、掃碼支付、網絡購物是並列的存在。  共享單車先吃螃蟹的雙雄ofo和摩拜就比不了,一個比一個慘,一個被美團收購了,一個至今還陷在退不了押金的困境,據說按照現在小黃車退押金的速度,能退998年。
  • 誰來清理「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
    她經常需要「手動清障」,挪開共享單車,才能順利前行。  李磊把這些歪斜在路邊的「路障」拍下來發了朋友圈,質問「這路還能走人嗎?」她的抱怨馬上引來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等地朋友的點讚,有關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過度投放」的吐槽從各大城市紛湧而來。  隨著共享單車成為都市生活的必備品和單車市場白熱化競爭的持續發酵,觸手可得的單車服務也開始向城市管理髮起了挑戰。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只可惜物是人非,龍頭已換!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領域颳起一陣旋風,讓世界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小黃車、摩拜紛紛在海外大肆擴張,只可惜,最終還是敗給了人性!就在小黃車、摩拜單車還沒有涼透之際,滴滴旗下的單車品牌青桔單車拿下了10億美元的A輪融資,看來滴滴這是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共享單車即將再度颳起新一輪旋風,只可惜青桔單車已經沒有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