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諾爾·迪奇(Noel M. Tichy) 是行為改變理論提出者與實踐者,領導力變革專家,密西根商學院的教授,在體驗式學習領域,被廣泛地應用於學習實踐。
行為改變理論指出: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comfort zone)、學習區(learning zone)、恐慌區(panic zone)。
呆在舒適區:你感覺不到壓力,你是放鬆的、愉快的、舒適的,一切都在你的可控範圍內;
呆在學習區:你感覺到了一定的壓力,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一切介於可控與不可控之間,並稍稍偏向於可控的區域;
呆在恐慌區:你感覺到極大的壓力、不安全感、焦慮、緊張、害怕,充滿了極強的挫敗感、恐懼感、無助感,一切令你不知所措,你處於完全不可控的區域。
你在哪個區域呢
你是否感覺生活很輕鬆,工作上沒有壓力?你是否處於舒適的生活狀態中,並且不想做出改變?如果是,那麼你可能處於舒適區中。
你是否每天都很充實?是否經常花時間來學習?是否覺得自己在不斷的成長和進步?如果是,那麼你可能處於學習區中。
如果你感覺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那麼你可能處於恐懼區中。
事實上,由於每個人性格喜好各有差異,每個人舒適區、學習區與恐慌區的範圍都不同,「避難就易」是人性的一部分,困難和容易之間,大多數人總是習慣選擇後者;但對於每個人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主動進入「學習區」,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當你學習、掌握了新的知識和技能後,這部分「學習區」會變為你的「舒適區」,日積月累,你的 「舒適區」會越變越大,而你的一部分「恐慌區」 也會相應變成你的「學習區」。
在舒適區中,我們往往覺察不到任何壓力,並且沒有強烈的改變欲望,忽視環境的變化,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溫水煮青蛙的實驗相信大家都瞭然。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在「學習區」內做事,人才會進步。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能開拓思維和視野,激發潛力。
體驗式學習的目的, 就是通過精心設計的體驗式活動,協助學員走出「舒適區」,進軍「學習區」,克服壓力、戰勝自我懷疑,無論體驗到的經歷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通過自己的反思,歸納總結出能夠遷移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新知識與新技能,從而完成自己的又一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