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思維養成:反覆發作性肌痛疾病都有哪些?

2020-12-03 丁香園論壇

近期,Neurology 雜誌發表了一例由梅奧診所 Vazquez 教授等人報導的患者,患者表現為反覆發作性肌痛和肌肉無力。對於這樣的患者,應該如何進行臨床診斷?且看以下詳細講解。

第一部分:

45 歲男性患者,在肩袖手術後出現了疲勞和廣泛性肌痛。4 周后患者症狀加重,出現嚴重的肌痛以及雙側腿部肌肉無力。

患者既往有慢性疼痛症候群病史以及多次整形手術史。目前服用的藥物包括曲唑酮、羥考酮、和奧美拉唑。體檢顯示患者雙側大腿存在壓痛,在右側肩部有多個手術疤痕,近端肢體和頸部肌肉有輕度無力。雙側肱二頭肌反射和膝反射消失;患者行走困難。

思考:

1. 根據患者目前的症狀和體徵,需要考慮哪些鑑別診斷?

2. 下一步需要行哪些檢查?

第二部分:

患者表現為微創手術後出現的廣泛性肌痛,伴有輕度近端肢體無力。對於肌痛患者的評估,首先需要明確起病的性質以及觸發因素;如果是急性起病,可能考慮創傷、手術或過度鍛鍊;如起病隱襲,需要考慮藥物相關、風溼性疾病、慢性感染或代謝性疾病等。累及肢體近端肌肉的肌痛可能考慮原發性肌肉疾病、風溼性或關節病可能性更大。

針對肌痛患者的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血鈣和其他電解質檢測、尿常規、肝腎功能、促甲狀腺激素以及肌酐肌酶水平等。根據患者情況,還可能需要進行血沉、血培養、C 反應蛋白或相關風溼學檢測。本例患者血常規和生化正常,CK 顯著升高,ALT、AST、LDH 均顯著升高;尿蛋白陽性,ESR 和 CRP 輕度升高。其他檢查陰性。

思考:

1. 對於檢查結果,如何進行解釋?

2. 有哪些信息有助於幫助縮窄鑑別診斷的範圍?

第三部分:

該患者 CK、AST、ALT 和 LDH 水平顯著升高,提示存在肌肉損傷。肌肉損傷導致的其他肌肉成分包括肌紅蛋白和其他小分子蛋白可能會導致尿蛋白陽性。考慮患者是由於肌溶解導致激酶升高、肌痛以及蛋白尿等表現,ESR 和 CRP 升高可能是對肌肉損傷的炎性應答反應。

需要對患者進行補液治療以防止腎功能損傷,並且排除危及生命的其他疾病,包括電解質紊亂導致的心律失常、嚴重代謝性疾病和器官衰竭等。

患者情況穩定後承認既往後反覆發作的肌痛以及偶爾會出現尿色發黑,且患者表現為明顯的運動不耐受,甚至連 150 米遠都走不了。

思考:

1. 肌溶解的常見病因包括哪些?

2. 本例患者中肌溶解最可能的病因是什麼?

第四部分:

肌溶解的病因主要分為三類:創傷性、勞累性、非創傷非勞累性。創傷性病因包括直接的肌肉損傷或肌肉壓迫所致。勞累性病因包括高血糖、癲癇持續狀態、高強度鍛鍊以及代謝性疾病等。第三類病因包括感染、電解質紊亂、藥物或毒物性原因、肌肉缺血或炎症性疾病等。

本例患者的肌溶解可能為第二種病因。患者自幼起就出現明顯的運動不耐受,且出現由於運動導致的反覆發作的肌痛,提示為能量代謝障礙相關的疾病,代謝性疾病的可能性大。

代謝性疾病的最常見原因是由於參與糖代謝或脂代謝的酶類缺乏所致。前者通常伴有輕度運動引起的痙攣症狀或短暫性肌肉等長收縮;而在脂代謝酶類缺乏的患者中,患者肌痛症狀通常由過度運動或其他因素(比如節食、發熱、創傷、手術等)所觸發。因此,本例患者症狀與脂代謝酶類缺乏相關。

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測顯示,患者長鏈脂肪醯肉鹼,尤其是 C16 和 C18:1 水平升高。後續的基因學檢測顯示肉鹼棕櫚醯轉移酶(CPT)2 基因 Ser113Leu 和 Lys457Ter 位點基因突變,與 CPT2 缺乏症的表現一致。

討論:

CPT2 缺乏症是一種長鏈脂肪酸氧化障礙類疾病,也是最常見的代謝性肌病之一。CPT 在脂肪酸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可利用肉毒鹼作為載體從而輔助長鏈脂肪酸進入線粒體內進行氧化分解(見下圖)。在 CPT2 缺乏的患者,長鏈脂肪酸分解過程受阻,不能被機體利用而產生能量。當對能量的生理需求持續增加,而能量供應不足時就會導致肌纖維的損傷以及出現肌痛和肌肉無力的症狀。


圖. CPT 在脂肪酸代謝過程中的作用

CPT2 患者的治療包括採用適當的措施預防症狀發作,飲食幹預以及補充中鏈脂肪酸等措施;因為中鏈脂肪酸無需 CPT 輔助就可進行線粒體內進行氧化。CPT2 缺乏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患者的後代有 25% 的機率罹患此病。因此,必要的時候,建議患者的家屬進行相應的遺傳學檢測。


相關焦點

  • 反覆發作性低血糖有損中樞神經系統—新聞—科學網
    論文第一作者、瑞金醫院神經內科青年醫師楊欣解釋說,在很多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質疾病如多發性硬化(MS)中,可能同樣存在由於能量缺乏而導致中樞神經纖維髓鞘損傷的情況。MS多見於中青年女性,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部位為脊髓(61%),其次為大腦(55%)和視神經(41%)。
  • 纖維肌痛症候群難以治癒,慢性全身性疼痛十分困擾,還需對症治療
    同時還可伴有其他疾病,如風溼性疾病、骨關節疾病、腸易激綜合症等。纖維肌痛症候群存在有疼痛、廣泛症狀和精神疾病的慢性性質,最終會引起患者機體體質下降、情緒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纖維肌痛症候群初期,疼痛的症狀常被患者自身接受,而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甚至超過半數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已經無法回憶出首發疼痛的時間。
  • 什麼是發作性睡病 4種方法治療發作性睡病
    2、此外,有專家認為,發作性睡病跟腦外傷有關係,例如: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亂、腦腫瘤等疾病,統稱外傷因素導致。3、早在1960年,有專家指出,發作性睡病跟遺傳有關係。雖然不是全家族都顯示出發作性睡病,但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因。發作性睡病的症狀1、白天過度嗜睡因為患上這疾病的人,是沒有能力抗拒睡眠的。
  • 怎麼診斷是不是發作性睡病?
    怎麼診斷是不是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礙,臨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嗜睡為主要表現症狀,白天嗜睡和睡眠幻覺,睡眠癱瘓,情緒激動時猝倒合稱為發作性睡病四聯症。由於發作性睡病檢查是各項檢查報告均顯示正常,因此很多人都以為沒有事。
  • 隨時隨地能睡著,學霸變學渣,男孩患上發作性睡病!這些症狀你有嗎?
    西京醫院腦電監測中心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劉永紅介紹說,如果遇到對這種疾病不熟悉的醫生,根據孩子的症狀,很容易誤診為癲癇、抽動症、情緒障礙、低血糖、心臟病、心理疾病等等,做CT、核磁共振、腰椎穿刺等各種檢查,卻找不到病因所在,以至於延誤了治療,這樣的病例非常多。 劉永紅說,該院每年大約能接診到五六十例發作性睡病患者,以中小學生為多見,男性更易發。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病例。
  • 發作性睡病看過來
    世間真的有「鬼壓床」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發作性睡病的相關知識。發作性睡病是中樞性睡眠增多疾病的一種,病人常常表現為難以控制的思睡、發作性猝倒、睡癱、入睡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五個典型特點,其中睡癱這個特點就是平常所謂的「鬼壓床」現象。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鬼壓床」的確不存在,就是發作性睡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 少女患病被封睡神 竟是發作性睡病
    這不,武漢就有一位19歲的的睡神。  武漢19歲少女小李開朗愛笑,6年前開始,她突然變得白天嚴重嗜睡,走到哪睡到哪,誇張到上一秒還在和朋友吃飯說話,一聲大笑之後就癱倒「睡著」,其實這是一種病,該病症狀為嗜睡,上一秒還在說話轉眼就能睡著,她也因此被朋友封為「睡神」。醫生稱這是「發作性睡病」。醫生稱這是「發作性睡病」。
  • 就是發作性睡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世間真的有「鬼壓床」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發作性睡病的相關知識。發作性睡病是中樞性睡眠增多疾病的一種,病人常常表現為難以控制的思睡、發作性猝倒、睡癱、入睡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五個典型特點,其中睡癱這個特點就是平常所謂的「鬼壓床」現象。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鬼壓床」的確不存在,就是發作性睡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 反覆骨折 竟然是缺少這個酶!
    Ravinder Sodi等在《Clinical Chemistry》報導了一個反覆骨折和足部疼痛的病例。病例男,54歲,2016年因反覆骨折和足部疼痛入院。既往反覆發作性骨折。12歲時右鎖骨骨折。13歲時Osgood-Schlatter病致左脛骨骨折,伴有膝部韌帶炎症。
  • 安進/諾華erenumab治療發作性偏頭痛(EM)第2個III...
    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2種劑量erenumab(70mg和140)使發作性偏頭痛(episodic migraine,EM)患者每月平均偏頭痛天數從基線實現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減少,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終點。erenumab(AMG 334)是一種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通過靶向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受體發揮抑制作用,該受體被認為在偏頭痛的發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常見的怕熱原因有哪些?這6類原因恐與疾病有關
    ,「我是不是有疾病了,怎麼才20多度就感覺好熱呢?」,估計身邊怕熱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單純的怕熱一般跟疾病無關,因為每個人對冷熱的忍耐程度都是不同的,而且也跟地域環境有關,比如在有植物的地方,即使氣溫比較高,也不會感覺非常熱,但如果在暴曬下,即使只有20多度,待時間久了也會汗流浹背。所以,有一些人會感覺自己怕熱,其實跟常見的9個因素有關,今天咱們聊聊,看有跟你一樣的嗎?
  • 小學生上課總睡覺 做其他事也無精打採,原是患發作性睡病
    生活報訊 (魏然 記者呂曉豔) 突然睡著了,可能得了一種罕見病——發作性睡病。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睡眠障礙診治科主任傅海威提醒,如有人白天嗜睡、睡眠突然發生,一定到睡眠專科就診。日前,上小學四年級的毛毛又被找家長了,原因就是上課時睡覺。「我也不是有意的,我就是困啊……」毛毛說。
  • 科學家確定新冠症狀出現順序:發燒咳嗽肌痛最早 有胃腸道症狀病情...
    南加州大學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教授庫恩說:「當流感等疾病與COVID-19感染同時出現重疊循環時,發現症狀出現的順序尤其重要。」「醫生可以決定採取什麼措施來照顧病人,他們可以防止病人的病情惡化。」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拉森說:「鑑於現在有更好的治療COVID-19的方法,早期發現患者可以減少住院時間。」
  • ...每月一次偏頭痛藥物erenumab治療發作性偏頭痛(EM)III期臨床...
    此外,erenumab治療發作性偏頭痛的第二個III期臨床研究STRIVE,調查了erenumab 2種劑量(70mg,140mg,每月一次皮下注射)治療24周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預計將在今年底完成。今年9月,安進在第5屆歐洲頭痛及偏頭痛信託國際會議(EHMTIC)上公布了erenumab預防慢性偏頭痛的II期20120295研究的詳細數據。
  • 哪些症狀,是風溼免疫病作怪?
    ,它包括十大類,涉及兩百多種疾病。 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是風溼免疫病? 關節腫、痛,晨僵,年輕人的腰背痛; 肌肉無力、疼痛; 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各種皮疹,脫髮; 手指受涼後發白、發紫; 口乾,不能進食乾飯;眼乾,有異物感;中青年出現較多齲齒;不明原因腮腺腫痛;
  • 大腦異常放電的症狀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其特徵是突然和一發作過性症狀,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   大腦異常放電會有哪些症狀?  1、四肢抽搐:頭後仰、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咬牙或咬舌、有的伴有大小便失禁,發作後對發病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癲癇小發作表現為短暫意識喪失。
  • 唯一非管制發作性睡病藥物!Wakix獲美國FDA批准新適應症
    編譯丨newbornHarmony Biosciences是一家致力於為醫療需求嚴重未滿足的罕見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群體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批准Wakix(pitolisant),用於治療發作性睡病成人患者的猝倒。
  •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時間:2016-12-09 09:30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生病在我們的一生中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每天都會有人生病,生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種。但人為什麼會生病,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很多人。
  • 腦白質脫髓鞘德勝門劉泉鵬:脫髓鞘疾病的危害有哪些?都有什麼表現?
    脫髓鞘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容易出現在中老年患者身上,雖然腦白質脫髓鞘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它的危害性不是特別大,只要病人注意治療,一般都不會減少病人的壽命,質脫髓鞘經常會造成病人頭痛,還可能使病人的記憶力出現下降。
  • 負氧離子對哮喘、氣管炎、兒童百日咳等疾病有良好的理療效果
    最近天氣寒冷,細菌病毒滋生,空氣流通不暢非常容易引起哮喘復發,比起普通哮喘,過敏性哮喘更容易反覆發作甚至導致住院。那麼,哮喘總是反覆發作怎麼辦?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慧教授表示:怕哮喘反覆發作,大家可配合自然因子——負氧離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