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朝:人類與後人類

2020-12-06 葦草智酷

永朝兄,如果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對意識的意識;那麼後人類與人類的區別是不是對感知的感知呢(比如我可以同時感知到您的感知)?

==>邵兄,早上好!

您說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也很好奇。

區別人與動物,大概是古希臘以來西方思想的一個核心命題了。古希臘時有一個概念叫「存在之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將世間物種按距離上帝之遠近,排列成一個金字塔結構,上帝、天使、先知、人類等。「人是萬物之靈長」,在萬物秩序中位居動物之上。

古羅馬哲學家普羅提諾,將柏拉圖的洞穴思想融合基督神學思想,改造成某種金字塔的層級架構,將源自上帝的力量「太一」,和世間萬物的關係,描繪成一個四層架構(見下圖),這一架構揭示了生命中肉體與靈魂的對抗,升華與墮落的膠著,藉助精神力量的呵護與召喚,引領軀體奔向太一。

在這個沐浴太一光芒的序列中,到底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麼呢?不同的人觀點不一。比如黑格爾認為是意識,康德認為是理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是勞動;文學家雨果認為是生活和藝術;海德格爾認為是「(構建)世界(的能力)」;中國先哲更多認為是羞恥感和道德。

這些觀點都有可取之處。但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哲學家似乎又另闢蹊徑,提出了新的問題:人與動物的差別真的那麼大嗎?或者說,是否一定能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

生命哲學家如約納斯(海德格爾的弟子),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就認為人與動物之間並非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從現代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的角度看,生物有機體的譜系是十分寬泛的,單一某個功能(如視覺聽覺)的比較的結果也充滿了多樣性。如此一來,人與動物的比較,可能更多是「人的視角」,而不是「客觀知識」了。

我比較贊同從語言和符號的角度比較人與動物。我覺得這一特徵相對其他特徵(思想/意識/勞動/道德~~)來說,相對更顯得「客觀」一些。當然語言和符號也有區別,簡單說,或可認為「語言=語音+符號表徵」,真正屬於人的還是後者,符號表徵;至於前者語音部分,也有動物學家傾向於存在「動物語言」。

從符號表徵這個角度看,人的獨特性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正是因為有一套不斷進化的符號體系,使得人的感知記憶可以外掛,並大大拓展了人的社交複雜度和人自身的情感複雜度。所謂思想、理性和道德,我認為都是「符號表徵」複雜化之後的產物。當然,這一產物的生發、演進的過程,我覺得還很不清楚。

這樣一來,至少為討論您提出的人類和後人類的區別,提供一個基礎語境。

所謂後人類,我覺得簡單說就是人與自己的創造物(機器)相互交織、彼此嵌入、深度馴化之後,產生的「新物種」。這個新物種早期看,社會學意義大於生物學意義,即後人類還只是一個隱喻,還很難與本體論意義上的「人類」相提並論。

但是,長期快速的演進,會不會使人「忘記」前人類、人類的某些社會屬性,甚至「淘汰」掉某些生物學特徵,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物種變異?這個我覺得很難說。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後人類可能有三個特徵將會凸顯:

第一,是高度的連接性。人類是低解析度物種,人的頻率、色彩、味道、觸覺等,都在很多指標上不及動物,通過代碼化、技術加持和基因層面的混雜,後人類可能成為高解析度的物種。

這種高解析度,首先通過高通量並發的連結實現。連接之後的人類,極有可能是早年計算機的一個鼻祖萬尼瓦爾. 布希說的MEME。

第二,是後人類的代碼演算屬性。也就是說,後人類將呈現出巨量的計算能力和並發處理能力,這一屬性將使得後人類具備自覺的生發、演化的可能性。

傳統意義上「把命運操在自己手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能的世界、平行的世界,將代替必然的世界。

第三,我覺得後人類將出現新的焦慮。傳統人類的焦慮在於欲望。所有宗教思想都盯住這一人的「阿喀琉斯之踵」,認為人的欲望是最難以把握、駕馭的某種神秘的生命能量。

在超連結、超算能力塑造下的後人類這裡,最大的焦慮將是「意義」,或者說「意義感」。

換句話說,就是傳統知識譜系中詮釋的意義,聚焦於按照確定性的邏輯解釋世界。在萬物互聯的後人類時代,這種低維度的知識譜系是不夠用的。意義在連接交互、生發演化中湧現,很難納入舊的解釋框架。

更大的問題是六根重塑帶來的認知重啟,將導入更高的認知維度。新物種、新認知所映照下的意義感,尚在建構的進程中。

回到您所提出的意見,我覺得「對意識的意識」,實際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識」。您說的對,人與動物的區別也正在於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但這種覺醒還是被動的,是納入更加高深莫測的生命場域中的孤獨的存在。

「對感知的感知」則不同,這意味著後人類將具備「上帝視角」,將以俯視的姿態與萬物交聯,這種超感知,我覺得會帶來人的深度覺醒。

如果說,語言的出現是人類的第一次深度覺醒的話,我覺得您說的後人類,應屬於第二次深度覺醒。

這一次的深度覺醒,註定是波瀾壯闊的。

點滴體會,非常粗糙,還沒有更系統的想法,與您交流,請您賜教。]

未來終將來臨,如果你沒有能力想像後天,就一定會活在被別人定義好的未來之中。

失去對未來的思考力,就是喪失對未來的掌控力。

沒有能力想像未來,就沒有能力為即將到來的未來做準備。

不想被別人支配、不想喪失未來的定義權,就請留下你對未來的發問。

向未來提問,對時代發問。

掃碼參與《2050未來議程》

葦草智酷簡介——

葦草智酷(全稱:北京葦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長期從事網際網路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資領域的專家所組成一個的思想者社群組織,其前身是已運營 5 年的網際網路思想者社區—網絡智酷。

葦草智酷秉承「讓天下思想者連接起來」、「讓思想流動起來」、「讓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願景,在泛網際網路思想領域中,立足全球視野,感知時代脈搏,聚焦思想前沿。

相關焦點

  • 段永朝:向時代提問,我們內心的噪音大過轟鳴的馬達
    段老師又為什麼說對確定性的尋求好,但不夠,還有毒?排毒又為什麼也是不夠或者做不到的?人類經歷過哪兩次認知重啟,軸心時代最大的特徵又是什麼?我們為何還缺少向時代發問的能力?完整筆記·文化生活我要深情地說一聲:「大家辛苦了」。不僅是腿辛苦,耳朵和腦子更辛苦。有人在中場的時候問我,是不是故意搞成這樣?
  •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13萬年空白期,這段時間人類都到哪去了?
    關於人類的起源,世界上流傳著各種神話和傳說。有女媧造人、上帝造人甚至說是外星人後裔,不過現在科學界都比較認同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就是說我們是由森林古猿慢慢進化成現在的文明人類。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提出,打破了神學的禁錮,使生物學走向了科學的道路,同時也證明了我們人類進化的不容易,是修煉了幾百萬年才終成正果。據科學家研究表明,人類在宇宙中或許是唯一存在的高等智慧生命體。如今,人類是地球上的主人,似乎能夠掌控一切,就連飛出太空去探索其他星球這樣高難度的願望都能一步一步地實現,人類雖然看似很強大,但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對於地球上的一切也做不到了如指掌。
  •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怎樣?
    如果突然有一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了,一夜之間,地球依然轉動,人類卻不復存在。這個難題就出自《沒有我們的世界》。作者艾倫·韋斯曼在書中描述了這一令人恐懼的未來世界:人類消失兩天後,管道的擁堵,使城市成為澤國。7天後,城市循環系統陷入癱瘓,緊急備用能源消竭。
  • 渦蟲切成279段能再生,並且記憶共享,人類斷肢重生的終極目標
    即某些特定的器官組織受損後,這種原本不發生分裂的細胞會重新開始分裂,進而修復那些受損的器官組織。上面提到的火蠑螈在心臟受損後就是利用到這種修複方式。當器官組織受損後,幹細胞便會直接進入該位置對其進行修復。人類在生命的最初期就存在這種潛力無窮的幹細胞,但隨著後來的不斷分化,這種幹細胞慢慢都演變成特定的功能細胞,也就是說人類失去「斷肢重生」的能力。縱觀所有生命體,越是高級的生物,就越難擁有這種「斷肢重生」的能力,反而是那種比較低級的生物,越容易具備這種能力。
  • 這是人類滅絕後的美國
    攝影:潘然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能夠看到人類滅絕後的美國都市,你願意搶先於任何人窺看一番嗎假如某天生化危機、核戰、瘟疫爆發,人類逐漸從這個地球上消失。當幾百幾千年過去,當文明的痕跡逐漸被大自然吞噬,這個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
  • CRISPR編輯人類胚胎有高風險—導致染色體大段甚至整體缺失
    文章對CRISPR-Cas9技術修復人類胚胎中致病遺傳變異的各種可能後果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指出,在人類胚胎中,CRISPR-Cas9技術難以誘導內源性的同源重組修復實現致病變異的修正。這一現象有三種可能的解釋:父源突變型EYS拷貝未能修復,修復後的父源突變型EYS拷貝無法檢測或同源染色體間的重組修復。而第三種解釋正是2017年Nature一文的觀點。
  • 段永朝:一部思想的傑作,《未來決定現在》
    近段日子,我在一些研討會當中,逐漸意識到一件事情,我稱之為「現實拖累思想」的焦灼。以區塊鏈為典型代表的「技術族」(包括AI/VR/5G/IOT/Data等)——正如您多次指出的那樣,正在努力跳出傳統的思維架構(跳出,但並非否定),特別是關於「世界體系」的思考框架。但是,實業界迫切呼喚「解決方案」、「成功範例」的呼聲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思想進一步解放的步伐。
  • 後人類地球圖景:人類消失後狒狒接管地球(圖)
    人類消失後的地區(構想圖)  地球上目前有65億人口,許多科學家都在談論「人類時代」給地球帶來的破壞,譬如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變暖,人類造成的化學物質汙染了海洋和河流,人類亂砍濫伐造成森林面積急劇減少……那麼,假如人類在一夜之間突然從地球上全部消失
  • 為什麼工程師要毀滅人類,看到肖博士這段刪減內容,我懂了
    第二段刪減鏡頭是工程師甦醒後,與維蘭德和肖博士的一段對話。直到2000年後人類在地球發現工程師留下的星圖壁畫,最終找到了LV223星球,其實像我們人類所住的第一地球至少有四個,其中第二地球、第三地球、第四地球,都被工程師創造了生命,用來做對照實驗用的,地球的星圖壁畫應該是工程師對實驗地基所做的標記,第一地球的人類超出了工程師的預期,因為人類不但看懂了星圖壁畫的標記,而且飛出第一地球這塊彈丸之地。
  • 為什麼工程師要毀滅人類,看到肖博士這段刪減內容,我懂了!
    看完《普羅米修斯》的完整版,我才明白,地球原來不過是工程師創造的一個實驗基地,人類不過是他們研究病毒的小白鼠而已,這部電影最終成片,刪除了將近30多分鐘,有三段至關重要的情節缺失,所以許多人都難以完成異形宇宙的終極拼圖。
  • 人類曾消失了13萬年,這段時間他們去了哪?難道和外星人有關?
    人類曾消失了13萬年,這段時間他們去了哪?難道和外星人有關? 地球至今已經存在幾十億年了,按照地球的壽命來講正處於壯年。最初地球的環境很惡劣,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終於出現了生命。
  • 300萬年後人類可能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祖先從古猿進化成為人類,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人類無論是從身體結構,還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掌握的科學技術等人類文明,都出現了極大的演化,但這段歷史與地球的46億年的歷史相比,又根本算不上什麼。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好嗎?
    一時間,很多人表示羨慕,但也就此帶出了另一個話題——人類受困於肺炎無法出門的這段時間,熊貓在國道上悠然漫步;若是人類不存在,「地球之癌」是不是就能不藥而愈了?恰好,我最近剛看了一部腦洞清奇的紀錄片,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 《三體》:地球二維化後的四個人類勢力
    星艦人類 星艦人類象徵的是脫離了地球搖籃,從嬰兒時期過渡到了青年時期的人類群體,可以說它們是人類的未來。他們的起源於末日戰爭中倖存的7艘戰艦。在經過血腥殘酷的黑暗戰役後,只有兩艘戰艦倖存,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他們是文明的鼻祖。
  • 石海明:「後人類」社會的降臨
    何為「後人類」?緣何我們已是「後人類」好多年?一位名叫凱薩琳·海勒的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文學講席教授,在其作品《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文學、信息科學和控制論中的虛擬身體》中,就提出了一系列讓人反思的觀點及論證。不要小覷這種論證,它會帶給我們有關生存狀態的新認知。
  • 這是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如果把地球45億年的歷史壓縮成24小時,那人類所出場的時間不到一秒。在其餘這麼長的空白時間裡難道地球都被大自然主宰?難道沒有其它的地球文明出現過?假如人類消失後,地球會怎樣?人類消失後的幾個小時因為發電廠無人管理,大片地區的供電將會被停止。幾個星期後,全球都將步入黑暗,幸運的話,胡佛大壩水利發電短期內可以提供一小片地區短暫的光明。
  • 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看到模擬圖後,網友暗自慶幸!
    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看到模擬圖後,網友暗自慶幸!從地球在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是一顆不平凡的星球。地球孕育了無數的生物,已經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這期間地球發生過不小的變化,但總體的發展趨勢是好的。
  • 反人類實驗,猩猩被人類改造,當它們擁有了人類的智慧後會怎樣
    如果讓人類把黑猩猩從小像嬰兒一樣養大那麼它們會變成人類嗎在目前人類的地球中,黑猩猩是最為接近人類的生物爬行的次數越來越多還學會了咬人,甚至用嘴叼東西表現出更多的則是黑猩猩的特徵更糟糕的是,在與古亞生活9個月後
  • 人類滅絕後地球是這樣
    :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文玩雜項私人會所、雪茄菸鬥咖啡、遊艇帆船、旅行攝影、養生美食✎主編私人微信:1647037587 人類滅絕後磚、石和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將持續更久,但也將在1000年後坍塌。
  • 賽博格與後人類文化症候
    從哲學意義上說,賽博格意味著對人體進行改造,從而進入了「後人類」的理解範疇。「後人類」這個術語於20世紀90年代進入人文主義和社會科學的當代批評話語體系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福柯在《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一書中提出後人類主義思想,認為「人」只不過是歷史的建構,而現在「人」的時代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