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朝兄,如果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對意識的意識;那麼後人類與人類的區別是不是對感知的感知呢(比如我可以同時感知到您的感知)?
==>邵兄,早上好!
您說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也很好奇。
區別人與動物,大概是古希臘以來西方思想的一個核心命題了。古希臘時有一個概念叫「存在之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將世間物種按距離上帝之遠近,排列成一個金字塔結構,上帝、天使、先知、人類等。「人是萬物之靈長」,在萬物秩序中位居動物之上。
古羅馬哲學家普羅提諾,將柏拉圖的洞穴思想融合基督神學思想,改造成某種金字塔的層級架構,將源自上帝的力量「太一」,和世間萬物的關係,描繪成一個四層架構(見下圖),這一架構揭示了生命中肉體與靈魂的對抗,升華與墮落的膠著,藉助精神力量的呵護與召喚,引領軀體奔向太一。
在這個沐浴太一光芒的序列中,到底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麼呢?不同的人觀點不一。比如黑格爾認為是意識,康德認為是理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是勞動;文學家雨果認為是生活和藝術;海德格爾認為是「(構建)世界(的能力)」;中國先哲更多認為是羞恥感和道德。
這些觀點都有可取之處。但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哲學家似乎又另闢蹊徑,提出了新的問題:人與動物的差別真的那麼大嗎?或者說,是否一定能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
生命哲學家如約納斯(海德格爾的弟子),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就認為人與動物之間並非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從現代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的角度看,生物有機體的譜系是十分寬泛的,單一某個功能(如視覺聽覺)的比較的結果也充滿了多樣性。如此一來,人與動物的比較,可能更多是「人的視角」,而不是「客觀知識」了。
我比較贊同從語言和符號的角度比較人與動物。我覺得這一特徵相對其他特徵(思想/意識/勞動/道德~~)來說,相對更顯得「客觀」一些。當然語言和符號也有區別,簡單說,或可認為「語言=語音+符號表徵」,真正屬於人的還是後者,符號表徵;至於前者語音部分,也有動物學家傾向於存在「動物語言」。
從符號表徵這個角度看,人的獨特性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正是因為有一套不斷進化的符號體系,使得人的感知記憶可以外掛,並大大拓展了人的社交複雜度和人自身的情感複雜度。所謂思想、理性和道德,我認為都是「符號表徵」複雜化之後的產物。當然,這一產物的生發、演進的過程,我覺得還很不清楚。
這樣一來,至少為討論您提出的人類和後人類的區別,提供一個基礎語境。
所謂後人類,我覺得簡單說就是人與自己的創造物(機器)相互交織、彼此嵌入、深度馴化之後,產生的「新物種」。這個新物種早期看,社會學意義大於生物學意義,即後人類還只是一個隱喻,還很難與本體論意義上的「人類」相提並論。
但是,長期快速的演進,會不會使人「忘記」前人類、人類的某些社會屬性,甚至「淘汰」掉某些生物學特徵,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物種變異?這個我覺得很難說。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後人類可能有三個特徵將會凸顯:
第一,是高度的連接性。人類是低解析度物種,人的頻率、色彩、味道、觸覺等,都在很多指標上不及動物,通過代碼化、技術加持和基因層面的混雜,後人類可能成為高解析度的物種。
這種高解析度,首先通過高通量並發的連結實現。連接之後的人類,極有可能是早年計算機的一個鼻祖萬尼瓦爾. 布希說的MEME。
第二,是後人類的代碼演算屬性。也就是說,後人類將呈現出巨量的計算能力和並發處理能力,這一屬性將使得後人類具備自覺的生發、演化的可能性。
傳統意義上「把命運操在自己手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能的世界、平行的世界,將代替必然的世界。
第三,我覺得後人類將出現新的焦慮。傳統人類的焦慮在於欲望。所有宗教思想都盯住這一人的「阿喀琉斯之踵」,認為人的欲望是最難以把握、駕馭的某種神秘的生命能量。
在超連結、超算能力塑造下的後人類這裡,最大的焦慮將是「意義」,或者說「意義感」。
換句話說,就是傳統知識譜系中詮釋的意義,聚焦於按照確定性的邏輯解釋世界。在萬物互聯的後人類時代,這種低維度的知識譜系是不夠用的。意義在連接交互、生發演化中湧現,很難納入舊的解釋框架。
更大的問題是六根重塑帶來的認知重啟,將導入更高的認知維度。新物種、新認知所映照下的意義感,尚在建構的進程中。
回到您所提出的意見,我覺得「對意識的意識」,實際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識」。您說的對,人與動物的區別也正在於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但這種覺醒還是被動的,是納入更加高深莫測的生命場域中的孤獨的存在。
「對感知的感知」則不同,這意味著後人類將具備「上帝視角」,將以俯視的姿態與萬物交聯,這種超感知,我覺得會帶來人的深度覺醒。
如果說,語言的出現是人類的第一次深度覺醒的話,我覺得您說的後人類,應屬於第二次深度覺醒。
這一次的深度覺醒,註定是波瀾壯闊的。
點滴體會,非常粗糙,還沒有更系統的想法,與您交流,請您賜教。]
未來終將來臨,如果你沒有能力想像後天,就一定會活在被別人定義好的未來之中。
失去對未來的思考力,就是喪失對未來的掌控力。
沒有能力想像未來,就沒有能力為即將到來的未來做準備。
不想被別人支配、不想喪失未來的定義權,就請留下你對未來的發問。
向未來提問,對時代發問。
掃碼參與《2050未來議程》
葦草智酷簡介——
葦草智酷(全稱:北京葦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長期從事網際網路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資領域的專家所組成一個的思想者社群組織,其前身是已運營 5 年的網際網路思想者社區—網絡智酷。
葦草智酷秉承「讓天下思想者連接起來」、「讓思想流動起來」、「讓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願景,在泛網際網路思想領域中,立足全球視野,感知時代脈搏,聚焦思想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