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朝:向時代提問,我們內心的噪音大過轟鳴的馬達

2021-01-10 前瞻網

段永朝 | 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網絡智酷總顧問。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筆記俠

微信ID:Notesman

編輯:筆記俠行走

活動:2017年2月19日 網絡智庫主辦「2017年網際網路思想者大會」,筆記俠作為合作媒體,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筆記。嘉賓照片來自主辦方。

導讀:

向時代提問,網際網路是一件千年大事,它開啟了新軸心時代。這是網際網路思想者大會的主標題。段永朝老師作為大會結束即興演講的發言人,將帶給我們什麼思考?請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文章。活動場地——北京798尤倫斯藝術中心,從一個大窯爐變成藝術館,這裡有什麼隱喻?因為需求而被生產,因為生產而進行控制的工業時代是如何嚮往和渴求確定性的?段老師又為什麼說對確定性的尋求好,但不夠,還有毒?排毒又為什麼也是不夠或者做不到的?人類經歷過哪兩次認知重啟,軸心時代最大的特徵又是什麼?我們為何還缺少向時代發問的能力?

完整筆記·文化生活

我要深情地說一聲:「大家辛苦了」。不僅是腿辛苦,耳朵和腦子更辛苦。有人在中場的時候問我,是不是故意搞成這樣?(在藝術展館做活動,分布式對談的形式)我既不能說不是故意的,也不能說是故意的。

只能是冷暖自知吧。

一、窯變的「大會」

這次按大會要求,結尾是即興演講。但我從半年前就開始準備即興演講,後來我勸自己不許這樣。但我依然忍不住準備了好多個準備講的草稿,所以呈現給大家的一定是N多篇稿子自由搭接的結果。

先從這個大空間開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原來是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個工業窯爐。我講工業窯爐這個詞並不膽怯,我見過太多窯爐,玻璃窯、陶瓷窯、水泥窯、移動式的窯等等。這個窯看上去特別像隧道窯,是軋鋼的前置預熱環節需要的場所。

一個熔爐變身為一個藝術館,本身就意味深長,今天我們又大膽地把它變成了一個難以命名的空間。海報上看到的名稱是「網際網路思想者大會」,「大會」您一定有感受,是奇俗無比的。但今天的場子,到處是噪音,到處是紙屑,有坐著有站著的,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會」的樣子。

所以有朋友和我講,你們是不是在含蓄地批評網際網路今天這種躁動不安的情緒?神一樣的評論,我竟無言以對。

大窯爐是個隱喻。內在隱喻有兩個:

1、促使轉化;

大窯爐的第一個圖謀是促使內在物品的轉化。這種物品可能是冷卻的玻璃、礦石。促使轉化的目的是進一步塑性,改變物品的形態、結構和理化特徵。

2、控制。

大窯爐如何實現這種改變?通過控制,爐窯裡的氛圍控制、化學元素控制、溫度控制,控制需要依靠以下三個要素來實現:

▷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背後的儀表、傳感器、電腦;

▷控制系統背後的控制論、調節理論、自適應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神經控制理論。

控制意味著精準地如人所願,符合我們要求的物品在爐子那邊被貢獻出來。它之所以被擠壓成型,塑造成那個形狀,是因為我們需要玻璃、陶瓷、手機、檯燈,我們離不開這些東西。所以我們生產它們,生產就需要控制,大窯爐當年就是用來幹這個事情的。有工廠經驗的人聽起來不會覺得新奇,沒有工廠經驗的人聽起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因為太過日用而不知。

大窯爐代表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以百年,甚至數百年為記的。這個時代形成了強烈的烙印,就是這麼做是好的。

溫度要控制準確,要把殘次品率降到最低,要把賤金屬轉化成貴金屬,要把毛坯轉化成產品的形狀,這些都是多麼鼓舞人心的工業時代的凱歌。這種凱歌至今仍然在全世界迴蕩

我沒有批評它,可是你多少聽出了一點批評的味道。我其實並沒有批評工業時代的意思,我們出去還得打車,還得發朋友圈,我們還得吃飯而不是充電。

工業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有它的合理性,都是對的。但是我想說,它不夠。工業時代不足以支撐我們想像未來。它不但不夠,還有毒,會妨礙我們想像未來。

二、即興是個什麼鬼?

這幾天我做了點功課,我的公眾號(段永朝讀書)發了一篇基恩·索耶(Keith Sawyer)十幾年前寫的文章。他講未來第二次教育革命,就是要演講者有能力進行即興演講。什麼是即興呢?即興就像今天分布式會場的玻璃牆上,會有人給你寫上問題,發問者不是託。這些問題,你可以不回答,但必須面對。在座的各位,雖然今天沒有被賦予很多提問的機會,但你並沒有喪失它。

即興意味著,我必須告訴自己我站在這裡,沒有權利向你們布道,也沒有權利向你們講解什麼知識,傳達什麼理念,更沒有發明的能力。

即興,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理解我們對世界的假設。

即興對演講者是挑戰,對參與者也是挑戰。挑戰在於提出了對世界的假設是什麼的問題。如果我們假設世界是像大爐窯、流水線那樣,像嘈雜的工廠,轟鳴的機器,川流不息的車流和拔地而起的城市時,我們就是在假設世界是確定的。我們就在假設世界如此這般運轉著,有產品就有技術,有坐著就有站著的。世界由定數構成,是確定的。

定數有兩層意思:

1、相信能HOLD住世界。相信世界有定數,就是我們想要操控世界。定數的世界有一個詞叫「秩序」,誰都不能對「秩序」提出挑戰,誰都會對失去「秩序」感到恐懼。

2、倫理上認為是「好」的。我們對確定性的迷戀是因為我們認為定數是好的,井然有序不好嗎?長幼有序不好嗎?排隊上車不好嗎?順流而下不好嗎?

確定性在我們頭腦裡紮根不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而是上千年。我們對確定性的東西是如此迷戀,如此敬仰。所以我們很多行為都圍繞捍衛確定性,保障確定性展開。難道這有什麼問題嗎?我認為有。

因為確定性不允許即興演講。確定性的即興演講必須提前做好功課,寫好臺詞,必須區分臺前和幕後,必須表演,還得演得美輪美奐,逼真得讓人忘了表演的存在。它必須精確制導人們的情緒,必須精確地渲染大家什麼時候應該掌聲雷動,什麼時候應該潸然淚下。

伴隨著工業文明的成熟,對工業時代對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息過。如果你了解法蘭克福學派、海德格爾、哈貝馬斯,如果你了解後現代,你就會知道工業文明並不是一曲清爽而宏偉的詠嘆調。它四處充溢著噪音、雜音。可是由於我們對確定性堅定的信仰,所以無論工程師、科學家、商人還是政治家,都把噪音看成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惡,最大的幹擾。

(筆記俠註:1、法蘭克福學派,創建於1923年,由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領導成員在20世紀30~40年代初發展起來,是當代西方的一種社會哲學流派,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2、馬丁·海德格爾,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3、哈貝馬斯,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批判學派的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二代旗手。)

所以我們發明出太多的技術來屏蔽噪音,我們使用高保真的方式追求最優美的聲音,追求最好的效果,我們追求最乾淨、純粹的言語,可是在網際網路之後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現在可能才剛剛開始。

我沒有答案,我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答案。我只知道,如果我們想真正靜下心來領會時代發出的聲音的時候,就必須提醒自己,我們大腦的深度已經被工業時代的確定性思維盤亙已久。不要恨它,不要拋棄它,它也不會輕易離場。

那要怎麼辦?學會和它玩,學會和這個被阿多諾命名為工業時代怪獸的時代共處,而不要恨它。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沒有內存去恨它。我們需要的只是去辨認這個世界,那些令人酣暢淋漓的生命。

剛才我們討論到認知重啟時,我說:我們現在面臨的認知重啟,不是像發動汽車或者電腦死機之後的重啟這麼簡單。重啟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裝備完善,大腦已經充滿的狀態下,努力地意識到這些東西或許都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

我們上一次認知重啟,或者說上一次軸心時代已經綿延了兩千多年。一個最大特徵是,人類開始出現了對世界本源問題的痴迷。大家都在問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由此產生了佛陀的理論,產生了基督的理論,猶太的理論,古希臘的理論。

可是這種兩千五百年以來的覺醒,真的是我們的第一次覺醒嗎?

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中告訴我們:可能不是。當人們在草原、山巒間奔跑了上百萬年的時候,當他們沒有語言,只能用肢體在這個世界橫衝直撞時,他們就應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認知重啟,就是開口說話了。

語言早於文字出現數十萬年。當我們沒有語言時,我們就在努力認識這個世界,當人們開口說話之初,人們和這個世界仍然是萬物互聯的。漁歌互答,花鳥魚蟲,我們與自然之間是彼此生命相依,萬物互聯的關係。但當文字出現以後情況不一樣了,出現了人格化的神,出現了書寫的時代,徵服的時代。人們在互相徵服地理空間、部落、財產,人們在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得以解脫而徵服。因此,軸心時代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人類的徵服史,不管是針對自然還是針對內在的心靈。

可是我想問,對話呢?人的對話去了哪裡?

人和人之間心靈相應的那種對話真的沒有從容展開,網際網路給了我們這種可能。網際網路讓我們彼此相觸,讓我們彼此相依,讓我們每個人瞬時都能感受到別人的存在,但我們依然沒有學會溝通。在我們的心目中溝通就等於說服別人,獲得同類。假如溝通這個目的不能如你所願,你對這個世界還有信心嗎?假如沒有共識也沒有北鬥星,這個世界還有秩序嗎?假如我們都沒有辦法好好說話,這個世界還能露出笑臉嗎?挑戰,無處不在的挑戰。

認知重啟,沒有那麼愜意,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向時代提問的任務還很漫長,能力還很笨拙,因為我們內在的幹擾,內心的躁動其實強過音響和轟鳴的馬達。

最後要感謝對網際網路思想大會作出貢獻的所有人!

本文來源筆記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段永朝:人類與後人類
    永朝兄,如果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對意識的意識;那麼後人類與人類的區別是不是對感知的感知呢(比如我可以同時感知到您的感知)?==>邵兄,早上好!您說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也很好奇。在萬物互聯的後人類時代,這種低維度的知識譜系是不夠用的。意義在連接交互、生發演化中湧現,很難納入舊的解釋框架。更大的問題是六根重塑帶來的認知重啟,將導入更高的認知維度。新物種、新認知所映照下的意義感,尚在建構的進程中。回到您所提出的意見,我覺得「對意識的意識」,實際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識」。
  • 運沙船馬達轟鳴 河景房成噪音房
    唐阿姨的家在該小區21號樓,距離小區圍牆外的澱浦河只有幾十米遠,從她家陽臺上可以清晰看到澱浦河向東匯入黃浦江。正因如此,她的新家也就成了親戚朋友眼中的河道景觀房。    然而,景觀房如今卻成了噪音房。「從今天清晨五六點開始,『突突突』的馬達聲已經持續了5個多小時,現在是吃飯時間,暫時停止了。」
  • 鄰居嫌樓上噪音吵 在樓下裝震動馬達
    鄰居嫌樓上噪音吵 在樓下裝震動馬達 2017-01-13 15:23:22   來源:淮河晨刊
  • 馬達軸承出現噪音原因及解決辦法
    1、傷痕音(布氏壓痕)背景:馬達裝配完畢後,進行噪音檢查時,發現有噪音特徵:連續發出「咔啦啦…….」的聲音原因:將軸壓入軸軸領或軸承室時,軸承內部產生了布氏壓痕對策:採用抗壓痕設計的軸承,以提高裝配合格率,「NSK」抗壓痕設計
  • 探究戴森的馬達技術,經歷5127次失敗後的突破
    P8mednc「數碼馬達成為戴森技術故事的一部分,也標誌著戴森帶來的技術革命。」負責數碼馬達研發的全球工程總監 David Warne 介紹。從吸塵器,到幹手器,甚至還有過洗衣機的嘗試,直到如今的吹風機、美發造型器這些對體積和噪音控制要求更加苛刻的產品系列,漸漸地,在戴森用戶當中形成了一個傳說:戴森會故意為每一種產品的馬達設定一種聲效,包括啟動和制動的時候,以增加產品的科技感體驗。
  • 減速電機讓我們對噪音say no!
    噪音,無論是對人體,還是設備,還是建築結構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而這些煩惱我們的噪音是從何而來,應該從何消除呢?噪音在我們身邊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日常噪音的產生往往來自於設備使用,而設備使用產品的根本噪音在於電機。下面東弘機電小編為大家分析。
  • "天花板裝震動馬達報復樓上噪音"並非消除隔閡的神器
    武漢一男子嫌樓上鄰居太吵,天花板裝震動馬達反擊。試用了一次據說效果極好,樓上連地板家具都在震動。  一搜新聞,全國類似的事情還不少。北京的一對住戶甚至還為此鬧上了法庭。在網上鍵入「防樓上噪音震動馬達」幾個字,跳出一串店家,其中一款售價達275元的產品自詡「用了它,再也不受樓上的氣了,從此以後昂首挺胸,心情倍爽」,月銷量達到了263件。
  • 離奇噪音起糾紛,住戶懷疑樓下用震樓器還擊!聲音聽得人要崩潰了……
    4 月 27 日,有廣州荔灣區某小區住戶報料,說從 3 月 6 日開始,懷疑樓下住戶用震樓器每天故意製造噪音,導致自己家裡兩位年近 80 的老人家心力交瘁。到底怎麼回事呢?這段非常有節奏的敲擊聲是住在廣州荔灣區花地大道南融穗華府小區的李小姐在自家客廳裡錄下的。李小姐說,這種敲擊聲大約有 42 分貝,很有可能是 27 樓的住戶有意為之。
  • 起動馬達與發電機維修保養
    ●起動馬達的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主要包括了3部分部件:電磁開關、電子馬達、離合器。馬達是汽車發動的關鍵部件,如果它出了問題,那汽車也只能趴窩了;發電機起著對蓄電池和用電器供電的作用。下面我們看看起動馬達的和發電機常見故障、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當我們著車時,通常順時針方向轉動點火鑰匙即可發動起動馬達。每次發動起動馬達的時間不要超過5秒。
  • 詩意楠溪江響起噠噠噠 遊客吐槽:馬達陣陣真掃興
    溫州網訊 本想乘坐竹筏感受詩意楠溪,結果卻被「噠噠」響的馬達掃了興。前天,網友陳先生向記者述了他在楠溪江遊玩的見聞:江上漂流的竹筏大多裝上了柴油馬達,啟動時聲音很大,還可能汙染水體,實在大煞風景。  竹筏上為何要裝馬達?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 住戶嫌樓上孩子吵鬧 裝震動馬達半夜「反擊」
    亞心網訊 嫌樓上住戶的孩子玩耍時發出的聲音影響自己休息,多次交涉無果,樓下男子方某在網上購買了震動馬達「樓下弄出的噪音吵得我們睡不著,你們快來看看吧!」2月7日凌晨3時20分許,天山路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李先生的求助,立即派民警趕往現場。報警人位於轄區一小區4樓。
  • 小馬達大作用 關於手機馬達你了解多少?
    在智慧型手機競爭到當下的階段,一個微小的體驗差距可能就會影響手機的銷量,像處理器、攝像頭、屏幕、電池/充電等這些大項自然不必說,現在就連看不見摸不著甚至很多人平時都不注意的馬達也成為了衡量的標準。至於手機馬達為什麼突然之間成為焦點,原因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多說。但是,馬達現在在我們手機體驗中確實是有著很大影響。
  • 半夜三更巨響轟鳴,可是沒了這噪音,居民更加鬧心……
    「只要一下雨,我們居民第一個動作,就是趕緊把車子挪到小區外面。」杭州西溪路上的慶豐新村8號,是個2幢房子60戶人家的老小區。你可能想像不到,這麼多年,小區最「硬核」配套不是別的,就是抽水泵。這個梅雨季,連門衛大姐都迅速掌握了發動抽水泵的技能。
  • 上海首出新規嚴罰「車輛噪音擾民」 噪音超80分貝限行
    上海首出新規嚴罰「車輛噪音擾民」  噪音超80分貝機動車限行 有車主追求「大聲音」非法改裝 部分路段居民屢受噪音困擾  12月2日,上海首例機動車噪音汙染違法被查獲,一輛改裝的山葉摩託車因噪音高達117分貝被警方查處。此前,上海市發布全國首個機動車噪音汙染治理辦法。
  • 鹹陽市秦都區林凱城小區夜間施工噪音大 業主數羊到天亮
    華商報鹹陽訊(記者 王斌 實習生 晏慶樂)「家裡有小孩,晚上一聽到窗外的機器轟鳴就哭鬧,我們大人也時常睡不著,向環保部門投訴過多次,但始終無果。」隨後,趙先生向記者發來多段此前拍攝的小區夜間施工視頻,拍攝時間為6月12日凌晨4時,視頻中記者看到,工地燈火通明,大型機械發出的「咣、咣、咣」敲擊聲響徹夜空。「大概有一個月了,除了高考期間停工,幾乎天天施工到天亮。」
  • 轉子馬達、X軸和Z軸線性馬達有啥差別?這篇文章總算說明白了!
    如果你關注近期發布的Android旗艦手機,不難發現新品大都開始主打一項名為「橫向線性馬達」或「X軸線性馬達」的設計。同時,微博上也曾展開過一輪「嗡嗡嗡」對「噠噠噠」的論戰,為何馬達的振動方式和效果會有雲泥之別?我們有必要追求更高品質的振動馬達嗎?
  • 世界噪音日|試試這些白噪音,或許可以幫你入眠
    隔壁小嬰兒半夜的啼哭,隔著牆壁也讓人心煩意亂;樓上鄰居半夜起床上廁所,衝水的聲音順著水管就到了耳朵裡;特別是樓下的廚房早早傳來的切菜聲、破壁機和抽油煙機的轟鳴聲,都可能干擾我們入睡,或者把我們吵醒……4月16日是「世界噪音日」。我們總說噪音使人失眠,讓人心亂。尤其是夜晚,很多人因此失眠。
  • 我們的內心被控制了
    無論怎麼說,我們每個人好像都被某種無形的東西控制著,就算內心有過掙扎,最後還是被它牽著鼻子往前走。可能,對此,你還是不以為然:「我會拒絕那些讓我無法接受的事情。」實際上,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你是把你自己想像得比你實際上要好些,而沒有意識到自己脆弱的內心,總會令你做出自欺欺人的荒唐事情。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殘酷的真相是: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內心自由。
  • 什麼是DD馬達,DD馬達與常見的凸輪分割器相比有哪些優點
    DD馬達本體內配有高精度編碼器,比伺服馬達精度高一個等級,解析度可達到540672P/rev,甚至更高。馬達本體,垂直方向安裝。驅動器部分DD馬達優點(同凸輪分割器相比)DD馬達是由我們常見的凸輪分割器一步一步改進過來的,凸輪分割器能做到的它都能實現,DD馬達能輕易做到的凸輪分割器做不到。
  • 簡述微型齒輪減速馬達
    減速馬達工作原理減速馬達就是一個普通的馬達輸出軸安裝了一個齒輪減速器,即通過小齒輪帶動大齒輪的方式來降低輸出、增大扭力,從理論上來講,只要齒輪級數足夠,扭力就可無限增大,當然是在不考慮馬達及齒輪的使用壽命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