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型手機競爭到當下的階段,一個微小的體驗差距可能就會影響手機的銷量,像處理器、攝像頭、屏幕、電池/充電等這些大項自然不必說,現在就連看不見摸不著甚至很多人平時都不注意的馬達也成為了衡量的標準。
至於手機馬達為什麼突然之間成為焦點,原因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多說。但是,馬達現在在我們手機體驗中確實是有著很大影響。
馬達對手機體驗影響越來越大
其實要說馬達在手機中的應用甚至可以追溯到功能機時代,所以這並不是一件很先見和高大上的功能,像手機都有靜音/震動模式,其中震動模式就是依靠手機中的馬達產生作用。
而馬達近兩年的快速發展與全面屏的發展普及離不開,隨著全面屏的流行,手機的屏佔比越來越大,隨著而來的是手機正面的實體按鍵逐漸消失,甚至像vivo NEX3音量鍵都取消了,所以這樣就導致我們在操控手機時觸感的缺失。
為了彌補這種體驗的缺憾,加入馬達以帶來類似於真實的觸感反饋成為解決辦法,並隨著流行開來。
馬達的種類
目前,智慧型手機中的震動馬達主要分為轉子馬達和線性馬達,其中線性馬達又分為Z軸線性馬達和X軸線性馬達。
轉子馬達構造圖
首先說轉子馬達,它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用電流產生的磁場來驅動馬達軸心的轉動,從而帶動偏心轉子轉動而產生振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面的圖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對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四驅賽車裡的馬達,它的原理基本上和手機轉子馬達一樣。
轉子馬達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優點是結構簡單且體積小,尤其是成本低,所以經常出現在一些中低端手機上。
缺點就比較多了。因為轉子馬達需要驅動才能轉動,這就導致無論是啟動還是停止都需要一個過程,使得啟動相應速度和停止速度都非常慢,並且有明顯的延遲感,給人拖沓的感覺,並不乾脆,所以會出現所謂「嗡嗡嗡」聲音。而且,其指向性也不明顯,你按下去會感覺反饋是從四面八方傳來,而沒有指哪打哪的體驗。
手機內部的轉子馬達
對於轉子馬達這種成本低體驗一般的馬達只能在中低端手機或者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提高而逐漸被線性馬達所淘汰。
線性馬達的流行
線性馬達真正開始流行要從2019年開始,2019年之前只有蘋果、魅族在自家產品上使用。
線性馬達構造圖
線性馬達要比轉子馬達的工作步驟簡化了很多,其內部是一塊線性運動的質量塊,能夠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動能,帶來的優勢是擁有極快的啟停速度,乾脆利落的震感,更低的噪音甚至還會降低功耗等。這時震動的聲音從軟綿的「嗡嗡嗡」變成了清脆的「噠噠噠」,直接的觸感體驗是「跟手」。
前面說過,線性馬達又可細分為Z軸線性馬達和X軸線性馬達。其中,Z軸線性馬達由於在手機中是一個圓形,所以又稱為圓形線性馬達,而X軸線性馬達形狀則是常常的矩形。
縱軸線性馬達
Z軸線性馬達和X軸線性馬達卻別主要在於運動方向的不同。正如數學中學的一樣,Z軸主要是上下運動,而手機本身的厚度決定了線程不可能太長,從而導致振動力量較弱,持續時間較短,當然好處是相較X軸線性馬達成本更低。
X軸線性馬達則是左右運動,相較Z軸線性馬達,其振動距離和時間更長,所以震感會更好,而且更重要的是,X軸線性馬達滿足了手機輕薄化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X軸線性馬達這麼多優勢,而使用的手機卻很少呢?
首先原因是貴,X軸線性馬達的成本要遠高於Z軸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所以應用於手機上直接導致手機成本的提高。
其次,體積大。手機內部空間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體積越大的馬達在震感體驗上要更好,橫軸線性馬達的體積也要大於縱軸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但是這勢必要影響手機主板的布局,擠佔電池空間。
所以橫軸線性馬達即使體驗出色目前也沒有大規模普及,只是出現在高端旗艦手機中。
當然了,單單搭載橫軸線性馬達是不夠的,手機廠商在算法以及場景上還是適配,比如鍵盤輸入、遊戲場景(如開槍)、各種滑動等等,只有將震動融入多場景體驗中,才能充分發揮其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