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8月31日,拿到朱嘉明老師親筆題贈的新作《未來決定現在》,拜讀之後感慨萬端,遂給嘉明老師寫了一篇心得,貼在下面,在9月10日教師節之際以資紀念。
嘉明兄,您好:
上周一拿到《未來決定現在》,便如饑似渴拜讀,深受感動之餘,受益良多。您不愧是「古典+前衛」兩棲學者,令人欽佩。我用這個詞語組合,是想表達兩層意思:
一個是「古典」的重要性被大大忽略了。很多談論當代思潮(無論學術思潮還是技術思潮)的學者們,大多「就事論事」或者「急於致用」,以至於有意無意地忽略超過50年以上的思想流脈,更不必說超過100年、200年的思想了(那往往被視為「古董」了)。這很令人沮喪。相反,您在談論比特幣、區塊鏈的時候,更多將這一10年來湧現出來的新事物,與金融思想史、貨幣思想史、經濟思想史,以及數學、物理、生物和社會思想演變的大歷史相聯繫。如果沒有這種縱橫捭闔的視野,言及時空意識變遷、貨幣制度變革、市場的萌發與孕育,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當然,說「古典」的另一重含義,是說您的著述處處體現嚴格的「學術規範」,這一做學術訓練有素的「基本要求」,在「暢談」思想的年代,更顯彌足珍貴了。
另一個是前衛。同樣的原因,太多學者致力於狹義的「出成果」的壓力,按照自己習慣的學理框架,將學術研究的方向聚焦於「用現成框架解釋新事物」,從當下出發,平滑外推地預測未來,這已經落入俗套,更不必說超越了。相反,正如您書名《未來決定現在》所揭示的,區塊鏈的偉大意義絕不僅限於成為某種「利器」,而是提供了一個從未來的「遠端」回望當下的重大窗口。
我是2016年9月,在劉紀鵬老師鼓勵下,在「薊門論壇」上第一次以區塊鏈為題公開演講的(記得當時的題目是《區塊鏈:網際網路變革的風暴眼與認知重啟的加速器》),但五年下來依然令人汗顏,您契而不舍地耕耘著述、加之寬厚的人文數理積澱,透過這本書的67篇文章,勾勒出日漸清晰的一幅壯美畫卷:基礎架構、時空合作社、數字資產、集群、社會運動和制度建構,一場影響深遠的巨大變革,經您的梳理和闡釋,躍然紙上且日漸成型了。
近段日子,我在一些研討會當中,逐漸意識到一件事情,我稱之為「現實拖累思想」的焦灼。以區塊鏈為典型代表的「技術族」(包括AI/VR/5G/IOT/Data等)——正如您多次指出的那樣,正在努力跳出傳統的思維架構(跳出,但並非否定),特別是關於「世界體系」的思考框架。但是,實業界迫切呼喚「解決方案」、「成功範例」的呼聲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思想進一步解放的步伐。
舉一個您常談的「時空架構」的例子。您在講述區塊鏈思想的時候,總會將時空演變作為一條重要的基線。特別是「數位化」、「比特化」對時空理念的重構。如果不能超越舊認知,「數字宇宙」、「平行世界」就只是停留在形容詞的層面。
1990年,物理學家Wheeler將其研究黑洞、蟲洞、量子泡沫的思想延展到新的宇宙觀,提出「萬物源於比特」(見於1990年的文章「Information, Phisyics, Quantum: The Search of Links」),並大膽做出新的假設:物理世界的根基在於信息、離散世界比連續世界更為基礎、參與型宇宙等觀念,從思想上為「萬物皆比特」、「計算宇宙」、「算法世界」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特別是,經過計算機科學家如圖林、諾伊曼、Conway、Langton、Wolfram等的卓越努力,將生命演化與意識湧現的問題,納入同一個解釋框架,意義非凡。
基於此,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是,數字世界的一個根本特徵是「並發」,也就是元胞自動機的幾位重要奠基人Conway、Langton、Wolfram等指出的,「元胞自動機的狀態改變是並行的、全域影響的」,這與今天人們談論的「萬物互聯」的精神相一致,而且為「萬物互聯」這個浪漫的說法,找到一個「計算基礎」(即並發)。
又基於這個視角,這幾年我理解區塊鏈,更多是從「生產、消費、分配」的並發這個角度去看的。區塊鏈作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它所導入的世界圖景,是並發的,而不是「序貫的」。這就意味著,新的技術族(AI/VR等等)從技術上提供了「全時在線/全域互聯/虛實交互」的某種「數字宇宙畫面」,並提供了某種「現實可能性」。理解和解釋這一畫面的學理基礎,正面臨重構。
回到您的這部意義非凡的著作,雖然這是一部精心編排的論文/演說集,但這也恰恰是她的獨特魅力所在:這部著作呈現了某種思想的孕育、求索、積澱、湧現的真實過程,更好地以「在途」的方式向更多的可能性保持開放,向未來保持開放。我期待並相信,您的大作一定能激起更多的思想漣漪,碰撞出更加絢爛的思想火花!
嘉明兄,一點很粗淺的學習體會,請您批評指正!
葦草智酷簡介——
葦草智酷(全稱:北京葦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長期從事網際網路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資領域的專家所組成一個的思想者社群組織,其前身是已運營 5 年的網際網路思想者社區—網絡智酷。
葦草智酷秉承「讓天下思想者連接起來」、「讓思想流動起來」、「讓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願景,在泛網際網路思想領域中,立足全球視野,感知時代脈搏,聚焦思想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