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教育廳和湖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湖南省教育電視臺和湖南省語言培訓測試中心承辦的湖南省第四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歷經兩個多月的複賽和決賽,於2020年12月順利落下帷幕。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推薦的四個參賽作品全部獲獎,包括一個留學生組一等獎、一個留學生組二等獎、兩個高職生組二等獎和優秀組織獎。這是該校參賽四年來取得的最優異成績,尤其是兩個留學生節目和全省本科院校留學生同臺競技,在去年喜獲兩個二等獎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榮獲大獎,實屬難得。
另外,在2020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中,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兩個留學生組作品和復旦大學等高校共300多個作品同臺競技,喜獲國賽二等獎,這也是全省留學生經典誦讀國賽取得的最佳成績。
經典誦讀大賽旨在通過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培養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自覺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傳承文化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屆比賽共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和全省各地州市近500所大、中小學的學生代表及教師代表作品入圍,組委會評委經過層層篩選,長沙民政職院由通識教育中心人文教研室代靜、胡芳和李瑪麗老師指導的留學生組作品《美哉 詩經》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贏得評委青睞,榮獲一等獎,由國際教育學院譚曉溪、楊娟、廖甜利老師指導的留學生作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榮獲二等獎,由李向明、黃清玲和龍國蓮老師指導的《商鞅之死》及由王芬、汪念明和龍新輝老師指導的《鷹之擊》榮獲高職組二等獎。總決賽節目流光溢彩,精彩紛呈,選手們從容自信,聲情並茂,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朗誦藝術盛宴,也讓大家感受到了漢字音韻之美和經典詩文的不朽魅力。
為了準備本次賽事,該校通識教育中心領導高度重視,國際教育學院的領導和老師也全力支持與配合,人文教研室的指導老師積極備賽。特別是馬來西亞留學生組的作品在備賽的過程中尤其辛苦。因為疫情,學生不能來校,指導和視頻錄製難度倍增,馬來西亞的孩子們方言較重,老師必須從字詞發音,聲母韻母音調等方面一一糾正,有時候一個字的發音都要練上八遍到十遍。指導老師們幾乎把所有休息時間都用在了線上訓練和參賽作品視頻錄製。天道酬勤,兩個多月的刻苦訓練,不斷打磨終有收穫。
經典誦讀大賽的獲獎,展示了該校通識教育取得的成果,留學生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中的一枝獨秀,更見證了我校對留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取得的成績。為了使留學生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長沙民政職院開設通識必修和選修課程,如在一年級新生中開設了《漢語綜合(一)》、《漢語綜合(二)》、《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概況》和書法等通識課,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和中文能力,增進他們對中國歷史、名勝古蹟、現代都市、宗教文化及傳統習俗等的了解;該校同時在高年級留學生中開設了涉及經濟、藝術、體育等豐富多樣的公共選修課程,滿足留學生多樣化需求。學校通過外引內聯,共享校內外資源,組建了傳統文化教育「雙語」授課師資隊伍,立足文化自信,積極推動中國傳統文化深入人心、走向世界。特別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納入到通識課教學和考核中,深受學生歡迎,很多馬來西亞的孩子愛上了中國古詩文,他們朗讀背誦,積極參加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對中華傳統文化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除此之外,學校還以「感知中國」系列活動為平臺,帶領留學生走進特色學校、博物館、文化館、民俗館、圖書館及湖湘名勝古蹟和非遺基地;春節期間,開展「我愛中國年」系列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和感受五千年文明傳承,感受中國人的團圓文化和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家庭觀,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觀。
本次大賽,不僅展示了學校師生極高的誦讀水準和紮實的文化修養,同時也展示了中傳統文化對留學生的薰陶和浸潤。大賽提高了長沙民政職院學子學習傳承中華文化經典的熱情,推動了學校書香校園營造的進程,提升了我校國際化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通訊員黃清玲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