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詞牌名,相傳是借用了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因其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而得名。雙調,四十四字,上下段各兩仄韻。著名的有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中仄中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這首詞作於1961年,是詩人在讀了陸遊卜算子《詠梅》後,不滿於陸遊低沉、落寞、消極情緒,特『』反其意而用之『』。詩人以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將紅梅勇鬥冰霜,不為名利的高貴品格,寄寓於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熱情謳歌、讚美他們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不計名利,而革命勝利後卻甘埋荒草,含笑九泉,化作春泥更護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踏著先烈的血跡奮勇向前。筆者每讀於此,仍不禁潸然哽咽。
附陸遊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箸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我是一株寂寂開在荒郊野外的梅花,
忍受著黃昏的孤獨與風雨摧殘。
不想跟你們爭風邀寵,你們愛妒便妒吧!
雖然我將零落成泥,輾軋為塵;
那一縷清香,依然如故!
陸遊是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雖身為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但仍嚮往著報國殺敵的軍營生涯。「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年老後仍「鐵馬冰河入夢來」 ,「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臨死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正是這樣一位愛國赤子,卻為封建王朝所不容,屢受排擠打擊和誹謗。此詞表達了他為保持初心,不願同流合汙,雖碾塵落泥,仍香如故的高貴品格和博大情懷。全詞雖低沉壓抑,但字裡行間仍透露出憤怒和倔犟。
北宋李之儀《卜算子》也很有名,在最後一句加了一個襯字: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是一首著名的愛情詩,千百年來人們吟誦不絕,並被譜成現代歌曲,廣泛傳唱。
所以筆者特為《卜算子》加上了一個名稱:深情詠嘆調。革命者,落寞者,愛情至上者都能藉此抒發自己無盡的情懷。
筆者已無情懷,可為了學習起見,看到院內在冰雪中盛開的山茶花,肅然起敬,也試填一首:
《山茶花》
昨日在山頭,今日移山下。
山下山頭都是家,敢把冰霜踏。
不遜臘梅香,不比紅梅差。
羞與群芳次第爭,只把嫣紅掛。
筆者這裡拋磚引玉,以期與愛好者共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