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孩子們學習了《爬山虎的腳》,作者葉聖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爬山虎的秘密;《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看到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
通過平時認真、連續的觀察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有趣,有吸引力。本次習作,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寫法,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讓自己的習作也顯得生動有趣。
01寫作方法指導
本次習作要求:
你留心觀察了什麼事物?是怎麼觀察的?有什麼新發現?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如果你在進行連續觀察時,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選幾則自己滿意的日記,認真進行修改加工,成為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則》,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本次習作的三點要求:
1、觀察了什麼事物?要交代清楚。
2、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仔細回憶一下,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寫下來。
3、用日記的形式,如《觀察日記×則》,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寫作方法指導
1、觀察是基礎
觀察就是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感知物體:
用眼睛把物體的形狀、顏色和位置關係看到的情況寫出來;用耳朵觀察,可以幫助我們從聲音的角度認識事物;用鼻子聞(嗅),就能發現事物氣味方面的特點:香的、臭的、嗆的、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用舌頭能嘗出觀察對象的味道: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鹹的、酸辣的、酸甜的;用手(皮)膚觸及事物,會發現我們所研究的對象的冷暖(熱)、軟硬、滑糙、乾濕等特徵。
2、語言表述是重點
觀察日記,就是把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物體的「影像」,用文字表述出來。
3、日記是格式要求。
02範文賞析:小黃豆發芽記四則
2020年10月1日 星期 四 多雲
國慶喜逢中秋,我們迎來了愉快的假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有趣的作業:觀察豆芽兒的生長過程,寫觀察日記。
聽大人們說,黃豆發芽要用好幾天呢,我得趕緊動手。於是,我讓媽媽給了我一些黃豆,我用手摸了摸這些小黃豆,它們的表面很光滑,堅硬得像石頭一樣。中間有一個坑,有一個灰褐色的小點,豆芽就是從那兒長出去的。我把它們先用水清洗乾淨,這些本來皮膚乾燥的小黃豆,立刻變得渾身溼漉漉的,我用一塊溼紗布把碗口蒙住,以免它們受涼。
我心裡時刻牽掛著小黃豆,每隔一會兒,就要去看一下它們。媽媽說:「看把你急得,心急吃不了黃豆芽!」
,我可捨不得吃它們,晚上睡覺前我又去看了一眼小黃豆,發現他們開始有些「胖」了。燈光下的小黃豆金光閃閃,好美!
【賞析】觀察詳細認真,寫出了小黃豆的顏色、形狀,並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寫出來。
2020年10月2日 星期 五 晴
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衝向陽臺,觀察我「一夜不見如隔三秋」的小黃豆。我發現,昨天還是圓鼓鼓的小黃豆都破皮兒了,露出了胖嘟嘟的身子,有的黃豆披著一層透明的衣裳,還有的黃豆脫掉了衣裳,它們就像一群大頭娃娃,伸著腦袋聚在一起,正說著秘密話呢!
【賞析】觀察詳細,描寫很細緻,擬人化的手法用得非常好。
2020年10月3日 星期 六 晴
早上天還沒亮,我就懷著激動的心情跑到廚房裡:
哇——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事,小黃豆子居然發芽了!芽還很小,有的彎彎的,埋著頭,好像很害羞的姑娘;有的把發出的芽伸得直直的,像小朋友手裡的氣球;有的不彎也不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啊!真是千姿百態,優美極了!
【賞析】看到發芽,驚喜,用排比句寫出小豆芽的各種姿態,形象逼真。
2020年10月3日 星期 日 晴
一天多沒有去觀察我那可愛的小豆芽。
吃完晚飯,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小豆芽,小豆芽真驚奇啊,芽竟然有那麼長了,我用尺子一量,最長的有三釐米,看來黃豆芽的生長速度的確很快,我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成一根兒一根兒成熟的豆芽的!
【賞析】熱情褪去,但 又非常在意小黃豆芽,小黃豆芽已經長成,但小作者依然寫得非常具體,形象生動。
感謝您的點讚和分享,有什麼好的建議請在下面的評論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