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試卷「曝光」,網友:這麼簡單?給我都能上北大

2021-01-19 史課郎欽泓

在隋朝的時候,科舉制度被創立,自此便在中國歷代王朝中被用來選拔人才。可是隨著時代的更替,明清時期的統治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特殊利益,將科舉制度變成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一個工具,尤其是對於讀書人而言。1949年,新中國成立,此後於1952年開始統一高考。這樣全中國一視同仁的高考制度,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由於某些歷史原因,高考制度曾一度中斷,而後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竟多達570萬人參加高考。

高考,這個對於我們來說相對公平的考試制度,其蘊含的內涵和意義也很多。因為對很多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考試,而是一次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也是一個人生走向成功的起點。通過高考,很多人可以就此改寫自己和家庭的命運,自此成為一躍龍門的「小鯉魚」。隨著2020年的高考落幕,高考試卷的難度也成為了眾人口中議論紛紛的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在1997年恢復高考時,那一年的試卷「曝光」在眾多網友的眼前,頓時引起了廣泛且熱烈的討論。

1997年高考試卷難度

整體來說,每個地方的高考試卷難度在1997年都保持了均一水平,而且整體難度偏低。譬如山東省1977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我們可以看到整張試卷共有三道大題,第一題為作文,第二題為解釋詞語,第三題為給文言文加標點,然後翻譯成現代漢語。更讓人驚訝的是,如果是理科生,高考語文只需要寫作文,而文科生的話則需要將三道題全部完成。而這些題目,如果放在現在的話,不誇張地說,聰明一點的小學生也可以交上一份完美的語文答卷。

而山東省1977年的高考歷史地理試卷,其難度在今天看來也是很低。試卷的內容基本上是一些常識題,包括亞洲和歐洲以什麼為界限,以及黃河發源地在哪裡等簡單問題。這些對於現在的高考生來說,只要稍微動動腦子,一份滿分的歷史地理試卷就將出現!

再拿北京市1977年的高考英語試卷舉例子,這份英語試卷總共有八道題,而且全部都是用英語回答上面的問題。仔細看下這份英語試卷,我們會發現問的問題很簡單,無外乎是自己的身份和家裡人口的調查,甚至還有出生地的提問。看到這些問題,我們不禁想到如今英語高考試卷上面密密麻麻的英語單詞和題目,不是聽力和完形填空在阻攔我們,就是閱讀理解和作文令我們無法下手,我們的大腦在英語考試中也無形地被施壓和壓榨。

無獨有偶,在1977年河南的高考中,數學試卷的考試內容和今天也差不多,但是其難度卻值得商榷和研究了,因為其最後一大題看似壓軸,實則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卻是人人都拿手的題目。的確,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樣的一道壓軸題或許就決定了這個學生能否考取清華和北大這樣的名校。而如今,時代不同了,這樣的難度對於高考生實在算不了什麼。

網友起鬨上北大

如此,這樣難度的高考試卷,怎能不引起眾多網友激烈的討論?甚至,不少網友喊話,如果當時讓他們去參加高考,清華和北大都是不在話下的,也就是他們說的全部都能上北大清華的盛況。

當1977年高考試卷「曝光」的時候,眾多網友發出這樣的感慨,細細想來也沒什麼不妥,畢竟「古今」鮮明的對比著實是令人驚訝。人們總是對過去未發生過的事情抱有莫大的幻想和希望,而這也是人性無法抹滅的一個特質。或許,他們只是發表了自己當時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和看法。但是,他們忽視了時代的特徵,畢竟,1997年於今天而言,早已經是以歷史存在的過去了。

不同時期的高考

1997年和2020年,經歷二十多年的我們的高考,怎能不根據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自己的變化呢?網友們一味地說著當年高考試卷簡單,一味地叫喊著要考北大清華,卻真正忽視了那個時代與我們這個時代本質的不同。教育資源的不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家長對讀書的態度不同以及全民普及教育的廣泛程度等都在影響著兩個時代,更不用說兩個時代的高考制度和試卷難易程度有著天壤之別。

毋庸置疑,不同時期的高考,註定會有不同時期的高考試卷,也會有不同時代奔赴考場的考生們!

作為寒窗十二年苦讀的學生,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走進心中理想的學府。無論是北京大學,還是清華大學,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學生心之嚮往的無比神聖的大學校園,而決定我們能否走進這些神聖的學府就是高考的分數。因此,在這樣的殘酷競爭之下,有很多人說高考是一座獨木橋,需要我們去勇敢的走過去,而當我們走過這座獨木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一次成功。雖然這個「獨木橋」想表達的是我們需要重視高考,但是我們依然不能過分緊張和恐慌,將高考視作人生必須要做而且要做好的的一件大事。我們需要做的是坦然面對高考的成功與失敗,因為人生的路真的還很長。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高考,真的能夠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嗎?如果與高考失之交臂,我們的人生和夢想,甚至青春歲月是不是都將被改寫?答案是肯定不能的。人的一生太長了,而高考只是我們一生光陰之中一件不值得一提的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的事情。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奮鬥的青春才是最燦爛最美麗的!

在最該奮鬥的歲月裡,我們不應該虛度年華,也不應該碌碌無為,因為這些都是懦弱者的表現。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努力拼搏,努力奮鬥,用汗水去揮灑青春,用淚水去告別過去的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會發現,原來高考並不是我們的一切,未來的道路還很美,值得我們去一路探尋,一路奮鬥!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也是對青春的辜負。只有奮鬥的青春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綻放自己七彩的光芒!

相關焦點

  • 1977年的高考試卷被「曝光」,網友:這題太簡單,我能上北大
    從高考中斷到恢復,過去了這麼多年,多少人一直希望能夠再次參加。高考不僅僅對於國家意義重大,對於百姓們來說也是能改變他們人生的事情。多少窮苦人家可以通過高考成功,改變他們世世代代以農為生的命運,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很多成功人士,大多都是通過高考進入名校,最後走向成功的。
  •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題到底「長啥樣」?網友:這我也能考上北大
    從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每一年的試題難度都是水漲船高。畢竟高考的年數越久,題庫也越來越豐富,其總體維持在一個跨度起伏不大,難度逐年上升的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這個趨勢,高考剛恢復的1977年,題目豈不是最容易嗎?當然,相較於今天的試題確實如此。而第一年之所以簡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方便那些因特殊原因耽誤了青春年華的考生。
  • 1977年高考試卷原來是這樣,考生:初中生都能考清華,快看看
    1977年,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註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給中國的學生們帶來了學習的希望,據統計,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年,全國迎來了570萬人參加考試。這一年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高考,以570萬名考生為參考,這一年雖然是雄偉壯觀的數字,但只有27.3萬人被採用,合格率只有5%以下。為什麼1977年的高考合格率這麼低?很多網友認為當年高考的試題類型太難了,95%的考生被淘汰,最近網上公開了1977年高考的試卷套裝,那個答案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看看1978年的高考數學試卷,難度如何?網友:也太簡單了吧!
    如今可以出人頭地的方式很多,高考只是改變命運的一條途徑,但是在1978年那個特殊的時間點,高考可能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如今的高考試題讓很多考生頭疼,尤其是數學題,每年考完都有一幫子同學抱怨試題太難,那1978年的數學試題又是怎樣的呢?看看1978年的高考數學試卷,難度如何?
  • 1977年北京市高考數學試卷(理科)
    1977年北京市高考數學試卷(理科)  一、解答題(共12小題,滿分120分)  1.(10分)(1977北京)解方程.  3.(10分)(1977北京)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g
  • 我的1977年高考
    1976年我任東河公社黃城大隊革委會副主任兼民兵營長,成為在編集體幹部。當年我們大隊意向性的分到一個推薦上大學(含中專)的指標,全大隊有上海、蕪湖和縣城50多個下放知青和近20位回鄉知青,這麼多人競爭一個上學的名額,所以非常激烈,因我是大隊幹部,參與決定推薦上報人選,為體現風格,便主動放棄申報。上大學似乎此生與我無緣了。
  • 盤點從1977年高考中勝出的名人們
    13屆學生考場  1977年12月10日,塵封10年的中國高考考場,大門重啟。570萬考生一湧而入。  第一場考試,半小時之內,很多考場都有人廢然退場。堅持到底的人中,27.3萬人後來走進了中國高等學府,成為「文革」後第一批通過高考被錄取的大學生。
  • 1977年高考恢復第1年的數學試題,看了你會嗎?能考60分就是天才
    1977年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是我國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也拉開了長達42年高考的序幕。42年看似很久,實則很短,曾經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已經年歲漸長,進入暮年了,但是每當提起那年的考試,還是讓人記憶猶新,心潮澎湃。在那個年月,考上大學是一件稀罕事,大學門檻的限制相當高,能夠考上大學是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就這意味著以後工作就有鐵飯碗了,包分配、有編制。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迷霧,回顧那年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到底有多難?
  •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考試,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有著深刻的印象。1977年的高考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這次考試為國家選拔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學習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 1977、1978年,我考了兩次大學
    說起來,我的幾個成長階段都踩在國家變局的點兒上。當時自以為明白,其實懵懵懂懂,是絕對的後知後覺。決定去見識一下高考還是先從恢復高考說起。1977年,我17歲,在北京第七十二中上高二。當時的學制沒有高三,就到高二。「文化大革命」雖然結束了,讓人有點盼頭,但當時似乎高中畢業只有下農村一條路。
  • 地獄級難度的江蘇高考,2020年425可以上清華北大,網友:真難!
    大家好,又見面了,我是凡凡先生,歡迎關注我!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2020年江蘇省大學提前批次錄取分數線,江蘇高考的滿分為480分,具體分數是這樣的:1、理科的考生,語文的滿分是160,數學的滿分160+40(為加試成績),英語滿分120,合計480分;2、文科的考生,語文滿分160+40(為加試成績),數學滿分160,英語滿分
  • 1977年高考後首位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的劉學紅,現今咋樣了
    自科舉制度建立後,考試成為了普通人鯉躍龍門的途徑,而到了1905年,清王朝為了培養實用人才,廢除了科舉制度,轉而引進了西方的考試制度,現代的考試制度從此建立,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影響,1949年後,高考一度被廢除,很多學生都失去了向學的希望,比如說劉學紅。
  • 2020年臺灣省數學試卷出爐!網友:與全國卷比起來太簡單了
    近日,我國臺灣省舉行了2020年高考,比大陸地區高考提前了4天的時間。臺灣省高考全稱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而就在昨天,臺灣省高考數學試卷新鮮出爐。與大陸地區的全國卷比,我們來它有什麼差別?難度係數有如何呢?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1978年的高考考什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高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高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2003年高考試卷被偷,國家啟用備用卷,接觸過的人都被隔離起來
    2003年高考試卷被偷,國家啟用備用卷,接觸過的人都被隔離起來2003高考試卷被偷,這一件事也算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驚奇的一件事情。我們都知道高考中的一張試卷,可是決定了許多學子的命運,歷來高考也都是以此選拔人才,所以在高考這一塊可謂是極其看重的,然而2003年的一場高考被盜事件,令國家也不得不啟用備用試卷,可是備用試卷一般都會難度係數較高,也因為如此,許多學生也因此落榜,無緣自己心目中的大學。
  • 03年的全國高考,他偷走了高考試卷讓國家啟用備用卷,結局如何了
    轉眼又是一年畢業季,距離2020年的高考,只剩下9天時間了。我們都聽過"高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這句話。可知,高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高分,進好大學,是我們高考的終極目標。但是有些人為了考高分,是通過在考場上偷瞄別人的試卷或者是利用無線網絡等獲取答案。
  • 殘疾人都是怎麼高考的?看到盲人試卷,堪比無字天書
    高考在前一段時間已經結束了,對於很多高三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永遠地告別了高中生涯。虎臣今天帶大家聊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殘疾人都是怎麼高考的?回想一下,虎臣還真沒有想過這個事情,相信很多網友也一定不知道,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民國時期高考考什麼?看完真想穿越回去,輕鬆考上清華北大
    對於現今的全國統一語文高考標準化試題,近幾年人們的質疑已經夠多了。那麼,20世紀上半葉——五四以後傳統的大學招生國文考試又是怎樣的呢?翻開北大檔案館珍存的當年北京大學入學考試的各科試卷,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總共才一頁紙!這哪兒像堂堂國立北京大學的國文試卷?
  • 2018高考全國數學難度排行新鮮出爐!狀元教育帶你分析試卷難題!
    網友辣評:@bingbing有禮:數學太難了,希望我今年的數學成績。。。數字能吉利點,帶個8吧02top 2浙江卷狀元教育點評今年的浙江的數學試題選擇題難度不大,填空題繼續採用多空設問的形式,在其中穿插數學文化知識等考點,緊扣考綱。
  • 1984年和2003年的高考數學卷哪個更難?皆開創了歷史,難分高下
    1977年10月21日,這是一個偉大而且應該被銘記的日子,因為被斷掉數年的高考恢復了,自此至今已經有41年歷史。在高考恢復41年的時間裡,一直有兩個年份的高考數學試卷被奉為「最難」試卷,如今關於是1984年的理綜數學卷難還是2003年的數學卷難,一直爭論不休。而關於2003年的那場考試因為離現在的時間比較近,所以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甚至在網上有不少參加過當年考試的「老童孩」們還會時不時的紛紛吐槽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