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從1977年高考中勝出的名人們

2021-01-08 高考網

  13屆學生考場

  1977年12月10日,塵封10年的中國高考考場,大門重啟。570萬考生一湧而入。

  第一場考試,半小時之內,很多考場都有人廢然退場。堅持到底的人中,27.3萬人後來走進了中國高等學府,成為「文革」後第一批通過高考被錄取的大學生。

  一般認為,1977年的高考,是從積聚了十多年的優秀人才中選萃。廈門大學的高考研究者劉海峰糾正這個概念說,那是13屆考生的同場競技。

  是年,政策允許部分優秀的1978屆學生提前參考。考場裡坐著的,其實是從1966屆到1978屆,共13屆學生。

  他們中,有夫婦、有父子、有師生,不少是一家幾兄弟數姐妹同場考試。武漢大學教授於可訓所在水果湖中學考場,26人全是「老三屆」高中生。因為是「老童生」,監考老師額外準許吸菸。

  從1966年開始的漫長的十餘年停考,讓高考這個概念,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已經相當陌生。

  劉海峰的同事,廈門大學謝作栩老師,當年正在福建寧化縣安遠鄉插隊。一個老鄉的孩子報名高考,貼著照片、蓋著革委會大紅印章的準考證發到家裡,全家以為這就是放榜,殺了家裡唯一的一頭豬,大放鞭炮。殺豬,在知青一年只能領二兩豬肉的年月,真是大事兒。

  謝作栩老師在回憶中感慨,人們已經習慣了工農兵蓋章就能上大學,「忘了高考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了」。而1977年,謝,以及和他同時深陷在「黑暗的中世紀」的一代人,看到了天邊第一縷晨光。

  這一年的高考,在很多77級大學生的眼裡,都是「一場混戰」。沒有準備,沒有教材,沒有參考資料,沒有考生學歷限制,沒有上下屆錄取率的比較,有的只是被「恢復高考」這個消息瞬間擦亮的希望和熱情。

  進入考場之前,很多人對複習備考,都感到老虎啃天無從下嘴。所有跟中學知識有關的書籍,被搶購一空,多少年前用廢的作業本成了複習寶典。學習的風氣如燎原的星火滾過中國大地,劉海峰用「狼看見食物」形容當時的人們見到書時的樣子,新華書店成為最熱門、最擁擠的去處。

  進入考場之後,據河北內丘縣1977年考生趙新芳回憶,60多人的考場,像平時上課學習一樣,倆人一桌,根本不像現今又是單人單桌、又是桌鬥朝外那樣戒備森嚴。一般人也沒有作弊的意識,就是想作弊都不成,看書——沒有,看別人——都不會,甚至連監考老師都不會。

  而走出考場之後,每個人骨子裡的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傾向都充分地展現出來。現在廈門大學任教的另一位77級考生一言以蔽之:誰都以為自己考得上,誰都以為自己考不上。志願填報,也因為對考試成績的無法估量而亂作一團。

  樂觀主義考生趙新芳,填報了「北大新聞系」,以平均分高出當年度初選線1分的成績被錄在河北師範大學邢臺師資專科班。現任北大教育學院教授、當年的八級鉗工考生陳向明,三個志願全報的湖南師大。陳回首往事,笑言:哪兒有這麼報志願的!真是不會啊。

  謝作栩老師目睹的最極端的悲劇,則是在武夷山脈中當小學老師的知青,考完後自己覺得損失了一道20分的大題,在等待命運判決的輾轉和絕望中自殺,而錄取通知書不久即到。

  這場倉促、混亂而又激情飽滿的考試,成為此後30年中國巨變的起點。

  在這個13屆學生的考場上勝出的,還有這樣一些名字: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

  一代國人的個體命運由此峰迴路轉。在這些個體命運的轉折背後,是一個國家從谷底的返身掉頭和艱難攀升。

  中山大學77級學生、北大教授陳平原就此評論:在如此低的層面起步,我們與國家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考試,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有著深刻的印象。1977年的高考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這次考試為國家選拔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學習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 盤點77年恢復高考後的名人大咖,最後一位更是中國的驕傲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過去兩天了,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這兩天也陸續放鬆下來了今天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重新恢復高考那兩年參加高考的名人大咖們。眾所周知,在「文革」時期一度停止高考,直到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同年12月,高考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展開。這也是距今為止,唯一一次高考在冬天舉行。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主要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 部分77、78年高考勝出者名單
    薄熙來(商務部部長)    1968年1月參加工作,曾是北京市二輕局五金機修廠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    陳建功(作家)    18歲後的10年間,他一直是京西木城澗煤礦的巖石掘進工,感覺自己像一隻四處亂鑽的老鼠。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
  • 我的1977年高考
    但時隔一年以後,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這猶如春天的驚雷,響徹雲霄,人們奔走相告。同時也激活了我的大學夢,我決定參加高考。雖然在高考消息發布之前,社會上已有小道消息,說大學招生要恢復考試,但我身處農村基層,沒有得到任何有關考試的消息。這與家住城市而有小道消息的人比起來,在複習迎考上要稍微遲一些。決定參加高考後,接著就開始複習。
  • 1977年高考試卷原來是這樣,考生:初中生都能考清華,快看看
    1977年,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註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給中國的學生們帶來了學習的希望,據統計,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年,全國迎來了570萬人參加考試。這一年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高考,以570萬名考生為參考,這一年雖然是雄偉壯觀的數字,但只有27.3萬人被採用,合格率只有5%以下。為什麼1977年的高考合格率這麼低?很多網友認為當年高考的試題類型太難了,95%的考生被淘汰,最近網上公開了1977年高考的試卷套裝,那個答案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977年北京市高考數學試卷(理科)
    1977年北京市高考數學試卷(理科)  一、解答題(共12小題,滿分120分)  1.(10分)(1977北京)解方程.  3.(10分)(1977北京)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g
  • 1977年高考試卷「曝光」,網友:這麼簡單?給我都能上北大
    通過高考,很多人可以就此改寫自己和家庭的命運,自此成為一躍龍門的「小鯉魚」。隨著2020年的高考落幕,高考試卷的難度也成為了眾人口中議論紛紛的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在1997年恢復高考時,那一年的試卷「曝光」在眾多網友的眼前,頓時引起了廣泛且熱烈的討論。 1997年高考試卷難度整體來說,每個地方的高考試卷難度在1997年都保持了均一水平,而且整體難度偏低。
  • 清華大學已開學,盤點19年考入清華的「名人」,個個不簡單
    8月14日,也就是今天,清華大學正式開學,19級大一新生們正陸續趕往學校進行新生報到,有的是父母陪同,有的帶著高中老師一起來,還有的同學趕往清華的方式令人吃驚,今天和大家盤點下19年考入清華的「名人」。
  • 1977年的高考試卷被「曝光」,網友:這題太簡單,我能上北大
    最後到了1977年我國正在建設發展中,對於人才的需求很多,這時候就有人建議應該重新恢復高考制度。這一建議一經提出,當即就被鄧爺爺同意了。從高考中斷到恢復,過去了這麼多年,多少人一直希望能夠再次參加。高考不僅僅對於國家意義重大,對於百姓們來說也是能改變他們人生的事情。多少窮苦人家可以通過高考成功,改變他們世世代代以農為生的命運,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很多成功人士,大多都是通過高考進入名校,最後走向成功的。
  • 共和國大事記:1977年
    1976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當時,在黨內主抓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人的支持和授意下,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同時發表的社論卻提出「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 1977年高考恢復第1年的數學試題,看了你會嗎?能考60分就是天才
    1977年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是我國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也拉開了長達42年高考的序幕。42年看似很久,實則很短,曾經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已經年歲漸長,進入暮年了,但是每當提起那年的考試,還是讓人記憶猶新,心潮澎湃。在那個年月,考上大學是一件稀罕事,大學門檻的限制相當高,能夠考上大學是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就這意味著以後工作就有鐵飯碗了,包分配、有編制。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迷霧,回顧那年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到底有多難?
  • 1977年高考第一個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現在她過的如何?
    自從古代科舉制的發明,後面演變成現在的高考,可以說選舉制度給很多身份低微但是又非常有才華的人帶來無數次的機會。當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的狀元,女性跟男性相比較下來,似乎數量總不是很多,不過也有非常出色的人物,我們今天就要介紹一位。她是1977年高考的第一個女狀元,當時只是因為語文差了一分而已,不然就直接滿分,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理科生們注意了,盤點那些被搞錯國籍的名人們,他們:我們很冤啊
    理科生的寶寶們,高中物理、化學書上的一些名人你還記得他們都是什麼國籍嗎?反正小編早就忘光光啦。不過也許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一些名人我們也會不小心記錯他們的國籍,他們知道以後可能要委屈的哭唧唧了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容易被搞錯國籍的法國名人。
  • 盤點那些佩戴天價CHAUMET珠寶的名人們
    誕生於1780年,被譽為法國國寶級珠寶翹楚的CHAUMET尚美巴黎,是全球第一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旗下歷史最悠久的頂級珠寶時計品牌,她是皇室最鍾愛的珠寶品牌,更是時尚名媛女明星們的心頭摯愛,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佩戴過價值不菲的CHAUMET珠寶的名人吧。
  •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題到底「長啥樣」?網友:這我也能考上北大
    從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每一年的試題難度都是水漲船高。畢竟高考的年數越久,題庫也越來越豐富,其總體維持在一個跨度起伏不大,難度逐年上升的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這個趨勢,高考剛恢復的1977年,題目豈不是最容易嗎?當然,相較於今天的試題確實如此。而第一年之所以簡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方便那些因特殊原因耽誤了青春年華的考生。
  • 570萬人只錄取不到30萬,1977年恢復高考究竟發生了什麼?
    1977年這樣一則國務院制式文件在中國大地的無數個村莊無數個家庭中激起千層浪,久久不能平息。1977年高考是唯一一屆冬天進行的高考,為無數在田間求索迷茫的知青,工人指以明燈,公平競爭的大門向所有人打開。張藝謀:三年插隊,七年搬運工,最終錄取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劉震云:服兵役五年,復員後參加高考錄取北京大學中文系。李樂生:惠州報考到華南理工大學。
  • 「歷史首次」高考延期一個月,1977年到現在,只出現過三次提前
    據統計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就有1000萬人,河南一個省就有100萬之多,高考是每年六月必熱的話題,揪住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心。而今年情況特殊,從延期開學延期上班開始,是否會出現延期高考就變成了所有人關注的話題。而就在剛剛,據有關部門報導: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高考)延期一個月,考試期間為7月7日至8日。
  • 1977年發生了什麼,讓三位部長來了一次集體回眸
    「80後的這些記者們可能那個時候還沒有出世,它在裡面安排了一個77年高考的模擬考場,我看了以後真是很激動」。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一談到他參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感受,就馬上引來了同場另外兩位部長的共鳴。
  • 1977年高考後首位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的劉學紅,現今咋樣了
    自科舉制度建立後,考試成為了普通人鯉躍龍門的途徑,而到了1905年,清王朝為了培養實用人才,廢除了科舉制度,轉而引進了西方的考試制度,現代的考試制度從此建立,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影響,1949年後,高考一度被廢除,很多學生都失去了向學的希望,比如說劉學紅。
  • 盤點:1977——2017山東高考歷年語文作文題目全在這裡了!
    日中午11點30分,高考首場考試結束,2017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考試作文題目出爐,為根據一段「一個書店24小時營業,營業員無論對待大學生還是流浪漢,態度都一樣……」等文字材料,進行作文。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啥嗎?大眾網記者為您梳理匯總了自1978年以來,歷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讓我們從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看中國近40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