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萬人只錄取不到30萬,1977年恢復高考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1-01-08 厚黑歷史學

1977年這樣一則國務院制式文件在中國大地的無數個村莊無數個家庭中激起千層浪,久久不能平息。

報考人員: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城知青、復員軍人、應屆畢業生考試時間:12月10日、11日、12日入學時間:1978年2月底前考試科目:政治、語文、數學、理化(理科)政治、語文、數學、史地(文科)考生人數:570萬試題:分省自主命題

這則公告讓無數個在黑夜裡沉默的鮮活生命有了曙光;也讓這個國家和民族迎來了歷史變革的拐點,時代的洪流衝刷去了塵垢,展現在人民面前的是熠熠生輝的明天。

舉國歡騰!

1977年高考是唯一一屆冬天進行的高考,為無數在田間求索迷茫的知青,工人指以明燈,公平競爭的大門向所有人打開。

張藝謀:三年插隊,七年搬運工,最終錄取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劉震云:服兵役五年,復員後參加高考錄取北京大學中文系。

李樂生:惠州報考到華南理工大學。

那時候的中國大地上的人們都以《數理化自學叢書》當作珍寶,因為那是參加高考的叩門磚,印刷廠日以夜繼的工作仍然不能滿足需求,售賣的隊伍比現如今的買球鞋的隊伍更甚。

「那時候,都很羨慕那些胳膊肘夾著四川中學統編的教材,無論是走到哪裡似乎這都是先進的知識分子的象徵,就連那不識大字的工人都會夾著一本書以示好學」

很多年後,當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回憶道。

「考試的日子快到的時候,如果在大街上聽到有人夾著一本書嘴裡背著『賽英』或者『庫賽英』那都是羨慕得流口水,那代表著學到頂了」

終於到了1997年小雪初霽這一天,570萬考生從全國各地各個角落進入塵封十年已久的打掃乾淨的考場,奮筆疾書。

「那是一種萬人空巷的場景,大街小巷都是洋溢著興奮的笑容的人們,那也是空前絕後的。

很多考場上相鄰座位的都是街坊鄰居、老師甚至是父母、叔伯和夫妻。從黃髮小兒到雙鬢微霜,都借著這個機會實現心中的嚮往。」

不過山雨欲來風滿樓,緊接著的淘汰率也十分驚人。

「我在的城市差不多有100多萬人口,參加考試的非常多但是三輪下來:體檢——政審——成績,都達標填報上了學校的不到50多人」

1997年,50萬考生進入考場,錄取的卻只有273000人,錄取率只有5%,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當時的大學生的珍貴性,現如今參加高考的每年有900萬人,可錄取的足足有600萬人,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他們考的是什麼呢?筆者收羅了一部分題目。

相關焦點

  • 1977年發生了什麼大事,造成洛陽紙貴,《毛選》都被擱置印刷了?
    恢復高考(圖來自來網絡)小平同志對恢復高考的努力小平對這個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關注,並且付出了許多努力。在他復職的第三天,也就是1977年7月23日,就表示:「大學要從工農兵中招生,重點學校可以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此前,教育部剛在太原開過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但由於受「兩個凡是」的影響,會議仍決定繼續維持以前不合理的「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覆審」的招生辦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8月4日至8日,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邀請33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座談。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1978年的高考考什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高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高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我的1977年高考
    劉順道第862期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改革開放前的重大事件,是黨中央和鄧小平作出的重大決策。得民心,順民意。功在當代,澤潤千秋。它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激活了億萬人的聰明才智,創造了人才輩出的社會環境。我有幸參加了恢復高考後的首次高考,並成功跨入大學校門,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七七級)大學生,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
  •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
    1977年恢復高考後,快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網友:太熟悉了!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考試,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有著深刻的印象。1977年的高考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這次考試為國家選拔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學習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 盤點從1977年高考中勝出的名人們
    13屆學生考場  1977年12月10日,塵封10年的中國高考考場,大門重啟。570萬考生一湧而入。  第一場考試,半小時之內,很多考場都有人廢然退場。堅持到底的人中,27.3萬人後來走進了中國高等學府,成為「文革」後第一批通過高考被錄取的大學生。
  •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題到底「長啥樣」?網友:這我也能考上北大
    從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每一年的試題難度都是水漲船高。畢竟高考的年數越久,題庫也越來越豐富,其總體維持在一個跨度起伏不大,難度逐年上升的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這個趨勢,高考剛恢復的1977年,題目豈不是最容易嗎?當然,相較於今天的試題確實如此。而第一年之所以簡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方便那些因特殊原因耽誤了青春年華的考生。
  • 共和國大事記:1977年
    1976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當時,在黨內主抓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人的支持和授意下,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同時發表的社論卻提出「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 1977年高考試卷原來是這樣,考生:初中生都能考清華,快看看
    1977年,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註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給中國的學生們帶來了學習的希望,據統計,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年,全國迎來了570萬人參加考試。這一年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高考,以570萬名考生為參考,這一年雖然是雄偉壯觀的數字,但只有27.3萬人被採用,合格率只有5%以下。為什麼1977年的高考合格率這麼低?很多網友認為當年高考的試題類型太難了,95%的考生被淘汰,最近網上公開了1977年高考的試卷套裝,那個答案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977年發生了什麼,讓三位部長來了一次集體回眸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說:「當年我就是北京農村的考場,1977年考的大學。」「我是77年在安徽廣德考的,我們三個都是77年考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接著說。幾位部長說完後,現場媒體記者鼓起掌來。
  • 盤點77年恢復高考後的名人大咖,最後一位更是中國的驕傲
    眾所周知,在「文革」時期一度停止高考,直到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同年12月,高考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展開。這也是距今為止,唯一一次高考在冬天舉行。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主要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 1977年高考第一個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現在她過的如何?
    自從古代科舉制的發明,後面演變成現在的高考,可以說選舉制度給很多身份低微但是又非常有才華的人帶來無數次的機會。當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的狀元,女性跟男性相比較下來,似乎數量總不是很多,不過也有非常出色的人物,我們今天就要介紹一位。她是1977年高考的第一個女狀元,當時只是因為語文差了一分而已,不然就直接滿分,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1977年高考試卷「曝光」,網友:這麼簡單?給我都能上北大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此後於1952年開始統一高考。這樣全中國一視同仁的高考制度,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由於某些歷史原因,高考制度曾一度中斷,而後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竟多達570萬人參加高考。高考,這個對於我們來說相對公平的考試制度,其蘊含的內涵和意義也很多。因為對很多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考試,而是一次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也是一個人生走向成功的起點。
  • 高考故事|刑法專家趙秉志憶高考:機會只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趙秉志 法制日報 資料圖有人把1977年恢復高考比喻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作為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批考生,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院長趙秉志教授心裡,曾經的高考歲月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千軍萬馬齊上陣」「機會只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 不同年代的高考不相同的感受 難忘的人生體驗
    20世紀70年代:考場內兩人一桌高考記憶: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市區的劉先生對當年參與的那場考試記憶猶新!他說,由於「文革」剛結束,考試前連書都沒有買齊,所謂的複習資料更少,參加考試只能靠平時學習的知識。
  • 高考志願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1977 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高考人數當年達到了 570 萬人,錄取人數卻不到 30 萬人,錄取率也只有 5%。但 2015 年高考人數達到 942 萬人,其中700 萬考生都可以上大學,其中本科366 萬人,高職(專科)334 萬人,錄取率達到了 74.3%。
  • 憑實力出名,馬保國,長安大學著名校友,恢復高考後首屆大學生
    馬保國在1977年考上了南陽師範專科學校。不知道大家對1977年高考熟悉不熟悉?在1966~1976年,一共10年時間裡,大家上大學都是推薦,不用考試。1977年,國家決定恢復高考考試。這個消息是在10月份向全國發布,1個月後考試。
  • 倡議恢復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去世
    他被稱為「建議恢復高考第一人」   1977年8月,正值武漢盛暑,查全性被告知要去北京參加科教工作座談會,在這個由鄧小平同志親自組織並全程參加的會議上,臨時參會的查全性第一個大膽諫言恢復高考,並且促成了小平同志最後的拍板。
  • 「歷史首次」高考延期一個月,1977年到現在,只出現過三次提前
    據統計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就有1000萬人,河南一個省就有100萬之多,高考是每年六月必熱的話題,揪住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心。而今年情況特殊,從延期開學延期上班開始,是否會出現延期高考就變成了所有人關注的話題。而就在剛剛,據有關部門報導: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高考)延期一個月,考試期間為7月7日至8日。
  • 1977年高考恢復第1年的數學試題,看了你會嗎?能考60分就是天才
    1977年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是我國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也拉開了長達42年高考的序幕。42年看似很久,實則很短,曾經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已經年歲漸長,進入暮年了,但是每當提起那年的考試,還是讓人記憶猶新,心潮澎湃。在那個年月,考上大學是一件稀罕事,大學門檻的限制相當高,能夠考上大學是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就這意味著以後工作就有鐵飯碗了,包分配、有編制。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迷霧,回顧那年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到底有多難?
  • 高考研究專家分析:高考試題的難度與區分度及其關係
    高考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是評價試題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對中學教學質量的嚴格檢驗和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科學評價。我們通過對高考試題及其相關數據的分析,挖掘數據背後所蘊含的測量意義,探討高考命題的立意要求和設計思路,關注試題反映出的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誤區,更好地發揮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一、難度試題的難度通常用難度係數來表示。難度是指試題的難易程度。